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四型”党建模式赋能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

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

【摘要】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引入系统管理理论,借鉴企业发展“7S”模型,探索实践“卓越型、价值型、融合型、保障型”高质量党建模式,总结提炼国企高质量党建工作内涵和启示,以增强核心能力,打造党和国家值得信赖的“大国重器”。

【关键词】 改革重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重要论断。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明确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都要向高质量目标迈进,这是新时代党赋予国企的重大使命。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背景下,系统架构塑造出高质量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相互联结、相互推动,激发出强大合力和创造力。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顺应世情国情调整发展时代需求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严峻复杂、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国有企业必须站在未来看现在,围绕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在主动作为中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夺取成功。

(二)落实科技自强兴装强军战略需要

当今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龙头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引起作战方式、理论和军队编制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必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党中央、中央军委推进装备竞争性采购,带来激励和竞争效应。军工国企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落脚点,探索实践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旨在解决党的建设系统性、整体性问题。国有企业必须从顶层设计上系统推进党的建设布局,以激发党建活力为目标,解决突出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优秀人才凝聚起来,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位,更好地完成党中央交予的使命和任务。

(四)弘扬国企精神提升核心能力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央企集团战略性重组。2019年11月,“南北船”整合成立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加快推进下属电子信息科研院所重组,罕见推动“所+所”整合,成立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中弘扬以核潜艇精神、航母精神为代表的国企精神,忠诚履行兴装强军使命责任。

二、研究理论和框架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是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国有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经济属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企篇章”科学理论体系。国企姓党,如何把“根”扎深扎牢,把“魂”铸高铸大,是推动并保障国企实现经济组织功能的根本前提。

(二)引入系统管理和企业发展“7S”理论模型,找准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系统管理理论主要用系统论观点研究和组织企业的管理活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与系统管理理论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根据麦肯锡企业发展的“7S”理论模型,即三个硬件要素(战略、结构、制度)、四个软件要素(共同价值观、员工、作风和技能),其中四个软件要素与高质量党建构建有着共同价值着力点。

(三)深刻理解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作内涵并构建理论研究分析框架模型

党建工作与高质量发展是一体的、有机统一的。国企改革重组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终极目标,从党建工作价值创造出发,把方向、强堡垒、促改革、正清风,推动实现党建工作价值和效能最大化。基于以上内涵,细化分解出改革重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重组整合共40项研究指标,构建框架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课题研究框架分析模型

三、调查研究主要发现

课题调查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等13家改革重组二级单位,收到问卷10184份,研究主要发现:

(一)党建在改革重组中发挥作用与员工对单位整合重组的发展前景的看法正相关

81%的员工认为党建在改革重组中发挥的作用较大,80.56%的员工对单位整合重组发展前景比较有信心或充满信心。数据分析显示,党建在改革重组融合中发挥作用越强,员工对整合重组的发展前景越有信心。

(二)党建工作融入中心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调查反映当前最需要改进党建工作中,融入中心推动发展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其中,支部融入中心促进发展与促进改革重组呈强显著性。

(三)党建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党建工作的主要突破口

调查认为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形式依次是基于互联网开展党建、党员先锋岗、示范岗、“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活动等。这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提供突破点。

(四)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有利于促进改革重组国企高质量发展

数据回归分析,以支部决策机制、党建工作考核为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与改革重组前景之间有显著性关系。国企改革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落实,重视制度体系建设。

(五)精准解决改革制约因素是国企高质量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61.37%的职工认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促进改革重组的最关键因素,59.63%的职工觉得应加强思想统一团结协作;另外,加强顶层规划战略引领、技术交流创新发展、共同开拓市场竞优、加强人才交流培养等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点方向,都为高质量党建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改革目标和切入点。

四、实践路径和落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秉持“国家的院所要承担着国家和行业发展重任”理念,从2019年开始推进全域规划、系统整合、融合发展,推进党的建设与改革重组的深度融合,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压舱石”作用。

(一)党的领导全面融入,担当改革中坚,构建党建改革一体化运行治理体系,目标同向打造卓越型党建

1.政治功能引领,融洽班子提高站位推动党建改革一体发展

党的领导和企业治理体系融合。成立党委改革融合领导小组,落实“四同步”“四对接”,明确党委隶属关系和领导班子管理体系。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并贯彻到基层,把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求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要求写入研究院及下属二、三级15家公司章程,整体发挥党建作用。

聚力战略制胜和改革重组统筹推进。落实党委对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和全程把关,遵循“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原则,推进两所整合,实现了顶层策划、中层执行、基础制度和管理平台的“四统一”,推动基于数字和绩效驱动的管理模式,通过MBSE转型加快研发体系升级。

坚持“三重一大”发挥整体合力。规范党委会、院务会、党政联席会决策内容、程序。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贯穿改革过程。坚持发扬民主,依法科学决策。完善班子内部授权体系,支持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开展工作,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改革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并落到实处。

2.党委作用引领,战略推进“所+所”改革重组新模式

坚持战略谋划全局。按照“战略引领、资源统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思路,研判确定改革重组路线图,通过组织架构整合、管理职能整合、党建群团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能力资源统筹、技术交流融合、舆论宣传引导七个方面,对整合的步骤、方式、路径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并有序实施推进。

实施“加减乘除”策略。从战略层面,组织重组最为优先,资产重组相对滞后,而处在当中的规划重组和业务重组则最难。从战术层面讲,重点实施整合“加减乘除”重组模式。加法,即联合技术创新发展;减法,即大力化解多余产能;乘法,即以创新和产融结合做乘法效应;除法,即消除制度死角不能滞后。改革先做“除法”,再做“加减乘”,从深水区走出来,进入新寰宇。

3.效能释放引领,党委牵引关键环节推动改革重组纵深发展

整合创新解决专业分散、主业不强问题。按照机构扁平化、管理专业化整合业务机关,管理机构规模保持“1+1≈1”;成立联合发展论证中心,加快研究院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运营,带来“矛”与“盾”技术独有的碰撞和交融。

“三联合”创建一体化综合研发体系。联合试验,开展现役实战对抗试验;联合论证,军委科技委、国防科工局等创新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联建管理,建立“管理组织资产、促进员工成长、聚焦业务应用、驱动知识创新”知识管理体系。2019年产品竞优中标率仅24.14%,2020年至2022年中标率上升到66.67%。

整合两所科研能力条件。实现“一总部两院区两基地”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科研生产调测试验以及科技产业研发工作。建设南京、扬州两院区,打造两个主要外场试验基地,通过统筹建设和优化利用院内6个能力条件建设,实现科研生产能力的体系规划、协同互补和内涵发展。

4.强军使命引领,融入战略聚力创新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聚焦愿景目标,实施“战略领航”工程。党委做好高质量发展纲要顶层设计,明确了远景发展战略目标,形成总部、产业及专项三级,长期、中期、短期三类战略规划架构,同步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成本工程、“两金”压降等提质增效行动,有效推动中心工作。

聚焦强军首责,实施“强本拓域”工程。围绕大系统、大项目形成“拳头”,做强海用领域体系建设和核心主导能力,拓展其他军兵种市场领域,从技术支持、解决方案提供、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现对客户服务再增值。丰富军贸货架系列产品,树立市场口碑。

聚焦自立自强,实施“创新制胜”工程。找准党建与创新结合点,加强对基础技术投入,完善论证中心、国防实验室、研究部“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架构,完善个人—团队—部门、项目—特区—领域“两维一体”创新激励机制,突破一批型号研制关键技术,探索一批前沿技术,超前部署一批前瞻性技术。

聚焦军民协同,实施“优势再造”工程。围绕“5+2+2+1”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智慧电子信息、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与食品包装工程、医疗器械、环保工程5大产业板块,创建智能制造、智慧海洋2大产业集群,培育2家上市公司,创立扬州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支撑产业快速发展(见图2)。

图2 构建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企业文化工作体系

(二)思想铸魂文化领航,坚持培育和弘扬共同价值观,工作同心打造价值型党建

1.思想铸魂引领,融入大局坚定高质量赋能高质量发展信念信心

及时跟进学,学习机制突出常态化。每月编印中心组学习汇编;每季举行形势分析会,分析研判党建工作和改革重组一体化运行机制;每年专题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党建工作,做到讲政治知行合一。

上下贯通学,学习主体突出全员化。把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开展主题教育,建立“四个一”常态化学习机制,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每季度一次党建分析会、每半年阶段性总结、每年党组织书记至少上一次党课。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和安排,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指导。

丰富载体学,学习方式突出立体化。每年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党性教育”强化班等,坚守政治学习的主阵地;每年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成立基层支部“云党校”,开发微党课,推行“线上+线下”“课堂+平时”的学习模式,有效激发组织整体功能。

2.文化品牌引领,思想融心提升改革重组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党委在改革重组中,明确发展愿景引领,优秀员工以点带线成面的星火燎原之势,开展文化理念大讨论以“文”化人,建立健全文化理念价值体系。

创新年度文化月载体以“文”促融合。启动“四融文化工程”,即理念引领、思想融心,制度为纲、流程融合,行为导航、业务融合,物质为基、资源融合。从2019年开始,分别以融合、文化、创新、质量、奋进为关键词,推动军工文化落地生根,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积极创建并申报全国文明单位。

3.调查研究引领,融入中心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改革发展

党委打造决策层(政治传播)、影响层(环境传播)、舆论层(职工传播)三级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以体系建设打开“面与线”、以深度调查研究解决“重难点”,持续完善“三四五”思政工作模式。

紧扣改革深度调研提供决策依据。依靠干部职工搞改革、谋发展,汲取经验,防范风险。通过实地考察、与整合单位交流沟通等,广泛调研整合运行情况,用心思考,把准基层群众的思想脉搏和愿望诉求,确立可行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并融入两所重组整合方案,促进科研生产发展。

围绕重组整合创新思想政治方式。提出“八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EAP工作,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建成职工心理驿站。建立兼职思想政治工作员队伍,邀请EAP专家岗前培训,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排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党建课题“项目化”助力改革发展。坚持把党建课题研究作为解决基层管理短板项目,理论联系实际让党建更有生命力、感召力。近三年来,获得中国政研会二等奖1项、中央企业政研会二等奖1项、中国船舶集团优秀政研课题7项,2023年获得全国政研会优秀单位称号。

4.宣传思想引领,发挥新闻宣传促进改革发展战斗力、影响力

围绕改革目标,加大宣传力度。适时将融合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向员工发布,讲好八院故事、传播好八院声音、阐释好八院特色。

搭建四大平台,建强通讯员队伍。建立党组织书记群、宣传工作推进群,实时共享新闻线索,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专用投稿平台,加强信息收集、加工,打造资源融合平台;举办新闻业务专题培训班,表彰优秀通讯员,完善稿酬发放机制,搭建风采展示平台。

统筹六大阵地,构建全媒体矩阵。持续建好“一刊一网一号一微信”的宣传主阵地,上线“第八研究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创刊月刊《八院通讯》,定期发布《改革快讯》,做到大屏、橱窗随时更。区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根据受众特点,在不同阵地推出内部政策、短视频等不同内容。

创新宣传策划,塑造形象提升品牌。宣传报道的视角逐步向阅读者的视角转变,深化“榜样在身边”宣扬,制作党建专题片,拍摄微电影,受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八院通讯》获全国船舶新闻先进报刊,获得全国船舶好新闻一、二、三等奖21项。

(三)党建引领夯实能力,提升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战斗力,同步打造融合型党建

1.融入大局党建引领,实施示范工程,以上率下推动发展

党委领导班子带头抓党建,每年都与基层党组织签订责任书。每季度召开党支部书记例会、每半年听取工作汇报、每年年底点评支部书记述职述廉,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搭建“三个平台”,让党员奋斗有目标、考核可量化。划设“党员责任区”,将党员履责情况与岗位管理结合起来,组建党员突击队,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注重从经营管理一线骨干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创建工作,激发党员争做实事的“排头兵”、开新局的“领头雁”。

2.融合体系目标引领,实施强基工程,夯实基础凝聚发展

组织设置规范化。在组织上融合,推动符合条件项目建立临时党支部。在改革重组、机构调整时,同步设立党的组织,着重支委班子的选优配强和结构优化,机构设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党建工作标准化。在目标上融合,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组织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推行基层党支部分类定级、达标创优,通过加强过程管控和进度看板等方式,大力选树宣传示范支部,总结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支部工作法。

党建创新项目化。在举措上融合,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活动,2021年以来,申报认定创建了46个特色品牌,2023年组建54名“党建员”队伍,成立党建品牌研习社,价值观培养增强动力,员工队伍建设壮大主力,作风建设激发活力。

深化结对新机制。多层次拓展内外结对共建,增加交流频度,拓宽研讨深度,扩展合作广度,强化保障力度,促进党建价值创造力,创新“主题党日”,构建结对共建特色品牌库,不断形成融入中心的典型案例。

党务管理精细化。开发运用“智慧党建”信息系统。队伍建设专业化。建立准入机制、健全履责机制、完善培养机制、探索激励机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党建工作有声有色,更有生命力、感召力,为改革发展带来了有利契机。

3.融聚发展机制引领,实施育人工程,打造可持续跨越式人才高地

建立人才荟萃机制,强化源头储备,会聚天下英才。与20多家著名高校、政府部门、央企国企签订合作协议,广揽英才。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骨干人才工作,修订科研人员技术线认定体系,增强科研人员创造力。

完善选贤任能机制,提高用人标准,确保风清气正。优化干部“育、选、管、用”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大范围采用竞聘选拔干部的方式,大幅减少中层干部数量。制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行动方案,既关注在科研骨干、市场经营管理表现好的,也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让干部有盼头、有干劲。

构建实践锻炼机制,练就过硬本领,培育优质队伍。以重点型号工程、预研课题为载体,以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点、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专家队伍;建立科研人员型号和专家两条职业发展路径;打破科研人员晋升“天花板”;通过技师、高级技师评审、技能人员升级考核,完善技能人员职业晋升体系。

健全科学激励机制,鼓励担当作为,激励干事创业。通过“岗位分类+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结合,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并实施专项奖励,建立起柔性可迭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完善管理职务、专业技术序列等级并行的人才成长机制。

4.协调发展凝心引领,实施桥梁工程,上下同欲服务发展

聚力践行“共同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了“五维一体”数字化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系统考虑公众对产品、服务、运用的隐忧,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更高水平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严格履行央企责任。

扎实做好群团工作。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纽带作用,实施“青马工程”“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加强统战工作,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演讲、摄影、书画、文艺会演、运动会等活动,多个集体、个人获评全国、省级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

以人为本推进完成上百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依托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开展定点帮扶,选拔驻村干部,组织消费扶贫,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

(四)融会监督正风肃纪,行稳致远筑牢良好政治生态,责任同担打造保障型党建

1.正风肃纪引领,融会监管规范运行构筑起大监督体系

围绕中心,深化政治监督。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监督检查,常态化制定各层面责任清单,签订责任书,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责任链条;巡察督廉,系统推进、先后开展七轮巡察,实现巡察全覆盖。

严深细实,坚持“三不”一体。精准运用思想教育、严明纪律、选人用人、组织生活、继承创新等全面从严治党“五种手段”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协同;整合贯通审计、财务、法律等各监督力量,强化“关键少数”和干部监督管理。

联动协作,突出监督效能。高标准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组织巡视“举一反三”,谋划二十届新一轮内部巡察,通过“三重一大”决策/合同法务审核等风险控制、预算/离任/重大专项审计等控制风险,深化治理完善、经营合规、守法诚信法治院所建设。

多措并举,做好“后半篇文章”。2023年开展17类整改任务“大起底”,梳理整改清单2642条,通过全面梳理、自查自纠、检查复核、限时整改和销号管理五步骤,整改质效赋能改革发展;紧盯重点领域和环节,持续开展警示教育,铁腕纠正“四风”,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2.目标责任引领,厘清任务清单,健全责任链条

目标即方向。改革重组中确立了“制度先行”原则,形成一套含有170多份制度的管理体系;高标准编制实施党建“十四五”规划,建立“1133456”党建工作体系(见图3),优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具体为:

图3 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1133456”党建工作体系

党委明确党建工作的路线图、任务包、时间表,一年一个主题压茬推进,2020党建质量提升年,建立阶梯式考核评价体系;2021党建品牌建设年,建立“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创建体系;2022党建业务融合年,大力推动“党建+活动”;2023党建价值创造年,汇编74个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让“末梢神经”主动自觉动起来。

3.创先争优引领,确立评比标准,明确争创路径

以“党建争优”目标为牵引,开展争创“四强四优”活动。即争创“政治引领强、推动发展强、改革创新强、凝聚保障强”的党组织;争当“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党员。依托党组织等级评定和党员积分管理明确争创路径。

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的评选和命名,组织开展党员突击队的提名、评选、授旗以及成果评估和表彰,组织开展“两优一先”推荐评选及表彰,形成党员先锋岗重大项目全覆盖、过程督促全覆盖、考核评价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做法。

4.体系考核引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

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既看经济账,又看党建账,落实“一岗双责”。院领导根据评价意见进行改进。通过建立员工、部门、业务、项目、重点工作、党务、体系等多维度关键绩效考核体系,补短板、强弱项。

全方位健全党建考核体系,按照班子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推动发展党建创新及加分或否决项等8类、25项指标体系,聚焦党建考核落地明确验收标准。突出党建融入中心,明确支部考核最终得分=支部党建考核分值×70%+支部促进中心工作分值×30%,验收结果作为先进党组织参评门槛条件。

探索形成了季度自查、半年检查、年底考核相结合,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党建动态考核评价模式。通过过程跟踪、年度集中检查和优秀党组织专项申报相结合的途径,依托年度党建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群众测评等考核方式,每年年底综合评价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制情况,并个性化反馈。

党建考核、经营业绩考核相互捆绑,不以“材料论英雄”。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看工作台账、召开座谈会、下发征求群众意见测评表等方式综合了解情况,按照15%的权重,将党建考核分对应于绩效考核体系,直接与绩效薪酬、干部考核挂钩,不断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五、阶段性主要成效

(一)“四型”党建为高质量提供基础引领力

坚持党建“进治理”“进决策”,通过党的领导全面融入,把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重组目标转化为创新力;通过思想铸魂文化领航,构建八院特色品牌库;通过党建引领夯实能力,把党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带动力;通过融汇监督正风肃纪,把党的纪律作风转化为执行力。第八研究院在中国船舶集团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排名由2020年的第30名提高到2021年的第17名,2022年更是达到历史新高,提升到第8名。

(二)“四型”党建助推产品体系发展新合力

以“鼎新”带动“革故”,打破长期以来探测与电子对抗技术封闭的壁垒,快速形成信息探测与干扰对抗融合发展,致力打造高精尖探测对抗系统体系产品,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矛”与“盾”“在一起”“真对抗”“成一体”“快发展”目标。

(三)“四型”党建保障经营竞争力持续增长

坚持需求牵引、作战牵引和技术驱动、效能驱动,五年来实现了五个转变:基本定位由以单一保军为主转变为以军为本、军民融合;科研模式从跟踪研仿转变为自主创新;服务范围从舰船电子转变为陆、空、天多领域和国计民生多市场;人才队伍从以自己培育为主转变为自主培养和国内外引进;发展目标从研究院所转变为高科技产业集团,取得了经济规模、资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三大指标的量质齐升,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和集团管理创新成果18项。

其中,防务产业部分探测预警系列、信号侦察系列主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产品交付创历史新高。多年来,第八研究院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等成果376项,其中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民品产品打造“鹏力”“海博威”品牌,多个细分市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鹏力电子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实现国产化替代,获得中国航海协会特等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鹏力超低温、海通公司填补国内空白,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鹏力智能装备达到国内顶尖水平。鹏力塑造连续五年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第一。

六、实践启示和思考

(一)融入卓越型党建治理体系,运用系统思维推进改革重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从程序上完成改革重组并不意味着改革重组的完成,只有做好长期整合计划,按步实施,特别注重在党的建设、发展战略、组织管控、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合,才能达到改革重组的目的,实现“1+1>2”的效果。

本课题验证了党建引领作用发挥是影响改革发展的最重要一环、现有考核激励机制对改革重组影响较大。国有企业构建党的领导和改革发展一体化运行机制,从改革重组需要出发寻求、开发各种资源,协调并统一组织各种资源的功能,树立系统组织观念、建立系统组织结构,使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以确保党中央一声令下,国企能成为党和人民信赖和依靠的力量。

(二)打造价值型党建目标体系,塑造共同核心价值观是深化改革重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因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涉及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科研生产、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干部人才等诸多方面工作,关键是精准确定改革发展制约因素。虽然重组整合的不同单位在企业文化、利益诉求、经营理念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但做大做强企业是共同的根本利益。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落脚点要放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上,围绕改革出谋划策,聚焦发展组织动员。完善理论武装体系锻造思想利器,重点探索、凝练、融合、塑造共同核心价值体系。党建工作只要有助于促进这一共同的根本利益,就能赢得话语权,成为各方意愿信任、值得依靠的组织力量。

(三)构建融合型党建组织体系,树立创新思维是推动改革重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

国有企业组织形式、人员构成类型多样,面临的问题各有侧重。只有真正解决问题,改革重组才不是一句空话。国有企业组织形态、科研模式、经营机制、要素流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要根据改革重组单位的类型和特点,制定分析问题任务清单,因企而异、因企制宜,研究具体解决措施。

改革重组国有企业严密党组织体系建设,推进深度融合互促,着力建强基本队伍,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发挥基层部门管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创新精神,才能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四)履行保障型党建监督责任,进一步保驾护航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行稳致远

由于长期以来宏观管理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组织机制和管理制度处于相对“矛盾”状态,特别是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和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生产经营性组织的竞争型、开放型文化和相对封闭的文化,为吸引人才而制定的鼓励措施与国企固定薪酬制度等一直并存。

国有企业要找准改革重组与制度监管的结合点,将各项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到位、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推动国有企业在应对危机中提升竞争力,推动改革重组规范运行,强化监督管理,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以卓越为方向,以价值为目标,以融合为方法,以保障为支撑,改革重组中探索实践党建“四型”模式,顺应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客户需求,形成了全新合力和发展动力,打造党和国家值得信赖的“大国重器”,被国务院、中央军委等联合表彰及奖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课题研究人员

余宏明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袁凯苏 中国船舶集团党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

王培培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巡察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魏新宇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党群工作部专务

王 梓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处高级业务主管

芮雨晨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党群工作部干事

主要执笔人:王培培 魏新宇 jk0dliUP1rrOlVnYBy/SzSVZYPj8ow923Odk9ydKgM86RMdyJejzPCaJSJTAVh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