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与科技进步的工业化进程相伴而行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轫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在创造新的科技文明的同时,相继造就了形形色色的高新技术园区,它们作为未来的矿山、工厂及高科技产业化的社会实体,为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实质性内容,同时也重新界定了不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条件和过程。

一、研究的背景

(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至今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世界性历史进程,它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为其主要发展动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从而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方向和基础,工业化反过来又通过对时代主题和特征的回应推动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中国现代化的反复推进

对先发内生型现代化而言,“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或产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又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所以,机器生产的采用就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而言,在启动初期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并非完全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化并不是民族现代化的最初动力,现代化也不是工业化的结果,相反倒是兴起民族工业化的条件(虽然最终它们必定是相互促长的)” 。中国早期现代化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始终是在反复、动荡和艰难推进中前行的。而与此相联系的早期工业化,在经历了多次西方资本的外来冲击和挑战之后,饱尝工业化起步的艰辛和发展民族工业的悲壮。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通过在中国开办商会、交通、电信和工矿业,大肆进行殖民化的工业化扩张。但同时也导致了原有生产方式的改变,为中国早期工业化起步提供了现代工业的样本和参照。所以到19世纪60年代,在洋人开办工厂的基础上,出现了由国人自办的机器工厂。中国早期工业化起步艰难,过程曲折,但工业化的进程始终未曾中断。尤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由于国外殖民势力把持着海关、金融业,幼小的民族工业失去了必要的国家保护和金融支持,在发展中备受外国企业的打压。此外,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及后来的北洋军阀与外国势力相互勾结,放弃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民族工业处于极为不利的发展地位,加之历年增加的各种苛捐杂税对民族工业的盘剥,不少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的生机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但此后,随着国内民族运动的不断兴起,在反帝反封建旗帜下每次民族运动都会推进早期现代化工业发展,同时也会助推当时的民族工业发展。洋务运动从器物层面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力,加快了民族工业从军工生产到交通、纺织、食品工业等领域的拓展。研究资料显示,这一时期洋务派所办民用企业共27个,经费2964万元,雇佣工人25500~29500人。 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五四运动,使早期现代化工业开始进入政治和文化层面,而民族工业在这个时期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1915—1921年,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投资“常占各业总投资的60%~70%”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很快又回到了缓慢的发展轨道,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发展

总结中国早期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一是现代化是与工业化相联系的,它离不开工业化的有力支撑;二是中国早期工业化在国外列强和国内保守势力的双重压制下,长期处于极不平稳的、缓慢的发展状态;三是中国社会二元结构下落后的农业极大地限制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四是国内长期混乱的政局和社会冲突,使现代化和工业化缺乏必要的政府财政支持;五是在国家没有实现民族独立的条件下,现代化和工业化都很难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决定了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既不可能看到工业合理化的布局,也不可能看到企业竞相发展的景象,更不可能形成能够支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1949年实现民族独立后的新中国,通过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1952年不仅为全面现代化建设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做好了准备,而且为有计划地全面推动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克服重重困难,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第一次将现代化建设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使现代化建设有了优越的制度保障。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发展,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实施的是重工业主导型赶超战略,实行的是以贸易保护体制发展本国工业,依靠的是国内市场和本国力量,强调的是以自力更生为主,走相对封闭的进口替代性工业化发展道路。

历史地评价和客观地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社会现代化走了一个S形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发生了一些重大失误。1953—1956年,工业发展稳健,国民经济有了快速增长。此后,进入“反右”、“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工业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发展蒙受重大损失,一度使中国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应该肯定的是,这个时期工业化也在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探索中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正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3.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至此,屡受挫折的中国现代化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在对现代化的理解上,1979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概念与西方不同,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在对现代化的动力选择上,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工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这就在发展动力上进一步明确了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以改革促发展;在对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始终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使以人为本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而且使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利益的满足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宗旨。

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也发生了转变。中国工业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决定了中国的工业化模式不能沿袭先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模式,而应该探索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模式,坚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内含两层重要思想:一是跨越式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调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目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工业化战略的转变,使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至此,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入全面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

4.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体系,既包含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性,也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世界现代化的一般内涵,主要是规范现代化的实践范畴,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指称,五花八门,如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城市化、科学化、世俗化等,但最主要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不仅包含这些一般性的现代化,尤其重视工业化和民主化,而且明确指出了中国特有的五项内涵。更为突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体系不局限于现代化的实践内容,而且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一切都是为了全人类共同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和拓展谋生途径。这一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在世界现代化的一般内涵中是从未有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为核心,其主要目标在于追求资本的增殖和积累,即使会在客观上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那也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利润分配而已,且不能普及全体民众。中国式现代化则明确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把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对现代化的最新、最全、最高认知,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划时代的重大创新。

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也意味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与改革开放过去几十年发展情况相比,这些新挑战、新问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挑战和问题,而是在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要素、发展的条件等重要方面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的变化。从发展的动力来看,改革开放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投资加上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投资和出口依然是拉动经济非常重要的力量,但国内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约2/3。当前和未来如何发挥国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新问题。从发展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过去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较高,而且增长较快,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充分供给,这是我国得以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不断给经济注入活力。但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劳动力的总量都出现了下降趋势,劳动力总量年均减少数百万人,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持续上升,劳动力的供给开始出现结构性短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低劳动成本的国家转移,特别是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我国也面临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当前和未来从哪些方面着手保持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是需要认真应对的新挑战。从发展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来看,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依靠土地用途变动升值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实现资本快速积累,推动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收益也成为各级财政快速增长的重要来源,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在一个时期内,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成为普遍现象,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态势。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已开始实行前所未有的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产业发展,绿色发展都成为前提性的约束条件;我国也把粮食安全问题和房地产泡沫作为重大风险加以防控,实行了历史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当前和未来,在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生态环境和土地硬约束的条件下挖掘新的发展潜力,这是需要创新性智慧、前瞻性眼光和系统性思考来解决的问题。

当然,我国应对新挑战、新问题的能力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我国已经建立了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有了难以替代的高效率运转的完整产业链,社会结构依然具有很大的变动弹性,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的潜力也很大,形成世界上最大消费市场的前景广阔,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和提升劳动力素质可以形成新的人口红利,通过延迟退休年龄补充劳动力供给和应对老龄化还有很大余地,特别是通过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活力还有很大空间。但我国在新发展阶段面对的这些新挑战、新问题毕竟意味着一种历史性、转折性的变化,需要走出一条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新路。

(二)现代化建设中的高新技术园区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园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高科技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园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前,重视和发挥园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我国园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高科技产业集中、民营科技企业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金融资源相对充足,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当前我国园区建设的现代化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园区应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园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其中以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化的网络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从总体上看,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成长期,与发达国家及世界一流高新技术园区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独创性产品还比较少。在当前,要使我国园区担负起建设园区、发展园区的历史责任,必须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去承载园区建设和发展。

第一,承载创新型人才,为园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持。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因此,在大力培育和发展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各类孵化器的过程中,把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与凝聚创新人才结合起来,通过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的日益完善,培养和引进不同领域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第二,承载创新型企业,为园区自主创新提供产业支持。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主体。因此,在持续推动园区高科技产业化进程方面,把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与打造创新型企业结合起来,通过政策支撑和企业创新环境的改善,强化和完善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和产业集群。

第三,承载创新型体制,为园区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保障。因此,在构建园区自主创新体系过程中,要把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与园区自主创新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园区体制改革、引入自主创新机制、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使园区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

2.园区应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我国园区在现代化建设中,通过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到2006年就凝聚了全国5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对区域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始终把握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在集约化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坚持高起点、高品质、高效益发展科技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园区以点带面的强大引擎作用,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还要做出新的努力。

第一,加快园区新技术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布局,是今后一个时期园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坚持以“自主创新,循环集约”为原则,以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变增长方式为中心环节,坚持以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的方式,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园区与周边区域发展的互动中,通过园区自身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推进园区高科技产业与经济的结合。园区建设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方式,在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按照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引导园区企业坚持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发挥园区经济的密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技与经济、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园区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园区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按照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形成以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引导园区企业与周边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依托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推动区域高科技产业带、产业圈的形成和发展。

3.园区应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不可避免地把我国高科技产业推上了国际竞争舞台,把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市场和资源目标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能否实现“走出去”,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不是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选择的劳动力优势、资源优势,而是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之上的、以自主产权为标志的能力。 因此,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园区,理应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方面做出新的思考,坚持以知识产权工作为保障、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跨国经营为目标在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园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第一,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与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园区企业对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还是对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保护,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通过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服务机构,有助于在法律保护下提高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作能力,使知识产权成为园区产业扩张和市场开拓的有力武器。

第二,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的中介服务组织。园区的科技中介组织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园区自主创新等一系列重要作用。在园区国际化战略引导下推进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发挥重要的服务功能,关键是要建立一批具有跨国中介服务功能、专业服务分工明确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园区的对外开放提供服务。

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跨国经营的全程服务平台。在园区实现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加快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为园区企业“走出去”搭建全程化的服务平台,使企业在国际市场规则下,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效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依托对外开放的窗口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平台支持,引导和鼓励园区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在参与国际竞争中逐步实现跨国经营。

4.园区要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从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态势来看,伴随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科技竞争亦将日趋激烈,使自主创新能力下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及决定其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重要筹码。因此,以建设创新型园区为导向,全面提高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使园区成为抢占世界高科技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已成为21世纪我国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加快配套改革,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创造条件。改革是园区建设得以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园区企业继续前进的灵魂。在深化园区配套改革中的园区创新活动,不仅指技术创新,而且包括与此相配套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因此,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在于为园区创新活动,尤其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条件,努力扫除各种影响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园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再创新,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第二,加强横向整合,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考虑到园区产业发展空间资源有限,在侧重于高新技术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的战略思考中,必须集中优势力量对创新资源进行新的整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信息流动与扩散机制,促进“官、产、学、研、介、资”各种创新主体的合作,通过对园区有限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的系统整合与优化配置,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为园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三,完善创新体系,积极抢占世界高科技产业前沿阵地。着眼未来展开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必须加快园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一方面,从研发到产业化不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提高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集聚国内外各种创新资源,加快推进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大力培养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兴产业,不断创造新的国际市场需求,积极开辟国际市场,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走向世界开辟道路。

(三)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与现代化过程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作用日渐重要。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讲到四个现代化建设时曾指出:“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些著名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又好又快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高科技时代,也是依托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时代。从“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的理论视角来看,园区在承载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无论是依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园区的国际竞争力,还是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现代化建设中,都必须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前提,使园区建设成为引导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进而依托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带动园区社会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足于园区科技发展的现实,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及时做出有前瞻性的科技布局和战略调整,保证科学技术走在各项事业发展的前面,不仅关系园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会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

在园区建设中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和机制,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园区社会现代化,既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充分发挥园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抉择。

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将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现代化进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21世纪初,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或起步期,预计在2050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将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将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成熟期或发展期的后期,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中国要想在2050年赶上当时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必须在全面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立了相对坚实的工业化基础,但是第一次现代化没有完全实现,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将面临巨大挑战,既要补课,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又要抓住机会,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

当前,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选择中,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一方面肩负着从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使命;另一方面从社会学意义上说,还要在实现园区社会双重转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从现代化历史进程分析,它既要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实现园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福利化,又要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园区知识化、郊区化和绿色化。与园区现代化相对应的社会转型,实质上是对现代化所引起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回应。其间,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变革是在所难免的,包括园区的空间结构、生活方式、劳动结构等都将发生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园区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园区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构,这对于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将是一个重大考验,也是不可回避的巨大挑战。

二、研究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与科技进步的工业化进程相伴而行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轫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在创造新的科技文明的同时,相继造就了形形色色的高新技术园区,它们作为未来的矿山、工厂及高科技产业化的社会实体,为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实质性内容,同时也重新界定了不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条件和过程。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间,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高科技产业化所造就的园区社会,不仅成为所在城市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了强大的发展活力,体现着发展的现代性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为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的社会空间和全新的研究领域。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是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急剧变革条件下的产物。经过多年超常规发展,我国园区不再单纯是高科技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而是以新型社会样式存在,又特具现代性的园区社会实体。园区社会的突出特征:一是位于自然和地理条件优越、信息和交通便利、临近大学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多的区域内;二是园区通过制度、行政、市场、法治、服务等一系列环境创新,实现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产业链的集聚;三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力求实现园区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居民化协调发展;四是以集约化发展方式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园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重视园区社会建设,关注民生,以现代社会意识推进园区社会事务、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基于上述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将园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体进行实证研究,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深入今天园区社会进行开创性的理论探讨,对于全面推进理论与现实发展意义深远。

第一,在理论创新上,有助于从理论层面拓宽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如果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研究看作工业社会的学问,那么把园区社会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野,用社会学的理论对园区社会生活的解释进行广泛的学术探讨,从普遍原则出发,对体现园区社会成员普遍的社会意识和看法,以及园区人际社会互动行为的不可预见性进行考察,对园区社会转型、社会关系、良性社会运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以系统的方式展开研究,可以看作具有后工业社会特征的园区社会的学问。当前对园区社会的社会学研究,旨在通过对园区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社会发展现实和实践特征的分析,透视园区社会生活的状况,寻求推动园区社会超前发展的依据,比较研究园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促进园区社会学在园区社会本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造条件,为园区社会学研究在理论创新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创造条件。

第二,在现实意义上,有助于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学研究客体的园区社会,既要面对传统工业社会的转型问题,又要面对后工业社会转型和社会建构问题,所以,对园区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是社会学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用社会学理论认识园区社会特有双重转型的社会现实问题,揭示园区社会不同领域及不同方面的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达到对园区社会更加清晰的理性认识,有助于从社会学的视角解决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园区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园区社会的发展难题,而且可以为园区社会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在学科建设中,有助于根据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要求,推进社会学分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园区社会学研究与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社会形态及其发展梯度方面,如果说农村社会学是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是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那么园区社会学就是以园区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所不同的是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更多体现的是乡村社会的特征,城市社会更多体现的是工业社会的特征,而园区社会所体现的是信息社会的特征。由此比较,人们对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有着百年的历史,而对园区社会学的研究则是刚刚起步。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背景下展开园区社会学研究,无论是对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园区社会本土实践的认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na0xk1t/vRHK9puDpQx3DITOuTcgQ4UHRp7OSUErLMo9o3ojKZ7WniKkXKr2u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