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会计主要有七个工作,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一家公司的加工车间有三个大的工段:裁断、磨光和喷涂。裁断工段要定价,然后卖给磨光工段;磨光做好之后,再定价卖给喷涂工段。为什么要做定价呢?裁断工段裁错了材料,损耗多了,谁负责呢?以前是老板负责,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之后,就是裁断工段负责。磨光工段也是一样,由机器磨光,磨坏了,损耗也很多。以前员工拿固定工资,做快做慢都不影响收入;现在做交易定价,只有保质保量才有更多收入。
加工车间有车间主任,还有文员等,这些人员不属于这三个工段。假如裁断工段做好了产品,定价为10元/件卖给磨光工段;磨光工段核算费用之后,定价为12元/件卖给喷涂工段;喷涂工段核算费用之后,定价为15元/件。加工车间在不做利润的情况下,定价为17元/件卖给组装车间。
然后,组装车间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也有材料和人工费,因此,组装车间加上了20元,还有其他各种费用,成本价为50元。
组装车间上面是生产部,生产部还有各种车间和人员,费用分摊下来,再加上10元,所以,生产部的定价为60元。假如生产部以60元的成本价卖给销售部,那销售部费用分摊下来,还要加上分摊费用、销售费用、税金等。由于生产部是没有利润的,那么公司所有的利润全部放在销售部,因此销售部就成为一个利润巴,不仅要考虑内部采购成本,还要考虑公司的利润、公共费用等,全都算进来,才能定出一个对外的价格。
这就是经营会计的一个路线图。下面我们讲解阿米巴会计核算的七个工作(见图1-10)。
图1-10 经营会计的主要工作
你有收入项和开支项,要定义好哪些收入算你这个阿米巴的,哪些收入不算你这个阿米巴的。企业要界定清楚,否则阿米巴最后的数据是不准确的。数据不准确,最后跟员工的奖励关联起来,企业就无法说清楚了。
例如,在阿米巴会计核算中,巴长一算,我们这个巴的奖金应该有80万元;老板一算,这个巴的奖金只有20万元;财务部门一算,这个巴还要倒贴30万元。这就出问题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第一步没做好财务科目的界定,科目不清楚。
举个例子。柏明顿的客户中有一家钢铁企业,销售部门的收入全部是预收款,然后把款交给财务部门。我就问财务:“你用这个款做投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财务说:“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我说:“你告诉我最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多少?”财务说:“最近三年的行情不太好,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我说:“怎么才2%?放到银行都不止啊!银行还是无风险投资的。”
然后我就再跟销售部沟通:“财务部门做的投资现在只有2%的年化收益率,公司如果要求销售部的目标是2.5%,你们能不能完成?”销售部负责人说,肯定能完成。销售部门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一个思维——不断挣钱和创造利润。
该公司的业务模式是,经销商提前一个月把购买钢材的款全转过来。于是,销售人员就跟经销商商量:“你们作为经销商跟我们做生意有10年了,体量规模也比较大。这样子好不好?我们现在不收你一个月的全部预收款,只收你50%,但是我们的钢材涨价,在同等价值的基础上涨5个点。”
这个经销商听后十分开心,他相当于用现在资金的一半就能够周转,剩余的资金可以拿去做其他生意。这个合作模式是双赢的。
所以,导入阿米巴,必须把每一个巴的收入和开支的科目定义清楚。不仅收入如此,开支也是一样。我们举个柏明顿的客户案例。这是一家江苏的企业,有一次,这家公司人力资源部计划到上海参加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公司老板说一定要招几个海归,因为他要拓展国外的业务。以前招聘了好几次,但是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老板就说,这次三方一起去,人力资源部负责做初级的基本素质审核,用人单位做专业的人才评估,应聘者有些什么特殊的待遇要求,由老板当场定夺,这样招聘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在开支方面,以前的招聘活动,人力资源部门有两三个人出差,一般选择乘坐高铁,住的是普通的连锁酒店,在招聘现场吃的是盒饭。但公司老板去参加人才交流活动,费用支出就不一样了。公司老板一般不坐高铁,他有司机,还要带着秘书。住宿也不住普通的酒店,而是住五星级酒店。吃饭的话,企业老板也不可能吃盒饭,而是选择在高级餐厅。总之,公司招聘活动之后,这个秘书就拿着费用清单到财务部门去报销,科目是招聘费用。但财务部门说:“既然是招聘费用,就要通过人力资源总监审核,你得找人力资源总监签名。”
这个秘书说:“公司总经理都签名了还不行吗?”
财务部门说:“公司内部有财务权限,如果你填的科目是总经办费用,当然总经理签名就可以了;如果是招聘费用,就得需要人力资源总监签名。”
这个秘书找到人力资源总监,总监一看报销单就傻眼了。老板参加了一次招聘活动,报销费用就有6万多元。如果只是人力资源部门五个人的话,才5000元。那这个费用该不该算招聘费用呢?
那秘书就说:“老板去上海,是不是为了帮助你们部门完成招聘任务呢?谁受益谁承担,那不是你的工作受益了吗?所以老板发生的费用不是应该由你们部门承担吗?”
这个人力资源总监哭笑不得,这样下来,才两个月就花光了人力资源部门半年以上的招聘费用。他后来就找到柏明顿咨询顾问,顾问说,总经办有做费用预算,那么总经理的活动费用就应该算到总经办,而不是招聘费用。尽管总经理这次出差是为了参加招聘活动,但这是总经理日常活动的一些费用,单独有一个预算科目,那就不应该算到招聘费用里面去。总经办的费用是一家分摊到了各个巴。
所以,会计科目一定要分清楚,否则这个账就算不清楚了。账算不清楚,给员工的奖金就算不清楚,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激励效果就会受影响。所以,会计科目是很重要的。
公司总部有些费用要分摊下去,该怎么分?有人说按照营业额来分,按照利润来分。从多个维度来分,这个是可以的。比如说保安部有保安人员,产生保安的费用等,那么他们的费用分摊怎么做呢?一般来讲就按照成本巴和利润巴的人头数来分摊。那人力资源部如何分摊呢?也跟人数有关系。员工数量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就会多一些。那人力资源部的所有人员的工资、社保、费用,就按照人头数分摊下去。如果是招聘费用,可以不按每个巴的人头数分摊,而是按照招聘需要的人数来分摊。所以,不同的财务科目,要做不同的分摊,不是一刀切。不同的科目,你要找到费用分摊的合理点。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公平。要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摊,这样才比较科学。
也有人问我,这个费用能不能不分摊?因为各个巴的情况,它似乎也不可控。我认为可以不分摊。例如,生产部把产品做好了,它并不是直接和销售部形成交易。有的企业老板不想让销售部知道生产到底是多少成本。生产部只是按照标准成本的要求,不断地降低成本,产品做好了以后,不会直接以这个成本价给到销售部,而是通过财务部加了一个价格。相当于你的产品做好了,卖给公司,公司加了价,再卖给销售部,销售部再卖给客户。这样的话,销售部交易的对象不是生产部而是公司,而公司给到销售部的也不是真实的成本价,而是另外一个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部分的利润留在公司总部了,那么公司总部的公共费用就不一定要去分摊了。
所以,不分摊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如果下面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巴都直接形成交易,公司总部的公共费用,就要分摊下去了。不分摊下去,势必会影响经营效果。有一家这样的企业,由于公司总部的费用没有分摊,销售部接到制造部的成本价,如果产品的销售不定价,它就没有市场压力传递。比如说,成本价100元,我们加上30%的毛利空间,就定价为130元,看起来加价比较多,但事实上,减掉各种费用以后,可能至少要定价为135元,才能做到成本与利润的平衡。所以,公司内部没有分摊,就会导致销售部的内部成本压力不能有效地传递出去。
内部定价,你有交易就一定要定价。定价的方法,笔者在《阿米巴经营会计》中讲得特别详细。
内部定价对于阿米巴经营模式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你没有定价就无法形成内部交易。稻盛和夫讲过,买卖即经营。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经营者,是不是具有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巴长的经营能力,重点要从培养定价能力开始。定价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从外到内。例如,一款产品面临白热化的竞争,你做别人也做,产品都差不多。那就是从外到内,由客户来决定我们的价格。这种很多是竞标的,特别是工业品、中间品,你没有议价空间。
另一种是从内到外。针对终端品,如果你有自己的渠道、自己的品牌,就可以由你自己定价。所以,也不能说价格是市场定的,优秀产品是可以去引导市场价的,关键还是看品牌。当这个价格有议价空间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从内到外的做法。这些都是定价的方向。
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推算法、利润逆算法、收益切割法、市场参照法等。成本推算法,就是根据材料、人工等费用来定价。利润逆算法,主要是倒推的方法。收益切割法,主要根据历史数据来测算,我们把毛利分成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两部分,比如把毛利的70%留给销售部,30%留给生产部。市场参照法,就是直接参照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
例如,有一家食品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做面包的生产和销售。在跟这家公司老板交流的时候,我就建议他暂时不要用市场倒推法,因为他们的产品竞争力比较强,议价能力比较强,毛利空间也比较大,不需要用市场倒推法,可以根据市场和产品竞争力来定价。
有定价就一定要有交易规则。例如,销售部将1000支笔的订单给到制造部门,20元一支,前提是只有七天的交货时间。这20元是定价,七天交货的前提就是交易规则。如果你晚一天交货,我就从20元里面扣10%,就是扣了2元,这也是交易规则。如果客户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导致客户被处罚扣款的,那我就在被客户处罚的基础上,再增加50%对你的惩罚。也就是客户对我罚款10元,我要罚你15元。这都属于交易规则。反之也是一样,你给我的订单是1000支笔,所以才有10元一支笔。假如是800支笔呢?10元的价格是无法生产的,材料和人工费肯定是上涨的,一支笔的价格就涨到11元。这都属于交易规则。
所以,不存在只有定价,没有交易规则。反过来也一样,也不存在只有交易规则,没有定价。没有差异怎么交易?
你这个巴大概做到什么业绩?如果是成本巴,你的标准成本是多少?你准备把成本降到多少?这是目标。如果是利润巴,今年的利润目标是多少?你把目标定出来。如果是资本巴,投资回报是多少?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本节详细的内容可参考《阿米巴经营会计》。
阿米巴模式中每一个巴都有一份损益表,其模式见表1-1。以前是一个公司有一份损益表,财务部做好账表之后提交给老板看。老板也不常看。当然有需要的时候,他就会问财务部门,例如,公司的现金流怎么样?公司的市场覆盖怎么样?等等。
表1-1 经营损益表
每一个巴都要做自己的损益表,阿米巴损益表很简单,即使财务人员也能看得明白。何谓损益?就是收入部分减去开支部分。收入部分又包括外部收入、内部收入和内部购买。我们举个养鸡企业的案例。采购部把鸡蛋卖给公司内部,就称为“内部收入”。采购部把鸡蛋卖给公司外面,就称为“外部收入”;内部购买就是比如成鸡卖了100元,可是内部买进小鸡的时候就花了60元,那么商品的附加值就是40元。如果不减掉内部采购的60元,那么我的销售额就是100元。很多阿米巴做报表的时候,阿米巴单元划分得越多,重复计算就越多。所以,内部收入、外部收入,如果不减去内部采购的话,各个巴的收入加起来就很多,但实际收入没有那么多。如果扣减了内部采购,那就没有那么大的附加值了。
支出分为两个部分:巴外分摊和巴内支出。
巴外分摊:不是你这个阿米巴单元的经营活动直接关联的、直接发生的,甚至巴外的,比如财务、审计等产生的费用,叫巴外分摊。
巴内支出:可以细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厂房、设备、通风、照明灯;间接人员报酬、办公费用等。变动成本就跟你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系,包括原材料、包装;直接人员报酬、销售佣金等。
对于经营目标的达成,不是以这个损益来算的,而是看你有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例如,A巴上年利润100万元,今年利润120万元,那该不该给这个巴发奖金?但是这个巴的利润目标是150万元。那么利润为什么低于目标呢?原因主要是加大了市场费用的投放、加大了产品的开发。
所以,整个阿米巴经营的考核指标是指实际与目标的对照,而不是以损益来计算的。
阿米巴报表一目了然,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因为有这个报表,就能够倒逼经营人员、管理人员去改善经营,改善管理。例如,柏明顿咨询公司有一家企业客户,在导入阿米巴经营之后,这个报表就有手机版和电脑版。手机版的表格数据是通过财务预先植入的,上面的金额能够提醒员工怎么去做改善经营。阿米巴报表就像开车的仪表盘,是快了还是慢了,你得自我调节。阿米巴报表也像我们的一个指挥棒,你关注什么,什么就成长得比较好。如果你不理利润,不理进度,那么利润就变少了。
阿米巴报表真正的价值,就是要让巴长、巴成员根据这个报表去努力工作。如果工作业绩不理想,那也没关系,我们进行经营分析,多问“为什么”,就像苏格拉底一样,问来问去,道理就在你心中了。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只是以前蒙蔽了,没有注意,无法让你的能力发挥出来。
阿米巴经营会计的主要工作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创造收益。然后员工就会问,如果我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该怎么奖励?所以,公司要做一个数据测算。数据测算需要财务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