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迈向全面扩展期,在加强顶层规划和战略引领的同时,需要细化政策和支持工具设计,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一)完善财税支持政策

数字化转型对于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而言,既需要对大量硬件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也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有的还涉及客户服务方式和服务网络重构,这无疑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建议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部或部分投入允许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以调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对于在数字化转型中进行创新探索且形成示范性转型模式的制造企业,在严格评估基础上,给予其相关投入比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财税政策支持。

(二)创新金融支持政策

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可以配合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使实体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所带来的降本增效便利,显著提升实体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性,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行业要适应产业数字化带来的生产组织、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传统产业金融向产业数字金融转型。这不仅要求金融业加快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创新授信和风控模式,完善监管框架和规则,而且要求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跨界合作,创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模式,重构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三)优化数字化转型的创新生态

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需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减少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挤出”效应,避免简单以企业规模、盈利状态、专利数量等来设置政策门槛,避免出现对不同企业的政策歧视,提高政策的公平性,使创新生态能够不断孕育和培育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企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四)培育数字化转型合同服务管理模式

我国既有不少在制造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也有在互联网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务平台。要探索以合同服务管理模式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专业服务商与中小企业以合同形式约定数字化转型目标并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由专业服务商垫资帮助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以数字化转型收益支付专业服务商的前期投入和合理利润,这样既可以使专业服务商获得回报,也可以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同时,政府要完善监管方式,促进专业服务商之间展开合理竞争,以降低服务价格,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五)鼓励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同向发力

专栏0-1 产业数字金融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产业金融已经由以银行对公业务为代表的1.0时代、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2.0时代,向以产业数字金融为代表的3.0时代转变。工业互联网对产业的赋能、赋值、赋智,为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同于消费数字金融服务的重点是消费者,产业数字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基于生产网络的生产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群体,产业链供应链关系更加复杂多样,信贷需求额度更大,风控要求也更为严格。产业数字金融通过深入产业链和场景,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数字化链接模式,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产业数字金融通过深入产业链和场景,利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能力,使金融机构能够在技术赋能的帮助下深入过去无法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系统性解决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产业数字金融引导金融服务从过去供应链金融模式看重企业主体担保、抵押,核心企业确权、增信的模式,向更多关注交易信用并向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融资环境转变。产业数字金融增强了对企业信用的识别能力,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对于社会融资成本较高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成效更为显著。产业数字金融打造一个全透明化的数字金融市场,可以有效防范虚假贸易背景、虚假交易过程、虚假资金往来、虚假账户管理、虚假数据等传统金融风险点,极大地降低了当前金融系统中各类潜在的风险。

从发展趋势看,产业数字金融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培育产业数字金融场景。产业数字金融参与主体及所涉环节众多,需要尽可能将所有作业环节实现线上化,以节省操作成本、控制操作风险,并为数字技术的运用做好准备。通过算法验证交易网络中的各级数据,实时、动态、多维度地实现数据交叉验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二是推动数字化信用评估。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对被评估主体及其法人相关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并通过机器学习、数据建模、评估打分等方式,实现对企业主体的大数据信用评估,进而提升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实时性。

三是提升交易审核智能化水平。产业数字金融在交易审核环节,需要对合同、发票、履约证明等信息进行审核。应用区块链结合其他互联网、物联网等场景,通过算法验证交易网络中的各级数据,实时、动态、多维度地实现数据交叉验证,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在交易风险评估方面,通过多方数据互联、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方式,对相关数据等进行数据获取和交叉验证分析,可以提高交易风险评估效率。

四是创新风险监控模式。风险监控以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为主,并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核心企业舆情、上下游交易异动变化、货品市场行情波动等进行监控分析,同时,还可以对主体信用变化进行监控,实时关注对融资回款有影响的因素,如存货货值、交易异动,甚至是行业风险的变化等。

五是完善监管方式和规则。对于产业数字金融,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创建适应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沙盒机制与环境。事实上,产业数字金融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数字监管的有效手段。监管机构可使用数字技术,实时监控各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金融的服务过程,并通过基于实时数据的预警模型提前揭示潜在风险,显著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监管能力。

目前,我国既有基于传统制造业基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家电制造业的海尔卡奥斯COSMPlat、工程机械行业的徐工汉云、钢铁行业的宝信软件等,其优势在于工业知识、机理、经验沉淀更丰富,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理解更充分;也有基于消费互联网企业基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阿里云supET、腾讯WeMake、百度开物等,其优势体现在具备ICT行业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服务制造业场景的信息和通信设备生产运维能力相对较强。从政策层面,既要鼓励源于消费互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上游制造领域逆向渗透,也要鼓励基于传统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游正向延伸,进而形成从制造、流通到消费和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平台。

(六)健全数字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数字技术标准基础相对薄弱,工业设备通信接口不统一,数据联通系统不联通、数据中心不链接、“数据孤岛”问题普遍存在,以及产品数据不衔接、制约数据流动和价值释放等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加快关键急需标准制修订,加快完善数字技术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模式创新。积极参与有关标准的国际协调,发挥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市场规模巨大、数据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我国的标准制定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加快构建数据权属、公开、共享、交易规则,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交易效率,鼓励市场主体挖掘商业数据价值,释放数据资源价值潜力。

(七)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

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人才,尤其是掌握网络、数据、制造、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健全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数字化高端人才培养。通过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展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高水平人才供给能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加强数字化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培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依托数字化平台引进一批高端信息技术人才。

(八)完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坚持发展和监管两手抓,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以维护市场竞争有效性、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最大化鼓励创新为基本取向,提高常态化监管水平。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立法和修法调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合规能力建设,促进企业建立防范、识别和应对风险的自我管理机制。监管部门要将合规监管作为常态化监管措施,包括确立合规管理标准、实施合规检查、评估等动态监管举措,并通过惩戒、激励和指导等多种手段促进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高企业对监管行为的可预期性。

(执笔:王一鸣) Q3r+fB1BJooH0R5GcMb1ZQN8Q17g9voTFMbNNkw4qf9/wfXy9Xwgz9SoO4/opY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