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概述

(一)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基础、哲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1.语言学理论基础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语言与言语、语言结构与实际话语三个方面来理解。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外语教育界争论的热点问题。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想顺利进行,就需要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进行辨析。为此,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哲学与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知识观和语言运用能力观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实现对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正确理解,进而促使它们沟通融合,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分析、反思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探索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理论的科学性,进而提升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语言与言语

语言与言语是语言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而言,要保证其自身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对与语言与言语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认识与了解。语言是一种涵盖词汇、语音、语法等内容在内的、具有一定抽象性与稳定性的语法体系;而言语则是语言的具体内容和外在表现。在明确了语言与言语概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与言语能力,对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语言结构与实际话语

语言结构主要是指由语音、词汇、语法习惯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或语言稳定结构,实际话语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言语。在理解语言结构与实际话语的基础上,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哲学理论基础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二是协调发展理念。其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可以从英语课程教学要体现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以及人的生命活动与语言息息相关三个方面来理解;协调发展理念主要指的是英语素养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协调发展以及英语素养与信心、兴趣等的协调发展。

3.心理学理论基础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官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1)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源自古希腊的灵魂官能说,创始人是沃尔夫。沃尔夫认为人的心灵是由不同的官能构成的,且这些官能是可以单独加以训练发展的。外语课程翻译结构形态及后来教育中流行的形式训练说,就是在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2)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华生,代表人物有斯金纳、托尔曼等。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行为是“刺激(S)—反应(R)—强化(R)”的结果,刺激、反应、强化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这一理论对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有积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强调学生是“完整的人”、是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人。由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要以培养完整的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这为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二)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原则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交际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兴趣性原则。

1.交际性原则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不仅是单纯地掌握构成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等。交际则是利用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交流。

大学阶段是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系统化,并逐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交际性原则,使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交际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高校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需从三个方面着手:认识课程本质、设计情境、精讲多练。

(1)认识课程本质

英语教学既是一门知识课程,又是一门技能培养型课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核心不应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英语知识,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学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利用交际工具培养自身的交际技能。只有认清了高校英语课程的本质,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技能。

(2)设计情境

交际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性原则要求为学生的英语交际创造适当的情境,而且情境的设计要与高校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帮助。

(3)精讲多练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在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必再一应俱全,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中心,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组织英语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要做到以学生中心,教师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教材分析、备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材分析

就教材分析而言,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要认真地分析教材,在充分理解与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确定适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

(2)备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具体来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并以此来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等。

3.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作为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鉴于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兴趣性原则,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了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尊重和了解学生、防止死记硬背、增强师生交流。

(1)尊重和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防止死记硬背

交际实践是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学习还需要牢记一些语法、词汇等,但更重要的是理解与应用。因此,高校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应避免采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要在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并通过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内化所学的英语知识。

(3)增强师生交流

增强师生交流也是兴趣性原则的重要内容。相关实践表明,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富有学识、性格开朗的教师往往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缘故而喜欢其所教授的课程。所以,高校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要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dWQK/AiOax4/vXCTJSsrWA9JoAoDvgXuOqNZ85gp1BLFvRWEp2GxUg215Gef+k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