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普洱茶乡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

一、普洱茶乡的历史民族渊源

普洱茶属云南大叶种,种植大叶种茶的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思普区是“普洱茶乡”。两地州自古以来辖区就是连在一起的:商周时,称“彻里”地;唐代以前未设治,属西汉的哀牢地;汉晋时属永昌郡;唐南诏时属银生节度辖地;宋大理时属威楚府辖区;元代时属开南路、元江路、彻里军民总管府辖地;明代时属景东府、镇沅府、威远州、孟连长官司、元江府恭顺州、车里宣慰司辖地;清代时属普洱府、景东直隶厅、镇沅直隶厅、镇边直隶厅辖区。清代道光、光绪年间分别修纂的两部《普洱府志》中,两地州的历史、地理、社会、物产等均被记述在一起。民国时期两地州同属普洱道、殖边督办公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泛称“思普区”。1949年以后统属普洱专区;1954年以后称思茅专区及其指导下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73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正式从思茅地区划出,分设为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普洱茶,从最初的茶树驯化到后来的种植、采摘、加工、制作、成形、包装、定名、进贡、贸易及畅销海内外,包含着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从古至今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普洱茶”的美名及原产地域名称,同归两地州茶乡共享。

当今两地州的行政区划界线是被人为划分的,古代普洱茶区域先民的生产生活,并无今日行政区划的界线。在保山高黎贡山海拔2210米的自然保护区内,有一株高达18.8米,基部干直径1.53米的千年野生古茶树;在德昂寨遗址山坡上,有一株高9米,基部围粗3.8米的人工栽培古茶树及其群落。今属临沧地区的缅宁县及双江县东部,民国三年(1914年)曾属普洱道管辖,以及地处澜沧江沿岸与思茅地区相邻的临沧地区的临沧、双江及凤庆等县均是产茶区。在凤庆县马街区华丰乡香竹箐,至今存活着一株千年栽培型古“茶树王”,树高9.3米,胸径1.6米。

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从古至今,民族同宗、茶树同源,是山水相连的同一个普洱茶文化区。谈及普洱茶史与茶树原产地,则不能以行政区划来分割茶叶产地区域的整体性,而是既要引述历史,也要博采当今,以实物资料阐述才较客观全面。澜沧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生长的邦崴村及其周边地区,在进行思茅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过石斧、石矛、石环,文化类型与临近的双江忙糯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型相同,都属云南忙怀类型。考古学家认为,忙怀文化“与古代百濮先民有较多的关系”。1993年,笔者提出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思普区布朗族先民濮人早期驯化试验时培育的茶树遗物“活化石”的观点,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赞同。1975年,在勐海县布朗山老曼峨附近山地上,群众挖出一柄磨光的石斧,也是布朗族先民濮人使用过新石器的证明。澜沧县芒景寨布朗族头人苏里亚家中至今留着一件祖传的新石器时代石斧,与邦崴周围发现的新石器同类型,均属古代濮人的生产工具。勐海南糯山有800年树龄的栽培型“茶树王”,是蒲满人(布朗族)种植的。在1000多年前的唐南诏时期,蒲满人就在南糯山种植茶树了,而现在南糯山种茶的哈尼族 尼人,就是从思茅地区墨江县迁徙来的,已在此定居种茶56代了。以上事实说明,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的布朗族、哈尼族是同源同宗的,在古代是生产生活在同一个产茶区域的,而最先种茶的就是布朗族先民濮人,保存至今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及澜沧、勐海栽培型古茶树等就是物证。

1000多年前言“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唐代樊绰著《蛮书》卷四载:“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这里所说的“开南、银生”即唐南诏时的银生节度,在今思茅地区景东县。《景东彝族自治县志》所载云南大学原副校长、历史学家林超民教授于1992年4月写给景东县志办公室的文章《银生与开南》中写道:“唐代银生节度(亦称开南节度)的辖境约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越南莱州、老挝丰沙里一带,泰国景迈、缅甸景栋诸地。”“据史料记载,银生节度下辖的城镇如下:银生城(在今景东)、开南城(今景东文井)、威远城(今景谷)、奉逸城(今普洱)、利润城(今勐腊易武)、茫乃道(今允景洪)、柳追河城(今镇沅)、朴赕(今南涧公郎)、通镫川(今墨江)、河普川(今江城)、羌浪川(今越南莱州)、邛鹅州(今澜沧)、送江川(今临沧)、林记川(今缅甸景栋)、大银孔(今泰国景迈)。” 云南民族历史学家马曜教授主编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第228页载:“银生节度”,“今地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银生府,重要城镇银生城”,“今地景东县城”。这些论述使人们对“银生城界”及其辖地一目了然。

关于古代的“扑子蛮”民族,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曾考证:“蒲蛮,一名扑子蛮”,“在景东、景谷、普洱、思茅、西双版纳、澜沧、耿马、临沧、镇康、云县、保山诸处居民,都有蒲蛮族,自称‘布朗’,以往记录濮、扑、蒲,都是布的异写,又布朗族与佤族(自称布饶、布幸)、崩龙族(自称布雷,今德昂族),语言同一属系,族属亦相关,古濮人分别名号甚多,当包括今布朗、阿佤、崩龙(德昂)诸族之先民”。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一书中载:“布朗族和崩龙族(今德昂族)(历史上)统称扑子蛮,善种木棉和茶树。”据澜沧县的布朗族人说,是布朗族最先称茶为“腊”的。此名是由他们的种茶始祖叭岩冷取的,后来为傣族、基诺族所借用,亦称茶为“腊”。

普洱在古代是濮人居住的地方,普洱县(今宁洱县,后同)的名称,是由唐代的“步日睑”演变的,宋元时期称“步日部”,均是“普洱县”的古名异写。其实,“步日”“普洱”均是佤语“蒲(濮)人兄弟”之意。经佤族学者魏德明(尼嘎)先生调查证实,无论是“步日”还是“普洱”,都与濮(蒲)人有关,佤族布饶人称布朗族为“布耳”,有的方言为“布日”。在佤语中,“布”与“普”相同,都是“人”的意思,故地名“步日”和“普洱”均是因后来的普洱人得名,而“布耳”人便是当今布朗族和佤族的先民濮人。对此,笔者亦做过调查考证。这样就得出结论:先有“普洱”人(濮人),后有“普洱”地名,再有普洱人(濮人)种的“普洱”茶,所以“普洱”是古代种茶民族“濮人兄弟”居住的故乡。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是在明代才出现的。洪武初年,明太祖征调大批内地军士戍边,同时让中原、江南的大批民户到边地实行农垦,并分为军屯、民屯、商屯3种。这些移民带来内地的先进文化、生产技术,其中包括制作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的工艺及精湛的名茶加工方法。由此,普洱茶“蒸而成团”被第一次记载在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著的《滇略》中。数百年前,普洱府辖地所产的茶被运到普洱府所在地进行加工、贸易、集散、运销,从而得其通用商品名“普洱茶”,并被沿用至今。所谓“普洱茶”并非某种茶叶的品名,实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制成品的通称。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茶叶专家张顺高先生在《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中说道:“20世纪70年代后,西双版纳单独设治,思茅地区减少为现在的10县市。无疑,不论是步日睑、步日部、普日思么甸、普洱府、普洱道、普洱行政公署,还是思茅专署,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是普洱管辖的地方,它们所产的茶叶,只要它们乐意,都可沿用普洱茶的名称,继续称为普洱茶。因为这个茶名最先是一个地名,后来是一个行政区划名,是一个通用商品名,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产物,历史是无法改变的。”这个论述是公正的。

西双版纳州“勐腊”这一地名出自傣语,“勐”是地方,“腊”是茶,“勐腊”即产茶的地方之意。思茅的另一个地名为“勐拉”。《思茅县志》载:“勐拉”为傣语,“勐”为地方,“拉”是“腊”的转音,意为腊人居住的地方。布朗族是思茅县(民国后至2007年4月的称谓)的土著民族,“腊人”即茶人。笔者认为,傣族把思茅称为“勐拉”,有种茶的布朗“腊人”和加工销售茶叶的汉族“腊人”居住的地方双重含义,思茅的别称“茶都”有其历史由来。历史所称的普洱“六大茶山”包括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原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现已属西双版纳州。攸乐山归属景洪市,其他五山在勐腊县。行政区划虽变化了,但并不影响整个普洱茶发展历史的传承性和民族地理固有的环境状况。笔者打破行政区划论述普洱茶文化,必然要把两地放到一起,否则就会有失偏颇。史志记载中除“六大茶山”外,漏载了勐海南糯茶山、澜沧景迈茶山、景谷茶山、景东茶山等,以及后来发现的多处古茶树。这并不奇怪,因为在古代这些还无人知晓,所以未被记述。然而这些古茶山、古茶树并不因为没有史志记载就不存在,当代专家学者能发现它们、研究它们、记述它们,正好弥补了史志的不足。

二、普洱茶乡的自然地理概况

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跨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北回归线穿过墨江县城,因此县城西登高架上建有我国唯一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思茅地区东临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和玉溪市,南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北沿澜沧江与临沧地区分界,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为邻,边境线长468.29千米。下辖思茅、普洱、墨江、景东、镇沅、景谷、江城、澜沧、西盟、孟连10县市,行署所在地思茅市位于区辖南部,距省会昆明568千米,全区总面积44221.34平方千米,总人口(1990年)2212778人,有汉、哈尼、彝、拉祜、佤、傣、布朗、回、白、瑶、壮、苗、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90年)1343559人,占总人口的60.72%。到1999年,全区茶园面积有45万亩,年产茶28万担,产值1.5亿元。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1°10′~22°40′,东经99°55′~101°50′,东与思茅地区江城县、思茅市相连,西北与思茅地区澜沧县为邻,东南、西南与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966.3千米,辖景洪、勐海、勐腊3县(市),自治州府所在地景洪距昆明730千米。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千米,总人口(1990年)796352人,有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佤、回、白、苗、景颇、壮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90年)593812人,占总人口的74.69%。到1999年,全州茶园面积有29万亩,年产茶22万担,产值1.25亿元。

三、普洱茶乡的生态环境

思茅地区境内山脉连绵,哀牢山、无量山、怒山南段临沧大雪山余脉(大黑山、西盟山)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哀牢山、无量山为雪岭山脉的分支,从景东入境后平行南下,穿境走向东南,山脉高度一般为海拔2000~3000米。哀牢山阻挡了东部冷空气的侵入,是思茅地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黑山、西盟山分别处于澜沧、西盟县境,为怒山南段的南伸余脉,从东北走向西南。这三大山脉遥相对峙,平行而下,越往南距离越大,起伏越缓。有红河、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的100多条支流分布在崇山峻岭中,如李仙江、澜沧江、南卡江等。气候主体为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3℃~20.2℃。种植普洱茶的10县市茶区的宜茶土壤有砖土壤、赤土壤、红壤、黄棕壤、酸性紫色土等5类,计5490万亩。野生茶多分布在海拔1830~2530米的黄红壤、黄棕壤山地,栽培型茶树在海拔600~2500米的宜茶土壤上均有分布。

西双版纳的山脉属于怒山、无量山脉的尾梢,两山以澜沧江相隔,纵横全境,自北倾斜南下,渐向东南两翼扩散,呈帚状分布。澜沧江以西的新火山、粘天岭、勐宋山、南糯山、帕岔山、龙洞山、班发山、巴亮山、南洞山等,均属于怒山余脉;澜沧江以东的基诺山、营盘山、孔明山、白马山、聚风山、茅草山、野牛洞山等均属于无量山余脉。主要河流为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流入云南后经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西双版纳州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8℃~22℃。种茶土壤以黄红土壤较多,酸性土壤分布较广。种茶区域主要在勐海的南糯山、巴达山、西定山、布朗山,景洪的基诺山、大渡岗,勐腊的倚邦山、易武山等山区和勐海、勐混、勐遮、勐旺等坝区的丘陵地带。

四、茶树起源的摇篮在思普地区

木兰是被子植物的代表,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著名的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于1978年正式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描述发表。该化石发现于思茅地区景谷盆地芒线,时代被定为渐新世,是第三纪“晚”渐新世植物群遗迹,距今约3540万年。因为是以宽叶木兰(新种)为主体的植物群化石,所以在地质古生物学上被称为“景谷植物群”,并仅见于景谷盆地,也是我国少见的渐新世植物群。继之后,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又在景谷芒线重测了该剖面,并于1982年将其命名为“三号沟组”,地层厚度大于1592米,时代修改为“早”渐新世。

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在分类学上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老祖宗。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何昌祥教授研究指出,景谷植物群中发现的化石共有19科25属36种。 我国的木兰化石只有两个种:一是宽叶木兰(新种),只产于云南思茅地区的景谷,其时代为第三纪晚渐新世;二是中华木兰,产于云南思茅地区的景谷县、澜沧县、景东县,以及临沧地区(今临沧市,后同)的沧源县、临沧县(今临翔区,后同),保山地区的腾冲县(今腾冲市,后同)和德宏州的梁河县,共7个县。中华木兰较宽叶木兰晚,时代为晚第三纪中新世。发现于景谷盆地芒线的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叶形大,呈倒卵形,长6.4~11.0厘米、宽3.4~5.0厘米,顶端缺失。但从叶形轮廓看为钝圆,基部楔形收缩状,叶缘全缘,中脉粗壮而直,侧脉6~7对,近对生或互生,以50°~60°从中脉生出,向前弧曲;近边缘处的三次脉向外分出,并与外侧的侧脉末端连接,形成环结脉序;其他三次脉垂直于侧脉,彼此平行,形成长方形网格。何昌祥教授从古木兰与现代茶叶片真叶形态特征、宽叶木兰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与野生大茶树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地理分布区系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后认为,二者极其相似,又同属热带—南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气候的喜酸山地植物,表明其间的确存在不可忽视的近缘和遗传关系。因而,他认为生长在云南西南部的野生大茶树,有可能由本地区第三纪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进化而来。同时,在未遭受第四纪更新世多期毁灭性冰川活动袭击的环境下,茶树得以生存和发展。云南思茅地区景谷芒线埋藏的最早的宽叶木兰化石的出土,为引证茶树的最原始产地在滇西南地区增加了古植物依据。云南东部、东北部地区师宗、昭通、大关等地,虽有野生大茶树,但尚未发现第三纪木兰化石的任何迹象,故上述地区和滇川黔交界的云贵高原,包括大理感通寺等地的野生大茶树,都是第四纪冰川后期由滇西南地区向四周自然迁徙、辐射和靠其他媒介传播的结果。

早第三纪渐新世3540万年前的云南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黄桂枢提供)

何昌祥教授研究指出,云南省西南部是其唯一最晚结束海相沉积的区域,大约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其东为扬子地块属欧亚大陆,其西为保山临沧地块属岗瓦纳大陆,二者拼合于中三叠世末期。云南省西南部几经由岗瓦纳大陆分离出的微板块拼合、碰撞和俯冲,伴随抬升、褶皱和断裂活动频繁,形成滇西南区数量众多、星罗棋布、大小不等的中小型高原山间盆地和高山峡谷。进入渐新世晚期,由于气候自干燥向暖湿转化,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兴起和迅速繁衍,宽叶木兰终于在景谷盆地周围突变新生,并伴生有数十个科属和大量新种子植物化石出现。到了中新世中期,气候变得更有利于被子植物的栖息繁衍,比较原始的宽叶木兰很快向高一级的中华木兰演化,并传遍哀牢山以西、北回归线附近地带,形成中华木兰产地多而集中的中心地段。由此再向四周辐射:向东传至浙江嵊县(今嵊州市,后同)、河南南阳、山东山旺;向南海南岛和东南亚也有关于中华木兰化石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沧源芒回一带宽叶木兰与中华木兰共生现象进行分析,使古木兰植物向西和西北方向的迁徙路径更为清楚,有由梁河经盈江越过缅甸密支那盆地进入印度阿萨姆地区之势。何昌祥教授由此推论,印度阿萨姆地区和中国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既不具备第三纪木兰植物地理区系条件,又缺乏古木兰自身演化体系,因此上述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之说,均不成立。

时代较晚的中新世中华木兰化石产地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山脉以西,横断山脉倾伏地段以南,北纬22.5°~25°的景谷、景东、澜沧、临沧、沧源、梁河、腾冲7县(市),几乎为北回归线所平分,并横跨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其分布特点:一是化石产出海拔位置较高,在913~1400米;二是分布集中,除上述7县(市)境外,云南各地均未见木兰化石踪迹;三是木兰化石分布范围正好与野生大茶树分带重叠,这绝非偶合。由于古时气候转化,第三纪渐新世晚期,被子植物迅速繁衍,宽叶木兰终于在景谷盆地突变新生,并伴生有多科属种和大量新种子植物化石,地质古生物学界把滇西南地区近北回归线,有高原、盆地和山地,以木兰为主体的常绿乔木型植物群为代表的“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和古地理环境的综合效应,称为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与现代对比,除因人类对原始植被的破坏而引起的气温、降水量等有较小变化外,与第三纪基本保持平衡。同时,第四纪更新世的多次冰川活动尚未波及本区,许多在第三纪发展起来的植物树种一直被遗传至今,并得以继续发展,新生树种不断出现。专家推论,茶树是在这个特殊的第三纪木兰植物地理区系中,由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演化的结果。因而,地质古生物学术界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而且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茶树原产地。

笔者由此认为,我国出土茶树始祖宽叶木兰(新种)化石的唯一地点在思茅地区景谷盆地芒线;发现中华木兰化石的地点在思茅地区的景谷县煤厂、景东县田心、澜沧县勐滨等处;世界上至今存活树龄最老的野生型古茶树在镇沅千家寨和勐海巴达;万亩野生型茶树群落,在哀牢山与景东县相连的镇沅九甲千家寨;古老的黄草坝、顺南、大黑龙塘、大中山、大绿山野生大茶树在景谷县;帕令黑山野生大茶树在澜沧县;地球上唯一存活的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活化石”在澜沧县邦崴;布朗族先民种下的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林在澜沧县景迈、勐海南糯山;花山大茶树在景东县花山。这些可称为“茶之源”的地方均在思普地区,属于“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区域。思普地区具有茶树原产地三要素:一是有茶树的原始型生理特征;二是有古木兰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三是属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学术界认为,茶树原产地应是三要素的总和且缺一不可,这些条件思普地区均已具备。学术界还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必定有原始型野生大茶树;反之,有原始型野生大茶树的地方因无古木兰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所以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因后者是受植物自然迁徙规律和其他传播媒介影响支配形成的,故可以说,思普地区是茶树起源的摇篮,这里有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有景谷、景东、澜沧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勐海、景谷、澜沧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活化石”物证。茶树起源在哪里?古人没有见过的,古书没有记载或记载失误的,通过科学考察和研究,我们自20世纪末至今来论述补正它,这可以说是对普洱茶文化“寻根问祖”的记载了。2013年5月25日,国际茶叶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牌匾授予普洱市,便可以说明这一切。 yxtIJdzoxLZma/MEq15eWdxBC4pgVcxKaTzrDvkS1s8gTcaKp/gpAN+5pgXlnVi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