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杨荫溥的利率管理思想

杨荫溥(1898—1966),江苏无锡人。192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23年获得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他曾经任中央大学商学院教授、教务主任、代院长。1949年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学院财金系主任等职。其论著有《中国金融论》《各国币制》《中国交易所论》和《民国财政史》等。杨荫溥的利率管理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率主要调节市场流通通货

杨荫溥在分析金融作用的种类时认为,金融是表示动态的通货,即表示市场上资金供需的转移状态及其调节作用,它可以分成三类:异种通货、异时通货以及异地通货。杨荫溥着重阐述了利率对异时通货供需的调节作用。首先,他认为异时通货的调节为“金融市场根本作用之所在”。“银钱业之收集存款,为现在通货之收入,即为将来通货之付出;经营票据贴现,调节异时通货供需之又一法;此外,如买卖证券、办理押汇、推广储蓄以及其他银钱业之普通业务,苟一为分析,几无不与异时通货需要调节有关。” 杨荫溥把利率的作用提到非常突出的位置,“表示金融市场情状之主要晴雨计——利率,即为调节异时通货供需之产物。盖凡市场上现在通货与将来通货之交换——即凡一切存放借贷,俱不外异时通货供需之调节。而利率之高下,正为异时通货供需调节之枢纽”。 如果当前通货需求量大,“则愿以现在通货交换将来通货者必少,非提高利率,不足以引有资者出贷之心”。 如果情况相反,“现在通货之需要少,则现在通货交换将来通货者必多,非压低利率不足以引需资者愿借之念”。 利率在其中的调节起着中心作用,杨荫溥认为利率“实为市场上最重要之金融作用,论者每视为研究金融状态之中心,非无故也”。 这也是众多经济学家专心于利率研究的原因之一。上述实质上是利率的高低对居民手持货币收益产生影响,从而调节着经济体中的货币供应量。

二、利率集中体现价格指示作用

杨荫溥通过金融市场与普通市场的比较说明利率的价格指示作用和意义:“夫普通市场之有货物,尤金融市场之有资金;普通市场之以货物为供需中心,尤金融市场之以资金为供需中心;普通市场之有买卖双方,尤金融市场之有借贷双方;普通市场之有货物买卖价格,尤金融市场之有资金借贷利率。以此例彼,是金融市场者,简言之,即为资金借贷,于同一时间内为同一利率所支配之抽象区域也。故无所谓伦敦金融市场或上海金融市场,实绝无何种地点上之限制或规定。” 杨荫溥认为,利率是具体、统一和市场化的,而且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即全球的金融市场是一个统一体。同时,杨荫溥提出了自己心目中金融市场的设想,“此种市场之观念纯为抽象的,而非具体的”。 他把利率与价格进行了比较,“普通市场以货物供需及价格为变化之主体,金融市场则以资金供需及利率为变化之主体” 。如果说普通市场上价格起着调节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那么,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则起着调节资金余缺的作用。这是利率的调控作用之一,利率为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价格。

三、利率高低影响证券市价涨落

杨荫溥指出中国证券市场主要为公债的买卖,有别于其他证券市场以公司股票及以公司债券为买卖主体。他进一步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涨落的原因分为三类,即公债本身、市场本身以及其他连带原因。在论述公债和市场原因时,较多地涉及利率在其中的作用。

(一)公债价格涨跌涉及利率高低

“吾国公债票面利率大都在六厘至八厘之间,如按市价实际计算,最少当在一分以上。再加抽取还本之利益,平均摊算,利息极为优厚。故近年来国人之以余财购买公债,作存款生息者,日见增加;而公债利率之轻重遂被重视;渐成为决定价格之一种标准。” 可见,从公债中获取收益大于存款利息所得。公债与储蓄转换的原因在于利率的高低导致收益差别,使得大多数人以储蓄购买公债。利率影响着人们的储蓄、投资行为,影响着居民对金融资产的选择,是选择储蓄还是投资公债。

(二)市场本身的原因,即利率与公债价格呈相反走向

“涉及市拆之高低”,市拆意指市场利率。公债市场价格往往随市拆的高低而变动,“市拆高,则公债跌;市拆低,则公债涨。盖无论金融界或社会公众,凡以余资购置公债以生息者,设遇市场利率高于公债之生息,必争脱公债,改事存放,公债市价势必因之下落。反之,如市场利率低于公债之生息,则又必争易存放,改购公债,公债市场势必因之上涨。故市场之利率高,债价有下落之势;反之,市场之利率低,债价有上涨之势” 。假定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仅存在于公债与储蓄存款之间,市场利率若降低,则债券价格上升;相反,若市场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

综上所述,杨荫溥将利率作为价格的范畴。利率的高低影响居民金融资产收益,从而对货币供应量、证券市场上公债价格的涨落发挥调节作用。 BFpa2p+I00/GCF88ijsVB2cnjkaA/1eZJanyfKKEkISLo4dw8JQk/3AO5DaIMzo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