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特征及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概念辨析

新媒体是一个舶来品,它出自1967年时任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的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之手,他规制了一份有关研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意向书,意向书中首提“新媒体”(New Media)一词。1969年,E.罗斯托(E.Rostow)(时任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向总统递交的专门报告之中,“新媒体”一词被频繁提及。这样,“新媒体”在美国成为时髦词语,并且逐步流传于全世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媒体”出现在一些译介学术作品中,依照笔者当前搜索到的材料,其首现于1978年的一篇译文之中,文中首提“大功率的新媒体运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后,一些译介作品中“新媒体”一词常出现。此时,人们研究的核心聚焦于如何以技术变革教育方式。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普及化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成为时代新宠。人们对新媒体的学术探讨,则始于世纪交替之时。2000年,吴征撰文指出:“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新媒体定义为交互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他认为新媒体具有非众化、互动性、复合性、全球性的特征。

21世纪后,大量的学术专著中都给出了新媒体的内涵。专家学者们从多种视角出发,得出了新媒体的多种定义。但是至今国内学界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远未统一,专家们也是各执一词, 以至于出现了定义众多,难分伯仲的情况。

新媒体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根结底是新媒体这一词语本身指向性弱、模糊性强。人类先前的媒体为报纸—广播—电视,每阶段的物化特征鲜明,定位准确,而新媒体则概念模糊、界限不明,难以准确地、形象地表达出来。

以时间为关系点,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新旧是相对的,对比报纸,广播为新媒体;对比广播,电视为新媒体;对比电视,网络又是新媒体。宫承波则从技术运用的视角对新媒体进行了概述:“广义上的‘新媒体’可以作如下界定: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同时,国内围绕新媒体的外延组成、传播特点、传播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也展开了深度的研究。

综合梳理与分析学术界对新媒体的各种观点,笔者认识到,研究者虽阐释角度各异,定义不同,但新旧媒体是相对的说法,其定位是动态发展的,很难给予严格的定义,仅可以在相对稳定的时期给出定位。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可知,专家学者们大都把新媒体归结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基于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所产生的新的传播方式。本书中的“新媒体”指代广义的新媒体概念,即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上,依托现代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触摸媒体等,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有线或无线的数据服务,实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及时互动的媒介总和。对大学生来说,其常用的新媒体为手机媒体,主要包括手机报、电子书、微信、QQ与微博等。微信、QQ、微博是不同专业大学生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最主要的三大媒介。

表2-1 大学生常用新媒体类型划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分析

新媒体把大众带入了“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凭借其虚拟开放的平等性、便捷互动的高效性、分众化的高度主体性,逐渐增强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时下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新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了迥异于传统媒介传播的特征。

1.信息内容的海量与复杂性

新媒体在信息传输量上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信息形态上具有纷繁的多样性。相比报纸、广播、电视只能在单位时间和空间中传播有限信息,新媒体储存和发布的信息容量巨大,体现了信息的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互联网技术在用户获取、内容采集分发以及价值传播方面具有优势,传统媒体要积极拥抱新媒体,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 从传播学发展历程的视角,我们正处于媒介传播的第五个阶段即数字化传播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互联网能够制作、发送信息,并以非线性方式输入网络之内,进而造成了信息爆炸性增长。一方面,海量信息带来的是对大学生群体视野的拓宽和境界的提升,充实和丰富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丰富多样的思想观念、浏览新闻信息,教师则利用新媒体充实教学内容,防止课堂教学封闭僵化。另一方面,信息时代处处充满了悖论和挑战。海量信息内嵌着的是多元的价值观念,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复杂信息,这对于思想政治品德正在发展完善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无疑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海量的信息虽然让青少年的视野更开阔了,但浅阅读、碎片化信息、对娱乐内容的注意力转移制约了青少年对学习的关注。大学生处于思想观念养成时期,应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坚持正面引导、正面激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2.传播速度的及时与便捷性

新媒体实现了从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线性向一对多、多对多的非线性转变,这是信息传播的大提速。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因此,它可以用来随时发布新闻,尤其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方面,互联网媒体的“刷新”更换功能比传播媒体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新媒体进入高校信息服务体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发展趋势。 就教育场域而言,这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现实与教育之间的时滞性,做到了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信息的平等共享,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变化了解的及时性。教师以时政热点作为教学素材,将课程内容融入其中,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然而,信息的及时性给传播效果带来了一定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和失效性的现象,很容易产生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这些负面新闻报道,一经“剥洋葱式”的深度挖掘后,被无止境肆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由于新媒体的新生和不规范,无限丰富多样的信息被不加控制地传播,造成信息传播的污染,导致传播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果不加以辨别,很容易被负面新闻误导,产生消极影响。

3.传播方式的跨时空与虚拟性

新媒体传播跨越时空限制,这种虚拟性是有技术保证的。新媒体利用通信卫星和全球联网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完全打破了有线网络的限制和国家等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在技术层面上,新媒体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完全控制互联网的问题。新媒体旨在打破时间、地域的樊篱,搭建社会公众平等参与、共同协力、共享资源的公共平台,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新媒体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原有的教育场景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段和现实物理空间中展开,而在新媒体时代则扩展了教育的时空场域。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构建了自媒体下的新的网络人际圈,在这个交往生态中,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平等实现思想的交流。另一方面,网络虽成为宅男宅女的精神家园和寄托,但也契合了本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对其自主性、主体性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但这样的跨越时空、虚拟性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传统人际关系的解构和消解,现代性的负向效应不断显现。部分大学生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信息交流传播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面对面的交谈变成一种以数码、光电为介质的交流。随着脱离实际的无效信息输入过多,大学生陷入虚拟世界之中而不能自拔。网上热情奔放、平等自由倾诉,回归到现实情景则蜕变为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失序和对真实生活场景的拒斥、不适应。

4.传播形式的高度开放与多元化

开放是无屏障,是介入者的对等,没有明确的门槛限制。而新媒体时代恰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以计算机为输出终端的互联网新媒体、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电视新媒体、以手机为终端的手机新媒体,为现实的深度开放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新科技应用产品的推陈出新,给受众群体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无尽乐趣,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供了内外融通的可能,实现了内外环境育人的联动和内外能量的聚合;同时传媒载体的创新,丰富了教育手段和途径,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大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专业领域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另一方面,内外环境的融通,直接带来了开放环境下,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等一系列的现代性问题。聚焦在思想领域,就是多元思潮、价值观念的激烈交锋。 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与我们进行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的激烈斗争。国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网络作为与我们党和国家对抗的工具和渠道,散布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虚假信息,迷惑群众,混淆视听。必须高度警惕反动、迷信言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服务的个性化与大众的分享性

人们都希望彰显个性,向往自由。当面对一条新闻或者一种社会现象时,人们不想简单地从众,总想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穿自己最爱的衣服,留自己喜欢的发型,向人们展现一个不同的“我”,使“我”的形象与众不同,引人注目。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会拥有一个信息互动与参与的终端,如智能手机、微信号、IP地址、QQ号等。通过这些终端,参与者可以对信息进行详细分类,发送到对应的平台上。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受众也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操控权,受众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所以,新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受众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中“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寻找和制作信息的用户,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建立起来的双向交流的系统。另外,受众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微信公众号、众多的搜索引擎等)实现信息的定制及分类检索。互联网媒体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信息加以储存和发布,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这样,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发布和接受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

目前,媒介生态剧变,传统媒介传播之中,大众处在传播链条的下游,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主动性被遮蔽。随着新媒体去中心化特征的彰显,加之信息传递成本的下降及小众传播的兴盛,话语权的垄断性被打破,大众渐进地融入传播链条的上游。他们既分享信息,又同传播者平等交流,此时,“大众赋权”与“去中心化”就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两大亮点。

(三)新媒体时代来临

新媒体时代的产生是人类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向。当前,“媒介融合发展进入全面发力、深化改革、构建体系的新阶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所认为的:“每一种文明都是以一种新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技术的引导为开端的。” 为了更为清晰地分析新媒体时代,我们先看一下人类历史上的“媒介进程表” 。本书认为将“新媒体时代”确定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技术用于大众传播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更合适。它建立在社会工业化基础之上,以技术为推动力量,影响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人类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开放的信息空间。

表2-2 媒介进程表

续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书中提及的“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发展演进中的概念,它与人类历史演进中因技术变革出现的媒介时代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表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恩格斯指出,社会若有技术进步的需要,则这种动力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目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世界,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推动力,引领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换和整个社会结构深层次调整。新媒体在各种衍生工具的助推下,俨然超越了历史上的已有媒体,其传播力与覆盖面大大得到了拓展延伸。亿万大众被新媒体科技裹挟其中,进入了新媒体的发展境遇之中,进而给大众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加速发展,新媒体迅速推陈出新,改变了固有的媒介生态环境,新媒体和手机通信设备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新媒体的又一个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并呈现出多样化的传播特点,为新媒体今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媒体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人们通过网络互相交流、传达信息。在未来,这一影响还会进一步扩大,人类的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智能化、科学化,新媒体将更加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

2.工具性之“非中性”特点

“技术领域的机器‘本身’对于政治目的而言是中性的——它能使一个社会革命化,也能阻碍一个社会。一部电子计算机既可以为资本主义的行政管理服务,又可以效力于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 各种媒体都是人类科技发展创新的产物,新媒体也不例外。其作为技术性发展的结晶,与人类史上任何技术毫无差别,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及改造自然的工具,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服务,其工具中性特征鲜明。但是,新媒体技术一旦被政治行动操控,它就不仅是技术工具,也可以成为一种政治工具,即追求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工具,也就具有了“非中性”作用,这种因被使用而产生的“非中性”作用正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非中性”指由于各国在网络技术中的能力差异,信息技术对不同国家的意义也不同。网络优势国家借助新媒体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将新媒体作为本国舆论文化宣传工具,逐步改变国际话语体系结构,最终产生对自身有益的行为。鉴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激烈竞争,西方国家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跨国界传播功能,进行国际宣传。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与政治工具,不能完全脱离现有国际格局,也难以摆脱国际政治博弈的影响,最终实现从中性向“非中性”的转变。

3.新旧媒介不断走向融合

成熟的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带动了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但从现实的发展来看,旧媒体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比如电视、报纸等,依然固守着自身的阵地和发展空间。未来的新媒体发展走势,必然是功能与资源的不断整合。传统媒体依托新媒体的超常传播力,新媒体汲取传统媒体的严肃性和深度性的优势。笔者认为新旧媒介不断走向融合,一种更为成熟的“全媒体”或许是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的。随着5G技术的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我国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不断实现创新变革,应用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社会服务力逐渐增强,已经深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说,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依旧会是主流,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最终实现电脑、手机、智能电视的“三网合一”,甚至也有可能是“多网合一”。新媒体要想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必须顺势而为,对强大的融媒体矩阵进行构建,以提高自身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及传播力。具体来说,新媒体应对融媒体矩阵进行积极建设,大大提高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能在新媒体当中融入视频化、移动化等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新媒体要想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目标,还可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融入新闻制作,同时还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对手机网站进行开发,积极打造多样化新媒体平台,通过微视频、微信、微博改变以往单向信息输出的方式,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宣传力。传统媒体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把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传统媒体转型中。

二、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关系变革

目前,我国社会已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利益主体多元化、个人需求层级化、社会关系复杂化。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外在表现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而相异。加之现实存在的诸多影响公平正义的问题,致使人们的价值观更趋务实及功利化。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介的逐渐普及和应用,西方各类意识形态、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纷纷传入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巨大冲击。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熟知新媒体的使用,获取了最新的资讯,增长了见识与才干,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独特一面,其价值形成过程、交际手段、生活学习方式等,都深深地植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基因。同时,他们对新媒体的发展关注度更高,对发展动向更为敏感。

(一)生活方式的变化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通过新的尺度的方式影响社会与个人的行为;延伸的出现需要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来处理日常事务。” 依照这种理论,新媒体推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劳动方式便捷化、休闲方式多元化、消费方式个性化与学习方式智能化。

1.劳动方式便捷化

劳动方式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手段,它是人类其他生活方式的基础。在网络技术革命的推进下,劳动者获取更多的相关劳动资讯,实现了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及网络化,自动化与现代化成为发展的方向。人工智能应时而生,推动人脑逐步走向解放,成为劳动的主体与主导,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传统观点被挑战。网络也使劳动者可以突破地理时空的限制,劳动者处理及传递信息的能力提升,劳动者的自由选择权得到进一步释放:网络招聘成为一种新的劳动选择方式。新媒体时代,系统论被人们广泛使用,网络系统由此而生,自动化的管理方式成为现实,机器人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3D打印成为未来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新媒体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契机。新媒体在传播方面更具优势,特别是在农产品网络销售方面。近年来,以抖音、西瓜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工具百花齐放,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尤其是网红,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可信度,更加直观方便。通过网络方式,加上产品本身的优良品质,销售者完成了从大众到精致的转变,也带来农产品获利空间的进一步提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时下比较火爆的新媒体形式,对于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在新媒体环境下,其他的劳动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挖掘、验证。

2.休闲方式多元化

新媒体的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着人们休闲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它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原因在于:人们劳作的时间大幅减少,休闲时间也就相应地增多,克服了休闲的障碍,休闲生活质量内涵提高——超越了人的生存的限度,促使生命意义得到升华。享受休闲时光的模式因网络而变,一种全新的模式进入人们视野,休闲生活更加多样化与多元化,网上休闲常态化:人们可以在网上冲浪,放松自我;也可以在网上与陌生人交流,减压放松;还可以观看网络直播实现休闲的个性化;等等。休闲已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休闲方式更多元,高质量的多样的休闲生活模式已成为大众的理想愿景。休闲时间越来越多,经济及其他限制条件越来越少,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后天习得能力增强,促进创新思维得到释放,为向高层次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基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互联网+”政策的出台也给休闲娱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产业的转型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休闲娱乐”的发展模式打通了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给各商家带来了更多流量和更高的效益,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为便捷和优质的服务,正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潮流和风向标。

3.消费方式个性化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消费现状发生新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渠道和消费方式不断增多,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消费是再生产延续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过程。消费方式的变革意味着人类生活质量在逐步改变。在网络的推动下,新的消费模式不断产生、不断进步,消费国际化与消费智能化逐步上升为主流。消费个性化已成为一种主导的消费方式,网购成为新时尚的标识,呈现出主权化、知识化、理性化、年轻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在网购潮流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网购大军,而且有不断壮大的趋势。2021年“双11”交易额再创新高,成功突破五千亿元,不仅使购物更加高效,而且极具娱乐性。网购正在以一种全新方式,引领中国的消费革命。消费者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消费模式已难以为继,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人们在这方面的新需求,消费个性化更加突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深入发展,平台服务不断优化,商家通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依托大数据技术,研判市场走向,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消费平台。人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普遍,网络消费的模式也不断增多,相比线下消费,网络消费早已成为主流,每年的“双11”“双12”等电商节日消费热度不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消费用户不断增多,市场消费额稳步提高,互联网技术下虚拟社群逐渐完善,用户消费体验逐渐升级,网络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学习方式智能化

运用新媒体打造线上学习生态链,实现学习方式智能化。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多项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与加速发展的产物,极大地提升了人与社会的智能水平。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学习科学等现代科技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正在不断构建出数智化演进的基本框架,展现出个人学习的现代化、鲜活化、个性化的学习图景。当下“网课、慕课、云课堂”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等得到较多的应用,受教育者的学习智能化提质升级,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5G技术,为实现万物互联、实时互动而建立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平台,可为受教育者教学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互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个体既可以完成思政课理论学习任务,又可以足不出户考察工厂、农村,参观祖国大好河山、红色教育基地等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任务。在新媒体下的课堂教学,我们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特别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愉悦、高效”的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交际方式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人类传统的交往方式被变革,网络交际方式应时而生,网络交际是人类交际方式变革的产物。

1.交际空间维度延展

在技术变革的引领下,人类交际空间进一步延展,不但内含了传统的物理空间,而且延展至网络虚拟空间。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进程来说,网络高于现实,是在现实交往基石和技术基础之上演进的一种全新的交际平台与交际方式。其动态性与丰富性更利于人们交际与交往。在传统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社会中,血缘、姻缘等各种血亲关系拘囿了人们的交往模式,人们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必须进行必要的现实人际交往。工业革命发生后,虽然交通工具比较便利,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交往受制于时空的状况。新媒体出现以后,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以多元的“虚拟在场”方式开展交往,人的社会性得到极大的丰富,虚拟空间变成了人们交际的新领域。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网络情境下的符号互动理论有了全新的意义。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所获取的符号信息更丰富、更形象,使人际交往更具生机与活力。新媒体极大增强了媒体对人际互动符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在虚拟网络平台上将代表自己的角色与状态的符号传播出去,以获得其他个体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实现对自我的认知。

2.交际互动频率剧增

社会交往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推动了创新的萌发,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依据交往目标,对交往手段进行精挑细选,这样降低了交际成本,使跨时空交流常态化,并且还使这种交往优势扩散化。借助新媒体,一方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大学生维护和强化原有的人际交往圈创造条件。即使不在同一地方学习生活,学生间也可以时刻保持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广泛性和无界限可以轻易地超越国界、民族、时空,使大学生互动交往的对象为“地球村上的所有居民”,为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认识新朋友、扩大交往面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因此,新媒体极大地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从这个视角来讲,新媒体不但使人的社会关系延伸至新领域,而且使交际的效率大大提升。

3.交际手段方法多元

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交际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人们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但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种交往方式的出现让人们的交往更加便捷和高效,社会交往的模式也日益多样化。现代的交际方式基于传统的交际方式有了新发展,但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互通相容共生的。传统人际互动中,交际为具象的,时空特性突出、鲜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是虚拟交际的基础,交际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相比传统的交际方式而言,它具有诸多的优势,一方面使跨时空交际变为现实,另一方面推动交际以一种更开放的模式进行,如一对多、多对多的交际。但是这种交际方式并非完美无缺,其虽可弥补传统交际方式的缺点,可是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有些人在网络中热情奔放,但现实中自闭、沉默寡言,出现“双重人格”,“在场”与“不在场”成为网络的异化物,导致了自我责任与社会意识的飘零。因此,虚实二元的交际不可偏废,二者必须通过合适的方式实现互相补充与互相协调。

(三)价值意识建构方式的演进

人类劳动方式、交际方式的变革,促使了人类价值意识建构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的重构与思维方式的数字化两个方面。

1.认知方式的重构

麦克卢汉指出:“媒介能够让人出现不同的感知习惯。” 新媒体已成为人类的一个全新的感官媒介,人类新的认知模式也必然随之而生。

(1)虚拟再现

人类使用“虚拟现实”这个技术进行和现实世界相仿的虚拟世界的创造,还可以进行任意的修剪。 人们在真实技术的基础上,借助网络与电脑进行思维,开展虚拟就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操控,推动人的思维空间延伸至网络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创造新的现实的“思维存在”。这样,人的思维既有虚拟化的特点与新的社会功能,又有实际思维方式的特征,实现对世界虚实的整体架构的把握,这样,人的艺术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既有的感觉系统因虚拟技术的引入而产生了变化。追根溯源,虚拟技术不但是创新的工具,而且是推动世界变革的主要力量之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现状已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给人们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并且人们通过语音、手势与虚拟对话、互动,极大提高了体验感和参与度。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为新媒体行业带来更多的变革和创新,无疑也是未来大学生思政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技术支撑。

(2)虚拟共享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之突出特征。它突破了既有的时空界限,推进人们交往的机会与能力逐步拓展。共享信息和资源是互联网的基本精神之一,新媒体的兴起进一步强化了这股“共享”浪潮。信息化时代,个体不仅可以创造信息,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虚拟共享。通过交往与交流,人们建构了建制化的联系及交往,设立或加入“网络共同体”,推进其内部成员的信息交流及沟通,从而实现知识的网络化、社会化生产。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创新性功能,体现了交互性与超越现实性的特点,使信息共享成为现实。集体认知产物是人们基于实践活动与认知中对知识开展“群体的整合”而形成的。数量众多的“虚拟社区”“论坛”“微博”“微信”“贴吧”“网络直播”的产生与发展,就体现了集体性的认知模式的演进与变革,推动了虚拟共享模式的演进,揭示了人类交往实践是一种创造性与创新性实践,彰显了创新的时代特征。社交平台的高度普及,使得人们越来越习惯把自己的动态和资源分享给自己的好友,“共享”也演变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往模式。

2.思维方式的数字化

人类开展思维活动离不开信息,但人的内涵因信息的数字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演进,新的视野、语言及新的知识结构不断涌现,人的思维能力随之提升、思维架构不断拓宽,这样,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就产生了。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时间流变暂时化

信息传播模式的数字化使信息的受众能够最快地收到信息。一般来说,人们接收到信息之后,会有一种时间消逝的感觉。现代社会,人们被大量的信息流包围,数字替代了符号,人类思维经过电脑的加工,从信息输入到思维的呈现,都成了数字,导致信息以海量的形式不断呈现。因为信息在裂变式地更新,信息都是通过“现在正在进行”的方式传送,导致时间之流就在无形中被断开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的断裂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断裂。完整的时间板块被打碎成了零散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体验使得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时间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变得模糊与融合。

(2)空间感知虚拟化

网络冲破人类既有的“理想—设想—图形—现实”的传统思维模式,演变为“理想—程序—虚拟现实—现实”的全新思维模式,它能够实现信息的网络化、智能化及可视化,这都是人类运用数字化技术的成果,这样一个现实版的世界在虚拟空间被呈现在人类面前,让人类去感知、了解。在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人们也用数字化技术去创造虚拟空间。数字化空间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虚拟成为人们的第一感觉。在虚拟空间之中,人们以技术为中介,不断地进行互动,感知空间变革及事态演变的影响。这是人类的思维经过数字化的虚拟,对传统思维进行了调整与转换的产物。

(3)理念感受形象化

新媒体使信息表达更具有形象性与可接受性,它图文并茂,方式新颖,吸引眼球,实现了“读”与“视”的完美结合。这使信息可读性及可理解性更强,“视觉文化”正向人类走来,实现了“所指”与“能指”的高度契合。例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VR全景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VR旅游、VR全景看房、VR购物成为大众感受生活的全新方式,也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教育模式。但是,它也可能弱化人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问题的深度思考逐步减弱,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在某种程度上被阻滞了。人们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把视听目标物转换为一个貌似“真实”的图景,实际上却是虚拟的镜像,触发人们产生了某些无法臆想到的刺激,此时人就能够“身临其境”了,但此时人们也会体会到生存的有限性。

数字成为事物或事情的替代品,因此数字化的本质就是符号化的思维。以比特符号的排列结合而建构的数字化世界应当是一个富含人文情怀的世界,这样,物质条件及其他现实羁绊就会得到解脱,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世界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世界发展的图景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们运用组合符号,如表情包之类,来表述追求与情感。这与传统符号相比,更好地展现了人类的本质,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的思维空间与符号空间。数字化也充分证明了人作为符号动物的另外一层意蕴——“智慧符号化与想象力符号化”,这仍是人类对传媒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彰显和拓展,人类各种能力必将大大提升。 SkT4lIuTlMflWQdbZbNm88A3/2FGnBiYxXJ69Zw6NDQreJoYamAT5Psph9lYIR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