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镭”的母亲

玛丽·居里在世界科学史上是一个不朽的名字,人称“居里夫人”。她是法国著名的波兰裔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是全世界公众心目中成功的女性科学家的典范。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也是唯一获此成就和殊荣的女性科学家。1903年,居里夫人因为对放射性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因发现元素钋和镭以及在镭的应用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将她发现的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医学,开创了放射性治疗的先河。爱因斯坦曾评价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法国巴黎科学院院长晓发尔说:“玛丽·居里,您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竭诚献身工作和为科学牺牲的伟大妇女,一个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中始终为分外的责任而工作的爱国者,我们向您致敬。您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您那儿得到精神上的益处,我们感谢您;有您在我们中间,我们感到自豪。您是第一个进入科学院的法国妇女,也是当之无愧。”居里夫人除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和耳熟能详的生平事迹,也有着不为大众所知晓的其他故事。

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当时的波兰处于俄国统治之下,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因此居里夫人的生长环境较为压抑。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很多关于居里夫人童年生活的记载写道:居里夫人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她出生在波兰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居里夫人7岁时,她最年长的姐姐死于斑疹伤寒,10岁时,她的母亲又因为肺结核去世。居里夫人的童年经历了家道中落和贫困潦倒,因此造就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但事实上,居里夫人作为一名才能与人格兼备的杰出女性,知识分子的家庭环境为她日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居里夫人的父母是波兰的低层贵族,波兰被俄国占领统治后,这个阶层逐渐丧失了往日的土地和财富,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文化学习的热忱。居里夫人的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卡是一位文艺复兴人,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和数学,并且精通俄、法、德、英四种外语,后来回到华沙的一所中学做教师,主要教授数学和物理,同时兼任学校的副督学。她的母亲布罗尼斯洛娃由于出身于贵族家庭,擅长钢琴,聪明温柔且端庄优雅,毕业后任职于华沙最好的一所寄宿制中学女校,最后升任为校长。因此幼年时期的居里夫人生活在一个崇尚知识和文化的环境中,父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忽视世俗的享乐,这对居里夫人的品质养成和后来居里夫人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20]

居里夫人4岁时,母亲得了肺结核,后来,母亲远离城市生活前往山林等温和的环境中疗养多年,父亲便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深深地感染着居里夫人。同时居里夫人也对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充满兴趣。因此凭借对学习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居里夫人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以金奖章的成绩毕业。她非常渴望到大学里深造,到科学世界中探索。

因此,居里夫人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并非像绝大多数资料描述的那般清贫和不幸,相反,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热烈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正如居里夫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所说:“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的丈夫名叫皮埃尔·居里,也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父亲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博士,父亲发现幼年皮埃尔·居里的聪明才智后,认为学校的常规教育和训练无法满足皮埃尔的需要,就将他留在家里,自己亲自培养,又请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家庭教师来教导皮埃尔,这种教育方式促成了皮埃尔日后的科学成就。在笔者看来,这也说明居里夫人婚后的生活条件并不像外界渲染的那般贫困。居里夫人的年薪达到4万法郎,并且一生中获得的奖金、奖章以及名誉非常多,所以居里夫人为生计所困的说法十分不准确。

居里夫人在中国的声名几乎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相提并论,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居里夫人的各类传记。大多数传记书籍以居里夫人为中心,她的丈夫、女儿、女婿等居里家族成员在传记中往往都只是作为附属而存在。美国作家丹尼斯·布莱恩所著的《居里一家:一部科学史上最具争议家族的传记》全面描述了居里家族各个成员的“传奇性”。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皮埃尔·居里是物理学中居里定律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又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居里与其夫约里奥·居里合作,于1932年发现一种穿透性很强的辐射,后确定为中子,两人又于1934年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并对裂变现象进行研究,1935年,夫妻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丈夫亨利·拉布伊斯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荣获1956年诺贝尔和平奖。

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居里夫人的科研工作并没得到应有的尊重。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有4位当时著名的科学家获得提名,一开始并没有玛丽·居里的名字,排在第1位的是法国知名物理学家贝克勒尔,他在1896年首次发现了天然放射性。虽然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发现功不可没,但他之后并没有做出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和理论成果。皮埃尔·居里被外界称为“贝克勒尔的助手”,而玛丽·居里被称为“皮埃尔·居里的助手”。但事实上,对于放射性的概念和理论,玛丽·居里才是真正的开创者,皮埃尔是后来才对居里夫人的系统性研究产生兴趣。1898年,皮埃尔决定放弃对晶体的研究工作,加入居里夫人的行列。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多科学家很难相信一位女性有能力从事这种原创性研究。最终因为皮埃尔的坚持,居里夫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提名名单上。据说贝克勒尔曾这样说过:“居里夫人的贡献是充当了皮埃尔·居里先生的好助手,这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造出的女人,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甚至在领取诺贝尔奖的时候,居里夫人也被拒绝上台做报告,只有居里先生,作为一个男人,才容许上台讲演。作为一名女性,居里夫人纵有卓著功勋仍被刻意抹杀。

居里夫人虽有着令人叹服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的科学精神,但她也曾因一段桃色绯闻而深陷舆论泥沼,性命与学术生涯险些双双终止。

1906年4月19日,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被运货马车撞击后意外身亡,这对居里夫人造成沉重的打击。居里夫人因此度过了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她陷入悲剧的阴影里不能自拔。这时,保罗·朗之万作为居里夫妇的挚友,想方设法让居里夫人重新振作。朗之万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他的数学造诣令不少数学家为之叹服,并在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和技术物理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然而,朗之万却被婚姻问题困扰,他的妻子珍妮是一个陶瓷工人的女儿,世故、暴躁且粗鲁。对珍妮来说,朗之万的工作既枯燥又不可理解,只有去高薪的企业任职才能满足她的期盼,两人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使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朗之万在居里夫人的教学、实验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居里夫人发现朗之万富有同情心,是一个心有灵犀的伙伴,不管是在科学研究上还是感情寄托上居里夫人都对他产生了依赖之情。同时,居里夫人也同情朗之万不幸福的婚姻,于是居里夫人和朗之万建立了一种超出科研合作范畴的关系,不知不觉地,他们陷入爱情之中。但朗之万是有妇之夫,这让居里夫人和朗之万之间的感情不得不有所顾忌。后来,朗之万在巴黎大学附近租下了一间小公寓,这间公寓成为他和居里夫人的幽会之所。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朗之万的妻子珍妮授意自己的哥哥设法进入朗之万的实验室,撬开了他的抽屉,截获了居里夫人写给朗之万的所有信件,并在不久之后公布给媒体,从而使他们的绯闻演变成为公众事件 [21]

居里夫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处境也显得愈加艰难。除了舆论激起了一些公众的不满,她的住所也不断遭到袭击,甚至还有很多曾经的朋友要求居里夫人离开法国,连法国内阁会议也讨论过驱逐居里夫人的事宜。显然,44岁的居里夫人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人生低谷,就连去斯德哥尔摩参加获颁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也差点泡汤。此后,朗之万与妻子达成协议:珍妮永不再起诉居里夫人,作为条件,朗之万不再坚持离婚。居里夫人和朗之万的这一段惊世之恋,就这样在“暴风骤雨”中破灭了。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居里夫人的精神处在一种崩溃状态中,于是她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到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朗之万并没有受到和居里夫人同等的遭遇。在当时的男权社会环境里,对于男性发生婚外情,人们往往具有很高的包容度,认为这只不过是“男人本色”,但是女性却是不被允许的,会被认为是严重的道德和忠贞问题。实际上对于科学家,人们更看重的应该是他的科学奉献,而不应该对他的个人生活指手画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是因为美玉微瑕,才能显现出科学家身为普通人的一种饱满感和真实感。正如居里夫人所说:“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我们为居里夫人的创造精神和奉献情怀而感动,为她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而骄傲。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百态人生,科学史才会变得如此多彩。 H8Ti2YspWfHcmPwbG7LLKSAaysLTEmDmbp4Euy2abfvy2t8En+b2g89xrPHOAY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