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重点对新媒体的概念、类型和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媒体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我国学者视野,研究主要关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等方面。进入21世纪,学者越来越多突出对新媒体的理论研究,认为新媒体依托互联网,等同于网络媒体,逐渐呈现分散和去中心化的趋势。尤其是到了2005年,随着研究经费的大量投入,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研究更加深入、广泛,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2005年曾被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称为“新媒体的跨越之年”。思想教育界也开始关注新媒体对思想教育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创新思想和相应的策略。
新媒体的概念一直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以致到目前也未能达成基本的共识。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富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网络媒体定义为新媒体。除此之外,熊澄宇等认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 二是新媒体是一种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基础之上的媒体形态。上海交通大学徐剑和蒋宏教授把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媒体定义为新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借助于计算机或具备计算机基本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定义为新媒体。 三是相对传统媒体来讲,新媒体的“新”是指除了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的基本功能外,凸显复合式的传播模式。新媒体的复合式传播,主要是指新媒体用户具备三重身份: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新媒体不仅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还融合了组织传播和其他传播方式。
关于新媒体的特征和类型,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就新媒体的特征而言,学术界在重点关注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同时,也关注其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匡文波教授认为,数字化和交互性是新媒体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不具备交互性特征的媒体,如车载移动电视、户外媒体、楼宇电视等都不属于新媒体。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曹春丽认为,新媒体具有融合特点,这体现在它超强的消化和沟通能力上;冯锐和金婧等多数学者认为,新媒体具有“广泛传播”特点,具体体现在传播媒介、传播层次、传播主体和传播关系等几个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研究认为,虚拟信息传递、个性化信息服务和超媒体等是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就新媒体的类型而言,匡文波教授经过深入研究,把新媒体分为网络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多种数字化互动媒体形式;曹春丽将新媒体的形式归纳为七种,即博客、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播客、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电视和数字电视;宫承波认为,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文学、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电子邮件等都属于新媒体。 中国传媒大学虢亚冰等认为,生活中的网络电视是新媒体的重要类型之一。
从以上分析和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的特征描述容易让人混淆:一是新媒体传播的特征,二是新媒体的特征,三是新媒体技术的特征。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厘清这几方面的问题。学者已经公认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为新媒体,至于其他类型属不属于新媒体,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我国学者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源、本质和规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根源研究方面,张澍军(2008)从文化哲学视野、社会哲学视野和人文视野,深入研究了德育本体论。李合亮(2007)提出人的发展和生存方式的范畴是教育,并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根源,即人的需要决定教育的本源,他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经历了从思想教育性质到本质的深化过程。张耀灿等(2006)的主要观点有一重本质说,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性质或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或阶级利益性,还有人文论和灌输论等。同时,还有两重本质的说法,也就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本质,是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经济管理属性与社会政治属性、科学性与政治性三个方面的统一。尽管学术界正在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本质,但并未达成一致认识。
思想教育学科在我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方面都作出突出贡献。在理论研究方面,刘社欣等(2009)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合力,贺才乐(2002)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教育载体。在交叉学科领域,学者主要从文化、大学环境、新媒体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合力进行了大量的现实应用研究。在专题研究领域,学者主要从民族文化、中国梦、多元文化方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教育建设等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学科的内容。
(1)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机遇。在积极影响方面,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新媒体可以为大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提供新的独特视角,新的交流工具和传播工具,以及新的思维方式。新媒体把传统教育单一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充分融合,拓展为更大的思想教育空间。新媒体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建了更便捷的沟通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新媒体有助于更新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和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其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新媒体丰富了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同时,基于新媒体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改变受教育者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刻板观念,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周静指出,丰富的信息资源丰富了思想教育的教材,多元化的传播渠道畅通了思想教育的沟通机制,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强化了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沈阳师范大学的王虹和刘智指出,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2)大学生思想教育将面临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新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容易模糊大学思想教育对象的价值观,价值标准的缺失可能造成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加之新媒体信息来源不一,极大地增加了思想教育的难度。仲素梅和胡玉霞认为,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旋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知识结构和心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赵宏认为,新媒体时代教师的权威性、现行的思想教育模式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各方面都受到了挑战。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媒体素养要求”。 新媒体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很难被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效利用,在采访中,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的调查,在思想教育课网站建设中,一些高校没有在学生中进行充分的调查,因而在设定红色网站的栏目、内容和版式等方面较为随意,造成资源方面的极大浪费。 尤妮娜认为,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信息资源的不均衡,也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网络虚拟空间间接的对话方式,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研究,大部分是从新媒体如何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进行的,成果非常丰富。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具有局限性,应用更加宽泛的视野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967年,美国物理学家戈德马克首次把“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这是最早诞生的“新媒体”概念。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之前,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媒体是人体与人脑的深度延伸。随着新一代电子媒体的深入发展,世界终将成为一体。进入20世纪末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列维·曼诺维奇曾经提出,“新媒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超时空性、超媒体性、虚拟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五个方面。美国《连线》杂志刊载,新媒体逐渐演变成一种“全体人对全体人传播”的信息流,抑或是一种结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征的信息呈现方式。
在国外对新媒体的研究中,有一些学者从技术的角度定义了新媒体。例如,波尔把新的通信技术定义为“约25种通信设备的简称” ;罗恩则强调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相互间的双向通信,他定义新媒体为“包含计算能力(微处理器或主机),能够允许或促进用户之间或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互动” ;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无关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 少许外国学者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定义新媒体。21世纪之初,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数字媒体研究中心的特里·弗卢教授,在其专著《新媒体导论》中曾经指出,新媒体技术的演进导致了全球化,通过电子通信技术,极大地拉近了世界上不同地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还有少数学者认为,新媒体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在斯蒂夫·琼斯主编的《新媒体百科全书》中,他说:“对于新媒体的唯一完美定义无疑来自对历史、技术和社会的综合理解。” 美国凡·克劳思贝教授认为,新兴媒体实际上属于第三媒体,同大众媒体和人际媒体相当。其特点是,所有的个性化信息都可以同步给无限多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和互惠地控制他们的内容。
国外关于新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是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新媒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二是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其价值已经延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三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不断发展,媒体素养教育成了新的命题,大多数国家甚至是全世界正在将其纳入本国的教育体系中。
在当代中国,思想教育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长期扎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土壤中。国外也有思想教育相关的概念和实践领域,如大学生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无论它们叫什么,怎么称呼,其目的都是维护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其实质都是思想教育,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此,国外非常重视开展思想教育研究。
(1)各国思想教育概况。美国高度重视其“美国精神”“美国民族意识”“美国梦”的教育及培养,同时,美国也注重法治、责任和人格教育的培养。正如杜威所说:“在日常的生活进程中,教育是偶发的;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是有益的。” 新加坡十分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群育、美育”教育,他们把“德育”排在“五育”之首,并在公民德育活动和环境中融入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民族精神、价值观、民族信仰等,构建德育动态发展目标体系,主要成果有《儒家伦理》等。
(2)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先进经验。欧美国家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善于通过立法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例如,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立法工作,如1993年克林顿政府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建立了长效机制。二是强调思想教育方法的日常化、社会化,本质上善于运用以人为本、隐性教育为主的方法。如欧美国家的一些国家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纪念公园等,都免费向公众开放,形成了全社会思想教育的大背景,尤其是增强了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工具,制作大量符合大学生消费喜好、隐含自身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然后通过电视剧、电影和网络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美国充分依托其文化产品的生产优势和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把“美国梦”的价值观充分融入各类文化产品中,这些文化产品不仅在其国内广泛传播,还被推向全球范围,以达到向全球渗透其价值观的目的。
新媒体是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起来的,在其迅猛的发展潮流中,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把新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教育领域,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2010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教育计划——《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的学习》,该计划明确提出美国在技术推动下的学习模式、相关建议:在学习模式上,充分利用科技优势,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相互协作的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取代单独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把大数据分析结果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并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组织教育工作;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建议为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新媒体基础设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资源。 英国的信息化教育路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协作推进” ,并由英国政府统一运营。1996年,韩国明确提出,“韩国从小学到大学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教学,研发出EDUNET教育网站和RISS学术研究信息系统,并将高校数字教学资源运用到了商业项目”。
国外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以及应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果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教育方法和技术经验,也有启发我们思路的地方。但这些引进来的教育方法和技术经验能否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辩证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