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1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类存在的第一活动就是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其他一切活动展开的根本依托,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历史阶段。人们通过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获取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称作生产力,它的变化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作为创造财富的能力向来为经济学家所重视,色诺芬、托马斯·孟、威廉·配第等早期学者关于如何增进社会财富的经济思想实际上都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直至马克思、恩格斯,才透过历史的迷雾和纷繁的表象发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生产力首先决定着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着政治、法律、文化等社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通过对生产关系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而决定着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社会制度等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生产力一旦发生变化,就“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而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随之变化。生产力不仅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而且总是处于永恒的新质化的运动之中,旧的生产力总是为发展了的更高一级的新的生产力所取代,使得原来起积极作用的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力的新发展而转变为生产力的桎梏,进而为另一种适应新的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所取代。此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最终推动人类社会从一个形态迈进另一个形态。

在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中,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与新的生产力成长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新质化起到阻碍作用,反之则起促进作用。因此,如果能够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革除那些已经落后于发展了的生产力进而成为生产力发展束缚的生产关系,就能加速生产力的新质化进程。这一思想的正确性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改革生产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上层建筑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经济赶超和保持经济健康的一大法宝,邓小平将其凝练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事实上,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革新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赶超策略,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也强调要通过制度变迁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重视只是看到了改革在技术层面发展生产力的实际效用,并没有把握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底层逻辑。

能对生产力发展施以作用力的,除了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社会关系,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来发展生产力,虽然在短时期内能获得生产力在量上的增加,但也同时从内部积蓄着破坏生产力的能量,当这种牺牲程度达到自然约束线的临界值时,生产力将遭遇彻底的摧毁。恩格斯警告人们,以破坏自然来发展生产,最终“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事实证明,我们已经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生态环境前所未有地脆弱,自然灾害前所未有地频繁,人与自然关系前所未有地扭曲,以消耗自然来发展生产的方式难以为继,只有在保护中才能实现生产力真正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求生产力新的发展。 gzlAUHjWK/GHh9lkcao1P+nuIXA4nIVE54MBgvxdJ2KnDaiEEHIiSQ4drnnDKEW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