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众多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之一,其突出特点是能够适应大规模、长时储能需求,同时具有选址相对灵活、建设工期短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取得了显著发展。特别是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运行的突破,在规模、成本和效率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得益于我国世界领先的地下工程设计建造实力,我国在地下储气库建设方面拥有领先优势,更大地扩展了压缩空气储能的选址适用范围。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总院)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行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始终致力于助力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自2015年二连浩特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起,总院即开始投入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项目规划设计研究与规划设计评审工作。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总院持续投入科技研发、示范项目、标准化等工作,不断推动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市场化健康发展。

本书的合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都是较早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建设的企业,在系统集成、地下库设计方面均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编者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最后,编者衷心感谢中国工程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本书出版提供的支持,感谢参与本书编写和审稿的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感谢本书引用和借鉴的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发表文献和研究成果的作者们。由于时间和研究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尽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2024年3月 qKMBr7o71K3jHIF2MEJITLxKJ9eYlBpYvU0f2Y1FiB4JoE+ZQXpM2mN/CiWTZZ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