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苏轼和同时代婉约派代表柳永的词各具特色,但谁的更好呢,这个问题在宋代一直就有争论,而且是争论不休的那种,喜欢柳永的,大概率是中下层官员及家属与仆人、衙门吏卒、商人、手工业者、艺人、城市贫民,以及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吹捧得不行,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避暑录话》也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喜欢苏轼的则为文学大汉,喜欢高喊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对于两人到底谁更好呢,一个旁人给出了最贴切,也是千百年来最符合两人诗词特色的评价,根据宋代俞文豹的《吹剑续录》记载,苏轼在玉堂游玩时,恰好玉堂里有一个幕僚,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尤其善于唱曲。

苏轼就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相比如何呢?”

那幕僚想了想说:“柳永的诗词婉转动人,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小女,手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指苏东坡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豪迈至极。

苏轼一听为之叫绝,就此两人做出了千古定论。

北宋有一个年号是很有意思的。

据说一次偶然,宋太祖赵匡胤从一个造型很不错的铜镜上看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两个字“乾元”。

看完后,赵匡大吃了一惊,要知道这年号是自己要改的年号,怎么会出现在后蜀的宝物里,莫不是人家早早就用上了,若是如此,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满心疑惑的赵匡胤,立马让属下找来了博学多才的卢多逊来询问。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年号与人家撞衫了,一想到自己差点闹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赵匡胤怒不可遏的找来了办这件事的赵普。

赵普匆匆忙忙赶到皇宫,一看赵匡胤手中的铜镜也就明白了自己办了一件糊涂事,低着头不说话,赵匡胤一看更加火大,直接用笔在赵普的脸上写了几个字,还恶心地说了句“你比不上他”。(汝争得如他)就打发他回家了。

赵普吓坏了,回家一宿没敢洗脸,第二天上朝还一脸毛笔字。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51岁的苏洵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霸州文安县主簿。主簿这个官名听着好听,其实品级并不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品级不高,那么意味着官不大,官不大意味着领到手的薪水也不高。

根据北宋的工资标准,苏洵每个月得到的工资是7贯铜钱。

这点工资在京城是买不起房子的,可一向爱面子的苏洵就向同样进士出身的二哥苏涣借了一笔钱在汴京买了一所价值8000贯钱的花园住宅。光听这个数字就知道这房子买得一点都不便宜,按照苏洵的工资来算,他需要不吃不喝连续上班100年,才勉强买得起这所花园住宅。

苏洵只活了57岁,买房的时候刚好50出头,7年后,一代文学大家苏洵因病去世。

人死了并不意味着这笔钱不用还,只不过是换了债务人而已,这个债务人就是我们熟悉的苏轼和苏辙。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南宋宰相韩侂胄筹划北伐,要启用一些主张抗金的元老重臣以造声势。一直对抗金有着极大热情的辛弃疾被再一次启用,尽管此时的他已经64岁了,但他一身武艺并没有荒废,对战场充满了渴望,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沙场秋点兵,为国建立功业。

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南宋小朝廷,并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岳飞,一个岳家军,启用64岁的辛弃疾,不过是采其人望,为朝廷的北伐装点门面而已。

只可惜写了一辈子词,练了一辈子武的辛弃疾并不了解这一点,他天真的以为,朝廷是要对他大用而特用。

辛弃疾在镇江任上才一年多又被贬职北伐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渐感失望的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四下无人,悄然回望一生,再次自己悲叹这一生的境遇,此次一叹,终成绝唱。

留下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首词写完仅仅过了两年(公元1207年),67岁的辛弃疾带着满腔的爱国之心和忧愤的心情溘然长逝。

某年某月某日,天水县里发生一个案件。

有个老百姓夜里将自家的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见耕牛躺在地上,嘴里淌着血,痛苦得不行,耕牛主人上前掰开耕牛嘴一看。

好家伙,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

耕牛主人又气又心痛,急忙找到了县衙报案,求包拯帮忙找出幕后真凶。

查案,包拯似乎天生就带主角光环。

他告诉耕牛主人,你先别声张,回去就把你家的耕牛宰了再来。

耕牛主人虽有些不情愿,但听包拯说得信誓旦旦,也就信了,回去果真把耕牛杀掉了。

第二天一早,县衙就有人来告发耕牛主人私自宰耕牛。(按照宋朝律法,宰杀耕牛是违法的行为)包拯一听立马就结案了。

他厉声喝问道:“你这家伙,不知道我等的就是你这个凶手,偷割了牛舌头,现在又来告状!”

告状之人一看,自己那点坏事早就被包拯调查的一清二楚,哪里还敢隐瞒,老老实实说出了实情。

原来,割牛舌之人和耕牛的主人有仇,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个报复对方的搜主意。

宋朝有个宰相叫薛居正,这人平日里没啥特别的爱好,既不好酒,也不抽烟,甚至连旅游也不喜欢,唯独喜欢服用丹砂(一种含有水银以及硫黄的药物),这玩意一直存在两种形态,如果把丹砂放在火上加温,丹砂就成为了液态水银,如果把水银进行冷却,水银就又会变成固态丹砂。古人认为丹砂异于草木,不会被烧毁,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有人认为,丹砂不会被毁灭,人服用了丹砂就会和丹砂一样不会灭亡。所以很多人喜欢服用这玩意。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这玩意是本身就含有少量毒素,人吃多了,也要中毒的。

薛居正就是吃了太多的丹砂,所以中毒了。

一次薛居正正在朝堂上奏事,忽然发觉自己丹砂中毒了,于是就退出了殿堂。

到了殿堂外,也不顾堂堂宰相体面,一口气喝了一升多的清水,堂吏把他扶到中书省,此时薛居正已经不能说话,只是指着廊庑间的储水器。

身边的人把水取来,不能喝,吐气像烟雾,用车载回家里,随即便去世,享年七十岁。 yX+4avGkcZaIjfkmFgfQ0zusDmqsMhvHUdZB+fh+hzmvpexWyB5g9XcuaUQ8uH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