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计划供应链的KPI主要有:计划和预测、生意质量、物流生意规模。与生意计划供应链不同的是,物流计划供应链各指标没有行业衡量标准,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制定。
计划和预测的准确率是计划供应链(生意计划供应链+物流计划供应链)所独有,而生意质量与物流生意规模两个KPI为整个供应链全链路所共享。图2-1概括了电商物流计划供应链的KPI。
图2-1 电商物流计划供应链的KPI
生意计划供应链与物流计划供应链都要计划和预测。前者,偏重于对GMV或者是成交金额达成的预测;后者,则是衡量生意计划与物流计划的转化能力,包括件数、包裹数、件单比、仓容面积等的计划和预测,关联的是后端物流仓储、配送、运输、关检务能力的准备,以及物流成本和消费者体验。物流计划供应链的预测准确率非常重要,关系到物流全链路的两个最重要指标——时效和成本。
可从物流计划供应链的“进、存、销”来计划和预测。
衡量预约入库精确率的两个指标,一是时间,二是数量。其是指入库预计到达的时间和数量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度。
·特定时间的预约入库准确率=1-(预约数量-实际数量)的绝对值/实际数量
特定时间可以按天、周来衡量。在精细化运营阶段适逢大促,需要以天安排仓库的收货。在粗放阶段或者非大促时期,可以周来衡量。
·存货件数预测准确率=1-(预测到仓件数-实际到仓件数)的绝对值/实际到仓件数
·仓容面积(货架数量)的预测准确率=1-(预测需要的仓容面积-实际使用的仓容面积)的绝对值/实际使用的仓容面积
在时间维度上,不需要精确到天或者周,至多精确到月库存峰值(最大值);在大促期间,则要计算大促前夕的峰值库存,以及大促之后的最低库存(峰值库存-销售件数预计),并根据库存峰值和最低库存确定需要的仓容面积。
当不需要拆单(比如,一笔订单货量过大超出最大装箱尺寸,则需拆单),或者不需要合单(比如,同一个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同一家店铺下了两笔订单,则有可能合单)时,销售单量=物流包裹。当出现拆单或者合单时,销售单量≠物流包裹。
件单比,即一个订单包含多少件货物。件单比和品类相关,如女装类件单比比家具类要高,且可能高出很多;生意端的策略,如满减、包邮等优惠活动也会影响件单比。为什么物流要算件单比?因为这既会影响后端的拣货效率和打包操作时效,也会影响前端的定价策略。
销售件数=销售单量×件单比
从物流端来看,先有销售件数预测,后有件单比,再用销售件数除以件单比得出销售单量;或者用GMV除以笔单价得出单量。
·单量或件数的预测准确率=1-(预测单量或件数-实际单量或件数)的绝对值/实际单量或件数
衡量计划和预测的准确率时,若只看一个最重要的值,则选择销售单量的预测准确率。
那么,预测准确率多少合适呢?
一是看从哪个维度衡量。如果要精确到SKU维度的加权平均,只看爆品和浅爆品(长尾品一般不看SKU维度)。目前,行业的平均水平做到70%已算很不错;若精确到个别超爆品SKU,经过盘货和流量协同,可以做到90%以上。
二是看量级。若为了对物流能力做准备的话,只需要精确到整体、分仓、分品类(特殊品)的大数即可。笔者之前做过上亿件商品支持几十亿GMV的备货,单量或件数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甚至接近100%。如果只有几百万件备货的话,准确率则不用这么高。以1亿件备货为例,1%的差距就是100万件,刚性很大。因此,物流计划供应链的预测准确率KPI值,不像生意计划供应链那样,每个指标都有一个红/黄/绿灯的值,主要取决于对后端物流时效和成本的影响有多大。
生意计划供应链和物流计划供应链都要看货品效率,前者偏向于商品属性,后者偏向于物流属性。
滞销比=月底SMI/月底可售库存
相比生意计划供应链,物流计划供应链对滞销比要求更细,要结合物流属性(如大件、中件、小件)。因为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大件的滞销比中件和小件的滞销更糟糕,原因是大件更占仓容。
·物流费率=物流费用占比=(进、存、销的物流费用+其他物流费用)/销售单价=[进(和运输相关的费用含清关杂费等)+存(仓储费)+销(订单处理费和末端配送费)+其他(特殊商品的增值费用、滞销库存销毁、逆向费用等)]/销售单价
为什么物流费率会成为物流计划供应链的KPI呢?因为物流计划供应链需要连接所有部门进行定价,计划和预测的准确率会影响物流成本。同时,生意计划供应链需要关注物流费率,特别是平台电商,因为生意策略也影响物流费用。比如,为了降低SMI加快周转,可能会对高周转的商品收取更高的仓储费,物流费用会随之上升。
物流费用占比多少合适呢?这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各种商品的毛利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水,依云和农夫山泉物流费用不会相差多少,但是物流费率有很大不同。有些昂贵的美妆类商品像口红、眼霜等,物流费率相对很低,而一些相对便宜的中、大件商品,占用体积大,运输费、仓储费和操作费很高,物流费率也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跨境电商的税费,很多人也核算到物流费用中。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因为物流控制不了税收,税收和政策法规相关。
物流计划供应链和物流仓储、运输、配送、关检务及解决方案团队要共同背负物流生意规模的KPI。
·单量增长和规模。单量增长和规模包括整体、分区、分业务线的订单量,同比和环比的增长比例,竞争对手情况等。
·单量计划达成率。比如,预计成交5000万单,实际完成了多少。
仓储是电商物流业务很大的一块,大的电商平台都在自建仓,一些电商大卖家也自己做仓。为什么呢?因为自有物流和自建仓虽然可能不盈利,但是很重要。生意是前端,物流是后端;有了物流,就控制了大后端,就能改善消费者体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物流的作用凸显,没有物流社会资源都流动不了。
对于平台型电商来说,不管是自营业务还是平台业务,都要尽量使用自有或者自建物流,包括自有仓。
·自有仓渗透率=使用自有物流的订单量/整体订单量
自有仓包括电商平台的自建仓,或者非平台自建但是长期租赁或者合作的仓。自有仓渗透率反映了自建物流的实力和物流业务能力。物流实力越强,越能吸引卖家;物流业务能力越强,越能卖出物流服务。自有仓渗透率自然是越大越好,但是到底多少合适并没有标准,还得看品类和价格是否适合、政策是否有利好等。比如,中国进口保税区仓渗透率相当高,但是出口海外仓渗透率普遍很低。
为什么自有仓渗透率不是生意计划供应链的KPI呢?如果说物流端要看单量渗透率,那么生意端是否要看GMV的渗透率?笔者认为,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主要视业务发展阶段和策略。对于生意端来说,更主要的是规模和增长,而不是渗透率。
综上,在精细化运营阶段,对于物流计划供应链来说,最重要的是计划和预测的准确率,因为生意质量和物流生意规模其他部门也可以做,而预测准确率其他人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