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3月5日至3月6日。该节气最初的名字叫作“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后被改为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中医理论认为春季主生发属木,而五脏之中肝属木行,春季与人体肝脏相对应,所以惊蛰时节的养生重点是养肝。如果肝气生发太过,容易导致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目赤肿痛等不适;如果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就会出现两胁肋部胀痛、心情郁郁不乐、沉闷欲哭等表现。面对这种人体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的情况,养生要顺应肝木升发之性,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天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惊蛰时节的中医养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养:应当少吃酸味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燕麦等甘味食物,以健运脾胃。同时,可选择黑芝麻、黑豆、黑枸杞子等食物,补肾以养肝。惊蛰时节,尽管天气渐暖,但由于余寒未消,一方面要多吃些温热食物以温阳御寒,如韭菜、洋葱、大蒜、生姜、葱等,这些食物味甘、辛,性温,不仅可祛风散寒,而且能抑制春季病菌的滋生;另一方面,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2)生活起居:惊蛰时节,白昼变长,夜晚变短,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虽然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春季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增大,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春季阳光充足,应勤晒被褥,杀灭细菌,保持干燥。
(3)适量运动:惊蛰时节,天气逐渐转暖,应适量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舒筋活络,增强体质;春季阳气升发,过度运动易导致阳气耗散,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情志调节:惊蛰时节,人体的阳气生发,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人们应该注重情绪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功 效: 疏肝健脾、益气养阴。适用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状的调理。
食 材: 香附15g,茯苓15g,山药30g,鸡肉500g。
烹饪方法: ①将香附、茯苓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②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小段。③鸡肉洗净,切块,用沸水焯去血水。④在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香附、茯苓、山药和鸡肉块。⑤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直至鸡肉熟透。⑥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香附: 《本草纲目》中记载“平而不寒,香而能散”“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其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肝、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
茯苓: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其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宁心安神,健脾,利水利湿,镇静,增加心肌收缩力,护肝利尿等功效。
山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薯蓣、山芋、怀(淮)山药、白药子、怀(淮)山。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
鸡肉: 始载于《本草纲目》,别名丹雄鸡、烛夜。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