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生产运行平稳、效益同步改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孕育加快的新特点,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工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2868.70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8785.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由2012年的18774家增加至2021年的20133家,增长7.2%,资产总计达到54479.4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4006.42亿元,实现利润2581.17亿元。截至2021年底,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量居全国第九位,营业收入居全国第六位。河南省制造业不断发展,一大批河南制造走出国门。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202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34336.19亿元,年均增长14.8%。202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567.2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209.70亿元,占全部出口交货值的93.6%,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7.0%。由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带头研发的8.8米电液控制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在2018年调试成功并迅速投入市场,由此担起了“世界第一高”的综采工作,其旗下研发的液压支架产品随之进入了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打破了欧美等其他国家对中国煤炭综采设备的垄断局面,使中国的液压支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许继电气集团更是累计获得了高达100余项的核心专利,强势包揽了数十项“世界第一”,为世界上已经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工程提供了高达50%的换流阀和高达75%的控制系统(陈辉,2019)。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为科研提供了资金保障和设备支持。河南省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据统计,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472.25亿元,较2004年增长13.9倍,研发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57%,比2004年的0.33%提升了0.24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的专利数1.4万件,是2004年的24.6倍(杨森山,2019)。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省三次产业比例失调。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比例为67.6:18.2:14.2,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比较大,工业发展远落后于农业,大部分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力需求较大且科技含量不高。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省不断增加对重工业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优势,建立了一大批具有河南特色的优势重工业产业。河南省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结构也持续调整,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到2018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优化为8.9:45.9:45.2,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促进了河南省工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也不断得到优化,特别是以黑色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煤炭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不断发展的重工业,使河南省的工业产业逐步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有利于吸引境外一大批优秀企业前来投资,增加了河南省的资本积累,为河南省工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辉,2019)。
如图3-1所示,2018—2019年,河南省工业经济总体实现了平稳运行,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体保持健康发展。2018年10—12月,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处于较高速的增长阶段;到了2019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处于较为平稳的增长阶段;截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较2019年1—2月的8.8%和3月的9.3%有所放缓。此外,由表3-1可知,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9年同比增长7.8%,在工业生产中,大部分产业保持着同比增长状态,优势特色工业增长也比较明显,从规模以上三大产业类型增加值来看,采矿业增长较快,为11.6%,明显高于制造业(7.5%)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4%);从规模以上主要行业增加值来看,2019年河南省主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由高到低分别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另外,河南省的电子信息和通信等产业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工业企业份额占比不断增加,逐渐向河南省的优势产业靠拢,对实现河南省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河南省统计局工业处,2020)。
图3-1 2018—2019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2019年12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转引自河南省统计局工业处)。
表3-1 2019年1—12月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续表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种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河南省更是把电子信息产业当作一种战略性先导产业重点培育和扶持。河南省对电子信息等相关企业进行政策激励,不断完善福利制度,鼓励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加新的活力。同时,不断加大对河南省电子信息企业的扶持力度,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不断涌现的电子信息企业和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使电子信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系列电子信息产业在智能终端制造、软件开发和使用、组装等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加快了河南省信息产业链的快速形成,促进了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河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6.1个和15.9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增速高于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8.1个百分点,其主营业务收入5048亿元,位居全国第六(河南省电子学会,2018)。2019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4%,增长势头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促进了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成就,但仍存在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科技创新水平较低,是制约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地处中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河南省的发展长时间以资源、能源、矿产等传统工业为主,这些大部分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粗放式生产经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造成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高科技人才缺乏,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较少,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缺乏,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导致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以及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且与我国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传统产业升级也比较缓慢,粗放式生产普遍存在,过度开发引起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河南省的科技发展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科研投入不足、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还远远不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制约,阻碍了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由表3-2、表3-3中2018年、2019年河南省和全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较大,并且近两年河南省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均低于全国水平,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落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等发展模式很难适应行业需求,低层次和高消耗的不对称式发展导致工业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升级步伐缓慢。濮阳市、新乡市和三门峡市的发展经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工业结构长期保持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濮阳市,其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高达80%以上,据统计,仅2019年1—11月,濮阳市高耗能行业就消耗了421.60万吨标准煤(濮阳市统计局能源科,2020)。新乡市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三门峡市火力发电行业不断增长,使该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断上涨,2018年前三个季度,三门峡市火力发电同比增长13.6%,火电行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387.43万吨标准煤,累计增长13.4%,占三门峡市整个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8.7%,导致三门峡市高耗能的增长。由此可见,河南省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高耗能产业占比较大、能源消耗大,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三门峡市统计局能源科,2018)。
表3-2 对比2018年河南省和全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资料来源:2019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发展质量继续提升(转引自河南省统计局综合处)。
表3-3 对比2019年河南省和全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资料来源:2019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发展质量继续提升(转引自河南省统计局综合处)。
河南省工业发展落后,主要是传统重工业、采矿业和食品加工业,缺少新兴高端制造产业。目前,河南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虽然重工业基础较好、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量和盈利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能对行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或企业群,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优势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工业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能源消耗量大的传统产业上。虽然河南省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且类型比较齐全,但是粗放式工业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要想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南省在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河南省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企业科研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发成果日益丰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工业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持续提高。努力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河南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201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机构数为2397个,比2004年增长4.9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从2004年的4.5%上升至2017年的10.9%,提高了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为472.25亿元,比2004年增长13.9倍,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由2004年的0.33%提升至2017年的0.57%,提高了0.24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传统产业集群占河南省产业集群的21.4%,位居全省第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迫切和必要。当前,河南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和重要节点,而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推动力,对推动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产品数据化、智能化生产成为可能,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并且附加值不断提高,为工业企业迅速打开了市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这些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极大地改造了河南省的传统产业,加速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制造业为例,河南省传统制造业生产、加工比较粗放,产业层次比较低,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生产成本比较高,生产技术比较低,产能过剩严重,产业链较短。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互联网+工业”日益发展,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被运用在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风险成本,工人的生产、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使“无人车间”生产成为可能,智能监控、智能管理、智能制造不断增加,加快河南省传统制造业升级步伐,促进了河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工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积极探索结构更优、效益更佳、活力更足、后劲更强的发展路子。河南省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创新和完善绿色产业链、价值链,加大对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化学燃煤等,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河南省在减少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打造绿色经济、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企业生产能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努力保持工业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的同时,河南省在创新驱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在排污降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见表3-4)。
表3-4 2018年河南省有关工业行业能耗下降的情况
资料来源:能源事业飞速发展 节能降耗成效巨大(转引自河南省统计局)。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对于推动河南省工业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致贺信时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工业互联网的高度重视,全面打造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性任务十分紧迫。
工业互联网对于推动河南省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是著名的制造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制造业发展迅速,跃居中西部第一位,制造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在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37%。如何充分发挥河南省制造业的优势,为河南省工业发展助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必须创新河南省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加快实现河南省“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和变革式发展,推动河南省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挖掘工业互联网的潜能和优势,通过有效的核心数据资源,进行及时的数据监控和数据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有效进行风险评估,降低工业企业生产的风险成本。其次,提高智能自动化生产水平,改善工业部门的生产环境,为实现河南省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努力提高河南省工业竞争水平,为河南省工业发展创造新机遇,促进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5G技术是目前中国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3G、4G系统之后的延伸。首先,相较于3G、4G网络,5G网络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数据传输速率远高于之前的蜂窝数据,最快速度可达10GB/s,比当前的有线网络更快,比先前的4G网络快近100倍。另外,5G网络具有大宽带、低时延、泛在网、低功耗、物物互联等特点,如果将5G网络技术运用到工业的工作场景当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能耗,同时在去产能、调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将工业发展推向新高度。其次,与3G、4G网络相比,5G网络覆盖面非常广泛,信号也更加稳定,可以全方位覆盖各个地区,实现对各地区资源、环境的实时监测,因此,可以支持更多丰富的业务类型,适应更复杂的工业工作场景。5G技术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于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指出:“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因此,河南省要加快普及5G技术,促进全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随着河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河南省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互联网也向前迈了一步,但与中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河南省政府指出,要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河南省的工业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如郑州等发达城市)工业发展得到很大改善。5G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河南省工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5G新型网络构架采用了云原生设计,能够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如果建设河南省5G工业企业专网,可以将整个工业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营销以及售后相关服务等多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有助于解决河南省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等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本运营效率。5G工业场景的全面覆盖可以实时监测工业生产状况,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对工业生产实现精准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在河南省工业发展中全面普及5G技术,可以实现工业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变革工业发展方式、优化工业生产,推动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徐晓兰,2019)。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创新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河南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遇和可能。当前,河南省工业正处在重要的上升发展阶段,正处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转折点,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提上日程、落实到行动中,既要促进河南省传统落后产业的全面改革,改变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又要加快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积极探索新的工业发展模式,加快河南省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融合,不断创新和延长工业企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河南省工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机会。
要实现创新驱动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河南省工业发展区域差距较大、创新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工业发展方式落后,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就是高科技人才相对匮乏,关键性领域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导致河南省工业发展中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仍需要从其他地区引进,不利于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要促进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培养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坚持创新鼓励、激励,不断创新和改进相关政策及资金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特别要重视高新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
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河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河南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努力实现河南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加大环境建设以维持河南省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友好和谐状态。积极打造和发展新型循环、绿色、低碳的河南省高质量工业产业体系,并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和绿色科技,走新型绿色工业化道路,为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王奎荣,2018)。
充分发挥河南省制造业优势,坚持推动河南省制造业结构性变革,将持续不断地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河南省工业总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行动指南。政府要不断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努力提高生产技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拓展“智能+”和“大数据+”涉及的领域,持续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加快普及5G技术。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与扶持力度,为河南省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实现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降低生产能耗,减少产能过剩;持续不断地推动河南省绿色化改造进程,转变发展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为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河南省高质量工业开辟一条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