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它结束了北洋政府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以1937年前后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在经济上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包括因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萧条”使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美国向世界收购白银,致使白银外流,因而出现1934—1935年的通货紧缩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各种观点均带有通货紧缩的烙印。法币政策实质上是通货贬值政策,它一方面使国民政府摆脱了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又为抗战做了币制上的准备。这一阶段总体上多偏重于介绍利率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或者说是经济平衡时期的利率管理思想,其中也包含通货紧缩时的特殊情况。
在国民政府统治相对稳定的前十年,有着较好的国内外环境,经济空前发展。据1937年《全国银行年鉴》记载,“新设之银行达一百三十七家,其中已停业者仅三十一家,现存者达一百零六家,占现有银行三分之二强。易言之,现有银行一百六十四家,其中三分之二,均成立于最近十年之内,可见此短短十年实为中国银行史上之重要阶段”。 民国时期,不少高校经济学教授由接受西方教育的归国人员担任。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也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了舞台,因而这一时期经济金融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包括利率理论在内。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一切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当时国内物资紧缺的条件下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国民政府的不当财政、货币政策等更加剧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区纸币流通以天文数字的速度增长,物价一日数变,经济走向彻底崩溃。
抗战开始后的十余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萧条。这一阶段因为物资缺乏出现了通货膨胀,所以这一时期的利率管理思想主要偏重于如何利用利率管理工具应对通货膨胀。此外,在战后经济重建过程中,注重利率在其中的作用。
自从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后,利率管理思想体系开始走向成熟,这些理论很快传到中国。许多学者从理论上研究和回答利率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通过本章的分析,欲阐明以下几个问题:①当时国内的部分经济学研究(以利率的调控作用为例)已经基本与当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同步;②当时国内的有关研究又有些表面化,与实际情况尚存在一些差距;③由于当时国内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可以看出货币、利率问题的研究是着力于和平稳定时期的调控问题,这主要是在1934年以前;④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围绕抗战而出现的战时物资短缺,如何治理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利用利率杠杆解决以上经济问题,在这一阶段均有不同的回答;⑤抗战胜利在望和抗战胜利之后,不少卓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认真研究战后经济重建等重大问题,在货币政策上体现在如何利用外资和挖掘国内资金、正确实施利率政策等方面。这些可以从下面几位代表性学者及其著作中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