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栽培型大茶树

茶树和其他作物一样,在人工栽培以前经历了一个野生采集阶段,人们通过对野生茶叶的利用,逐步发展到栽培野生茶树,再通过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野生茶树的自然演变或引入,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品种。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的茶树品种属云南大叶群体种,是两地州人民长期培育和选择的产物。在西双版纳州,最有名的是勐海县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在思茅地区,基部干径在30厘米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分布在景东县的花山、景福,镇沅县的河头,景谷县的田坝、文山,澜沧县的景迈,普洱县的小高场、茶山箐,墨江县的界牌、茶厂,孟连县的糯东等7个县11个乡,海拔1150~2100米,树形均为高大直立乔木,茶树高5.5~9.8米,树幅2.7~8.2米,基部干径0.3~1.4米,树龄181~800年。现分述两地州几处栽培型大茶树。

一、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

南糯山在勐海县格朗和区。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驾车沿昆洛公路行驶,在距离勐海县城10千米处有一条新修的岔道公路,再行20多分钟即到栽培型大茶树所在地——南糯山。山上有一片片古茶园,多达万亩。1953年,原云南省茶科所周鹏举等在南糯山半坡寨发现了现在所称的“茶树王”。科技工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大茶树有两株,其中一株已枯死,从锯下来的树干年轮和化学分析结果推断,该茶树已有800年历史。另一株存活的茶树高5.5米,主干围4.34米,主干径1.38米。1954年,周先生陪同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再次考察,推断此茶树树龄在800年以上,当时生长旺盛。同年,周先生又在布朗山森林发现一片大叶茶树,其叶片最长者33厘米。南糯山哈尼族老人说,他们从墨江迁此定居已56代人了,当时山上已有茶树,为蒲满人(今布朗人)所栽。在哈尼人搬到南糯山前,已有了满山茶园,以每代20年计算,南糯山的万亩茶园至少存在1000多年了。这说明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蒲满人已在南糯山种植了茶树。南糯山大茶树是国内外公认的栽培型“茶树王”,勐海茶厂用南糯山茶叶制作的名茶“南糯白毫”享誉中外。可以说,今天世界上的茶都是云南大叶茶的后裔,普洱茶是世界茶的正宗祖先。随着南糯山“茶树王”的声誉大增,此地成了中外专家学者考察和游客参观的著名景点。由于旅游景点开放,大茶树周围的生态遭到了破坏,古老大茶树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被打破,“茶树王”枝体被攀缘折断受到严重损伤。鉴于这种情况,原云南省茶科所副所长李远烈于1993年4月在思茅举行的“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宣讲的《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保护实践》中提出了保护的行政措施、农艺技术措施、辅助工程及今后的设想,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步实践。曾经帮助治理南糯山古茶树病虫害的日本德岛小川造园有限公司的专家小川正之先生,也在这次研讨会上交流了他的实践论文《南糯山古茶树病虫害的治理》,提出了治理起缘、“茶树王”的现状诊断、对策及结果。小川正之先生在会上发言:“去年在日本德岛县相生町和中国云南勐海南糯山村缔结为友好村之后,我们曾将南糯山衰弱古茶树复生之事,与相生町共同做过研讨,将复生古茶树遗产保护列入了治理项目。听说数年前树势旺盛,但现在观察到‘茶树王’的确已成病态,树枝叶已减少,树势衰弱,就此原因仔细观察、诊断有如下几点:一是大概有些部位被害虫啃吃,这些部位开始逐渐变质腐朽,并已看到再生害虫的繁殖;二是树周围的土壤也开始塌陷变硬凝固,再加氧气不足便形成根细衰弱,还有的根部已窒息死去。”日本专家曾给予对症治理,勐海县茶办及有关部门也尽力保护,使之得以存活。但这株具有800多年树龄的“茶树王”,终因年老体弱多病,于1994年12月初冬枯倒而死。这株大茶树虽已寿终,但它作为我国栽培型“古茶树王”的典型经历,将被永载茶史。

1994年濒临枯死的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

二、澜沧景迈栽培型古茶树

距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城70余千米的惠民乡芒景、景迈山上,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这里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为酸性土壤,分布着近万亩的栽培型古茶林,均为布朗人所种植。这里的古茶树繁衍至今已千余年,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整个古茶林由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相连而成,通称“景迈茶山”。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傣文记载,芒景茶叶种植始于傣历五十七年(696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叭岩冷倡导种茶已逾千年的史实,布朗族古老的《祖先歌》中也有相似内容的唱段。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前后,景洪土司在孟连土司的支持下打败了景栋土司,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了酬谢孟连土司,景洪土司不仅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作为女儿的“嫁妆”,他还把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班解、糯岗5个布朗族寨和1个傣族寨划分给女儿做采邑,这一带均为种茶区。在《孟连宣抚史》中有如下记载:景洪的召宣慰(土司)很高兴,“两勐门当户对,他同意将大女儿嫁给孟连的召贺罕(土司),并以景迈茶山(芒景、芒洪一带)作为公主的妆奁”。故古代布朗族先民种植的景迈万亩古茶林遗传至今,并一直在被采摘利用。最初生长在这里的是“野茶”(实为栽培种普洱茶),布朗族先民经过驯化后成了“家茶”,其驯化方法是将茶树砍断,并连续3年施火烧灰肥即成为“家茶”;其面积原有8000多亩,几百年来经当地布朗族和傣族种植,目前总面积达万亩。据地区茶学会专家考察,景迈、芒景古茶林中较大的两株茶树,即1号古茶树树高4.3米,基部干径50厘米,树幅6.3米,距离地面55厘米处分出2根枝干,直径分别为39厘米和24厘米。2号古茶树树高5.6米,基部干径40厘米,树幅5.8米,距离地面77厘米处分出2根枝干,直径分别为33厘米和18厘米。叶长14厘米,宽5厘米,椭圆形,叶面平展,叶脉12~15对;芽长3~4厘米,茸毛多。花冠直径4.8厘米,花瓣乳白色,5~6枚,花柱1.5厘米,柱头3裂,裂位1/5~1/4,花丝140~170枚;种子直径1.2~1.5厘米,粒重为1~1.6克。据测定,茶多酚含量为25%,水浸出物含量为46%。古茶林与高大常绿阔叶林交错生长。古茶林为单株,株距2~4米,行距3~6米,古茶树直径多在10~30厘米,少数在30~50厘米。也有树龄在几十年属于逐渐长出的茶树,为乔木树形,树态衰老,人为砍伐或干预生长痕迹明显。多数茶树上生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螃蟹脚”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是昔日景迈茶出口的特殊标志。景迈茶作为普洱茶产区生产的茶种之一,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由于景迈、芒景一带的茶树大多数生长在万木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植物、药物共存,采取花蜜的飞鸟和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异花传粉丰富又特别,具有珍贵的药物含量。喝了景迈、芒景的原始生态古茶,可以清热解毒,帮助消化、健胃,防治血管硬化,消除各种疲劳,延年益寿,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生活在芒景、景迈一带的布朗族、傣族中长寿老人较多,即使已经七八十岁了牙齿也依然完好,耳聪目明,记忆良好,生活可以自理。

传说很早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布朗族祖先在采摘野菜、野果的活动中,发现了一种清苦的野菜,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就是茶叶,而是将其当作“得责”(布朗语“作料”)食用。因为那时的食物大部分是生的,或是火烧过的野生动物的肉,食后体内较热,疾病也多。人们在吃了这种“得责”后,竟然觉得浑身舒服爽快,头脑清醒,眼睛明亮,因此对“得责”产生了兴趣,逐渐觉得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那时的“得责”稀少珍贵,不容易找到。由于生活的需要,布朗族祖先叭岩冷带领着族人开始进行“得责”的人工培植和移栽。在游猎中,他们发现“得责”就做上标记,记好地点,进行人工管理和保护。在管理中,他们还发现用草木灰施在“得责”的根上,“得责”的味道会更好。后来,他们采摘“得责”果实带回部落进行人工种植和发展,这样野生“得责”就慢慢地成了人工种植的“得责”。为了与其他野菜分开使用,叭岩冷给“得责”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腊”,意为绿叶。人们把“腊”带在身上,劳累时就放到嘴里含着,可以消除疲劳,保养身体。后来又出现把摘回来的“腊”用锅炒、用手揉,用阳光晒干的加工方法。为了发挥“腊”的药性作用,要先把“腊”放入“国哦腊”(布朗语“小茶罐”)烤香,然后放水熬成汤喝。“腊”这一名称,是布朗族最先叫出来的,后来傣族、基诺族、佤族,哈尼族 尼人、卡多人也称茶为“腊”。慢慢地,这种带着药性的汤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从几棵发展到小片种植,从房前屋后发展到在山上林间大面积地开垦种植。经过千余年的种植,才培植成了这些世界上仅存的万亩古老茶林。景迈茶也变成了昔日土司制度管理下布朗族农奴向孟连傣族土司上贡的贡品。3年一次大贡,贡茶50斤;每年一次小贡,贡茶20斤,由各户分摊。“腊”也成了布朗族与其他部落成员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产品。据有关记载,景迈、芒景古茶山所产的茶叶,自元代起就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还使用马帮驮到普洱进行交易,使景迈茶名扬中外。

1994年初,澜沧景迈茶山首次允许国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日本专家称此为“天然茶叶博物馆”。1995年4月,在思茅地区举办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期间,组委会组织与会的41位中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此片古茶林,大家惊叹不已。1997年2月下旬,思茅地区在举行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时,于2月25日至3月1日在澜沧县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56位中外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景迈万亩栽培型古茶林,并在会上交流了有关论文。他们就以下几个观点取得了共识:澜沧景迈万亩古茶林是迄今为止国内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是一份珍贵的农业资源;通过对澜沧景迈万亩古茶林的考察研讨,进一步证实了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是最早种植茶树的主要民族,布朗族语言称茶为“腊”,为后来的傣族、基诺族所借用;澜沧景迈万亩栽培型古茶林,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有关研究和报道被刊载于中国《农业考古》和日本《茶道杂志》等刊物。

三、景东花山大茶树

景东花山大茶树,生长在景东彝族自治县花山乡芒岔上文献村海拔1762米处,坡度15°,坐北向南,属栽培型乔冠大茶树。第一株茶树,树姿半披张,分枝45°,最低分枝80厘米。树高9.6米,树幅8.2米,基部干围3.14米,干径1米,主干围10厘米。春茶萌芽期在2月上旬,3月上旬开采,夏茶开采期在6月上旬,秋茶开采期在8月上旬。第二株大茶树,树高10.1米,基部干围1.85米,干径58.5厘米。第三株大茶树,树高9.95米,基部干围1.6米,干径50厘米。单株每年可收干茶15千克。据专家考证,3株茶树树龄均不低于500年。

澜沧景迈栽培型古茶树(黄桂枢摄)

四、普洱小高场大茶树

在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乡雅鹿村小高场海拔2200米处,在原始森林边缘的斜坡地上有野生古茶树群落。其中,最大一株茶树高8米,树冠覆盖36平方米,基部径围2.15米,直径为68.5厘米。该茶树在1977年4月调查时被发现,当年新梢长35.3厘米,节间最长12.7厘米,生长旺盛,但未见花果。附近生长有直径30~60厘米的茶树群落。经云南省茶叶研究所鉴定,茶叶接近半栽培型水平。

五、普洱茶山箐大茶树

1977年4月,在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乡雅鹿村茶山箐调查时发现,此地生长有大茶树群落,附近有昔日瑶族结寨而居的遗址。最大一株茶树高13.5米,主干围1.7米,根部长有许多瘤状结块,周围有7株茶树主干,直径均为40~50厘米。经云南省茶叶研究所鉴定,茶叶含有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等成分,接近半栽培型水平。冲泡饮用时可加开水六七次,其色清新,味正汤浓。另外,在普洱的把边乡、凤阳乡区域的白草地梁子,1986年考察时发现,此地也生长有原始茶树群落,总面积10122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

普洱县困鹿山茶区的栽培型茶树林(郑立学摄)

景谷县民乐茶区的栽培型茶树林(黄桂枢摄)

景东花山大茶树

普洱县城清真寺旁400余年栽培型古茶树 mvK8Kg9Dw2/0qTzilLIWs+YI4DBtKbi4BwrgfC10pKBupkgLKsOhlnwyFtRQ/B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