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民生保障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坚强保障。

2.2.1 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得到稳步有序推进,电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电源装机结构迈向清洁,电网结构不断完善,电力技术创新取得实效,较好地实现了电力高质量发展目标,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但我国电力发展仍然存在新能源消纳困难、灵活调节电源不足、跨区输电配套电源建设滞后、局部地区季节性电力供需偏紧、大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复杂、社会用能效率总体偏低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1.用电量持续增长,部分地区短缺

2019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72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从产业来看,皆处于增长状态,第三产业增长比率最大,用电量11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长比率最小,用电量49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第一产业用电量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样增长,达到了10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20)。

2021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明确指出,2022年中国电力消费将会呈现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整个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幅度继续上扬,而局部地区也会出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0)。

2.发电生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电力能源发电与输配电网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电力能源结构以碳基能源的燃煤发电为主,燃煤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核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相对较弱。由于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大多数布局在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而发电用的燃煤主要集中在西部,需要进行西煤东运,随着我国燃煤发电继续发展,这种矛盾将不断扩大。我们要将以输煤发电为主转变为输煤和输电共同发展的方式,以满足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电力能源需求,解决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电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碳基能源为主的电力能源结构,由于排放的污染物严重影响环境,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煤电绿色开发。

3.电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电力市场尚存在市场体系不完整、绿色电力消纳机制不健全、运营规则不统一、市场电价机制不完善、跨省跨区交易市场不通畅、市场主体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了电力资源的深度优化配置。电力行业应准确把握电力市场发展规律,深入完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落实提供有力的市场保障。

2.2.2 中国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1.坚持绿色、高效、创新的方向

绿色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要抓住生产和消费这两个重要环节,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清洁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绿色产业链,打赢蓝天保卫战。

高效包括高效率的电力生产体系等,对存量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高效融合电力系统源网荷,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以提高存量煤电机组的灵活、低碳和高效,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创新是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首先,加强在科技方面的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创新,大力推动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加快技术和电能装备的结合,提高新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和水平。要按照创新链和技术链不断融合、渗透的总体要求,提升电能创新链和技术链对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要顺应管理智能化的趋势,把“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能源模式与新能源电网充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能源管理智能化的试点,深入推动能源领域的智慧化改革;同时,在能源智慧化管理过程中,加大新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不断提高电力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2.探索新能源发电的道路

第一,持续深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问题,保障供需平衡,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严格把控各种新增煤电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策和奖金补助的支持力度,广泛开展煤电去产能的工作,探索实行煤炭的“存去挂钩”,通过重新实施减量生产、确定产能等多种手段减压现在的部分产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20)。通过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促进环保、安全、能耗等办厂标准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形成更为绿色的产业链。

第二,加大力度支持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类能源的发展。持续推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加大光电技术创新力度,持续增强光电发展效果,不断增强其在电能体系中的作用,广泛布局光电设备,推崇集中化和分布式并举,让更多民众享受光电带来的实在红利。

对于风电产业的发展,应当突破地方保护的限制,为能源产业的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风电管理,创新风电装备技术。同时,需要加强对海上风电发展标准的管理,进一步促进风电能源体系的发展。风电资源的投入利用是构建绿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匮乏的现状。我们可以从装备供应、装备制造等方面入手,做到促进节能环保,构建绿色供应链,让绿色深入生活,从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核电是低碳能源,对电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核电的发展利用方面,美国的核能利用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加大核电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技术,在沿海增减核电装机规模,在内陆合适的地方新增核电站建设,建立内陆核电站将会突破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作用,不仅能保障内陆的能源供给,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而且能有效地缓解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

总而言之,促进电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就是不断降低煤电占比,积极探索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如何高质量发展,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体系。

3.政策支持

电力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全局,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和引导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注重电力的安全保障工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优化电源规划建设和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海上风电项目,重点提出了将由地方依照当地实际情况给予扶持,不再将其纳入中央财政的补贴范围,风电将迎来平价上网的关键期。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积极推进深远海海上风电降本增效,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平价示范工作。

2.2.3 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电力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减碳降污等多方面意义。首先,电力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要以电力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经济方式的深刻转型。其次,电力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减碳降污提供持续不断的原动力,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电力的增量主体,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以绿色电力为主体的电力体系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清洁电力为主体的电力体系,是中国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nHXtcKGGIwWuWT0KIKR6MnzqUBmj5fyDLHOVEPSoSmVvU3tKn2bKQN7MzBAj378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