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乡村要素配置优化与集成,形成产业提升效应、生态优化效应、文化传播效应、治理规范效应和收入增加效应,进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见图1—1)。
图1—1 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依托农业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手段和农艺农技应用,攻克影响农业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环境改善等技术瓶颈,支撑农业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为代表的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够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进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以种植业为例,科技主要作用于品种、地力、农机、农艺、防灾等关键环节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品种方面,通过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开展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培育高产、高效、优质的突破性农业新品种,从源头上为生产效率提高创造条件。在地力方面,应用休耕轮作、保护性耕作、节水旱作、有机质提升、有机培肥、退化防控、库容扩增、土壤调理剂等技术和产品,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实用技术,推进耕地资源保护、退化耕地治理和土壤质量提升,从载体上挖掘生产效率提升潜力。在农机方面,推广应用与农艺相适应的精准种植移栽、施肥施药、嫁接整枝、收获干燥等智能农机装备,提升科学耕作水平,提高单位劳动力的耕作效率。在农艺方面,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节水节肥农业技术,从生产方式上挖掘增产潜力。在防灾方面,应用精准监测预警技术,构建病虫灾害区域防控技术体系;建设种植业自然灾害信息调度系统、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全域覆盖的农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减少农业灾害对产出造成的损失。
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够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更好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力方面,例如,通过温室作物光温环境调控、新型温室结构和建造技术的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比较效益。在延长产业链条方面,推进大宗农产品产后减损和加工技术装备的应用,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在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基于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示范展示,可以在一产的基础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会展农业,从而实现一产与三产的有机融合。
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等传统投入品使用,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投入方面,推广绿色农药、生物肥料、全生物降解地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应用生物激素抑制、天敌多靶标生物控制、植物替代拦截等绿色防控新技术,实现肥药减量增效。在废弃物利用方面,通过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途径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应用地膜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产品,实现对农业废弃物的绿色减量和科学消纳。在污染防治方面,应用种植、养殖多源协同控制技术及产品,提升面源污染治理水平,降低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危害。在生产模式方面,发展稻田综合立体化种养、林下立体种养、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等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的生产循环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能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污染,同时推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而产生良好的生态优化效应。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够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降低环境污染,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生产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如可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科学施用、农业节水灌溉,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而且能减少农业面源带来的污染。在农村生活方面,应用农业农村生活垃圾与其他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技术及装备,集成应用与区域特点、生产、生活类型相适配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及农村改厕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从而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够从绿化和美化两个方面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绿化方面,通过繁育推广乡土树种草种,应用森林、湿地、田园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估等关键技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绿化质量。在美化方面,推广应用村镇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住宅标准化建设、节能住宅与基础设施建造、村镇社区环境整治与质量提升等关键技术,推进宜居村镇建设。此外,运用数字成像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远程数字监测系统等,对乡村地区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污染状况,及时做出应对。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覆盖整个乡村区域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够促进资源整合,拓宽传播渠道,解决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保护挖掘不够、资源碎片化、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从而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科技成果的应用,既能够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连接乡村碎片化的文化资源,从而实现促进整合的作用。在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推广应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和转化相关技术,研究推广村落传统建筑建设、传统建筑解析等技术,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动态监测系统,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利用。在文化资源链接方面,开发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对乡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进行数字化,以珍藏乡村文化变迁的物证。
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强化特色文化宣传推广,带动文化活动的发展,进而拓宽文化的传播渠道。在文化资源共享方面,通过建设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等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在文化宣传推广方面,借助于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可使一些民间艺人和民间工艺品制作传承人与乡村居民分享传统民间工艺、民间风俗、戏曲民歌等,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文化活动组织方面,通过科普话剧、科普活动、科普影视、广播图文等喜闻乐见、浸润人心的方式,传播创新文化和科学文化,促进现代科技与乡村文化融合,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重点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丰富乡村治理手段,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同时,也能进一步规范乡村治理模式,形成治理规范效应。
通过科技成果特别是数字技术成果的应用,可以创新资产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的方式,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在资产管理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可以建立包括农村承包地信息平台、宅基地信息数据库等在内的农村土地信息平台和包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荒沟荒坡、林地、荒山、草地等在内的农村产权管理平台,推动实现农村资产管理数字化和规范化。在人口管理方面,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手段,还可以建立农村人口流动信息数据库和农村党员管理平台,实现农村人口和党员管理数字化。在治安管理方面,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打造以县、乡、村三级综合治理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合治理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网络,打通社会治安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依托数字技术成果,可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村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水平,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政府服务方面,借助于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把各种政务办理的条件和要求在网络上公开,不同政务部门也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实现农村基层政务一站式服务、一门式服务,让农民共享数字红利,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基层治理。在公众参与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APP小程序等,为村民提供了解村政财务、表达民意、交流议事的渠道和平台,调动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提高乡村治理效率,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各类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催生一些新产业新业态,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例如,基于细胞培养肉、合成淡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技术,可以催生未来食品制造业。通过非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农业数据仓库、农业知识计算引擎、农业可视交互服务引擎等核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能够借助数字产业化来催生农业大数据产业。此外,随着科技需求的持续增长,一些农业生产主体或生产资料销售主体开始面向农户提供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农技服务等支持,从而推动了农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
除了科技支撑的产业提升效应带来农业增产、产业链增值,进而助推生产主体收入增加外,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也能够通过提高销售效率来促进农民增收。例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数字技术,打造农产品销售网络平台,通过淘宝、快手、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尤其是通过电商与直播结合的“直播带货”,打破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销售格局,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依托数字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持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生产技术水平,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在远程教育培训方面,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教育”,把城市优质的教育理念、课堂资源和作业资源与乡村师生共享,从而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把针对农民的家政、养老、服务农业品牌建设、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课程,借助包括VR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适时提供给广大农民,让农民掌握更多就业技能、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农业生产技能等,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提高增收水平。在远程技术指导方面,通过建立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农机、植保、水肥一体化、生产托管、品牌打造、包装设计、农产品加工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字化管理,为生产者提供线上对接服务,使生产主体更加方便快捷地得到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