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梅·凯恩斯(J.M.Keynes)(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师从马歇尔和庇古学习经济学。1911年起凯恩斯长期担任皇家经济学会《经济学杂志》主编,1930年任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董事,1946年初出席IFM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第一次会议,与美国财政部长发生尖锐冲突并对会议决议深感失望。
凯恩斯一生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主要有《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和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凯恩斯在《通论》中摆脱了传统观念,否定了建立在萨伊法则基础上的充分就业观点,论证了一国短期均衡收入和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决定。他认为,有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和失业。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自动趋向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机制,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通论》称为“凯恩斯革命”。其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滞胀”等危机,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遭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挑战。
凯恩斯认为,由资本边际生产力推导的利率事实上是由果到因,从而犯了循环推理的错误。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规模,而投资规模又取决于市场利率的高低,从而利率水平决定资本边际生产力。
对于储蓄与投资共同决定利率的观点,凯恩斯认为其中存在分析错误,“乃在其未能正确认明何者为经济体系的自变量。储蓄与投资都是经济体系的被决定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经济体系的决定因素,乃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以及利率,储蓄与投资只是此决定因素的双胎儿”。即利率决定储蓄与投资而不是相反。凯恩斯主张以货币需求与供给来决定利率。
凯恩斯提出,货币的供给即货币数量,货币的需求是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是利率与居民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令 r 代表利率,M代表货币量, L 代表流动性偏好函数,则货币量与利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货币流动性偏好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决定。在这些动机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吸收的货币其利率弹性较低,只依赖于消费者收入的多少,收入越多,该动机所需的货币则越多,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是收入的增函数。令 L 1表示这两种动机的流动性偏好函数,Y表示收入水平,则有:
投机动机所吸收的货币,对收入水平的高低弹性较小,对利率却有较高的弹性。利率越低,投机动机所需的货币越多;利率越高,投机动机所需的货币越少,所以它为利率的减函数。令 L 2表示投机动机的流动性偏好函数, r 表示利率,则有:
综合以上三种动机的流动性偏好函数,可以得到总的流动性偏好函数 L 为
上式为社会的货币需求总量。与此相应,令M1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需货币 L 的货币供应量,M2表示满足投机动机所需货币 L 2的货币供应量,则社会总货币供应量M为
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交点来决定,由以上两个公式所得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便可以得到决定利率的公式:
该式表明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与居民的流动性偏好2个因素。利率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货币需求)与现有货币数量间(货币供给)的均衡价格。
货币需求曲线即流动性偏好曲线是一条从左向右倾斜的曲线。货币供给曲线M为一条垂直线,它表示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供给,属于外生变量。利率即由货币需求曲线L与货币供给曲线M的交点所决定。
以上即凯恩斯的货币供求利率理论。他强调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是正确的,对古典学派忽视货币和收入变化对利率的影响做出的批评也是中肯的。但是凯恩斯过分强调货币的作用,则容易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货币因素与实物因素实质上是起综合作用,共同对利率产生影响。
凯恩斯认为,达到物价稳定和经济均衡的首要条件是利润等于零(实际上不存在超额利润),就整个经济或产业而言,只要有利润存在,则物价水平就会偏离生产费用,产量和就业就会发生波动。
欲使储蓄等于投资,凯恩斯认为可以由银行体系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规模,以促使两者趋于平衡。若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 一致,则储蓄等于投资;反之,则市场利率不等于自然利率。当自然利率一定时,若市场利率提高,则投资减少而储蓄增加;反之,若市场利率降低,则投资增加而储蓄减少。可见,凯恩斯认为银行体系通过对市场利率的操纵和管理,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可以消除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使经济保持均衡发展。凯恩斯还进一步对银行体系的利率决定给出政策建议,要求银行坚持实行管理通货制度,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使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保持一致,则可以避免经济波动。
凯恩斯分析了商业循环的原因、过程等,提出了降低利率、增加消费、实行赤字预算等克服经济危机的政策主张。凯恩斯认为,造成商业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投资波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经济繁荣时,资本预期收益率大于实际可能获得的收益,当竞相扩大生产使成本急剧提高时,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经济危机爆发,而流动性偏好和利率的变动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程度。
凯恩斯认为在危机时期,资本边际效率很低,降低利率不足以刺激投资(往往此时已经进入货币的流动性陷阱状态),复苏经济。真正使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在固定资产损耗和过剩存货处理后,资本边际效率逐步回升,物价下跌,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用于投机动机的货币数量增加,利率下降,至此,经济逐步走向复苏。当然,凯恩斯也不赞成应对商业循环必须降低利率的做法。要降低利率,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为在利率降低到一定水平时会出现流动性陷阱,投资对利率完全无弹性,此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更为有效。在从货币价格分析转入货币收入分析之前,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是否适当,决定市场利率是否与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决定投资是否等于储蓄,利润是否为0。若利润大于0,则生产扩张,就业增加;若利率小于0,则生产缩减,就业减少。
以有效需求为核心的货币经济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决定了投资水平,从而是决定就业和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决定资本边际效率,而非相反。货币利率理论是凯恩斯体系的“制轮楔”。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货币数量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货币利率的高低制约着其他商品本身利率所能下降的程度,因为一个理性的财富持有者都将在安排其资产持有形式上使其资产收益最大化,它的必要条件是使每一种资产的边际收益相等。货币的边际效率即货币利率具有不易下降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其周转灵活、流动性强;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货币的贮藏费用低,尤其是在利率已经较低时,即使货币供给不断增加,利率也不会再降低,增加的货币被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全部吸收。货币的以上特点加上无替代弹性等特征使得利率不能降低到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所需的水平。
由此凯恩斯得出,货币的存在和利率陷入流动性陷阱将难以刺激投资,投资不足将影响就业和引起失业,进一步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而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或避免失业。按照政府意志管理中央银行,存在失业时,中央银行将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则失业减少。
后来的凯恩斯学派认为,以下因素制约着货币政策功能的发挥:
(1)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大,即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时利率下降较少(同时货币的利率供给弹性较小),尤其是在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量也无济于事。如果利率不能再下降,则投资自然难以增加,因而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动缺乏敏感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小。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即使利率降低,投资也不一定增加,因而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失业难以缓解。
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R.Hicks)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进一步发展的IS—LM利率理论属于一般均衡的利率理论,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者广泛接受的利率理论。
IS—LM曲线模型不像以前的利率理论那样只是从经济的某一方面的均衡来论述利率的决定,而是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即整个经济)的全面均衡阐述了利率的决定机制,逐渐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该模型为分析利率管理作用提供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范例。
希克斯认为影响利率决定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率、节约、流动性偏好和货币供应量。按照希克斯的观点,利率是一种特殊的价格,不能孤立看待,必须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因而应该把生产率、节约、流动性偏好和货币供应量联系起来,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来探索利率的决定。
希克斯引进收入水平这一关键因素作为利率的决定要素。凯恩斯指出,货币需求一是取决于居民货币收入水平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M1;二是取决于利率水平的投机动机货币需求M2。其中,M1与收入成正比例关系,M2与利率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凯恩斯假定M1相对稳定,而着重分析用于投机的货币需求M2与利率的关系。在希克斯看来,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忽略了收入因素。为使利率理论一般化,希克斯把收入因素Y引入凯恩斯的利率理论中。
汉森在继承了凯恩斯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对其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提出了批评,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这种分析不能做出确切的决定数值,因为流动性偏好将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动而上下移动。除非预先知道收入水平,从而知道货币的交易需求是多少,否则无法以货币供给和需求来决定利率。
在引入收入因素之后,再将投资、储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利率综合起来,可以得到IS—LM中的利率决定模型。
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则LM0曲线右移到LM1。在新的均衡点E1上的国民收入与利率和E0相比,国民收入较高,利率较低。其原因和传导机制如下:中央银行采取公开市场政策,购入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为此债券价格提高,利率下降。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利率下降,使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当居民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降低时也会出现与以上类似的结果。
由于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IS—LM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利率政策的作用。根据IS—LM模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用与IS曲线、LM曲线的位置和斜率有很大的关系。如果LM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则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为0,在该情况下财政政策无效;如果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则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为无穷大,在该情况下,财政政策发挥最大效用,即LM曲线越平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IS曲线的斜率,特别是同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相关。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为0,则IS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在该情况下货币政策无效;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为无穷大,则I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在该情况下货币政策将发挥最大效用。
若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居民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增加,则会出现与上述相反的结果。在通货紧缩时期,人们较多地使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来进行货币政策分析。凯恩斯从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时期无效的结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这种对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应量,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利率下降。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在资本边际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势必刺激投资,推动总需求和社会产出增长。货币供给减少则相应地引起利率上升,投资成本相应上升,在资本边际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和社会产出相应下降。
既然利率与货币供应量M直接有关系,凯恩斯学派认为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货币量来控制市场利率,进而对投资、就业和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其传导过程表现为,中央银行以降低准备金比率的方式增加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这将导致商业银行增加债券和贷款的持有,并以新创造的存款货币来支付,此过程将导致债券价格的提高和贷款利率的下降。随着利率的下降,资本品的投资者向资本品的生产者增加订单,扩大投资支出,货币供给就此影响产出和收入。最终的收入效应还要按一定的乘数大于初始的投资规模,因为投资产品的生产者也要消费,此消费势必会带动新的投资,此过程将持续至全部资本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该传导过程完成之后,货币供给增长的净效应是利率的下降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表现为
若减少货币供给,则情况与以上相反。
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与利率的关系;二是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即投资的利率弹性途径。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周期的非危机阶段,由于利率没有降至最低点,国债价格也没有达到最高点,此时增加货币供给将促使利率下降,并将增加货币供给的相当部分转化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从而推动总需求的增长。在经济危机时期,资本的边际效率极低,利率降到很低的程度,国债价格也相应达到顶点。此时的国债买入随时可能面临利率的回升,而造成国债价格下跌的损失。因此,居民宁可持有货币,而不愿买入国债,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货币供给的增加将流入这个流动性陷阱。此时,利率不会进一步下降,投资和消费都不会相应增加,增加货币供给无助于经济走出萧条。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无效,而在其他非危机时期则不同程度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