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总体情况

一、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及国际比较

(一)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

从总体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稳中有升。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扩大优质服务进口。如表3-5所示,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从1982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4651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1982年的232倍。其中,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同比增长1.15%。

从阶段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快速起步阶段(1982—200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进口需求较低、规模较小。在此阶段,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从20亿美元增长至360亿美元,2000年是1982年的18倍。第二,高速增长阶段(2001—2018年)。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地位不断巩固。在此阶段,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也从393亿美元增长至5243亿美元,2018年大约是2001年的13倍。第三,波动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连续两年下滑,但在2021年强势回弹,并于2022年达到4651亿美元。

表3-5 1982—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 (单位:亿美元)

img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与整理。

(二)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的国际比较

第一,中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实现服务贸易进口从小到大的转变。2022年,全球服务贸易进口前五大国依次是美国(6967亿美元)、中国(4650亿美元)、德国(4592亿美元)、爱尔兰(3728亿美元)、英国(3170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二,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的地位日益稳固。

第二,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表3-6可知,该比重从2011年的5.93%,增加至2016年的9.45%,其后,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等的冲击,从2017年开始呈现出下滑态势,逐渐下降到2022年的7.26%。

表3-6 2011—2022年美国、德国和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情况

img

数据来源:根据WTO Trade Map数据库整理计算。

二、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贸易差额情况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3—2018年,服务贸易逆差基本呈上升趋势;2019—2022年,服务贸易逆差呈下降趋势。从出口来看,2003—2022年,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从468亿美元增长至3663亿美元,2022年是2003年的7.8倍。从进口来看,2003—2018年,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从553亿美元增长至5243亿美元,2018年大约是2003年的9.5倍;2019—2022年,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从5013亿美元下降至4651亿美元,2022年仅是2019年的92.78%(见表3-7)。

表3-7 2003—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情况 (单位:亿美元)

img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与整理。

三、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及国际比较

(一)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第一,中国服务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服务贸易在贸易中的作用越发明显。表3-8显示,中国服务贸易额占贸易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10.8%,波动增长至2022年的12.0%,最高值大约为16%,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服务贸易进口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表3-8显示,服务贸易进口额占服务贸易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43.4%,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55.9%。1995年以后,服务贸易进口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长期超过50%,2018年更是达到峰值69.2%。可见,服务贸易进口在服务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3-8 1982—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服务贸易额与对外贸易总额

img

续表

img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与整理。

(二)服务贸易进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的国际比较

从数值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占本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近8年来,中国的这一比重在世界GDP排名前五的国家中一直居第一位。

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其他四个国家有所不同。如表3-9所示,2019—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比从67.45%降低至55.94%;美国、德国、日本服务贸易进口占比分别从39.97%、51.38%、51.16%提高至42.87%、52.73%、55.70%。

表3-9 2015—2022年服务贸易进口占本国服务贸易总额比重的国际比较 (%)

img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和WTO数据库中的统计数据整理与计算。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口结构

(一)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类标准 的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

如表3-10所示,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排名前五的类别分别是运输服务(36%),旅行服务(25%),其他商业服务(11%),知识产权使用费(10%),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8%)。

从动态的视角看,表3-10表明,自2015年以来,运输服务、旅行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中一直处于前三位。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稳定保持在第三位,旅行服务一度稳居第一位,但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跌落至第二位。

总体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类别分布不均衡。例如,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排名前三的类别的进口额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的七成以上;排名前五的类别的进口额则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的九成以上。

表3-10 2015—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类别进口额 (单位:亿美元)

img

续表

img

数据来源:根据WTO数据库中的统计数据整理与计算。

(二)基于服务行业特征分类的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

按照各类服务贸易所处行业特征,可将服务贸易划分为四大类 ,分别为传统服务、信息化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其他新兴服务。其中,传统服务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游与建筑服务等行业;信息化服务包括电信服务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等行业;金融保险服务包括金融服务、保险和养老金服务等行业;其他新兴服务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服务、个人服务、文化服务、商业服务、政府及其他服务等行业。

如表3-11所示,按照各类服务贸易所处行业特性分类,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份额由高到低分别为传统服务(52%)、其他新兴服务(30%)、信息化服务(11%)和金融保险服务(7%)。

首先,传统服务进口贸易发展势头良好。2015—2022年,传统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从968亿美元增长至1807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2015年的1.9倍。其中,2022年传统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同比增长11.96%。其次,其他新兴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15—2022年,其他新兴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从661亿美元增长至1025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2015年的1.6倍。最后,信息化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稳中有升。2015—2022年,信息化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从112亿美元增长至380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2015年的3.4倍;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从114亿美元增长至246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2015年的2.2倍。

表3-11 2015—2022年按照服务所处行业分类的进口规模 (单位:亿美元)

img

数据来源:根据WTO数据库中的统计数据整理与计算。

(三)基于服务功能分类的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分析

按服务功能进行分类,服务贸易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服务贸易和生活性服务贸易两大类。生产性服务贸易是指为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服务贸易,包括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运输服务、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进口等。生活性服务贸易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等。如表3-12所示,按照服务功能分类,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以生产性服务贸易为主,在服务贸易进口中约占74.1%,远高于生活性服务进口占比(25.9%)。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和生活性服务贸易之间进口分布不均衡的态势逐渐增大。如表3-12所示,2020—2022年,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与生活性服务贸易进口规模的差额从1121亿美元增长至2236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2020年的2倍。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规模的增长和生活性服务贸易进口规模的下降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2015—2022年,生产性服务进口额从1836亿美元增长至3439亿美元,2022年约是2015年的1.87倍;生活性服务进口额则从2517亿美元下降至1202亿美元,2022年仅为2015年的47.76%。

表3-12 2015—2022年按照服务功能分类的进口规模 (单位:亿美元)

img

数据来源:根据WTO数据库中的统计数据整理与计算。

五、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的进口情况

(一)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稳定上升,数字交付服务贸易顺差增加。具体来看:①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规模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表3-13显示,2012—2022年,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额从851亿美元稳定增长至1589亿美元,2022年大约是2012年的1.9倍;同时,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出口额从719亿美元稳定增长至2052亿美元,2022年是2012年的2.85倍。②数字交付服务贸易顺差呈上升态势。2018—2022年,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顺差从96亿美元波动式上升至463亿美元。③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占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2—2015年,该比重从30.28%下降至19.02%;2016—2022年,又从20.73%上升至34.17%。

表3-13 2012—2022年中国数字交付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情况

img

数据来源:根据UNCTAD的统计数据整理。

(二)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比重的国际比较

如表3-14所示,中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占世界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较为稳定。2011—2022年,该比重一直维持在3.74%~4.94%。

从国际比较来看,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数字交付的服务贸易的进口规模相对较小。美国的比重在10.66%~12.37%,德国的比重在6.25%~6.91%,中国的比重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接近,但高于印度。

表3-14 2011—2022主要经济体占世界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 (%)

img

数据来源:根据UNCTAD的统计数据整理与计算。 724NxeZhIwmbob5R7jb+53xveb1bUtCKF1sLpF/2xVfYuiidcEiSBCpNI5XV0GxQ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进口增速放缓,部分行业服务贸易进口壁垒较高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速放缓。由表3-15可知,2004—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速从31.46%下降至1.15%。

表3-15 2004—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长率 (%)

img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与整理。

中国服务贸易壁垒在不同行业领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服务贸易壁垒偏高 。由表3-16可得,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国会计、快递、广播、电信、法律、电影、录音等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指数偏高(均高于0.5),其中,会计(2022年为0.721)和快递(2022年为0.756)等行业的服务贸易限制最为严格;而在分销、公路货运、建筑设计、工程等领域则相对宽松(均在0.2左右)。

表3-16 2015—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分行业限制指数

img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计算与整理。
注:物流仓储表示物流仓储及仓库,物流代理表示物流货运代理,物流报关表示物流报关经纪。

从贸易开放的动态趋势看,大部分行业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呈现稳定或波动上升态势,尤其是在会计、广播服务领域,贸易限制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贸易壁垒越发提高。会计行业的贸易限制指数从2015年的0.661增长至2022年的0.721,广播服务领域的贸易限制指数从2015年的0.612增长至2022年的0.674。而物流货运、海上运输、保险领域的限制指数则稳步降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如表3-17所示,将中国与美国、日本各领域服务贸易限制指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2022年,我国大部分领域的贸易限制指数均高于美国和日本,尤其是在会计、快递、广播、电信、电影、录音等领域,是美国和日本的2~3倍。这说明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我国的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3-17 2022年美中日分行业服务贸易限制指数

img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计算与整理。
注:物流仓储表示物流仓储及仓库,物流代理表示物流货运代理,物流报关表示物流报关经纪。

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由表3-18可知,中国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远高于美国和日本,是美国和日本的3~6倍,且连续多年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扩大数字服务贸易进口

表3-18 2014—2022年各国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

img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计算与整理。

二、服务贸易进口区域发展不协调,服务贸易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从中国各地区服务贸易进口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看,服务贸易进口的地区分布呈现不协调的特点 。如表3-19所示,各地区服务贸易进口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东部地区的变化趋势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反:东部地区服务贸易进口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从2016年的83.4%增长至2022年的88.3%,而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则分别从2016年的12.4%、4.1%下降至2022年的9.2%、2.5%。从地区进口集中度看,服务贸易进口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态势逐年加深。2016—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地区集中度从0.126逐年增长至0.151,2022年是2016年的1.2倍。

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东部地区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服务业就业及营商环境提升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部地区尤其是技术较为先进的城市将会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从而形成更加开放的环境与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开放水平不足等原因,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特点导致其不能沿用东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因此,在未来很长时期内,西部地区在服务业开放水平及服务贸易规模方面可能仍将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

表3-19 2016—2022年中国各地区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 (%)

img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计算与整理。
注:进口地区集中度是当年各地区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比重的平方和。

三、国际发展环境不确定性提升,部分服务贸易进口面临潜在冲击

国际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既是国际贸易摩擦频繁、新冠疫情暴发等的延续和积累,也是数字安全威胁升级、地缘政治冲突的后果。如表3-20所示,2006—2022年,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从62.68波动增长至278.69,2022年是2006年的4.4倍。国际发展环境不确定性提升 ,具体表现为:

第一,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面临的贸易不确定性提升。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导致显性和隐性的服务贸易壁垒增加,进而扭曲市场规则,导致国际商品和服务要素跨国流动受阻,从而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经济风险。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恐怖主义抬头等因素可能导致资源供应中断,并对服务贸易的供给造成负面冲击。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各国避险情绪高涨。汇率波动提升、利率变动频繁等可能挫伤消费者对于服务消费的积极性。

表3-20 2006—2022年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中国贸易不确定性指数

img

数据来源:根据Davis(2016)分享的数据整理与计算。

四、欧美等国对华实行技术出口管制,抑制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发展

以美国为例,自中美经贸摩擦以来,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日益加剧,出口管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更新。2018年8月,美国国会颁布了《出口管制改革法》(ECRA),正式提出了“新兴和基础技术”(EFT)的概念。该法案第1758节规定,总统应与其他联邦机构负责人互相协调,建立一个定期召开的、持久的机构,以及时识别新兴和基础技术。2018年11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该法案基础上又发布了一份《拟议修法规则制定预先通知》(ANPRM),就识别“新兴技术”的规则征求社会意见 。BIS希望确定各类新兴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出口限制。2022年10月,BIS又宣布了两条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制造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条例。总体来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华采取的技术方面的制裁日益严苛,给中国技术服务进口、产业稳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724NxeZhIwmbob5R7jb+53xveb1bUtCKF1sLpF/2xVfYuiidcEiSBCpNI5XV0G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