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都有为了目标急于拼命地经历,然而事实是,你越着急,往往越办不成事。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掌握节奏,急于求成是不明智的选择,有时目标无法一步到位时,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迂回法则。
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的弯,兜许多圈子,有时我们觉得好似背离目标,其实,我们总是越来越接近目标。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只蝴蝶放飞在一个房间里,它会拼命地飞向玻璃窗,但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在上面挣扎了好久恢复神志后,它会在房间里绕上一圈,然后仍然朝玻璃窗飞去,当然,它还是飞不出那个房间。
这只蝴蝶当然不知道,旁边的门是开着的,只因那边看起来没有这边亮,所以它根本就不会朝门那儿飞。追求光明是多数生物的天性。它们不管遭受怎样的失败或挫折,总还是坚决地寻求光明的方向。而当我们看见碰壁的蝴蝶的时候,应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有时,我们为了达到目的,选择一个看来较为遥远、较为无望的方向反而会更快地如愿以偿;相反,则会永远在尝试与失败之间兜圈子。
百折不回的精神虽然可嘉,但如果只认准了目标,而面前却是一片陡峭的山壁,没有可以攀援的路径时,我们最好是换一个方向,绕道而行。为了达到目标,暂时走一走与目标相背驰的路,有时正是智慧的表现。
文学青年小李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一天,他在漫不经心地翻阅报纸时,一则广告闯入他的眼帘,广告上标有“英雄不问出处!”六个大字。那是一家报社招聘编辑、记者的广告。看到这个广告后小李十分高兴,因为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他发表过30多万字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小李心想自己正是他们所说的“英雄”。
于是,小李满怀信心地前去报名。可是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接过他的作品复印件后又向他要文凭,小李不解地问:“不是英雄不问出处吗?”那位同志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朝他后面喊“下一位”,就再也不理睬他了,小李只得扫兴而归。
小李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便劝他还是去搞个文凭,还说这年头人家就在乎那玩意儿。可小李偏要打破这个常规,非进这个单位不可。从那以后,小李开始大量向这家报社投稿,丝毫不计较稿费的高低。由于这家报社开了不少副刊,小李悉心加以研究后,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所以他的作品几乎篇篇被采用,甚至还创造过这样的“奇迹”:有一次,他们的副刊总共7篇稿子,其中3篇是小李的“大作”,只是署名不一样。
于是小李的作品被这家报社的编辑竞相争抢,常常是刚应付完文学版的差事,杂文版的差事又来了。有时候他的创作速度稍慢一点,那些编辑就会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催稿。
有一天,该报社常负责小李稿件的一个责任编辑找到他,透露了他们即将扩版急需人才的消息,希望他能前去应聘。小李对他说自己没有文凭。那位编辑表示相信小李的水平,并说只要他想去,他就跟领导提一下。果然,第二天,那位编辑就给小李打来电话,向他转达了他们领导的意思:如果他愿意,现在就可以去上班。
在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当你不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时,为什么不选择另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呢?尽管它看起来可能要比较复杂和麻烦。
不要图一时之快,否则那会使你碰壁而归,你完全可以像小李一样运用你的智慧和耐心,你可以暂时屈就你所不喜欢的职业,你可以暂时应付一下你所讨厌或轻视的人,你可以暂时走进一个黑暗的涵洞,只要你不忘记从它的另一端钻出来,只要你时刻知道这一切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你的终极目标,你就用不着灰心和难过,也用不着关心周围的人怎样批评或者嘲笑你。
的确,我们时常必须把目标放在背后,而耐心地去做披荆斩棘、铺路修桥的工作,我们时常必须尝试很多条看似晦暗无望的道路之后,才发现距离目标近了一点。但只要我们记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绕几个圈子,也不算错误。
法国作家勒农曾说过:“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的弯,兜许多圈子,有时我们觉得好似背离目标,其实,我们总是越来越接近目标。”
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你面对人生的红灯而退却,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
绕道而行,不仅是一种生活方法,更是一种豁达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理念。
毋庸置疑,人们都愿意走直路,沐浴着和煦的微风,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平坦的路面,这无疑是一种享受。没有人乐意去走弯路,在一般人眼里弯路曲折艰险而又浪费时间。然而,人生的旅程中是弯路居多,山路弯弯,水路弯弯,人生之路亦弯弯,所以喜欢走直路的人也要学会绕道而行。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走到路的尽头,发现无路可走的情况时,回过头来,绕道而行便可以找到一条新的路,所以世上只有死路,没有绝路,而我们之所以会往往感到面对“绝路”,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路给走绝了,或者说我们的思路狭隘,缺乏了“绕道”的意识。
《孙子兵法》中说“军急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军事战争中最难处理的是把迂回的弯路当成直路,把灾祸变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也就是说,在与敌的争战中迂回绕路前进,往往可以在比敌方出发晚的情况下,先于敌方到达目标。
美国硅谷专业公司曾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公司,面对竞争能力强大的半导体器材公司,显然不能在经营项目上一争高低。为此,硅谷专业公司的经理决定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并抓住当时美国“能源供应危机”中节油的这一环节,很快设计出“燃料控制”专用硅片,供汽车制造业使用。在短短5年里,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就由200万美元增加到2000万美元,成本由每件25美元降到4美元。
由此可见,虽然经商者寻求的是不断增加赢利,然而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困难,很少有投资者能直线发展,因此迂回发展是大多数经商者走过的共同道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应有迂回前进的概念,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多想想,世上没有绝对的直路,也没有绝对的弯路。关键是看你怎么走,怎么把弯路走成直路。有了绕道而行的技巧和本领,弯路也就成了直路了。
也许你曾经奋斗过,也许你曾经追求过,但你认定的路上红灯却频频亮起。你焦急,你无奈,你恨天,你怨地,不如绕道而行。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你面对人生的红灯而退却,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绕道而行,不仅是一种生活方法,更是一种豁达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理念。只要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开拓者。
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幔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走得最远的人,而走得最远的人也就是离成功的峰顶最接近的人。
在一次著名企业家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年轻人向做讲演的企业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您过去走过什么弯路没有?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指示一条成功直线,让我们少走弯路呢?”
这位企业家听了之后干脆地回答道:“我只知道自己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却从来就没有说有一条直线可以到达成功。成功就像爬山一样,哪里有什么直路可以走呢?”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找一条更省力气的路到达山顶,所以人们常常追问已经登顶的人,哪一条是直通山巅的捷径。而那些从山顶上下来的人却说:“山上哪有什么捷径,所有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想要到达顶峰,还必须要不断地征服那些根本就看不到路的悬崖峭壁。”
很多人羡慕那些将车开得飞快的人,觉得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神驰目眩的感觉,德国车王舒马赫却不这样认为。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我继续从事这项运动还有其他目的,我希望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让这项运动超越国界,超越一切界限,甚至超出人们想象的极限。”
不过,舒马赫并不是那种喜欢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莽夫,他追求的只是速度的极限,但并不是生命的极限。“从理论上来说,车手的任务就是将车的各项性能发挥到极致,但不是将自己的生命也燃烧到极致。所以每当遇到弯道或者有人发生事故的时候,我都会减慢速度,因为我知道,这一定就是那个地段的极限了,我不可能再超越他们。不过为了体验到赛车的性能极限,我总是将车提升到看起来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速度,但我始终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正是本着这种态度,他在比赛之前经常会向车手们提出一项建议,希望大家在前两个弯道不要超车,因为国际汽联修改后的赛道明显不利于车手们在弯道时超车,而且在试车的时候已经有事故发生。
成功之路,绝非坦途。生活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弯路,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贸然前进。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弯路当成是生活对我们善意的提醒,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在奋斗之路上,只有经历过一些挫折,才能懂得一些道理;没有品尝过失败的味道,又怎么能够告诫自己如何不失败呢?没有体会过等待的苦楚,又怎么能够感悟到成功的魅力?如果心中有了这样那样走捷径的想法,当稍微碰到一点困难,需要坚持一下时,心中就会打起退堂鼓:这不是捷径,我应该走另一条路。别忘了一句哲人的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走得最远的人,而走得最远的人也就是离成功的峰顶最接近的人。
“先予后取。以退为进”的要领在于不计当前利益,着重长远利益。
吃小亏,占大便宜。所有的退却都是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
“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这句话看似矛盾,却深含哲理。
我们捕鱼时,要一点点将水淘干,让鱼儿慢慢地失去容身之地,自己暴露出来,而不是要跳到水中乱抓乱搅,因为那样恐怕一条鱼都不会捞到;一截钢条,我们要想将它弄弯,直接用力去折,怕是会将其折成两半,但若先用火烧红,再用锤头敲打,则可使其成为我们想要的形状。面对一座极为陡峭的高山险峰,不要直壁而上,而是绕着山路环行,最后便可安全地到达山顶。
美国有一家经营新型剃须刀的公司的原负责人,曾答应客户通过新闻媒体等为新剃须刀大力促销。然而,后来这家公司由于内部亏损即将倒闭而被另一公司买下,由于当时审查广告的机构对剃须刀是否是医疗用品争论不休,宣传活动被迫取消。为此,客户声明要退回剃须刀。收回剃须刀,对一个刚刚收买来的毫无经济实力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意味着将危害到公司的贷款合约,被银行抽回资金;然而不收回剃须刀,则与客户建立的关系将毁于一旦。在进退两难之际,公司的新负责人为了不失掉最大潜在客户,只好采取“退”的政策,同意收回剃须刀,同时积极与银行交涉,力争把损失减到最低限度。按正常发展速度估计,同意退回后,还须经过大致两个月的文书往返,到那时回来的退货已经少了很多,再加上退货之后,还有一个月才需要退还货款,到3个月后,公司一切都已走了正轨,有能力吸收这些损失。和银行方面达成协议之后,结果如预料的那样。3年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良好的信誉使这家客户的销量占公司业务的50%,而不是原来的20%。
“先予后取,以退为进”的要领在于不计当前利益,着重长远利益,吃小亏,占大便宜。所有的退却都是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生活中有些人只顾眼前收获而没有长远打算,这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有时,一些弯路是必走的,迂回而行比盲目向前要可靠得多。
在特定时期,特殊条件下,限于自身的实力,采用“迟人半步”的侧向思维方式,避敌锋芒,潜心默学,克己之短,取人之长,以期获得成功亦不失为一条妙招。
20世纪80年代初,当各国汽车厂商大举进攻美国市场时,实力最为雄厚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却没有像各国汽车厂商那样长驱直入,而是采取了先与美国合资再独资办厂的迂回战术,获得了美国人的信赖。之后“丰田”公司独资建立了汽车制造厂,并以此为大本营,步步拓展在美国的势力,打开了美国的大门。
“丰田”公司采用这种“迟人半步”的迂回战术,麻痹了美国人,淡化了竞争,缓解了美国人群起抵制的灾难性影响,从而使自己获得了成功。这就是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一般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常用:第一种情况是实现目标的途径相当明确,原有各种思维方式、思路、方法均可达到既定目标,但由于人的习惯,尽管原方法有优有劣,但往往总是死抱住一条路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果断寻找新途径。例如要剪一块圆纸板,通常先在纸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圆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不同方法解决了同一问题,还节省了时间。
第二种情况更为多用,为解决某一问题孜孜以求,朝思暮想,但按常规方法却难以完美解决,这时不妨转换一下思路,从与自己研究无关的领域中寻找解决的方法,或者请“外行”来参谋,出点子,或许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鲁班发明锯、莫尔斯发明电报就是这种思维的典范。
侧向思维的关键是能否摆脱他人常规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思维定势)的束缚,换一种新的观察角度去思维,主动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孙子兵法》说:“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所谓迂直之计,就是要懂得迂与直的相互转换关系。这个谋略表面上是迂回曲折的道路,而实际上却更有效、更迅速地为获利创造条件。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成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队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一般来说,人们的常规思维方式是讲求“抢人之先”“先发制人”“争夺制高点”。但是,在特定时期,特殊条件下,限于自身的实力,采用“迟人半步”的侧向思维方式,避敌锋芒,潜心默学,克己之短,取人之长,以期获得成功亦不失为一条妙招。
生活中,工作中,每个人都期望得到第一的位置,其实要拿到第一也容易,就看你愿不愿意换个角度——
只要“另起一行”,每个人就都是第一了。
假如你生性好强,不甘平庸,也无须烦恼,地位的高低与否是有不同的判断标准的。只要你肯于换个角度做事,你同样可以“居高临下”,位列第一。
有一名念小学的女孩,每天都第一个到校,第一个到教室,等待一天的开始。有一天,她的同学途中遇到她,问她为什么每天都那么早到校,她带着腼腆的笑容,回答了这个问题。
原来,她学习成绩不怎么样,长相也普通。他从来不知“第一名”的滋味是什么。某一天,她发现当她第一个到达教室时,竟意外地获得了一种类似“第一名”的喜悦。她很快乐,也有了期待。
她一面走着,一面向同学袒露心中的小秘密,周身散发出一股期待及喜悦的光芒。接近教室时,她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种不小的兴奋和快感……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是这样一个始终与“第一名”无缘的人,眼看着别人表现出色,自己却永远居于人后,你会不会有不平衡的心理呢?
小谢是一位热力四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经常是社团中令人注目的热点,认识小谢的人几乎都可以感受到他热情的付出。在得知他交了女朋友后,他的一个朋友开玩笑似地问他:“那现在我在你心中排第几呀?”他想也不想,便答道:“第一。”朋友不相信地看着他,问:“怎么可能呢,你女朋友应该排在第一位呀。”小谢狡黠地一笑,然后说:“你当然排第一,只不过是另起一行而已。”
生活中,工作中,每个人都期望得到第一的位置,其实要拿到第一也很容易,就看你愿不愿意换个角度——只要“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有可能拿第一了。
平心静气,迂回应对,以理服人,相信定能赢得社会大众的支持、帮助,从而尽扫他人欲加之“污垢”。
人生的道路并非都是直线通道,当遇到阻碍之时,以退为进,才是最妙法则。
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世人皆知,然而他一生坎坷不平,甚至连真实姓名都没留下。
孙膑少年时学习兵法,准备成就一番大事业。成年后,他出外游学,到深山里拜精通兵法和纵横捭阖之术的隐士鬼谷子先生为师,勤奋地学习兵法阵式。鬼谷子把《孙子兵法》教给孙膑,不到3天孙膑便能背诵如流,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鬼谷子为他的奇异的军事才能而兴奋地说:“这一下,大军事家孙武后继有人了!”
而孙膑的同学庞涓,对孙膑表面尊敬,实则心中妒忌非常。后来,庞涓先行下山,在魏国做了将军。他派人邀孙膑下山共同辅佐魏王。孙膑到来之后,他先是虚情假意地热烈欢迎,而后委之以客卿的官职,孙膑自是对不忘旧日同窗之情的庞涓感激万分。然而半年之后,庞涓却玩弄阴谋手段,捏造罪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对他施以膑刑,脸上也刺上字,目的在于从精神上打垮孙膑。
对庞涓所做的一切,孙膑起初毫不知情,后来当他知道使自己成为一个不能行走的废人的陷害者就是庞涓时,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他摆脱庞涓手下的监视,暗地里潜心研究兵书战策,准备有朝一日逃离虎口。为了蒙骗监视他的人,他甚至装疯卖傻,以粪便为食,与牲畜为伴。
不久,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暗中探访孙膑把他藏入车中带回齐国。在一次王公贵族的赛马活动中,大将田忌将足智多谋的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在齐威王面前,孙膑畅谈兵法,尽叙平生所学,受到齐威王的赏识,被任命为齐国军师。从此,孙膑开始在战国时风云齐聚的军事舞台上大显身手。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消灭赵国。孙膑与田忌商量,提出“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不但解了邯郸危急,而且在次年的桂陵之战中以逸待劳,大破魏军:此战,魏军几乎全军覆没,庞涓只率少数兵士仓皇逃脱。桂陵之战后13年,魏王又派庞涓率兵攻韩。齐王答应救援,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孙膑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根据魏军悍勇轻敌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提出退兵减灶的作战方针,忍一忍魏军狂妄之气,诱敌深入。而后齐军故意做出怯战的样子,减少锅灶表示齐军已大多逃亡,以此来麻痹敌人。魏军果然中计,穷追猛赶,中了齐军的埋伏,庞涓自己也身负重伤,眼见败局已定,绝无挽回的余地,只好垂头丧气地拔剑自刎。齐军大获全胜,而孙膑从此也名扬天下,奠定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孙膑的确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深知“忍”字秘诀的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面对“朋友”的诬陷,他仍能隐忍不发,潜心等待时机的到来,血海深仇终于得报。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境遇,无故遭人诬陷、恶语中伤,若我们不堪忍受,立即反击,往往会受辱更深。而此刻,我们若能平心静气,迂回应对,以理服人,相信定能赢得社会大众的支持、帮助,从而尽扫他人欲加之“污垢”。
生活中有了容忍,我们就不会向人翻脸或者暴露出足以引起不幸的弱点来,就会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从而获得一个相对平衡、和谐的生存空间。
我国有句成语叫忍辱负重,意即身负重大使命,即便蒙受多大屈辱也能忍受。忍辱负重中之忍辱是手段、是表象,而完成使命才是目的、动机。忍辱负重是一切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重要气节。
受过“胯下之辱”的淮阴侯韩信,自幼家贫,所以衣食无着落,想去充当小吏,却无一技之长,没被录取。因而只得终日游荡,后来韩信穷困潦倒到实在没了办法,只好把家传的宝剑也拿出来叫卖,谁知过了多日,竟没有人买。
一天,他正把宝剑挂在腰间,沿街游荡,忽然碰到一个屠夫,那屠夫有意给他难堪,嘲笑他说:“看你身材高大,腰佩宝剑,可是却是懦弱无能之辈。你要是有种,就拿出剑来刺我,若是不敢刺,那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说完,两腿一叉,站在街心,挡住了韩信的去路。
韩信打量了一会儿屠夫,随后弯腰就往他胯下钻。整个街市的人都大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懦弱。韩信真的懦弱无能吗?不是,这正是韩信的过人之处,他能够忍受公然给予自己的侮辱。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但这正表明了他的内心具有常人所不可企及的坚强意志。不久韩信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使敌手闻风丧胆,在汉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封淮阴侯。韩信终于把自己内心的刚强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超人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令那说他是胆小鬼的无赖目瞪口呆。
由此可见,韩信之强大,绝非一屠夫所能阻挡的,他的强大足以刺杀威震一时的西楚霸王!然而他当时甘于忍受胯下之辱,表现出一派懦弱无能的样子,也完全是必要的。胸怀大志者,怎能与市井无赖多生是非,虽然他可能不费吹灰之力让屠夫死于自己的剑下,然而他也必然要为人命案件费力劳神,对他施展才华、寻找机遇横生枝节。所以他初示软弱,正是他日后强大的基础。
后来,韩信投奔了刘邦,当了大将军,被刘邦封为齐王。现在看来,韩信当时的做法是非常理智的。如果他不能忍受一时的侮辱,一怒之下,拔剑而起,杀了那市井无赖,那成就大业也许就会成为虚幻之谈。
容忍是人在正常社会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容人容事的胸怀肚量,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理智、是大度。其实,现实生活中也少不了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虽然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所负的使命不同,蒙受的屈辱不同,但这种精神仍值得提倡,仍旧没有过时。如果被人误解,甚至诬陷,你能够忍住,那便是可贵。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挨过10年的骂,但从不怨恨骂他的人。他强调:“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意义重要。”胡适还说:“我们若想别人容忍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肚量。”
因此,社会需要容忍,人与人交往需要容忍,人活在世上,生与死、利与害、福与祸、喜与怒,小至一身,大至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容忍:成就大事业者要容忍;辛苦谋生者要容忍;出门在外祈愿平安者要容忍;急欲摆脱困境者要容忍;商场获胜者更需要容忍。
生活中有了容忍,我们就不会向人翻脸或者暴露出足以引起不幸的弱点来,就会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从而获得一个相对平衡、和谐的生存空问。
钻牛角尖如“愚公”者,他在事业上绝不会成功,在生活上绝不会快乐,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过徒增一具尸骸而已。
毋庸置疑,任何人遇上灾难和不幸,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一定要控制好情绪。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最好的办法是用繁忙的工作去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迸发出来,那就是最佳的转换。
“愚公移山”这个古寓言曾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让我们中华民族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坚持、坚持、再坚持,胜利终归是我们的!正因为它的这种激励作用,愚公移山成了千古美谈。愚公移山这种精神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实是一种动力,是激励我们奋斗,前赴后继,夺取胜利的精神催化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看昵?那就是与其“移山”,不如“搬家”。王屋、太行二山何其之大,要移开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努力。假如“搬家”的话,在“愚公”一代就可以完成,而且还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
从“愚公移山”引申开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事业中,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除了要吸取愚公的韧性之外,我们更应该聪明一些,尽可能避开难走的或行不通的道路,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走。钻牛角尖如“愚公”者,他在事业上绝不会成功,在生活上绝不会快乐。
80年代初期风靡全球,广受年轻人喜爱的“随身听”,是日本新力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依个人灵感及创意而发展出的得意之作。
“随身听”的产品构想来自:除了“室内、汽车”之外,是否也可以享受音乐。此一异想天开的创意,后来竟成为“随身听”的主要“卖点”,因此畅销全世界。
盛田昭夫认为,年轻人大都喜欢音乐,青少年尤其爱好此道,不过他们欣赏音乐的场所只能在室内或在车中,出了门、下了车,音乐便离他们而去。所以许多年轻人往往为了音乐而不喜爱户外运动。盛田昭夫想到:我们是否能够开发出在房子、汽车之外欣赏音乐,同时还要有轻巧的耳机,这种耳机即使戴上一整天,耳朵也不会不舒服,那样音乐就可以“无所不在”了。基于此,当他把这个构想在公司的产品设计委员会上提出之后,除了一个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表示这是个很棒的构想之外,其他的人都认为不可思议而加以反对。盛田昭夫几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该委员会的成员接受他的提案,着手开发“没有灵音功能的walkman”。
产品开发成功后,第一批的生产量是3万台,许多人对于这3万台的销路表示忧心,盛田为了鼓舞士气,反倒信心十足地立下誓言:“年底之前销售量若达不到10万台,我便引咎辞职。”
不可料想的是,walkman上市之后,立即引起年轻人的抢购,销售量势如破竹,几创纪录,到该年年底,销售量就已突破40万台,盛田不但保住总经理的职位,而且该产品还成为该公司获利最多的商品。
紧接着walkman在产品功能上再作改良,以扩大市场以及应付竞争者的挑战。首先以黑色、红色作性别上的区隔,即男孩用黑色,女孩用红色。接着又开发出慢跑、雪地、潜水等不同功能的专用随身听,使爱好各种户外运动的人也都能同时享受音乐。此外,更在轻、薄、短、小上再次突破,使它的体积相当于一个卡式录音带,携带更方便。到了第三年walkman在全球的销售量,已达到四百万台,创造了该公司单一产品在一个年度内最高的销售量,也再度证明了新力公司以开发见长的能力。
walkman的成功,在事后被认为是项了不起的构想,在事前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即使是盛田昭夫本人也不敢有乐观的把握。成功之后盛田昭夫谦虚地表示:walk—man开发成功,不过是“旧构想,新方法”而已。即使是“旧构想,新方法”也是“创新”,而只要“创新”,便会有“卖点”。
由这个事例,使我们坚信,智者不会精神崩溃,因为他们能主宰自己。他们知道怎样去选择快乐,摒弃沮丧,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处理他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会在“移山”还是“搬家”之间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当然不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衡量他们的智慧,而是以是否拥有保持自己快乐而且有价值的能力来衡量,无论问题是否解决。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在任何社会阶层,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类似的困难:意见分歧、矛盾冲突以及折中妥协。同样,金钱、生老病死、天灾人祸,也几乎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但是,有些人尽管事情发生了,还是能有条不紊地处理,不会颓丧不快;有些人却受不了,变得毫无生机,或是精神崩溃。能够体会到人类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且不用“有没有问题”来衡量快乐与否,这样的人是最明智的人,也是最难得的人。
当爱迪生的实验室发生火灾时,他的儿子在废墟中发疯似的寻找着他的父亲。他最终找到了:这时,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他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着。
“查里斯,你快去把你母亲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着这样的场面了。”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道:“灾难自有他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被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火灾过去不久,爱迪生第一部留声机就问世了。
拉莎·贝纳尔和爱迪生,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能跳出焦虑、悲伤的圈子又踏上新的里程,这就是他们会控制情绪。
这里,我们还是要重复强调一下文章开篇的话语:任何人遇上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一定要控制好情绪。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而这,正应和了那句名言: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撞了南墙要回头,希望自己事业有成的人。
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强硬。不知变通。
如果你确实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上通往成功的坦途。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无谓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迟早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位,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寻找新的成功机会。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年轻的时候,在美国某个石油公司工作,他学历不高,又没什么一技之长,所以只好从事那种连小孩子都能胜任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当石油罐从输送带上移动到旋转台上的时候,焊接剂就会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就算焊接完毕。
他每天要几百次地用眼睛盯着这枯燥的作业过程。没干几天,他就厌烦了,而且十分想改行,换个工作干干。但他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找不到工作。他只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在自己这个工作中寻找实现兴趣的突破口。他发现,石油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后,就算结束焊接工作。他在想,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呢?突然有一天,他的脑子里闪出了一个灵感: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不是可以节省成本吗?就这样,他苦心钻研,最终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利用这种焊接机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面对失败,他并不气馁,仍旧继续研制,最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焊接出来的石油罐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发明十分重视,并生产出这种机器,更换了原有的焊接方式。尽管只节省了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惊人利润!
当你认清自己没什么的时候,实际上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努力去发现自己有什么,而这第二步,实际是给清醒的自己找到一个新的人生轨迹的起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想尽了仍然没有想出名堂的时候,要学会逆向思维,也就是说,要脱离原有的想象思路拐弯想,逆反想。
撞了南墙不回头,那是指信念不灭,精神不死。倘若你做事撞了南墙,撞得一塌糊涂,你仍不回头,那就是不可救药的傻子。
撞了南墙要回头,回头干嘛?不是往回走不干了,而是回过头去找新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有它路,何必撞得头破血流还要继续撞南墙。回头还可以去借梯子,借到梯子就能爬过去,走通这条路。无论是回头拐弯去找新路,还是回头去找梯子,都是走出直线画圆,都是为了走通往前去的那条路。
生活中有不少聪明人没走上成功之路的原因,就是犯了这种撞了南墙不回头的错误,就是没有走出直线的误区。
相传,雅典城里的德尔斐神庙的神谕很灵验,苏格拉底的朋友到那里求了一签:“神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的人?”他得到的回答是:“没有。”朋友把此事告诉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觉得很奇怪。因为,苏格拉底一向认为,世界如此之大,人生如此短暂,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他不明白神为什么说自己是最智慧的人?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走访了雅典城里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学者、诗人以及工艺大师。这时他发现,这些人都只具备一方面的知识和才华,却一个个都自以为是无所不知。
此时,他终于明白了神的意思: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有多少学问、才华和技艺,而在于要懂得面对无限的世界。我们实际上是一无所知的。他懂得这一点,而那些聪明人却不懂,所以,神说他是最智慧的人。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毅力坚强的人,之所以无法成功,其主要原因就是不会进行新的尝试。所以,希望自己事业有成的人,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强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实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只要不钻牛角尖,人就有机会,只要不钻牛角尖,生命就不会浪费。
因为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质!
不钻牛角尖,从思想上说,就是求改变的人生哲学,而求改变的人生哲学等同于开放头脑。开放头脑就是指,不以任何观念为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始终保持对新鲜思想观念的敏感性;当新的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出现的时候,就勇于拥抱新的看法,而抛弃陈见。
当一个人深陷“牛角尖”时,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走向死胡同,他还可能标榜顽强和百折不挠,假如在这种情形下他还觉得快乐的话,似乎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但是,大多数钻牛角尖的人都有一种心理:自暴自弃,不成功便成仁。殊不知,这一念之差,自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大好前程。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即是一例,他抱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牛角尖信条自杀了,他却没想过“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一真正成了一个“冤死鬼”!只要不钻牛角尖,人就有机会,只要不钻牛角尖,生命就不会浪费,因为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质!
事例一:
美国伟克斯公司当初研制了一种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耐魁儿”,但是它的缺点(副作用)是容易让人产生昏昏欲睡之感。
这个缺点让推销人员头痛了好一阵子,于是有位推销员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好点子——他将“耐魁儿”昏昏欲睡的缺点当作优点大打广告,他强调“耐魁儿”是一种在晚上睡前服用的感冒药品,它能有效克制因喉咙的不舒服,而造成病人整夜无法入眠的困扰,让病人有一个安静的睡眠。
广告推出之后,使这个产品名声大噪,成为该公司最为成功的药品,在同类药品的市场上居领先地位。
事例二:
在美国早期的汽车市场上充斥着强调宽敞与舒适,但是看起来庞大笨重的大型车,尤其是早期汽车的生产策略里,压根儿没想过要制造小型汽车。
市场上的一些小型汽车种类,打出来的广告,也都欲盖弥彰地试图掩饰自己这种车型小的缺点,而尽量地强调它是多么的宽敞舒适、多么的安全!试图说服顾客能够接受自己的产品的这些小缺点。
只有福特公司完全不同的小汽车广告创意,极为技巧地将自己的小缺点转化为优点。
青年人一般都充满热情,急于干一番事业,敢想敢干、“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他们的特点。敢想、敢于又不知怎样干,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即使是后来成为名人的人,刚开始时也并不比其他人高明多少。
杨振宁博士大学刚毕业时,也曾遇到该选修哪个科研项目的问题,可是,他很聪明地借鉴别人的观点,马上就去请教诺贝尔奖得主费米博士,很快得到费米博士的指导。后来,费米又把他介绍给青年物理学家特勒。在费米和特勒的帮助和指导下,杨振宁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经过10多年的钻研,终于发现了“宇宙不守恒”定律,一举夺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别人那里学习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也是有讲究的,这里提供几点建议:
第一,要有重点,即充分考虑自己的才能和爱好去加以选择。自己的才能结构如何?优势是什么?不足的地方又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力不行的,就要学习人家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技术;自制力不行的,就要向人家学习驾驭情感、控制行为的诀窍:记忆力不行的,就要学习人家培养记忆力的方法。
第二,要会理解。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阿基米德为什么能发现皇冠的秘密?曹冲称象的方法是根据什么?都要从理论上把它搞清楚。吸取不是机械地吸取,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吸取,如果囫囵吞枣,就会“消化不良”。
第三,要会迁移。吸取的目的是更好地创造,因此,吸取之后我们要会运用。医学上的叩诊,是100多年前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发明的。他父亲是个酒商,只需手一敲酒桶,就能知道桶内有多少酒。由此,奥恩布鲁格联想到人的胸腔和酒桶相同,经过他反复实验,叩诊的方法诞生了。这位医生用的就是迁移原理。
如果你发现自己缺乏创造性,就应该检查是否存在下列主、客观的障碍并应设法克服:
缺少确定的奋斗目标;
惧怕失败;
担心成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贪图眼前既得利益;
害怕生活的改变对自己不利;
缺乏体力或精力。
只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且在所进行的创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经常敲敲警钟,以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剑桥大学一些时间研究专家作过这样的假设:“如果我现在知道6个月后我会突然失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这之前我该以怎样的速度工作”,或者“每天生活都当它第二天就要死亡那样安排”。
美国著名女学者海伦·凯勒,自幼因猩红热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她在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针对人们认为来日方长而不珍惜今天的光阴的想法以及常常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干什么都慢吞吞,心灵麻木、行动呆滞的行为,机智地设问:“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为避免钻“牛角尖”,我们不妨也用这样的问题启发我们自己去思考,以呼唤我们自己快节奏地工作,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以便更充分地获得生命的乐趣,显示生命的价值。
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在工作和生活中,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前进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世界上也不存在一帆风顺地一步达到辉煌顶点的捷径,道路往往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欲走捷径,但往往却走入了绝境。这说明确实需要采用迂回战术,寻找时机,以迂求直,迂回发展。
英国军事家利德尔·哈特在他的《间接路线战略》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战略上,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者)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须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而,有些胸怀大略的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其目的,以迂为直、以小鱼钓大鱼,是惯用的策略。经营者前进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在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经营者由于受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不少人起先没本钱,但他却能先用别人的钱建立起信誉,然后买空卖空,大获其利。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企业经营者欲沿着笔直的路线达到自己认定的目标都是不现实的,而且世界上也不存在企业经营者一帆风顺地一步达到辉煌顶点,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的先例。
当前,美国仍是志愿兵制,在国家机器的宣传工作上,强调爱国、报国、保护、捍卫自由民主等,以此来证明入伍当兵是件光荣、神圣的事情。又因失业率较高,所以,在美国三军的宣传广告上不但指出从军的人马上有工作,有收入,而且还表示在今天现代化部队里,可在报国的同时学到一门专长,为你退伍后谋生做个准备。
此外,美国军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请心理学家巧妙地利用定量思维的原理,想好了一番安慰的话,这倒比讲大道理更为有用:“如果是打传统的常规战争的话,不用担心你当了兵就会死。当了兵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留在后方,一个是送到前线。留在后方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送到前线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轻伤,一个是重伤。轻伤不必担心,重伤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能治好,一个是治不好的。能治好的不必担心,治不好的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不死,个是死……也好,因为你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所以,如打的是传统常规战争,照上面说法,死的机会比常人所认为的1/2小得多,最多不到1/16,生还的机会好像还蛮大的。这样一算,减少了许多人的恐惧,征兵工作进展相当顺利。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想到,采用迂回战术,能够改变固有的观念。要学会相信自己,相信你自己其实也有能力刺激内心丰富的创造力。你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新点子,还可以进一步想象并导演各种全新的局面——内容各异的不同状况——而且任何细节都不错过。你将可以以主观的体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行得通。
据《汉杂事秘辛》记载,公元147年,即将成为东汉王朝汉桓帝第一任皇后的梁莹小姐,是出身名门的闺秀。那时为了确保龙子龙孙的“优生”,必须对皇后、妃子实行婚前检查。而这对于封建时代千金小姐的金枝玉叶来说委实难以接受。
汉桓帝找不到女医师,于是派了吴女官前去执行皇后的体检任务。
吴女官奉旨来到梁府,在香闺先观察梁莹小姐走路的姿态,见她步履轻盈,并无外八字甚至瘸拐现象。接着自上而下开始了逐项检查:脸色气色,五官配置,眉毛眼神,鼻梁鼻腔,头发汗毛。以上项目检查完毕,吴女官赶走丫鬟,关紧门窗,检查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吴女官要求梁莹小姐脱去全部衣服。
而这时,体检却进行不下去了。梁莹小姐平日洗澡也不敢多看自己的玉体,怎能在别人面前裸露全身呢?
吴女官说:“这是皇上的旨意!”梁莹不理。
吴女官又说:“这是皇家的规矩!”梁莹不理睬。
皇上旨意和皇家规矩吓唬都不行,吴女官此时心生一计,轻轻说了一句:“恭请皇后遵照皇帝旨意和皇家规矩办事。”梁莹听到“皇后”两字,便忸忸怩怩自己动手拉开上衣。但脱到关键部位时,她又紧闭双目,还是不肯再脱。
吴女官一边连说:“皇后盛典将近,不能拖延,请皇后恕罪……”一句一声“皇后”,一面亲自动手。待一一检查完毕,才到皇帝那里呈上“体检单”,顺利完成皇帝交办之事。
梁莹受到“皇后”两字的暗示:因为不做出“牺牲”就当不成皇后,所以由不肯脱衣的僵持状态,变成自己动手解开上衣,威吓不成,以迂求直的办法却奏效了。
当你认真地想做,一切就都变得很有可能,没有什么是太麻烦或太困难的。
障碍就像田径赛的跨栏,等着被征服。
外来的干扰会被视为学习的机会,大多数的人觉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很困难的。他们不得不做他们讨厌的工作,却又必须逼迫自己把讨厌的事情做到最好。他们不断地征求别人的意见,却还是照着一般的生活方式进行,凡事没有进展,原地踏步,这些当然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试着去改变自己的状况。
的确如此,很多人在寻找工作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是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有一位机械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转行,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他已经学了二十几年的机械,如果突然换一份其他工作,会感到很不适应,尽管他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无法抛开积累二十多年的机械专业知识。
他想改变,但又抛不开陈旧的包袱,自然无法突破。
这很可悲,既然知道自己再继续做下去也不会有兴趣,就应该果断地做出决定:转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是令人兴奋的,也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最终取得卓越成就。
每个人都必须当机立断,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知道自己已经走错方向时,就要及时地掉转头,朝正确的方向走,才会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如果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最终会一败涂地。
要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要让自己更有自信,要让自己做事更有成效,我们就必须做出更好的决定,采取更好的行动。
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其实,要找出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只需要把自己认为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列出类别就一目了然了。
一位心理学专家在叙说自己最终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的经历时这样说:每次换工作前,我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直到我把那些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列出来。
后来我发现,自己有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就是从小到大一直很热心,很喜欢帮助别人,同学数学不会,我很喜欢教他;别人篮球打得不好,我自告奋勇过去教他。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可以,别人一定也做得到。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激发心灵潜力的课程,它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
我发现,自己上了那么多的课程,学习了那么多的资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比得上我的老师,在短短的八个小时当中他教给我那么多。
在这之后,我想,假如我以后也能做他所做的事情,把一些真正对人们有帮助的咨询,不管用任何渠道,书籍也好,录音带也好,或是录像带也好,只要能够让想要获得这些资讯的人分享,那该会有多好?
我发现,这个工作完全符合我所列出来的各种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当我了解到这件事以后,我知道,这就是我毕生所寻找的方向。
我曾经听我的老师这样说过:“世界上的每一份工作都很好,但是,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比我目前所做的更有意义。因为,他可以借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
这句话让我决定,要一辈子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了七八年的坚持,我终于在这个行业崭露头角,让非常多的人和我的学员,得到非常具体的帮助。
不管是在心灵的重整,或是自信心的培养,或是业绩上的突破,或是管理思考盲点的一些转变上,他们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变。
上面这个事例说明,你愈投入,事情就愈显得容易。当你认真地想做,一切就都变得很有可能,没有什么是太麻烦或太困难的。障碍就像田径赛的栅栏,等着被征服。外来的干扰会被视为学习的机会,并能激励人继续进步。
反之,当你缺乏生活的激情时,任何事都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威胁,事事让你感到棘手、头痛,精力与热情也跟着降低,就像必须用双手推动一座顽强牢固的墙似的,费好大劲儿才能完成某件事情。
投入愈强烈,工作变得愈可行,信心也跟着大增。因为同样一件工作,在积极者和消极者看来,会成为不一样的事情。积极者看见机会,消极者却看见障碍。全力以赴的积极者能看见事情的积极面及其有可为之处;不想投入的消极者却只看见难以克服的困阻,很快就灰心丧气。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松下与荷兰菲利浦公司谈判技术合作事宜时,向对方提出了支付经营指导费的要求,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开始菲利浦公司坚决不同意,看起来似乎毫无回旋的余地。但松下坚持努力,后经多次谈判,终于达成协议。
这件事对当时综合国力还很贫弱的日本来说,实在具有深远意义。因为通过这件事,不仅松下公司肯定了自己的经营实力和价值,也对众多日本企业家正确评价自己管理企业的能力是个鼓舞。就是这种敢于突破常理的举动,使得松下幸之助在日本企业中博得了“经营之神”的美誉。
要认识到,成功人物之所以杰出,不在于他们有多么好的运气,相反,他们的运气大多看上去并不太好,甚至是糟透了。关键的是,他们能正确地看待所谓的困难或挫折,深明迂回哲学,能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在挫折和磨难中挺立起来。在挫折的打磨下,他们的人格更显出耀眼的光辉,成功之树会在挫折这块肥沃的土壤中茁壮地成长。
我们只能期望自己不做蠢事,却不能期望别人跟自己一样愚蠢,这是我们应有的理智。
在人生的旅途中,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准确估计对手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藐视别人、自以为是的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人生成功来说,才能只是一件工具。精良的工具让人羡慕,但只有用它干有益于人的事时,才会受人真心称道。有些人凭借才能获得了别人的承认,却不知道人们真正认同的是他们对才能运用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才能本身。因此,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才能而丢掉了原本运用的方式方法,所以走向了反面。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发现斯坦福大学使用纳税人的钱做一些与研究无关的事,诸如购买快艇和为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新偶举行招待会。事情败露后,肯尼迪不愿为此道歉,反而狂傲地声称政府的基金可用来支付与研究有关的“间接开支”,诸如餐巾、桌布和他在家里举行的晚会。他傲气十足地说:“哪怕是我家里的一朵鲜花,也与研究活动有关。”
肯尼迪自鸣得意的辩解引起一片哗然,一位斯坦福大学的职员说:“他似乎认为无论他做什么都是正当的——只要是他做的。”然而几个月后,肯尼迪就被迫辞职了。
唐纳德·肯尼迪能当上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其才能想必不凡。可他忘了,将他推上校长宝座的,是他对这所大学所作的有益贡献,而不是损害。但他的行为转向后,他造成的影响就变质了。人们或许仍然会羡慕他的才能,但还是要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
“自作聪明的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知道得多,”洛克菲勒集团的副总裁布雷特恩·塞克顿说,“这离无知也就一步之遥了。”
大量事实早已证明:自作聪明有时比愚蠢更愚蠢。愚蠢的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会谨慎从事;自作聪明的人却会率性而为,弄不好还会坏事,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骄傲的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却忽略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却看不到别人非己所能及的优点。因此,在竞争中,他不知道应该避开什么,也不知道应该保护什么。一旦他遭遇的是位懂得扬长避短、以实击虚的对手,轻则受挫,重则一败涂地。
我们只能期望自己不做蠢事,却不能期望别人跟自己一样愚蠢,这是我们应有的理智。
行走于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和特长,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使我们的行程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而精彩纷呈,这是可喜的,但不必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藐视别人、自以为是的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贵在拥有自知之明。把握弯曲的艺术,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
生活需要弯曲的艺术,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身边的人也累。
有一对普通夫妇,他们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松、柏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弯曲中蕴含着哲学的道理,它并不是倒下和毁灭。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弓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弯曲是解决问题、减轻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人生的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