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理论依据

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就是把育人作为价值旨归,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要研读与运用相关理论,深度掌握“人”之本质,熟稔育人规律与发展特点,以推动育人工作稳步前进,效能不断提升,效果不断显现。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阐释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是单独的人,是社会的人,生存在社会之中,是各种社会网络交织在一起而生成的复杂的社会人。人依赖社会网络生存,同时也是在不断完善与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发展自己方方面面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生产力也不断跃迁,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社会交往也逐步拓展。这给人类自身提供了更优渥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促使个体有了更好的社会条件,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有了更多的外部保障条件,全面发展有了更多的支持力量。这就指向人类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的总体取向、终极趋势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成为一个完善的个体,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造就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个体物质满足是基础,精神发展与满足是终极要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实现物质的极大满足,逐步摒弃了对“物的依赖性”, 人与人之间的人身依附及依赖也逐步被打破,这是物质丰富(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丰富与精神丰盈双向驱动,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个人发展有了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与社会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由此,才能实现整个社会人的自由发展,达成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要立足学生物质需要与精神丰盈的需要,完善学生群体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要依托社会关系网络,离不开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社会关系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要发展就要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以获取信息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资源,进而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个体依托自己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强化与他人、社会之间的联络,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增强互信,在社会中不断认识自己与他人,感知社会变迁,提升自己的认知与能力,拓展视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不断完善自身。“三全育人”正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从各维度、各方面丰富个人社会实践、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实现每个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2.人自身物质及精神满足是其全面发展的动能

每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角色不同,自身的发展目标也千差万别。而对不同的物质及精神满足的追求是推动其不断发展、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引领力量。高校思政教育致力于对大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领域全面教育,尤其是对个人精神品质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3.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综合素质进行评判

人的全面发展是否实现需要一系列科学化的指标进行评判,这也是人全面发展的最终依据。高校强调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落实“三全育人”,提升学生总体素质,就是让学生积极在课堂学习、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提升认知能力与解决实践问题能力,推动思政育人目标落实,让学生积极为社会发展助力,传递正能量,提升社会文明发展的层次。

4.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最高要求

个体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人类发展与演进的大方向。个体的发展历程、发展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与表征。个人要依据自身条件,依照社会发展与自身需求设计发展方向,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落实,要立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牢记育人初心与使命,依照大学生群体发展需要,设置个性化的发展“菜单”,使学生不会因过度追求自身利益,忘记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身利益至上,成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由此缺失社会责任,丧失大局观念,不认同人民利益至上,难以承担国家、社会所赋予的民族复兴大任。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引,立足立德树人这个育人目标,让学生积极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把所学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落实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

二、社会发展合力论

恩格斯从数学视角解读了社会发展各种要素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论证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尤其是人的合力运行方式及规律。

恩格斯提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这一历史结果在各人意志的较量中,由力量较强、分力较大的力汇聚在一起从而得到加强,由力量较弱、分力较小的力逐渐消减从而得到削弱。 他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恩格斯这种论述更多地着眼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发展依托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社会发展依托个人合力,尤其是正向的合力。虽然社会不可能为每一个人的理想提供实现的条件,让其梦想成真,化为现实,但社会发展中每个人的力量都不可或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合成力量。这是恩格斯的合力论的精髓所在,也是辩证法系统论与整体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诠释。 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也是恩格斯合力论运用的生动阐释。多种力量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形成育人合力,让高校立德树人有了重要的依靠力量,共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行动的引领,形成强大的育人力量,发挥合力育人作用。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借鉴

(一)美国杜威道德教育论

杜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重视人的主动性与主体性。社会本位是传统的教育理论,提出社会是第一位的,人是第二位的,人处于社会发展之内,受社会发展支配。杜威指出:传统教育观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与社会的地位颠倒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重视社会的发展,也要注重人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开展既要看到社会,也应看到社会中的个人,尊重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各级教育机构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关注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但不能忽视人的能动与创造作用。人可以改变环境,创造新环境。要充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契合人的发展要求,培养社会所需之才。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也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依据社会及国家发展需求,做好各层次的育人工作。

杜威还创造性地提出“三位一体”的道德育人方式,即道德教育要结合学校、课程教育、教育方式的实际,促进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融通,发挥多方育人的合力。他指出,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学校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校内实践无缝衔接,进而因材施教,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课程教育可以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活生生的道德教育素材,通过各科教材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把它们与学生的现有能力与现实社会需要联系起来” ,联结知识与社会,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道德教育要融学校教育、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为一体,落实“三全育人”,形成多方育人的思政大格局。其中学校教育是基础,思政课程是核心,课程思政是重要推动力,社会实践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而教学方法贯穿其中,为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提供了方法选择。唯有灵活多样的方法融入落到实处,才会真正产生育人效果。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与发展论

科尔伯格是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道德认知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关于道德认知与发展的理论。其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两种方法。“道德讨论法”与“公正团体法”凸显道德讨论的重要价值与地位,其中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作用较大,如要设置恰当的话题、把握讨论的进度、创造良好的讨论环境(相互平等、相互协作)、做好总结与升华等。这种方法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与社会公德。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也要以道德认知为起点,创设相应的育人讨论与育人环境,让学生对各种美丑现象形成深刻认识,不断提升自我道德认知,并以此为约束,生活中能够按照内心准则办事,从而帮助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四、党的领导人有关思政教育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了自己的历程。 不同时代的领导人依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对思政育人提出了各种理论,并进行实践探索,再不断完善理论。在反思与总结我党育人理论的基础上,我党育人理论及实践实现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进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学习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走过了百年辉煌历程”。 我党几代领导人依据马克思基本理论,不断创新与丰富思政理论,让思政教育有了深厚的理论支撑。

(一)毛泽东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毛泽东有关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是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阶段,对社会中的育人工作与经验进行凝练与升华而形成的教育工作理论,成为党和国家这个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依据。

1.重视思政教育,做好育人工作

在中国革命的多个时期,青年大学生一直是重要的推进力量。毛泽东结合新中国发展实践与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革命实践经验,战略性地指出青年对中国革命起到“先锋”和“桥梁”的作用。 党对青年大学生做这种定位,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地位,当然也重视对他们开展思政教育,提出青年大学生思想要不断进步,以思想进步推进政治觉悟提升,实现政治进步。毛泽东对青年大学生有很高的期望,曾寄语中国留苏学生:“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1957年,毛泽东制定与优化党的教育方针,完善各项育人要求,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要求学校优化课程设置,依照学生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实现课程育人作用,让党的教育方针有着落。同时,毛泽东认识到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推动国家未来人才素质提升的要素,基于此,他指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这种论述表明,高校思政不应固守已有的思想与理论、方法,应与时俱进,引领大学生认识错误思潮的危害,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独立与团结,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国家发展的重要推进者。

2.明晰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一是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升教学效果。毛泽东强调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如大学生丧失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知识就毫无用处,难以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毛泽东还明确指出,“党委应当指导青年大学生思想”以及“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 。为落实这个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责无旁贷,必须带头采取各种方式强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做好育人工作。

二是强调培养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依据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革命经验,认为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要求,即“为人民服务”,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实践准备。他认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三是要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与社会都需要大力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为此,他言简意赅地提出,大学生要“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仍需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艰苦奋斗教育,倡导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高校思政教育要契合大学生特点

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提出:思政教育要讲究方法,避免强制灌输方法的滥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照大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合理的方法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毛泽东也非常注重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他提出思政教育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入工农劳动实践之中。1957年毛泽东指出,“一定要研究当前的情况,研究实际的经验和材料,要和工人农民交朋友” 。理论不应停留在书本之中,必须让理论融入实践,用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促进理论与实践互促互动。

(二)邓小平关于高校思政育人的理论

立足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邓小平依据大学生发展新特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主题来论述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提出科学的育人方法。

1.三个面向的育人目标确立

基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实践,邓小平提出高校思政育人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一提法立足国内变化与世界发展趋向,以国内视角、战略性眼光及全球视野来明晰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目标与发展方向。依据这个要求,国家教委在1986年的相关文件(《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及重要作用——人才培育与国家、社会命运关系密切,不可小觑。“高等学校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定培养目标” 。三个面向指出了高校思政育人重要目标,也是培育高素质现代人才的评价依据,进而引领高校转换育人思路与方法,提升育人效果。

2.确立培养四有新人的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坚守育人底线

这个时期,高校把培养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任务与目标。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是高校思政育人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高校思政育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高校育人的成就,肯定了高校思政对培养人才作用巨大,同时指出:高校思政育人仍面临错误思潮的滋扰,影响大学生正确道德认识与价值观的确立。面对这种新情况,邓小平提出,“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二是要讲清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涵。邓小平指出,高校思政教育要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践,对照学生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讲述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要义,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必然性,认识坚持改革开放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二者关系。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提出,高校思政要分析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危害,引导大学生认识其本质。三是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对于道德教育,邓小平认为,大学生须“热心于改革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 。改革开放是一项未有前人探索过的伟大事业,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作为大学生要以辩证思维认识问题,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社会,与人民同甘共苦,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高校思政育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邓小平提出:高校思政育人要依据学生发展实践,推动育人与劳动密切结合,“红”与“专”相互融通。一是思政要解决社会问题,直面社会实际,立足社会实践。他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 。思政育人要讲透理论,充分发挥理论的作用;同时,理论要深度联系实际,转化为实践的指导力量,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素质。二是思政育人要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将“红”与“专”有机融通。他认为,“专并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 。伴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国情,高校思政育人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方向,服务时代发展需要,引导大学生做好思政学习,提升服务社会的技能,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开拓创新,学有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贡献力量。

(三)江泽民关于高校思政育人的理论

江泽民注重高校思政育人问题的研究,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该时期,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进步,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这些变化对高校思政育人的多个层次产生了深远影响。江泽民顺势而为,提出了自己有关思政育人的理论。

1.高校思政育人地位重要

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西方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影响,让他们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此情景下,我国需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江泽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思政教育要优先开展,要与素质教育的落实相结合,要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来开展。思政教育要优先,就必须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落实“德育为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2.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好三个层面的育人工作

江泽民对高校思政育人的内容做出了明确的阐释:一是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理论的教育。思政教育让大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发挥理论改造自己与改造世界的作用。而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能让大学生掌握党的理论的重要内容,自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二是做好爱国、爱集体与爱社会主义的育人教育。江泽民指出,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国、爱党、爱人民,是相辅相成的。三是做好大学生品德与法制纪律教育。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既要靠教育,也要依托法制。两者不能偏颇,顾此失彼,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与法制纪律素养。

3.强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在思想教育中强化纪律法治教育

江泽民指出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治教育是青年大学生树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条件。要通过开展品德教育和纪律法治教育让青年大学生遵规守纪,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江泽民指出,高校思政育人要与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发展相协调,提升教育效果。在教育方法上,他强调不能采用一种方法,依据实践要求,可以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家庭、社会参与到大学生思政育人工作中来。同时,社会各部门要优化大学生的实践育人通道,开辟多个渠道,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劳动,深入工厂、学校、农村进行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四)胡锦涛关于高校思政育人的理论

这一时期,全面小康是全党与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基于此,胡锦涛提出了自己的高校思政育人理论。

1.高校思政育人地位重要,它是实现党与国家中心任务的重要支撑

胡锦涛强调,高校思政育人要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要注重理想的培育。胡锦涛指出,高校思政育人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以“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探索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这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提供了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化为“四个新一代”的育人指向,内容更具体,育人目标更为聚焦。

2.高校思政育人应在爱国、爱集体与爱社会主义基础上不断拓展,强化育人的时代性与创新性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胡锦涛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青年大学生发展之基,是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战胜成长、成才中挫折的重要精神动能,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前进,超越自我。二是做好爱国主义的教育。爱国是爱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也是青年大学生思政育人重要目标之一。时代在变,爱国教育应该增添新内容,这是爱国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让青年大学生有更可靠的精神动力。三是做好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认识。胡锦涛指出,“要把德育观念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 。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大学生成人、入世的重要条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校在思政育人过程中,应充分、全面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确立道德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道德评价。同时,高校要结合重大社会事件,引导大学生开展道德大讨论,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提升道德素养。四是大学生思政育人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胡锦涛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高校思政育人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研究学生的各项需要,提升大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3.育人方法要尊重差异,灵活运用

一是突出内在差异,做好思政教育,提升育人效果。胡锦涛十分注重教育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他指出,思政教育要看到青年大学生群体差异与个体需要的不同,不能采取一种方法来开展思政教育,那样育人效果会大打折扣。他强调要尊重差异,把个性问题与群体问题统合起来,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他指出,“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 ,要多做学生的思政工作,声情并茂,让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产生实效。二是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要求,采用网络思政的教育方法。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各种方法,应用技术开展网上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延伸到网上,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让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力量。三是鼓励青年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思政教育不能止于课堂的理论教育,还应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加持,这是高校思政的延伸,也是思政育人功能的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促进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高校“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全育人”的提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从而构筑高校“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 “三全育人”成为高校大思政育人重要途径。

(一)全员育人:各主体协同育人,形成育人合力

1.学校各部门、育人队伍积极参与

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参与,包含学校内部的各个部门、多支育人团队的参与,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分工合作,一起履行育人职责。高校中的教学、组织、学工、就业、宣传、科研及其他职能部门要以立德树人要求为运行准则,积极承担自己的育人职责。这些部门要协同思政部门落实育人职责,力求实现高校各部门、每个员工都自觉参与到育人工作之中,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促进思政育人大格局的形成。

2.家校社协同育人,拓展育人空间

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不应单打独斗,而应顺应时代发展,做好宣传,引导家庭、社会、政府参与育人工作,拓展育人主体与育人空间。“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是主渠道,家庭、社会、政府等主体同样担负教育职责,他们也是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思政教育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更需要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的协助。家庭、社会、政府的参与可以优化大学生的育人环境,让多元主体锚定立德树人总目标,同频共振,强化育人方法的实施,形塑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效果。

(二)全过程育人:对大学生时时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思政育人不能随意为之,而要遵循育人规律,依照学生成长特点,做好全过程育人工作。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的事件连续性,涵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内含学生的课堂教学、课程育人、就业与社会实践,确保思政育人内隐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进程,实现“时时育人”,时间上无间断。

1.对标立德树人要求,健全高校育人系统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用好各种育人资源,打造课程教学(思政专业课、课程思政)、学术传播、社会实践等育人平台,同时,依托最新的网络技术(AI、AR、VR等),完善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做好网络治理,开展文化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对学生的服务,打通各个时间段的育人堵点,落实全过程育人。

2.依照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落实立德树人,发挥思政育人的重要功能

高校要完善思政育人的相关制度,树立治理思维与过程优化思维,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大学生的教学、服务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制度破解全过程育人的问题,推进思政育人工作内嵌于大学生成长全过程。思政育人不但在校内,也在校外,是一种持续性的育人,服务于学生自身发展。

3.健全思政育人体制机制,使思政育人有可靠的保障

在思政育人进程中,高校应做好工作机制的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做好各种制度的推进工作,如领导机制、协同育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把立德树人的隐性要求化为各个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让思政育人的效果能够看得见,能够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的优化,规范高校办学行为。

4.全过程育人要依据大学生特点,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打造一体化的思政育人平台与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思政育人也要依据学生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设置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体现各自的特色。同时,要做好不同阶段思政课的衔接,提升思政育人的有效性,体现思政的阶段性、一致性、贯通性,促进思政育人螺旋式上升、内涵式发展,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要求。

(三)全方位育人:打造思政育人大格局,优化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全方位育人要由课堂延伸到社会之中,融入各种育人要素,形成多要素的“系统育人”大格局。高校要认真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积极贯彻落实全方位育人。为此,教育部出台了“三全育人”相关的实施文件,提出了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为落实“三全育人”提供了思路与基本遵循,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指导。“十大育人体系”立足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聚焦立德树人总目标,倡导高校校内外各种资源都要参与育人的全过程,育人工作要贯通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而构建全员性的育人大格局,提升育人效能。

六、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

(一)理论内涵

协同(synerge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合作之学。 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Haken)依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协同理论。协同理论可用于研究由性质千差万别的各样系统(诸如生态、分子、粒子、细胞等)所构成的多元系统。 协同学是吸收与借鉴多学科理论的成果,具有跨学科性,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学科。协同理论由三个理论组成,即自组织原理、伺服原理、协同效应。

1.自组织原理

从组织性质来说,组织包括他组织和自组织。从协同理论视角来说,自组织是系统不断发展演进的结果,如无序的组织逐步成为有序组织,或既有的组织结构被打破,在外力或内部力量的推动下由平衡向不平衡方向发展而后形成新的平衡,形成新组织。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组织都是自组织,这些组织都以自身的物质、信息、能量与外界进行交流,协同维持自身的存在。自组织是一种开放、发展的体系,非平衡是自组织不断演进的重要力量。

2.伺服原理

伺服原理运作以“序参量”为核心,是协同理论存在的基础。在阐释伺服原理之前,有必要对协同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序参量加以解释。 系统的状态由序参量来表现,序参量则描述了系统的转化过程,即从无序发展为有序,各个系统之间动态发展、动态平衡,协同维持系统的运作。高校“三全育人”中,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定位,在党的领导下,制定思政育人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全面(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时代新人。而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员工参与等都要以上面的要求为参照,合理设计,协同发力。

3.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在开放的自组织内,大量的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之间相互交融,使各个组成部分发生协同,产生合力,形成新事物或新现象。哈肯强调,协同学是用来研究复杂系统的理论,其中多要素协同是事物变化的推进力量,进而引领事物向更高级、更复杂的模式发展,产生1+2+3>6的效果,实现事物的良性运行。否则,事物发展受限,新事物、新模式有可能运行失败。

(二)协同理论与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契合度

1.协同理论内含两个系统,即微观与宏观系统,“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也具有这两个系统

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牵涉各个微观系统(大学生、思政教育、家庭教育)与宏观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政府系统)等。这些系统存在多个层次、多个要素、多个不同主体、多个发展环节,是融复杂性及综合性为一体的系统,需要各方协同,多元共振。

2.协同理论认为系统有开放性与非线性特征

自组织具有开放性特征,它与外界不断开展能量、信息、物质的交换,各子系统自成一体,也与外界进行交换,非线性特征明显。开放性是自组织获取外部力量以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而非线性是系统之间、系统内子系统发展的内部推进力量。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也有开放性与非线性特征。其开放性特征表现为:一是育人主体的开放性。高校思政育人主体不局限于思政教师,也包含辅导员、其他课程教师与其他高校工作人员,还有家庭、社会力量,这是全员参与的育人工作;从部门来说,育人不只是高校思政部门的职责,教务部门、就业部门、宣传部门、团委、学工部门等也有共同的育人职责,是高校多个部门参与、协同育人的工作。育人主体与育人部门不断扩大,开放性特征十分明显。二是全程育人的开放性。全程育人需要各个过程紧密相连,不能出现空缺或断点。为此,全程育人把思政育人延展到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实,使育人工作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程,甚至学生就业中,与社会教育相融通。三是全方位体现开放性特征。全方位覆盖思政育人的各个方位,如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突破课堂育人的空间限制,把各个方面资源协同起来,发挥合力。四是“全”也是开放性的应有之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也不断发展变化,但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没有变,只不过其中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育人目标,而高素质人才的内涵也变成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因此,“全”全面反映了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自身的特点,既有开放性,更具包容性,吸纳一切优质资源来开展育人工作,提升育人的实效性。此外,在现实世界中非线性相互作用客观地、普遍地存在于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 “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这种特点可以让高校有效整合并优化组合各种育人资源,消除资源协同壁垒和“孤岛”效应,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协同理论与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相互融通性

协同理论既有对微观系统的分析,更有对宏观系统的研究,是微观与宏观的综合分析,是对系统理论的补充与延伸。客观来说,协同理论为我们探索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大自然发展规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理论。当前,协同力量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向,使这些领域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其实用性与契合性得到了多方实例确证。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引入协同理论,可以厘清其中复杂系统之间的关系,引导系统打破分割、对立的情势,保持开放性,主动协同,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 jRwpIXnQTiNT/Elh+OITokrgPbE7zEzk6AA7YNk3lc5Db84TlLKW1gncDMzN29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