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是一般物流活动的区域性表现,是在一定的经济地理空间范围内,以促进社会经济最佳发展为目标,依托制度、规划、案例研究和市场空间效率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系统空间表现特征的宏观物流活动。
新疆地处亚欧经济走廊的地理中心区域,是典型的亚欧大陆中轴腹地,一直扮演着亚欧陆运的“十字路口”角色。这是由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新疆又是中国连接欧洲大市场的最前沿陆地对接板块,具有十分广阔的区域面积和内陆腹地经济发展特征。在传统中欧物流通道建设中,新疆一直在发挥关键的核心支点作用,也是传统亚欧大陆桥的重点支撑区域之一。
在历史上,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古丝绸之路实质上是基于中西商贸往来的洲际物流大通道,物流是古丝绸之路兴起的重要产业载体和支撑。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物流很大程度上是由东西方国家和地区之间商贸往来需求促动而形成,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我国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曾是古丝绸之路东段的起点和节点区域,至今仍保留着深厚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特征。15世纪至16世纪,全球海路的开通使得世界贸易的重心从丝绸之路沿线转变到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丝绸之路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沿线地区也由此逐渐演变为相对封闭落后的内陆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成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骨干通道。1990年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依托铁路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贸易通道。从此,火车可以从中国的连云港开出,驶过中州大地、八百里秦川、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从中国出境后,跨越哈萨克草原、俄罗斯大地和东欧平原,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里程达1.097万公里。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复兴古丝绸之路打造了崭新的平台,由此,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丝绸之路获得了重新焕发的机会。新亚欧大陆桥是新疆连接国内大市场和欧洲大市场的重大通道载体之一。该通道由我国沿海的连云港起步,经崔欣铁路和兰新铁路进入新疆,再沿新疆北部铁路线延伸到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终通往欧洲。在全国层面,要做大做强亚洲和欧洲的陆上经贸合作支撑平台,就需要率先做大做强最靠近欧洲市场的区域边界,即新疆区域经济体系。更加欣慰的是,新疆刚好在地理上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内陆腹地区域,最具交通枢纽优势和亚欧区域融合对接点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疆的战略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三条大通道的交会之地,成为连通中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枢纽。
我自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着重从事新疆区域物流的发展研究。先是在导师杨德刚先生的资助下于2013年出版了博士论文《新疆南疆地区物流节点评价与网络空间布局研究》。后续按照读博士学习期间的计划,于2014年9月出版了学术性著作《区域物流研究——基础理论和综述》。这是我从事科研工作以来,首次围绕物流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进行的一个理论研究尝试。该书的重点学术目标是确定区域物流的概念以及该学科的基础理论框架。我在新疆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期间,继续从事了新疆物流产业发展层面的应用研究,曾主持过“新疆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塔里木盆地区域性物流节点选址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区域物流系统优化路径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哈边境合作中心物流运行模式研究”“中巴经济走廊物流通道建设战略研究”等一系列课题。2015年4月,我被荣幸地推荐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五届专家顾问团区域发展组的专家顾问。后来,在自治区专家顾问团的资助下,又从事了“新疆构建一元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路径研究”“第二条进出疆大通道物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等课题研究。2015—2017年底的三年时间是我从事区域物流研究的黄金时间段,一个重要标志是我有幸参与了新疆南部物流腹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区域物流研究以及库尔勒市、若羌县等重点节点县(市)的产业规划研究。如果说新疆是亚欧物流的“十字路口”,那么巴州刚好位于新疆的经济地理中心区域,是物流产业经济相对成熟的一个区域。近三年研究,使我能够有效地结合物流地理、区域物流的理论研究与特定实证区域物流产业的实际运作研究。当时,我和研究团队几乎走遍了巴州的周边区域,尤其是实地调研了被称为第二条进出疆大通道的库尔勒—格尔木铁路的沿线省(区、市)及其各类产业园区,获得了大量的一手经济地理资料,深刻体验了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田野调查工作模式。
其间,我多次参加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自治区商务厅组织的、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及商务部研究院编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规划(2016—2030年)》《新疆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重要规划的阶段性征求意见评审工作。后来,光荣地参与了为期三年的和田县驻村工作。2021年3月底,结束驻村工作,我回到新疆社会科学院的工作岗位上,开始重新思考新疆的区域物流发展问题。
本书是我多年对新疆区域物流发展问题的一个研究成果,其中重点梳理了新疆区域物流发展相关的理论问题、宏观政策环境、新疆自身资源条件、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特征以及物流产业市场主体的基本市场运行特征等问题,并对新疆区域物流的发展阶段特征进行了初步归纳和总结。最后,根据新疆区域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产业发展和社会物流需求,结合自治区的相关物流产业规划,讨论了新疆区域物流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工程等问题。
本书自始至终渗透了我对新疆区域物流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和结构性设想,也是对具体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研究的一次梳理。有时产业逻辑的实践变化可能更快,甚至突破理论逻辑的进度,因此,本书难免有众多不足之处,望读者见谅。如果书中的内容能给读者带来一丝启发,哪怕读者从一句表述中找到一个思路,那是令我欣慰的一件事。
2023年6月10日
物流涉及全部社会产品的运动过程,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凡是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实现资源配置。所有的工农业产品除加工、生产和消费期间外,几乎都处于物流过程之中。国民经济各领域的物流互动在横向上构成了物流产业,这个产业以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业为主体,同时还包含商业、物资、供销、外贸等行业的一些领域,涉及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活动中的物流活动。若按国民经济现行的分类管理办法,物流应作为服务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贯穿社会物资的生产、分配、交换、流通一直到消费、废弃的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
区域物流是一般物流活动的区域性表现,在一定的经济地理空间范围内,以促进社会经济最佳发展为目标,依托制度、规划、案例研究和市场空间效率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系统空间表现特征的宏观物流活动。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从基本粒子到河外星系,从人类社会到人的思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系统无所不在。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
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系统完全具备一般系统的条件,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发展阶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将其所从事的物流事务和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处理,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益。区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物流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物质资料、物流主体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区域物流系统是由区域物流各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区域物流的结构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其基本要素包括物流主体(政府、企业及服务组织)、物流客体(物流对象)和物流载体(物流基础设施等),而物流主体、物流客体和物流载体又各有其完整的结构体系,每一种要素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功能,从而形成区域物流的整体功能。所以,可以认为,区域物流是空间范围建立在区域基础之上的一种宏观物流。
基础平台系统。区域物流基础平台系统在区域物流系统中起支撑作用。区域物流基础平台是物流服务的承担方,为支撑区域物流活动高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域物流基础平台是在区域物流整体服务功能上和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物流基础平台系统,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堆场、货运场站等基础平台,也影响着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物流需求主体的物流外包决策,进而影响物流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平台,包括线状设施和点状设施等。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是保证物流活动有效、协调运行的基础条件。
运营组织系统。区域物流运营组织系统包括直接参与或专门为物流市场提供物流(运输、仓储、转运、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组织管理等)服务的物流组织,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物流运营组织是供应链物流渠道起点和终点的连接者,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这些企业可为本区域、中心城市、跨区域或国际物流市场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专业化物流服务或功能性的物流服务,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不同主体的现代物流运营群体,即区域物流供给主体、区域物流需求主体、物流信息运营商主体、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物流运营主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或分散的组织特征,它们集聚货流、衔接物流作业环节,因而,其组织运作水平决定了区域物流的服务质量,其专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物流的运行效率。
供求载体系统。区域物流供求载体系统由物流对象、区域资源条件、社会物流需求与供给、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的产业运行、物流活动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背景下的产业或者行业循环系统、各类物流互动的表现形式等诸多要素构成,即区域物流客体、区域资源条件、产业部门供求条件、社会生产循环系统或市场系统。区域物流供求载体系统的功能包括:依托市场机制,协调社会物流供求关系;通过输入、输出功能,与社会经济系统实现衔接;维持区域性物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宏观物流的合理化。
宏观环境系统。区域物流宏观环境是对区域物流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主体集合,主要包括政府管理主体、中介服务主体、知识支持主体。区域物流宏观环境系统对物流供需主体有不同影响,对物流供需主体的经营活动具有直接、具体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主要功能有:体制、制度功能;法律、规章功能;命令功能;标准化系统功能;产业政策功能。区域物流宏观环境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体制层,体制层对协调社会物流系统与企业物流系统的目标,促进二者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发挥物流系统在经济生活中的特定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区域物流的主体、客体和载体要素及其关系决定了区域物流的组织结构,物流客体要素决定了区域物流的物品类型和规模,物流载体要素决定了区域物流的空间结构。因此,区域物流总体结构往往决定了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推动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从系统论观点看,区域物流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存在杂合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各子系统具有自身的结构,构成系统的结构,这种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物流系统整体又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构成物流系统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制约是物流系统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平台,例如,综合枢纽型物流平台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各种功能进行有机组合,为其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并能扩大服务范围,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物流系统的运营组织层解决各种物流渠道之间的衔接与匹配,物流系统如何与现行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相适应,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问题。社会物流的需求是一种宏观物流需求,涉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系统和宏观产业部门。社会宏观物流需求和宏观物流供给通过物流对象和产业部门等载体来实现相互对接和互动。
区域物流系统的运行除了需要物流供给主体和物流需求主体的协作配合外,还需要由许许多多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商业保险等中介服务与知识支持服务的各类主体提供保障,这些机构或组织构成区域物流环境主体。区域物流环境主体对区域物流供给主体、物流需求主体的经营行为、运作管理、产业聚集、发展方式、技术支持、知识服务等产生重要影响,会影响区域物流供需主体的迁入、集聚或迁出,从而对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整体结构、空间等形态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从系统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物流环境主体对区域物流供给主体和区域物流需求主体的发展起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