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加息、地缘政治等外部环境冲击,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转换、内债外债风险进一步显露,同时疫情后的“疤痕效应”、基数效应对2023年经济增速影响依然较大,北京市经济在波动中恢复,前三季度当季增速分别为3.1%、7.9%、4.5%,第四季度增速在基数推动下会略好于前三季度,年内呈低—高—低—高的“N”字形走势。在总量波动的同时,行业分化更为明显,随着防控政策的“平稳转段”,与居民消费关联紧密的需求快速释放,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客运等行业大幅反弹,但受发展信心不足影响,生产端恢复相对缓慢,商务、公共服务业增速不及预期,工业、批发零售、货运甚至还是负增长,金融、信息等优势产业总体稳定。运用多种模型测算,全年GDP增速预计在5%左右,略低于全国5.2%的水平。
1—9月,全国GDP增长5.2%,其中北京增长5.1%、列第14位(排名前13位的增速均高于全国),上海增长6%,广东增长4.5%。从产业端看,京沪粤工业增长普遍不及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7%、3%、3.1%,均位列全国20名以后。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均保持平稳增长,京沪粤三地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6%、5.3%、7.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6.6%、17.8%、13.4%。从需求端看,北京、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5.4%,低于全国的6.8%,大幅落后于上海(16.1%)。京沪粤三地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5.9%、25%、3.1%,高于全国(3.1%)水平。
表1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及重点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注: * 全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数据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
消费依然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恢复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前三季度83.2%的增长贡献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为3.4个百分点;投资继续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上年同期,稳定支撑了北京市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1.7个百分点;北京市外需占比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三大需求合计支撑GDP5.1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在疫情低基数因素影响下有所反弹,预计2023年全年总消费增长8%左右,高于上年12.9个百分点,相应的服务性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0.5%和5%左右。其中,服务性消费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服务性消费额在交通、文体娱乐领域带动下增长13.2%,占总消费的比重为55%左右,拉动市场总消费增长7.3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数字化、高端化发展趋势凸显,是带动北京市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商品消费由降转升,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快于上年同期7个百分点,主要靠餐饮收入拉动,商品零售仅增长0.4%。其中,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9%、22.8%和13.8%,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5%,新能源汽车增长45.6%。
投资增长总体平稳。2023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项目依然偏少,但在房地产领域和制造业领域续建项目支撑下,全年投资能够继续保持4%左右的增长。从年内看,北京市靠前调度投资,各季度呈前高后稳态势,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6%、13.6%、5.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支撑减弱,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1%,前几年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靠冬奥会、地铁、轨道交通等项目支撑,2023年已陆续竣工,实物量大幅减少,新的基建项目普遍体量较小,基建投资整体呈快速回落发展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长持续放缓,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6%,较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增加土地供应,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但2023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开发企业拿地意愿不足,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8.1%。制造业投资调头下行,小米二期、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项目过了投资高峰期,集成电路大项目因进口设备受限于欧美管制,影响实际投资,2023年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下降13.4%,与2021年、2022年同期增长64.5%、32%形成鲜明对比。
“乙类乙管”后北京市产业全面恢复,但各产业恢复幅度差异较大。服务业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工业对经济的拖累明显减弱,第二、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从2022年的-2.1个、2.8个百分点变为2023年前三季度的-0.1个、5.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占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全年预计增长1.7%左右。2022年疫苗影响工业19.2个百分点,2023年预计影响2.5个百分点左右,剔除疫苗因素,全年预计增长4.2%左右,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装备、电力、汽车行业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2.7%、7.9%、7.5%,对工业增长形成多点支撑,受终端需求不足影响,电子产业下降4.4%,受基数扰动、集采降价影响,医药制造业下降26.6%。从产品看,高端或新兴领域产品生产势头较好,风力发电机组、液晶显示模组、3D打印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前三季度产量分别增长65.2%、51.9%、33.2%和16.6%。
服务业总体平稳运行,全年预计增长7%以上。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两个优势行业分别由2022年的9.8%、6.4%上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3.4%、6.6%,对服务业贡献了2.9个、1.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分别由2022年的-4.6%、-13.7%、-1.3%恢复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9.6%、20.7%、3.8%,合计对服务业贡献了1个百分点;房地产从2022年的-1.2%回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2%,对服务业贡献0.2个百分点;而批发零售业从2022年-1.1%的降幅进一步加深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2.3%,下拉服务业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方面,在经济持续恢复带动下,前三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18元,实际增长4.7%,但受互联网企业、教培等行业战略收缩、降低人力成本影响,增速不及往年,与同期GDP增速相比也有0.4个百分点的差距。
财政收入方面,因上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的低基数推动,以及重点产业税收普遍增加,前三季度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784.4亿元,同比增长11.7%,预计第四季度增速将回归常规水平,全年增长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