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理论基础

2.1.1 关于融合质量的相关理论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支撑相关理论包括:产业融合理论、技术效率理论、条件趋同理论、耦合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耦合理论分别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价值链分析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效率和条件趋同理论为本书界定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概念,构建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模型及测算模型提供理论支撑。

(1)产业融合理论。

1)产业融合理论回顾。

产业融合概念总体可归纳为技术角度、边界角度、融合过程、产业组织和产业创新五个方面(桑彬彬,2014),如表2-1所示。具体从技术角度而言,产业融合发展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变革和扩散引发的新产业范式。Rosenberg(1963)基于技术角度,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扩散引发的现象,产业之间通过生产技术产生关联;Negrouponte(1978)认为产业之间的交叉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技术兴起为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契机,David(1997)从产品角度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经济作用下,产业各自独立产品的重新整合。日本学者植益基于产业角度,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行业壁垒,从而有利于产业之间形成协作关系。

表2-1 产业融合概念总结

Greenstein(1997)认为融合现象产生是缘于产业发展的技术扩散和管制放宽,产生的边界模糊和调整。郭鸿雁(2008)指出产业边界由诸多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具有与外部环境沟通和联系的界面,通过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将其转换为内部子系统。为了明确产业边界,周振华(2002)从四个层次界定了产业边界(见图2-1),若技术边界消失,其他三个层次也将消失,呈现出动态性和相互渗透性。李美云(2005)指出周振华的产业边界理论仅局限于该产业生产一种产品的基础上,并提出产业边界形成是从技术到产品、组织到业务的多个层面过程。

图2-1 产业融合边界的类型

资料来源:由笔者绘制。

从融合过程角度而言,Malhotra(1994)将产业融合定义为独立的产业之间,被视为竞争对手情形下,开始了产业之间的融合。詹浩勇(2005)认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数字融合产生,产业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产业之间的壁垒开始逐渐降低,数字技术作用下,产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渐强化,视为一个较长的融合过程;基于产业发展及创新视角,厉无畏(2002)指出产业融合是独立产业之间的渗透和交叉,并最终诞生出新的产业。何立胜(2005)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之间交叉形成新兴产业的过程。胡金星(2007)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自组织发展过程,是在开放发展的环境中,因技术扩散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来看,无论从哪个角度对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界定,均认为信息技术的扩散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产业创新,两个或多个独立产业之间通过技术产生关联,进一步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产业融合是一种扩张型的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在产品、业务、管理、组织、市场等层面展开广泛的融合发展,逐渐改变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产业边界:产业融合过程中,边界逐渐趋向于模糊化,影响着产业链内部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使得其具备了多个产业的功能。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产业融合离不开技术的扩散和整合,这一过程是逐渐演化形成的,是由技术扩散引发的产品、服务、市场等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产业融合是分工的结果:胡永佳(2007)认为产业融合重新调整了产业内部价值链,使其具备了多个产业的功能,是产业通过融合降低外部成本的重要手段。

2)产业融合理论在本书中的运用。

从上述理论可知,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亦是产业边界不断交叉和渗透的动态演化过程,本质上是产业创新发展,符合上述产业融合特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扩散,旅游产业消费逐渐趋于多样化,而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兴起,加之文化和旅游产业均具有“文化”属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质,两大产业由独立向互动方向发展。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上,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源泉,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亦刺激了文化市场繁荣,吸引了更多消费群体关注,促进了地区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最终形成有利于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聚合优势。可见,文化和旅游产业存在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和依存的关系,为本书研究两个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技术效率理论。

1)技术效率理论回顾。

技术效率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Solow(1956)提出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认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构成和决定了总产出水平。在量化分析过程中,Solow认为在产出增长过程中,扣除了资本和劳动力部分后,应将方程未诠释的部分,即“余值”归结于技术进步原因。但影响“余值”的因素难以被技术进步完全诠释。M J Farrel(1957)首次从投入的角度提出了技术效率,认为技术效率是在产出和市场价格固定情形下,依照一定的要素投入比例,最小生产投入与实际生产投入之比。Leibenstein(1966)从产出角度,认为技术效率是在一定情形下实际与最大产出水平之比。可见,技术效率的提出,离不开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研究,亦反映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联。

技术效率理论与生产前沿面密切关联。生产前沿面由M J Farrel(1957)提出,是指在一定的要素投入水平下,生产者所能够获得的最大产出所构成的集合,用图形表示是一个曲面。图2-2表示在一定的要素投入情形下,生产者能够获取的最大产出水平。 A 为技术无效点,缘于 A B 点虽然处于相同的要素投入水平,但并未达到最大产出。Farrell指出在规模报酬固定情形下,生产效率取决于技术和价格效率,技术效率是在既定投入要素下能够获得的最大产出水平,而价格效率则是以最优比例利用投入要素的比例。图2-3揭示了基于投入角度说明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对生产效率的分解。 C 1 C 2 表示等成本曲线, OP 表示规模报酬不变的扩张线, U 1 U 2 表示生产前沿面。技术非效率和配置非效率由样本点与 U 1 U 2 位置进行估算, A 点表示生产前沿面、等成本曲线、扩张线的交会位置,是技术和配置效率的最优点,而 B 点处于扩张线上,表示仅处于配置效率最优点,但技术处于非效率状态, D 点表示仅处于技术效率最优点,但配置处于非效率状态, E 点是技术非效率和配置非效率状态。

图2-2 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曲线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面理论绘制。

图2-3 Farrell模型的直观图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Farrell技术效率理论绘制。

目前,技术效率理论在旅游产业研究中已相对广泛和普遍,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技术效率研究主要聚焦于测度旅游部门的运行效率,以景区、酒店等为研究对象较多。如Morey等(1995)、Assaf等(2012)分别基于酒店服务提供和顾客满意度感知测评了酒店经营效率,Cracolici等(2008)还评估了旅游目的地效率。国内研学者则重点聚焦于产业效率、时空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如杨丽等(2021)、谢朝武等(2021)分别对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城市旅游等进行了效率测评。部分学者还关注了产业融合效率研究,如黄蕊等(2020)通过文化和旅游产业效率研究,提出产业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效率。陈红玲等(2021)基于文化和旅游投入产出分析,构建了两个产业融合效率评价指标。Herrero等(2017)分析了文化旅游资源投入对旅游目的地效率所产生的影响。邓兰等(2021)评测了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可见,基于技术效率视角探究两个产业融合已有一定基础,但研究方法上多采用DEA模型评估,而基于随机前沿方法构建测算模型运用相对较少。

2)技术效率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界定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概念模型,表现为一定文化产业发展效应条件下旅游产业关联投入最小,或者在既定旅游产业发展效应条件下文化产业关联投入最小,两个产业关联投入总成本最小点也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点。文化和旅游产业在互动融合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问题。摩擦阻力是指在社会经济实际运行过程中,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部门协作、组织管理、技术水平、市场开放水平等,构成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摩擦成本,将会引致最终融合结果的偏离。针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而言,会引致融合路径的偏离,即在摩擦成本影响下,一定的文化产业投入水平下,出现旅游产业关联投入过度或者不足现象;一定的旅游产业投入水平下,出现文化产业关联投入过度或者不足现象。同时,为了使研究方法与所构建的模型相匹配,本书采用基于技术效率理论的随机前沿方法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测算。

(3)条件趋同理论。

1)经济趋同的相关理论。

经济趋同由索罗提出,通过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技术进步揭示了地区之间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差异,是经济趋同假说的基础(刘凤良,2006)。假定其余外生变量并不产生变化,长期稳定于某一个值附近,那么经济增长将长期维持稳定状态。在边际效应递减作用下,富国经济增长将逐渐减缓,贫穷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渐加快,长期来看,贫穷国家经济增长水平将最终赶上富裕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最终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经济水平逐步收敛,这一现象称为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目前,经济趋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地区差异、时空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叶林等,2018)。

2)组织趋同的相关理论。

Tolbert等(1983)认为组织趋同过程受理性选择和合法机制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趋同现象在前期表现为自我理性选择,即组织自身能够决定是否需要采纳该制度,后期则受到合法性机制影响,即该种制度已经被其他组织所接纳,迫使组织本身接受。同时,制度环境通过强迫、模仿和社会规范也能够实现社会组织的趋同(Maggio et al., 1984)。组织趋同被用于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地区特色文化发展战略、旅游业监督管理、消费行为、发展战略等方面(齐飞,2014)。

3)条件趋同的相关理论。

在经济趋同和组织趋同等理论发展基础上,基于系统之间的不确定性发展,谢康(2005)提出了条件趋同。从趋同的动因来看,一是社会交易成本的最小化目标。具体表现为趋同行为有利于减少协调成本(促使系统之间的偏好趋于一致性)、信息成本(解决信息非对称,实现产业组织观念和思想的一致性)、运作成本(通过产业融合和共享减少组织结构成本)和制度成本(制度相近则资源整合利用更加高效)。二是受收益递增的驱使。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某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预期收益,会伴随着购买的人数增加而递增,是一种从众行为获得的收益。从趋同分类来看,可以划分为同质和异质趋同(属性划分标准)、条件和无条件趋同(范围划分标准)、方向相反和一致趋同、一重和多重趋同(单一技术为一重趋同,不同群体则为多重趋同)。在此基础上,肖静华等(2006)、谢康等(2012)将该理论应用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的技术路径之中。结合谢康提出的趋同理论,假定产业 A 和产业 B ,两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趋势。如图2-4所示, X 1 i 代表产业 A 在某一个阶段融合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i 归属于1,2,3,…, m ,起始位置为 a X 2 j 代表产业 B 在某一个阶段融合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j 归属于1,2,3,…, m ,起始位置为 b r 1 r 2 分别为产业 A 趋向于产业 B 以及产业 B 趋向于产业 A 的融合系数,能够反映出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条件趋同理论指导下,本书探究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质量问题。

图2-4 趋同理论视角下的产业融合

资料来源:依据肖静华等(2006)、谢康等(2009)条件趋同理论绘制。

4)条件趋同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在技术效率和趋同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概念进行数理推导,谢康(2005)指出融合在经济和生物学中称为趋同,而在数学中被称为收敛现象。依据趋同模型, CUL 表示文化产业, TOU 表示旅游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可以表示为两个产业的趋同过程。假定 CUL j 表示文化产业在 j 阶段末所处的位置, TOU j 表示旅游产业在 j 阶段末所处的位置, CUL 0 设定为 a TOU 0 设定为 b 。假设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融合指数为 r 1 ,旅游促进文化产业的融合指数为 r 2 ,两者均是产业融合路径演化速度的反馈。为简单化模型,此处,令 r 1 = r 2 = r ,假定经过一轮趋同融合之后,由原先的 CUL 0 TOU 0 位置演化为 CUL 1 TOU 1 位置,同理,在经过多轮趋同融合过程之后,由 CUL 1 TOU 1 位置演变为 CUL n TOU n 位置,结合上述趋同理论可知, n 阶段末文化产业或者旅游产业所处的位置为:

由公式(2-1)和公式(2-2)可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演化过程。为此,可将上述公式定义为旅游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程式,为进一步证明上述公式符合融合互促发展规律,只需证明第 n 个阶段 ,结合公式(2-1)和公式(2-2)可知:

,通过进一步求解 A n ,可以证明出 ,原命题成立,在经过多轮趋同融合发展之后,在假定的理想发展状态下,能够实现最终的趋同目标。为此,本书将基于条件趋同理论,尝试构建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假设模型及测算模型,以进一步拟合和估算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4)耦合理论。

1)耦合理论概念与特征。

“耦合”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学,伴随着相关研究深入,耦合概念被拓展至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耦合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物理领域中彼此相互作用现象的单一描述,更多被用于诠释自然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或者系统之间所产生的复杂性影响和彼此作用现象。在此背景下,“系统耦合”概念被部分学者进行了诠释,如彭攀(1995)认为某一个系统的功能与另外一个系统的发展条件契合,同理,另外一个系统的功能亦与某一个系统的功能吻合,构成了系统耦合循环往复回路的自组织现象,称为系统耦合。任继周等(1994)从生态系统出发,认为系统耦合是两个系统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亲和行为,并不断向更深层次递进的现象。一般认为,两个或者多个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表现出密切的互惠关系,称为良性耦合,反之,则称为恶性耦合。良性耦合有利于形成新的复合系统,促使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分散发展,通过耦合弥补原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逐渐形成新的有机体(杨玉珍,2011)。笔者以简化的两个系统为例绘制了图2-5所示的耦合度图形。其中 f x )与 g y )分别代表两个系统, K 1 K 2 K 3 依次代表由低到高不同水平的发展曲线,而 BB′ O 1 O′ AA′ 代表协调度射线, F O 2 T 处于相同发展水平,但 F T 处于系统耦合的“高发展水平和低耦合水平”陷阱。 O 1 点虽然处于协调度射线上,但发展水平较低,容易陷入“高耦合水平和低发展水平”陷阱。可见,耦合度本质上用于衡量多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程度,综合考虑了系统之间的发展水平和协调水平。

图2-5 耦合度图形解析

资料来源:依据耦合理论绘制。

目前,耦合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中已相对成熟,重点探讨了系统耦合协调作用机理、协调发展特征以及演化,并对旅游系统内部以及生态环境、城镇化、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生延超等(2009)探讨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翁钢民等(2016)全面测度了我国31个省(区、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袁中许(2013)实证分析了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协调发展。张春晖等(2013)基于供给和需求视角,分析了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发展。

2)耦合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耦合理论能够探究两个及两个上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关系。本书重点探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质量问题,两个产业的融合能够极大优化两个产业自身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亦是融合质量的重要表征。文化和旅游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实现了功能的延伸、互补和拓展,最终实现两个产业之间的紧密配合发展局面。为此,本书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在测算出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产业融合两条融合路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模型估算两条融合路径的协同发展水平,并将其视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指数。

2.1.2 关于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

为了从理论上验证本书所提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3E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将其与TOE框架理论有效结合,通过将TOE框架理论嵌入3E评价体系之中,提高了文化和旅游产业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其提供了理论诠释和支撑。

(1)TOE框架理论阐述。

TOE框架理论由技术(Technology)、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三个维度构成(见图2-6)。最早出现于Tornatizky和Fleischer《技术创新的流程》一书中,提出了技术应用情境对其效果产生的影响。TOE框架理论将影响技术的应用划分为三类(谭海波等,2019),一是技术资源,聚焦于技术资源对产业组织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的影响,地区技术资源与产业组织相互匹配则能够促进其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二是组织条件,其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程度,聚焦于组织应用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如何,例如对组织的发展规模、组织的制度、组织的资源条件、组织的经营范围等方面(Walker, 2014);三是环境条件,组织的环境条件对组织的技术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例如组织所处的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环境、政府的规制等方面(Oliveira, 2011)。伴随着TOE理论发展,其被更多研究所关注,广泛应用于技术应用场景的差异化分析(Awa et al., 2016; Zhang, 2017),例如电子商务、政府信息服务、大数据技术、工业数字化等领域。还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政府网络建设的形成条件、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影响因素、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bed, 2020)、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扩散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

图2-6 TOE框架理论

资料来源:由笔者绘制。

(2)TOE框架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综合TOE框架理论,借助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指标维度建构提供理论诠释和支撑。在指标构建过程中,本书提出了“发展要素(Element)—发展效应(Effect)—发展环境(Environment)”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指标体系,简称为3E评价体系。通过嵌入方式将3E评价体系与TOE框架理论相融合,更好地诠释本书所构建的3E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即技术资源维度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先决条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是否与目前文化和旅游产业组织发展相匹配,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发展。而产业组织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其对技术要素投入产生的影响如何,其规模和绩效如何,地区环境因素与产业组织相互匹配能够促进其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通过将TOE框架理论嵌入3E评价体系之中,提高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为其提供了理论诠释和科学支撑。

2.1.3 关于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市场、劳动力、资金等经济要素和资源总量并非无限的,长期发展中,需要与其他地区产生关联,促使经济要素和资源在地区之间形成流动和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地区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了空间相互作用,增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Ravenstein, 1885)。

(1)空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发生条件。

Haggett(1972)参考热传递现象,将空间相互作用划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分别指不同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现金交易和资源扩散。可见,地区空间联系表现为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和扩散。Ullman(1985)将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条件划分为地区之间具有互补性、中介性和可运输性。互补性指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而中介性则为推动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提供可能。可运输性指地区之间的可达性,而运输距离增加,会增加空间关联的摩擦力,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在逐渐减弱。

(2)空间扩散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空间扩散和传播受特定时空制约,由原生地扩散至目的地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秦可德,2014)。具体而言,传染扩散是从原生地逐渐向外扩散。等级扩散被应用于空间溢出效应发挥上,接受地区的吸收能力强,则扩散效应作用显著。同时,如果等级扩散过程中周边接受地区数量并未增长,则表现出重新定位扩散。影响空间扩散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阻力和障碍因素。阻力因素是指新事物的发展只有少数群体接受,伴随着时间推移,参与群体增加,会出现“赶浪头”效应,出现爆发式的增长;障碍因素是指新事物在空间扩散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如自然条件、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同时一般情况下,空间扩散符合地理空间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越远,扩散作用的影响越有限。

(3)空间溢出效应与实现条件。

1)空间溢出效应。

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本地区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自身基础,也需要获取自周边乃至更远地区的知识和技术扩散,从而促进本地发展繁荣。从类型上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效应。宏观上能够推动产业在地区之间形成空间集聚,中观上有利于加快产业创新发展,而微观上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知识传递、企业间的产品竞争等。

2)空间溢出效应的实现条件。

空间溢出效应的实现条件虽然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但主要受到地区溢出和受益双方之间的彼此作用影响。结合已有文献来看(Shi et al., 2021),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为:一是溢出与受益双方存在适当的技术发展差异,缘于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门槛特征,即当溢出和受益双方技术距离尚未达到某一个临界位置时,溢出效应与地区双方的技术差异存在正向关联,能够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反之,空间溢出效应超过某一临界位置时,则会出现溢出效应与地区双方技术差异的负向关联,不利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二是受益方具备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即在溢出和受益双方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情况下,如果受益方对溢出方的知识和技术的吸收转化能力较弱,那么在受益过程中难以实现技术效率的再次创新和提升,溢出效应亦难以实现预期效果。三是溢出和受益双方均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与合作。如果受益方研发投入不足,会引致其创新能力较弱,不利于溢出方获利,难以形成互惠和互利关系,双方难以展开长久、持续且稳定的合作。四是受益方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该具备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是形成高度开放经济体的必要条件,亦为溢出和受益双方合作发展创造条件,降低知识技术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成本,提高合作效率,进而实现技术引入—空间溢出—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溢出具有显著关联,且在文化和旅游产业中应用相对广泛,如唐晓莉等(2016)认为地区旅游类型、空间距离、旅游承接力和旅游流规模是影响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的重要因素;王松茂等(2020)探究了旅游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纪小美等(2015)探究了入境旅游流的空间溢出效应。亦有学者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探究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空间关联网络,如张新成等(2021)通过空间引力模型,构建了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的空间关联网络。王俊等(2018)运用引力模型,探究了我国地区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张涛等(2021)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陈金丹等(2017)探索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关联网络。

(4)空间溢出效应相关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

本书中有关空间溢出效应支撑理论的运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书通过空间关联分析,判断得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空间中具有显著的关联特征,即本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会受到周边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空间溢出效应的邻近竞争机制,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空间竞争行为进一步探索和论证,分析不同空间竞争作用模式下会产生哪些影响,其作用差异体现在哪里;另一方面,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构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的空间关联网络,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空间关联结构形态进行深入探析,即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过程中,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的空间关联网络在整体与个体层面将表现出怎样的网络结构与演化特征。为此,该理论亦为深入探索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提供支撑。 g2WP50ePRFiPxXHMnz7out54IVpWgdMPtIry1+NKrodYMz82/dJKhBi39QWL7K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