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2024年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

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较多,但内外部环境存在不少有力支撑条件,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在增多。

(一)2024年国际经济环境

从国际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一是全球经济延续“三高一低”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秋季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CPI将上涨5.8%,远高于疫情前20年3.9%的平均水平,美欧等国家(地区)大幅加息后处于高利率水平,大规模刺激政策使得全球债务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将增长2.9%,大幅低于疫情前20年3.8%的平均增速。二是大国博弈依然激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而美国努力维持其霸权地位,奉行“美国优先”,引发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组织架构、决策机制、权利分配等方面的深度博弈。三是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定。乌克兰危机胶着化、巴以冲突加剧等重大地缘局势动荡,不仅冲击初级产品稳定供应,推高能源原材料价格,而且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干扰正常国际经贸合作。

表1 世界及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测(%)

数据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

但是,外部环境也存在多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全球科技发展进入加速期。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处于加速突破期,大模型、人工智能、新能源车等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技术大量涌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二是货币政策紧缩进入见顶期。美欧等国家(地区)通胀水平高位回落,货币政策紧缩具有叠加效应和滞后效应,美欧央行加息接近尾声,货币政策紧缩周期趋于结束,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步减弱。三是乌克兰危机影响进入弱化期。乌克兰危机处于胶着状态,国际社会对其关注度趋于减少,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短缺状况逐步缓解,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影响在逐步消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四是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暂时缓和期。自2023年6月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加州州长纽森等先后访华,令中美关系有所回暖。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加强高层交流互动,中美经贸关系短期内趋向缓和。但2024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下半年随着选举临近,中国因素仍是选战的重要话题,中美关系难有根本性改善。

(二)2024年国内经济环境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房地产市场调整仍是影响经济增长、财政增收、金融稳定、企业经营的重要挑战之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债务任务仍较重;经营主体元气恢复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经营成本上升、企业效益不佳等困难挑战。经济增长仍将呈现一定的曲折性、复杂性。

但也应看到,有多重积极因素支撑我国经济平稳向好。一是政策效应。2023年扩大内需、房地产政策优化、一揽子化债方案、活跃资本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组合拳的叠加效应将持续释放;第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中有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特别是增发国债使得财政赤字率达到3.8%,突破了赤字率3%的“约束”,打开了政策空间,强化了政策更加积极的预期。2024年财政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力增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和合理的货币流动性。二是转型效应。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我国超前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升级发展、数字技术应用拓展、绿色转型深化的效果持续显现,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冠疫情催生了在线教育、视频会议、远程诊疗、网络游戏等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并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三是改革效应。2024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财税体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企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等改革。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化债”“管债”长效机制、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机制等。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红利将逐步释放,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创造发展机遇、增强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走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四是开放效应。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将会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贸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收官,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将不断深化。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已连续举办九届,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将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五是缺口效应。根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5%左右。当前,我国实际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一定产出缺口,随着新冠疫情、地缘政治、极端天气等重要影响因素逐步消除,我国经济增速向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归。 l9wqdA2u9nuaVExafBP06/3lIks52YeAdz5uACoXLwQMzYs3LtTLOkkkY8VV2OJ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