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当代茶人

一、恢复重建勐海茶厂的老厂长唐庆阳

唐庆阳,江苏南京人,民国五年(1916年)生,1994年逝世,享年79岁。1938—1949年,唐庆阳任云南顺宁实验茶厂技术员、技术主任等职。1951年7月,唐庆阳受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派遣到思普茶区做调查,并做恢复勐海茶厂的前期准备工作。1951—1986年,唐庆阳担任勐海茶厂副厂长、厂长等职。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勐海茶业进入低潮,到1950年前后,勐海县内茶园有8万亩,仍居云南榜首。唐庆阳在勐海通过两个月的艰辛调查,掌握了实际情况。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于1951年9月向省茶叶公司呈报了关于佛海茶厂复厂的报告。1951年11月,省茶叶公司批准佛海茶厂恢复生产。20世纪50年代初,勐海茶厂的主要工作就是恢复、扶持茶农垦复茶园,以发展生产。在制茶方面,除了与私人茶庄合作生产数量有限的成品“红印”“绿印”外,以在整个西双版纳收购和向外调运毛茶,供下关茶厂制“圆茶铁饼”为主。

1954年,唐庆阳领导勐海茶厂转入成品茶生产,因压制工序属手工制作,故20世纪50年代初得以把普洱茶诸多原始制作工艺传承下来。1958年,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茶厂职工在唐庆阳的带领下,白天制茶,早晚开采石头,烧红砖、削山头,或上山伐木,或自制土坯,自力更生,历尽艰苦,终于建成了一座年产5万担的新茶厂。新茶厂建成后,除生产常规普洱茶外,在原有的从凤庆茶厂,宜良、墨江等茶厂调入的红茶技术人员基础上,又从安徽屯溪等茶厂引进红茶技术人员,开始生产工夫红茶和分级红碎茶。1963年,在勐海茶厂成立由中茶总公司牵头的12家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分级红茶科学实验组,唐庆阳为组员。科研组边总结、边研究、边推广。1964年春,科研组总结推出的红碎茶优良品种“501”投入生产后,在国际市场深受好评。后不断改进产茶时间,推出了红碎茶的又一优良品种“502”,促成了全国红碎茶现场会议在勐海隆重召开。唐庆阳对云南普洱茶的推广,对“滇红”的创制及勐海茶厂的改造和新建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勐海县茶园的更新、改造和发展做出了卓越成绩,因此他受到云南省农学会的表彰。

二、茶叶茶史专家蒋铨

蒋铨,浙江绍兴人,民国七年(1918年)生,1991年逝世,享年73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蒋铨毕业于浙江省农业推广人员养成所,被分配到浙江省茶叶改良场工作,任见习员、技术助理、技术员等职位。1949年,他在云南省农林厅任农业工作队队长。1951年8月,蒋铨奉命到西双版纳组建佛海茶叶试验场,先后担任场长、站长以及建在勐海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顾问等职。蒋铨曾任中国茶叶学会委员,荣誉理事、顾问,云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荣誉理事。在省茶叶研究所建立初期,他率领技术人员实地考察老茶区,深入哈尼山寨发动群众开展科研试验,垦复改造老茶园,开辟新茶园,为茶叶生产的迅速恢复做出了贡献。他致力于茶叶科研事业,在红茶推广,茶叶加工机器改革,茶树地方良种选育、繁殖推广,茶叶栽培技术的发展上,为提高云南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促进科学种茶知识的普及做出了贡献。蒋铨热心于对茶叶技术人才的培养,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在创办云南省茶叶学校和举办全省茶叶训练班的工作中,他亲自审定教学方案、亲自授课,为云南茶叶界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他潜心研究云南茶史,1957年徒步考察了普洱茶“六大茶山”,1980年写出了《古“六大茶山”访问记》,后又写出《在云南种茶是“濮人”先行》等文章,不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也为系统研究云南茶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蒋铨曾多次向省、州茶叶学会就全省和西双版纳茶叶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并为西双版纳州恢复古老茶山的茶叶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思茅茶叶界的高级农艺师邱辉

邱辉,名维藩,云南昆明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生,曾担任云南普洱茶叶实业公司经理、高级农艺师、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云南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思茅地区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茶业协会名誉副会长。1947年,邱辉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52年,先后任中茶普洱支公司股长,思茅行署外贸局茶叶科科长、行署茶叶领导小组副组长、茶办主要负责人。1985年,他受命筹建云南普洱茶叶公司。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与茶叶同人组建茶区基层收购站(组),积极开展收购运销,深入茶山组织茶农垦复茶园,促进茶叶生产迅速恢复。截至1957年,茶叶收购量是50年代初期的10余倍。他参与研制了第一台手摇、畜力和水力揉茶机,后推广传动、电机揉茶机,建立第一座节能土烘房并使用烘干机,促成从手工揉制到机械加工的平稳过渡。1966年,他率先在景东县大街乡建立本区第一个统一规划、联合经营、集中连片、等高条植、专业管理的千亩茶园模式——农村联办茶场,并参与建立思茅三家村、普洱勐先、澜沧邦朗等联办茶场。经省、地、县现场推广,全区相继出现大批农村联办茶场,面积达10万余亩。1976年,他率思茅地区茶叶考察团赴贵州湄潭及湖南桃江等地考察,回来后在全区开展大面积合理密植,成效显著。1983年11月,受省茶学会委托,邱辉率领考察团赴粤考察,并写出《茶树丰产》及《茶树良种推广》的考察报告,获省学会优秀论文奖。他在主持业务管理和行署茶办期间,参与筹组历届思茅地区茶叶工作会议、地区茶叶试验站(今思茅茶树良种场)以及思茅那棵落生态茶场,为发展新一代集约化经营大面积茶园进行了探索。撰写、发表《论思茅地区茶叶生产区划》《关于加速发展普洱茶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茶叶技术培训教材》(主编)、《思茅地区茶树品种资源普查试点总结》《茶叶》(思茅茶叶篇)、《关于在滇南江城县开发茶叶资源建立出口红茶基地的评估论证报告》《漫话普洱茶》《从邦崴古茶树的发现看茶树的起源与演化》《论千家寨原始野生茶树植物群落在茶树起源进化中的地位》等论文或文章。参与筹办在思茅举行的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副秘书长。其个人生平被载入《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

四、思茅茶学会干实事的理事长何仕华

何仕华,四川通江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生,思茅地区行政公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原正处级副局长,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云南省茶叶学会理事、茶业协会名誉理事,思茅地区茶叶学会理事长,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名誉副会长、顾问、茶叶评审员。1965年以来,何仕华一直从事茶叶和对外贸易经济工作,在思茅地区茶叶商品基地的建设、生产、栽培、管理、试验、示范、良种推广、加工、名优茶鉴评、茶叶行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现珍稀植物国宝澜沧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并组织茶叶专家进行考察论证,对镇沅千家寨2700年、总面积为280公顷的野生型古茶树群落组织考察论证。组建中国普洱茶茶艺表演队,先后在中国的思茅、昆明,泰国的清莱、清盛等地接待中外宾客、国家领导人,为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中、老、缅、泰四国文化艺术节等表演120多场次。向仕华分别于1993年、1997年、2001年在思茅参与筹办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历任副秘书长、秘书长。他先后在《云南茶叶》《中国茶叶》《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上海茶叶》《云南文史丛刊》《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中国农业文库》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或文章20余篇,具体为《发展茶叶生产、扩大出口创汇》《邦崴千年古茶树的发现与鉴定》《邦崴千年古茶树的科研价值及其对我国古茶树保护利用之我见》《普洱茶茶艺三味》《中国普洱茶饮及茶艺》《古朴有趣的布朗族吃酸茶习俗》《八百年万亩古茶林》《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意见》《云南澜沧县芒景、景迈栽培型古茶林略考》等。在中国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提交论文《中国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普洱茶文化浅议》。2001年4月,在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交流论文《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一项巨大资产》《弘扬普洱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何仕华在茶树栽培试验、首届普洱茶叶节活动和组织茶艺表演方面获得思茅地委、行署的表彰和奖励。其个人生平被载入《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

五、茶叶栽培专家张顺高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生,土家族,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张顺高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自愿赴边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他考察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型大茶树,于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1967—1974年,张顺高受命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叶农场,担任栽培组组长,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家勋章。1977—1980年,张顺高赴上沃尔特考察种茶可能性,任该国茶树试种中国专家组组长。1980—1988年,任云南省茶科所所长。1983年,张顺高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代表,并赴北京领奖。1990年,张顺高被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任经济植物开发研究室主任。从1965年开始,他先后在云南茶科所,勐海、景洪、思茅、澜沧、江城、孟连等地的茶区进行生态茶园的探索研究与示范实践。经过多年研究,张顺高提出了大叶茶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理论。1986年,他提出的生态茶园新概念及理论框架成为茶树栽培导向,其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级成果奖。1988年,他为思茅地区江城县牛洛河茶场规划设计了净面积为1万亩的茶叶经济生态园,通过3年时间到1990年建立复合生态茶园10233亩,1991年产茶200吨,1992年突破500吨,产茶效果良好。张顺高主编了《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1992年10月,张顺高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出席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任组委会委员,并在会上交流了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被收入《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1996年11月中旬,张顺高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1997年2月和2001年4月,他先后出席了在思茅澜沧和思茅镇沅举行的第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了由他执笔的7人合作论文《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镇沅县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和茶树植物群落的发现及其意义》,以及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有的论文被发表在《云南茶叶》等杂志上。2007年4月,张顺高被评为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其个人生平被载入《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

六、茶叶栽培良种选育专家张木兰、萧时英

张木兰,湖北人;萧时英,湖南人。夫妻二人都是思茅茶树良种场高级农艺师。1954年,二人同时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茶叶专科,张木兰学制茶,萧时英学栽培。毕业后他们主动要求到云南工作,被分在佛海茶叶试验站。张木兰任试验组组长兼制茶组组长,萧时英任栽培繁殖组组长。经过无数次试验研究,茶树扦插技术获得了成功,为良种繁殖开辟了道路。他们曾背着行李开展大叶茶品种资源调查,走了11个县,建立了原始材料园和品种比较园,并从中选出优良单株开展有性系和无性系良种选育。这一时期,他们写出了《云南大叶茶扦插技术》《云南地方品种图谱》《云南特有的茶树栽培经验》《扦插繁殖的新途径》《关于茶树地方品种的整理与鉴定》等论文。他们后来培育出的“云抗10号”“云抗14号”被评为国家级良种茶。1971年,张木兰从勐海茶科所调到普文农场,负责农场茶叶生产技术和良种选育。1987年,他们一同被调到思茅茶树良种场,把选育良种的丰富技术经验带到那里,为良种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批年轻的茶叶科技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成长起来。他们在茶树良种场建立了品种资源圃,继续进行大叶茶树良种选育,新选育的无性系良种通过了鉴定。在良种名优茶研制方面,他们创制出了“雪兰1号”“雪兰2号”“雪兰3号”和“秀芽”系列产品,得到了专家和消费者的赞誉。1991—1992年,他们参加了3次地区茶学会组织的澜沧邦崴古茶树考察论证,张木兰担任专家组副组长。张木兰曾担任思茅地区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后为地区茶业协会名誉副会长。

七、开办思茅茶树良种场的专家陈圣家

陈圣家,江苏镇江人,1957年考入浙江农学院茶叶系,1961年毕业。他担任思茅茶树良种场首任场长,后任思茅地区农牧局副局长,原地区茶叶学会(后为地区茶叶协会)副理事长、名誉副会长,高级农艺师。1959年,陈圣家在校时因成绩优异,以学生身份参加国家组织的专家组来云南调查野生型大茶树。1961年,陈圣家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茶科所,后因其主动要求到云南茶区工作而被分到思茅地区景东县农水科,在大街乡组织开垦了近千亩密植高产新茶园。1982年,他由景东调到思茅行署茶叶办公室工作,与邱辉一起把分散在不同岗位的茶叶科技人员,如张木兰、萧时英、王淑贤等聚集起来,策划建立茶叶研究所,经汇报后得到了地委、行署的支持。他和邱辉、王淑贤等茶界科技工作者早出晚归,跑农村、找农户、选地点、定园址,终于获得所需土地。1983年6月,地区批准成立思茅地区茶叶研究所,陈圣家任所长。研究所员工齐心协力建房子,开辟试验茶园。茶园建成后,该所于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1985年4月,国家农牧渔业部、省农牧渔业厅、思茅行署联合投资,把茶叶科研所建成云南省第一个大叶茶良种繁育推广基地,茶科所名称改为“云南思茅茶树良种场”,陈圣家任第一任场长。茶树良种场建在思茅城南郊,距离城5千米。经过他和张木兰、萧时英、王淑贤等几位老茶人和全场职工的努力,茶山拥有了无性系良种园200余亩、有性系茶园100多亩以及大棚和苗圃,引种了云南的无性系品种,收集了地方群体品种,建成了母本园。茶树良种场的建立为茶树良种的推广提供了实际有力的宣传,他们采取从外地购买枝条与自己繁殖的苗木嫁接的方法,以苗育苗,充分利用定型修剪的枝条繁殖新苗木,向各地提供了百万株茶树良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陈圣家为创办思茅茶树良种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思茅茶叶女专家王淑贤

王淑贤,北京人,思茅茶树良种场第二任场长,高级农艺师。1963年,王淑贤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被分到普文农场工作。1978年,她被调到思茅地区乡镇企业局负责茶叶生产技术。1982年,被调到地区行署茶叶办公室工作。她和邱辉、陈圣家以及张木兰、萧时英等一起策划建立茶叶研究所。1983年6月,思茅地区茶叶研究所成立后她和陈圣家一起到茶叶科研究工作。1985年初,建立云南思茅茶树良种场的报告被分别送至中央、省、地有关部门。同年3月,因决策需要,王淑贤赶写出关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茶树良种场计划任务的报告和基建投资预算书,并赶到北京上报了材料。经国家农牧渔业部开会研究,决定把思茅茶树良种场的建设列入国家年度计划。1985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了云南思茅茶树良种场,陈圣家任场长。1988年6月,王淑贤担任了良种场第二任场长。她在茶树良种选育专家张木兰、萧时英等的积极支持下,领导全场职工艰苦奋斗。截至1993年,建成茶园470亩,其中无性系茶园340余亩,有性系茶园120多亩,拥有60多个品种,年繁殖良种苗木150万株。他们繁育了良种“云抗10号”“云抗43号”、云瑰、矮丰、云海、长叶白毫等340万株,向社会提供364万株茶苗,234万多千克良种枝条,将苗木和枝条推广到了省外。联营办场2个,将良种推广到农村带动农民致富,共种植茶园678亩。场里先后研制出“雪兰”系列名茶产品和“秀芽”系列优质产品,均获得省奖。良种场还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各地培训茶叶技术人才。1992年12月31日,良种场成立“思茅地区茶叶技术学校”,每年招生50人,学制两年,地区认可该学校发放的中专毕业证书,走出了一条科研、教育、生产“三结合”的道路。这样既出科技经济成果,又出人才的模式,受到了省委领导的赞赏和社会的赞扬。为表彰王淑贤对茶叶事业的贡献,1989年11月,云南省政府授予王淑贤“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991年10月,王淑贤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2年,原国家人事部授予王淑贤“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得殊荣后,王淑贤诚挚地说:“良种场的事是大家干的,良种场能发展到今天,和陈圣家、张木兰、萧时英等几位高级农艺师的流血、流汗分不开,我自己干得不多。”王淑贤曾担任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名誉理事、省人大代表。

九、发展勐海茶叶的高级农艺师曾云荣

曾云荣,云南澜沧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生,拉祜族,勐海县茶叶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1961年,曾云荣毕业于大理农校茶叶专业。30多年来,他致力于茶园建设和茶叶加工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1969—1972年,曾云荣作为中国援外专家,被派往西非马里指导法拉果茶场,用短穗扦插技术繁育成功100公顷茶园所需的茶苗,受到中国驻马里使馆及马里政府的表扬。1974—1980年,曾云荣参与指导勐海县社队茶场80个,指导种植新茶园3.2万亩。1987年以来,曾云荣指导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平均单产从42.2斤提高到138.9斤,5年时间使农民累计增收696万元,财政增收218.9万元,精加工新茶增加利润27万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1993—1995年,为缅甸以茶替代罂粟项目试种100亩茶园成功,受到缅甸政府和联合国禁毒组织官员的表扬。1992—1997年,曾云荣在勐海全县推广茶树良种繁育1886亩,为全县的高优茶园建设打下了基础。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西双版纳州政府的奖励:“栽培丰产茶园试验”荣获198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茶园综合试验示范”荣获198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茶叶加工沸腾干燥试验”和“基本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分别荣获1992年、199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1992年,曾云荣在《云南茶叶》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1994年、1995年分别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十、为澜沧茶叶发展奔忙的茶人杨德兴

杨德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生,曾任澜沧县政府经济开发办主任、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常务理事。1960年,杨德兴从大理农校茶叶班毕业后被分配到澜沧县工作。他通过大量调查,发现澜沧的荒山适宜种茶,于是到那里蹲点。他总是挎包里装茶叶,手里捧茶叶,口里讲茶叶。每到一个地方,他既当种茶师傅,又当夜校教员;既讲茶叶栽培,又教文化知识,全县到处跑,到处传授栽茶技术,承担了指导全县茶叶生产的任务。他在调查地方茶叶品种资源时,曾发现邦崴大茶树,并上报地区。1991—1992年,地区茶学会和省内外专家组来此考察论证,将其定为过渡型大茶树。后来,澜沧县政府从农民手中买下这棵古茶树使之得到了保护。澜沧县茶园从1949年以前的7400多亩发展到1991年的9万多亩,茶叶产量由162吨发展到1900余吨。1991年6月,在思茅全区名优茶评选中,澜沧县的“红碎茶”“普洱茶”“特级炒青”被评为优质茶,“王冠银毫”被评为名茶;1992年7月,云南省茶叶学会、农牧渔业厅、经贸厅、经委联合举办全省名茶评选,澜沧县的“王冠银毫”“沧涌玉泉”“沧峰玉绿”被评为名茶。在这些成绩中,既有澜沧县人民群众和茶厂科技人员的贡献,也有杨德兴多年的辛勤汗水,曾荣获“云南省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称号。1993年4月,杨德兴出席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交流论文《澜沧县茶叶发展研讨》,并被收入《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杨德兴为澜沧茶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一、普洱茶文化研究开拓者奠基人黄桂枢

黄桂枢,云南墨江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生,侨眷,云南大学毕业,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名誉理事,从事文物考古和普洱茶文化研究。在他出版的论著《思茅文物考古历史研究》中,有“茶文化论篇”12篇;在他编著的《新编思茅风物志》《思茅地区文物志》中,有古茶文化遗址、古茶树、茶马古道、种茶碑、古代茶具、茶叶包装单等与茶文化文物条目相关内容。他的论文《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于1992年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第2期发表,并先后在《中国食品报》《中国文物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东陆时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政协报》《农业考古》《中华茶人》《东南亚研究》《中华食苑》《华夏吟友》《对联》、香港《文汇报》、台湾《紫玉金砂》等报刊上发表有关普洱茶文化的论文或文章20余篇,茶诗联70多首(副)。1992年6月,黄桂枢向思茅地委提出举办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建议被采纳。1992年7月至1993年4月,担任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组委会委员、执行秘书、大会秘书长。在各方支持下,邀请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出席该研讨会。其间,作为执行秘书和领导小组成员,黄桂枢分别参与了1992年9月、10月对澜沧邦崴古茶树的两次实地考察及省内外茶叶专家考察论证会,促成将邦崴古茶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随后举办国际研讨会奠定了基础。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以参观考察、论文交流等为主要形式,获得了圆满成功。在研讨会上,他交流的论文《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考察论证及其文物价值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云南思茅地区的古茶树资源遗产及保护问题》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两篇论文分别被载入《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3年第4期和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的《中国古茶树》一书。茶叶节期间,他主编了《中国普洱茶诗词楹联集》,收编古今普洱茶诗联479首(副),受到大家的欢迎。1994年4月,他主编《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一书,收载研讨会论文42篇,被称为“当代普洱茶经”。1994年8月和11月,他先后应邀出席中国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陕西法门寺唐代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交流论文。1995年4月,他任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组委会宣传处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中外专家学者的茶文化考察及座谈会。1996年10月,他应邀赴泰国出席第六届国际泰学研讨会。同年11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写了论证会纪要,并载于《云南茶叶》1996年第3、第4期合期。1997年2月,他担任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副秘书长,参与组织中外学者对澜沧景迈万亩栽培型古茶林的参观考察和会议论文交流。1998年9—10月,他应邀赴洛杉矶出席了美国中华茶文化国际研讨会,并到美国东西部地区10多个州进行茶文化活动考察。在洛杉矶研讨会上,他交流了论文《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摘要被收入洛杉矶《茶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提要集》。他是云南第一个被邀请到海外交流普洱茶文化的学者,他写的两篇文章《出席“美国中华茶文化国际研讨会”随想》和《美国茶文化之行诗联22首(副)》,发表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9年第2期。他是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撰题书写的茶文化诗联被中外专家学者、茶楼、茶博物馆等收藏刻挂50余首(副),其中有5首(副)茶联被收入钱世康编著的《茶与生活》“茶联拾萃”中。2001年4月,他受聘筹办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担任顾问、副秘书长,组织中外专家学者63人赴镇沅考察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并进行学术论文交流,获得圆满成功。他为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发展、宣传和中外交流做出了贡献。1993年10月至今,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1994年6月,荣获全国侨联“先进个人”称号及“爱国奉献奖”。2003年3月,他应邀赴台湾参加两岸普洱茶文化交流活动。黄桂枢主编的《中国普洱茶文化新探》一书,于2003年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他的生平被载入《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世界名人录》等120多种辞书中。他的专著《普洱茶文化》于2003年由台湾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他应邀赴湖北天门出席“纪念陆羽诞生1270周年暨首届湖北国际茶文化节”论坛,并发表论文。2004年9月,他应邀赴四川雅安出席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并被聘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顾问。同年12月,他应邀赴杭州出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并被聘为全国学术委员。他命名的由思茅康提茶庄出品的五绝谐音嵌字诗饼茶“贵舒青普”,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两饼,馆方授予收藏荣誉证书。2005年,他的专著《普洱茶文化大观》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同年4月,他当选为(云南)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被评为“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荣获“茶马奖”。同年9月9日,他的肖像被印制成邮票。他是普洱茶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

十二、为普洱板山茶场建设出力的张俊

张俊,云南普洱人,哈尼族,普洱县茶叶公司经理。1976年,张俊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到普洱县外贸公司工作,到县属南屏区、思茅镇红旗茶场、石膏井茶场、龙龙茶厂、前进茶厂指导茶叶生产。1984年,他任县外贸公司经理。1985年,普洱茶厂改成普洱县茶叶公司,他任经理。在到任后几个月,他组织公司考察清咸丰年间被战火焚毁的板山老茶园后,决定建立公司所属的茶叶基地板山茶场。1985年下半年,在普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板山茶场进行规模开发,乡村出土地和劳动力,农户承包基地土地进行开发种植、管理、采摘和加工茶叶。县茶叶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委派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加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他和副厂长尹元青一起为此奔忙,在组织领导,全场农工、职员的努力下,截至1993年建成4000亩连片高产密植速生茶园,投产2000多亩,产茶2870担。为了发展,张俊携带茶叶样品到兰州、西安等地推销,使企业很快盈利。1991年,他一头扎进板山茶场研制名茶,边教徒弟边干。他研制的“板山毫峰”茶获得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被福建、浙江等地茶商争购一空。板山茶场走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规模化、新科技生产、农工商综合经营、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开创了规模开发集约型茶园的先例,走出了一条产、供、销一条龙的道路,张俊为此做出了贡献。

十三、勐海茶叶科技的高级农艺师曾维然

曾维然,云南宾川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生,曾任勐海县茶叶办公室副主任、县茶叶局副局长、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现任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农艺师,中国茶叶学会会员、云南省茶业协会名誉理事。1959年,曾维然从大理农校茶叶栽培专业毕业后,先被分配到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后被调到勐海茶厂,勐海县茶办、茶叶局、县科委任职,学习和从事茶叶工作40年。在任期间,他参与勐海县在茶叶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工作,帮助农村实行茶园联产承包,茶园多渠道经营、开发式流通管理,制定茶叶生产、收购、订购管理办法等,使茶农种茶管理积极性高涨。他分别指导建立了商品茶基地、发展新茶园、低产茶园改造综合示范区,加强科技力量,使茶园的种植、加工、销售出现了新局面,为勐海县茶叶突破6万担做出了贡献。他为培养民族茶叶技术骨干努力,是勐海茶厂职工教育和勐海县首届高中茶叶职业班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在主产茶乡南糯山工作期间,帮助当地建立了科普展览室。为了保护好南糯山茶园“茶树王”,他成立了古茶园管理和“茶树王”保护研究会。该地发展了新式茶园5400多亩,生产茶叶12.5万千克,人均收入增加了,使山寨走上了致富路。在云南省第六次农林科普经验交流会上,南糯山哈尼茶乡山寨荣获“先进集体”称号,他也荣获省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称号。他在勐宋乡大安村举办新式茶园移栽、中耕、施肥、修剪、养蓬、合理采摘等实地培训,使新茶园种植数量突破千亩。他参与保护国宝“茶树王”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工作,为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恢复生机和生态研究尽力。1991年4月,他出席中国茶叶博物馆开馆典礼和’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活动。他经常组织茶叶学术交流,重视开发名优产品,创建良种基地,组织考察“茶树王”和古茶山。他负责筹办了1993年首届西双版纳国际茶王节,参加代表西双版纳州民族饮茶习俗的表演队,出席1994年昆明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及在昆交会上表演。他应邀协助论证布朗山万亩茶山、勐腊万亩茶山建设,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及方案。他应邀出席了2001年4月在思茅镇沅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论拯救古茶王,弘扬普洱茶史》。他先后在《中国茶叶》《云南茶叶》《云南科技报》《云南日报》《西双版纳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文章多篇,主要有《南糯茶山话今昔》《论开创勐海茶叶生产新局面的途径》《论开创西双版纳茶叶生产新局面的途径》《以茶代罂、堵源截流——来自中缅反毒前沿的报告》《茶王之乡多名茶》等。

十四、优秀乡镇茶叶企业家郭远明

郭远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生,思茅市乡镇企业三家村茶厂厂长、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常务理事。他虽然只有中专文化,但对于经营和管理乡镇企业具有出众的才干。1976年,他被调任三家村综合厂厂长。那时厂里有茶山600多亩,他依靠群众对茶山大胆地实行定额管理、小段包工、联产计酬,进而承包,后发展成为密植速生高产新茶园,厂名也改为“三家村茶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茶厂自营的茶园面积扩大到4700亩,有柑橘园150多亩,7个种植场,8个制茶车间。已成为集茶叶、水果种植、加工、经营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年产茶470吨,其中优质茶100吨、名茶60吨。茶厂多次被省、地区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出口企业供货质量先进单位”。该厂生产的“思榕牌”普洱茶叶系列产品,于1994年荣获国家“全国亿万民众最喜爱的家用产品”称号,1997年又获得“一村一品”名特优(科技发展)国际金奖。云南省委领导给该厂题词:“依靠科技进步、开创名优产品,努力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他先后荣获了“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乡镇企业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给厂里的题词“弘扬普洱茶,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道出了他的心声。

十五、江城万亩生态茶园开创者袁明德

袁明德,云南宣威人,江城县牛洛河茶厂厂长、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副会长。1978年,袁明德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科毕业后,到江城农场先当种茶工人,后为队长。1987年,他担任农场副场长。当年,江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农场协商联合开发牛洛河,并组织有关人员踏勘,请省热带植物研究所、省茶科所、省生态所专家考察,袁明德作为农场代表参与其中。根据考察结果及江城实际情况,县政府决定划出7万亩土地建立牛洛河万亩生态茶园,与国有江城农场联营,将这一生态茶园办成县集体所有制企业,引进江城农场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技术,招收全县特困乡农民进行开发。1987年夏天,袁明德被任命为牛洛河茶厂厂长。他带领从农场抽调的36名职工和县里委派的2名干部赴牛洛河白手起家,挖地基、盖房子,又从全县山区招来2000多名青年茶农,自带口粮、自带工具、自建住房。袁明德和茶农同甘共苦,白天上山指导挖台地种茶,晚上钻进茶农的窝棚了解他们的生活。他走遍每一个队、每一户茶农,看望茶农和职工。从1987年到1990年,他带领全厂茶农和职工艰苦奋斗3年,开发种植了连片的标准化生态茶园1.03万亩;1991年产干茶4200担,实现产值189万元,利税60多万元,建成了精制茶车间,年产茶叶1250吨。昔日荒凉的牛洛河,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热气腾腾的万亩茶园。“月圆”牌玉雾生态茶成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指定产品,“牛洛河”牌生态茶于1997年获得第六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工艺茶“南江奇兰”“报春银毫”“云海玉芽”被评为云南省名茶,产品远销省外。牛洛河生态茶无污染、无添加剂,滋味鲜美、回味甘甜,品饮后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神韵,深受中外茶客喜爱。袁明德为江城牛洛河茶厂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农工商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建设,开创了成功的先例。

十六、龙生茶叶集团的年轻总裁朱启忠

朱启忠,云南思茅人,云南思茅龙生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普洱茶叶集团总裁、思茅地区茶业协会副会长。1984年,朱启忠于思茅农校茶叶班毕业,被分配到思茅市农牧局农技站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1987年,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成立后他被调站里工作。1988年经批准,他与3名同学多方筹集资金,租用1000亩次生林地,成立茶叶科技发展公司,他担任经理带领茶工开发茶叶基地。1989—1990年,他先后两次从地区茶树良种场引种无性系良种,共460多亩,成活率86%。1990年,他的茶园被云南省列为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为省农业厅两个无性系茶树良种示范基地之一,被省科委选定为“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生态茶园建设与小绿叶蝉防治研究”的试验场所。他聘请思茅茶叶专家张木兰负责公司的技术攻关,精心研制出了“龙泉”系列优质生态茶产品。1993年,该厂的名优茶加工厂建设项目被列入云南省“星火计划”项目后,朱启忠领导公司员工不仅建起了加工厂,而且生产出了各类名优茶270担。该茶投放市场后,深受浙江、上海、湖南等省份消费者喜爱。“龙泉翠茗”于1993年获全国第二届“机优杯”机制名茶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1993—1995年,共生产“龙泉翠茗”1000多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以来,公司在倚象乡、南屏乡开发两处种茶基地,定植无性系茶树良种3300亩。1995年,思茅市推行股份制企业试点,将茶叶科技发展公司改制为思茅市龙泉生态茶有限公司,后又组建云南思茅龙生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朱启忠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5月,思茅地区22家茶叶实体联合组建企业集团——“普洱茶叶集团”,朱启忠任总裁。集团的核心企业是云南思茅龙生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7000余万元,种植茶园面积2.5万亩,开发茶园2000亩,年可生产各种名优茶及大宗茶2500吨。朱启忠是龙生茶叶集团年轻有为、敢于开拓茶叶事业的领头人。

十七、普洱县茶叶集团董事长赵华琼

赵华琼,女,山西阳城人,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经济师,思茅地区普洱茶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业协会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从事茶叶行业26年,在全县茶叶生产指导与扶持、良种推广种植,加工出口普洱茶、红茶、紧压茶等方面成绩卓越,公司也曾多次被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她走遍了普洱境内的大小茶园,对其生产、加工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写出10多篇论文及建议,其中《振兴普洱茶业为普洱茶文化发展奠定基础》《让普洱茶经济在普洱茶文化促进下获取更高效益》分获县一等奖及第三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荣誉证书,她为发展茶叶事业做出了贡献。

十八、普洱茶振兴发展的启动者李师程

李师程,出生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196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他历任中共昆明市委秘书长、副书记,中共思茅地委书记,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院)长,现任云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中共云南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他是从西双版纳勐腊县六大古茶山之首易武山的一个茶叶世家成长起来的“茶山之子”,既有大山的纯朴与广博,又有文人的儒雅与睿智。他对普洱茶不仅怀有特殊的情感,还有着深深的挚爱,即使离开茶山,也忘不了他的根、他的魂。他在原中共思茅地委书记职位上率先提出振兴普洱茶,是“普洱茶叶节”的开创者、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决策者;他始终坚持对普洱茶、普洱茶文化的钻研和挖掘;他在任职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时,痴心不改,把发展普洱茶产业作为云南脱贫致富的一大课题研究;在担任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后,他先后组织了几批专家学者深入古茶山考察,积极寻找和打造撬动普洱茶产业的文化支点,被誉为“普洱茶的守望者”。他汇集多年来对普洱茶、普洱茶文化的思考与实践编著了《普洱茶古茶山览胜》一书,旁征博引,叙述了云南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事实,论证了古茶山先民首开人工种茶的先河,以及源于古、兴于唐、称名于明、极盛于清的普洱茶扬名海外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在倡导“茶为国饮”潮流中独具魅力的普洱茶的发展趋势。1993年、1995年李师程分别组织了第一、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成为中国普洱茶文化节的创始人。他为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普洱茶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茶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带动了全国各地茶文化节的蓬勃发展。他在担任思茅地委书记期间,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省委建设茶叶基地的部署。其著作《边疆民族工作随谈》,较系统地总结了茶叶生产产业化的经验。2002年,李师程担任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以来,积极参与组织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为振兴普洱茶、促进云南省茶产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他倡导“茶为国饮”。为更好地普及茶文化,促进云南茶文化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广泛传播,提升云南茶叶产业水平,由他担任会长的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和推进台湾与云南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与合作。2009年11月,李师程被评为第三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十九、澜沧古茶的掌门人杜春峄

杜春峄,女,云南澜沧人,毕业于思茅党校企业管理专业,任澜沧县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思茅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澜沧县第十届政协委员、澜沧县工商联副主席、澜沧县工会女工委员。1966—1974年,杜春峄在景迈茶训班工作。1975年至今在澜沧县茶厂工作。1998年,澜沧县茶厂改名为“澜沧县古茶有限公司”,杜春峄任董事长。杜春峄与古茶公司普洱茶工程师李美英都是在不满16岁时就参加了景迈茶训班。在近40年的制茶生涯中,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种茶、制茶经验,更深切体会到了千年古茶所传承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是她“用心做茶,做好茶,让更多的人分享悠久的普洱茶历史和普洱茶文化,让普洱茶得到永恒健康的发展”的信念。如今,古茶公司的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为进一步保护古茶树资源,杜春峄在古茶公司成立了专家组,对古茶树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2005年,在“瑞贡京城·马帮茶道”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拉开序幕时,杜春峄推出马帮系列纪念茶,并申请了商标注册。她说:“我们做茶叶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把这些茶文化传播给客户。”2005年,杜春峄被聘为云南思茅普洱茶收藏交易行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2007年4月,杜春峄被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组委会评为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二十、普洱茶研究院院长杨柳霞

杨柳霞,女,生于云南省墨江县,现任中国普洱茶研究院院长、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场长、全国茶树新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理事、云南省茶业协会常务理事、思茅市茶叶协会副会长,思茅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聘为客座教授。1977年8月,杨柳霞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今,她一直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曾主持思茅农业学校省重点茶专业的筹建工作,承担茶叶专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等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1986年9月,她被调任思茅地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主要分管全区的茶叶生产管理和新技术推广工作。1996年10月,她被调到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工作;11月,她被认定为高级农艺师,现主持研究院、茶树良种场工作。她主持选育的“雪芽100号”“短节白毫”被审定为市级茶树良种,“雪芽100号”的选育获2001年度思茅地区科学技术二等奖。她主持完成的“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的繁殖及推广”项目分别荣获2002年度云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00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她主持编制的思茅茶叶企业标准《普洱茶加工技术与管理规范》已通过专家审定。她参加完成的“云南省名特优绿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开发”项目,荣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03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十一、思茅农校茶叶高级讲师李光涛

李光涛,白族,云南邓川人。1982年1月,李光涛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他被分配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担任育种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员。1992年8月,他被调入思茅农业学校任教,高级讲师。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云南省茶业协会会员、思茅市茶叶协会理事、(云南)普洱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他先后承担和主持过农业部和云南省科委的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组成,茶树良种的选育、栽培,普洱茶文化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研究选育出4个茶树良种,即云南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和两个省级无性系良种“长叶白毫”“云抗43号”。参与研究的“茶树优质资源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项目于1997年9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茶树良种——云抗10号选育研究”项目于1996年11月荣获云南省科研进步二等奖和西双版纳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专著有《云南大叶茶栽培技术》(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他参编的教材有《思茅地区中学乡土教材·茶叶部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在《热带作物学报》《广西植物》《茶叶》《中华茶人》《思茅日报》《植物》等26种报刊上发表茶叶科技和茶文化论文58篇。他多次参加茶叶国际学术研讨会(杭州,1987年;昆明,1990年;思茅,1993年),并在会上交流论文。他的主要论文有《山茶属植物核型研究进展》《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罕见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论普洱茶与思茅茶》《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等。他从教13年,培养中、高级茶叶专业人才1400余人。他的名录与成就被载入《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和《中国当代科技专家大典》等6种专家学者人物专著中。

2003年4月18日,黄桂枢(右)与香港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曼源合影于思茅地区第六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黄桂枢提供)

2005年4月30日,荣获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的合影(有两人未合影,左三为黄桂枢)(黄桂枢提供)

2008年5月28日,黄桂枢(右)与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合影于浙江湖州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黄桂枢提供) k8xMQTCHM4359p8yBZ6YOJ0XhqOoSfPzRRJO9jxAruAGrpjX6YrC5LEeUU+7pf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