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预期管理评价

预期管理可通过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来引导公众预期,从而提高宏观政策的调控效率。在西方宏观政策理论和实践中,预期管理局限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或加强前瞻性指引来引导公众预期,从而改善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中国特色预期管理则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之中,包括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管理(与西方国家的预期管理近似)、通过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实施的年度预期管理,以及通过定期制定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与发布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所实施的长期预期管理。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新理论框架,将短期预期管理、年度预期管理与长期预期管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率。

(一)就货币政策的短期预期管理而言,2021年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继续改善,但在前瞻性指引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包含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指引两个方面。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目标信息透明度、经济信息透明度、决策信息透明度和操作信息透明度。前瞻性指引主要是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明确指引。

202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进一步提升,主要是在经济信息透明度和操作信息透明度方面有所改善。经济信息主要包括央行用于政策分析的宏观经济模型、反映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基本经济数据,以及央行对通货膨胀和GDP等经济变量的定量预测等。2021年央行继续对经济形势与重要问题的分析,表明了货币政策制定的主要考量,提升了经济信息透明度,帮助公众形成对经济运行的理性预期。比如,针对通胀形势,2021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专栏1《正确认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中进行了分析与判断,从而帮助公众对于通胀形势以及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操作信息透明度主要指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定义和说明是否清晰,以及对货币政策操作是否进行解释说明。2021年,央行加强构建常态化货币政策沟通机制,形成了多元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方式,如每月月中固定时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并提前发布有关操作安排,稳定市场预期。通过答记者问与新闻发布会等多样化形式及时阐明货币政策立场,释放货币政策信号。这些举措均较为有效地提高了操作信息的透明度。

相比之下,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指引有待改进。虽然央行形成了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沟通机制,但是在降准等一些非常态化的重要操作之前,对公众的前瞻性指引有所不足。以12月15日的降准操作为例,第四季度初公众对降准操作本已形成较为一致的预期,但是央行相关官员在10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未做出回应,从而弱化了公众对降准的一致预期。而从李克强总理在12月3日释放“适时降准”信号到12月6日央行正式公布降准,中间仅仅相隔两天,难以对公众预期进行较好的引导。因此,未来央行可以增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指引,使得公众更好地形成一致预期,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

(二)就年度预期管理而言,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21年年初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较好地发挥了预期引导作用

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前瞻性地设定全年经济运行目标以及宏观政策的预期定位,在稳定公众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2021年的GDP增速为8.1%,完成了年初预设的“6%以上”目标;CPI涨幅为0.9%,同样在预设的3%涨幅目标之内;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的平均值为5.1%,较快地完成了年初预设的“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的目标。预设目标的圆满实现既源于年度预期管理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也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对公众的预期管理。

(三)就长期预期管理而言,2021年年初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未来5年和1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了较好的前瞻性指引

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不仅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设定了具体目标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而且提出了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包含“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具体要求。根据笔者测算,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人均实际GDP水平应该要比2020年翻一番,由此能够更好地引导公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预期。

总体而言,国外预期管理的应用主要局限于货币政策,而中国的预期管理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范畴更为宽泛。中国特色预期管理通过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的预期管理有机结合,更加彰显了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优越性,更好地锚定了公众预期,是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创新举措。 6ieShRdRMAvFEeP0ABya6/km/TMJ1JOqoLoIFC7a7Wn3koMopzG+t1HBL5w9dE5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