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当今时代,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我们见证了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如实施惩罚性关税和原产地规则,以此来限制他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此外,技术限制和专利封锁等现象也日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常态。地缘政治紧张、局部冲突不断,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全球供应链,导致其稳定性受到考验。

同时,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供应链体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疫情的早期阶段,全球范围内对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需求激增,而供应却难以及时跟上,一些国家甚至不具备生产关键医疗物资的能力而只能依靠进口。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国政府在保障生产供应与维护公共健康之间寻求平衡,这成为一个复杂而紧迫的课题。

这些事件和现象,使得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被广泛关注和讨论。过去,全球供应链是基于各国在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然而,面对极端情况,如人为干预和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的风险,这一体系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特别是在关键物资的生产上,全球高度分工的模式导致了本地产能的缺失,一旦供应链出现中断,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短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在反思和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门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的重要学科,长期以来关注数学模型的构建,从企业的微观视角出发,为决策优化和商业合同提供了精确的分析工具。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中,这种以微观模型为核心的方法论曾展现出卓越的有效性。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新兴挑战的不断涌现,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应对新情况时显得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入探讨急需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这种新方法论应当基于详尽的微观数据和产业信息,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我们需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利用实证数据,对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

我们的研究团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致力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证研究。自2011年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就开始专注于全球供应链的实证分析。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我们的团队在全球顶尖的经济管理期刊(如UTD24期刊)上发表了众多基于供应链大数据的实证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供应链理论的局限性,不再仅仅关注合约和优化模型,而是从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全球三万多家上市公司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建模,得出全面而宏观的研究结论。

这种研究方法和框架更加符合当前全球供应链的实际状况,它不仅涵盖了原料、设备、产能等供应链的传统要素,还综合考虑了政策、市场、金融、社会等商业环境因素。这包括地缘政治动荡、政策变化、消费趋势变化、企业家社交网络、金融风险、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通过这种全面的研究视角,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并为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提供有力的策略支持。

自2018年起,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我有幸受邀参与了众多关于全球供应链主题的访谈,这些访谈来自新华网、中国国际电视台、《参考消息》《南华早报》《经济学人》《福布斯》杂志、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等,一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超过400家媒体机构。在这些交流中,我主要回应了关于全球供应链危机的根源、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政府和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基于实证数据的全球供应链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这种认识激发了我撰写一本书的构想,旨在将供应链的议题置于当今全球的宏观视角之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结合我们的原创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分享供应链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我们的目标是将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微观数据出发——转化为普遍适用的、紧贴现实的宏观结论,以此向广大读者阐述我们的供应链实证研究成果。

在本书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的认知发起了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部关于全球供应链未来的展望之作。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持,而且通过生动的叙述,带领读者深入理解供应链的演变历程和未来趋势。

首先,我们提出了供应链并非单一链条,而是一个动态且错综复杂的网络的观点。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链式供应链理论的局限,揭示了供应链在现实世界中的多维性和互动性。

其次,本书回顾了供应链全球化的历程,特别是自2003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凭借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结合与欧美的资本与技术互补,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中心,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最后,在定义全球化的新阶段——“全球化2.0”时,我们预见了供应链的重大转变。传统的跨国长距离运输模式将逐步减少,而更加本地化、贴近最终市场的供应链模式即将兴起。同时,资本和技术等无形的“供应链”将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走向国际舞台,成为跨国公司,将效率和管理理念传播至全球各地的制造中心。

面对产业链升级的新挑战,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在保持与欧美互补性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高科技领域,如通信、新能源、芯片等,中国的进步与美国的阻碍反映了战略层面的博弈,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为了应对挑战,中国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开始向科技创新产业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充满挑战,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在整体产业升级的同时,确保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相互支持。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区域贸易协议的作用日益显著。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让位于技术限制、补贴和配额、原产地规则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后者成为新的博弈工具。各国政府在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方面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为拉美、东南亚等经济缓冲区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将成为供应链发展的关键。这些信息技术(IT)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使用体验和高质量运转。环境保护和碳中和为中美等大国提供了合作的新机遇。我们需要关注跨国供应链的碳足迹,并明确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各环节的责任,以实现公平有效的绿色发展。

过去的10多年里,我有幸与全球众多顶尖学府的杰出学者深入进行科研合作,他们的智慧和贡献对本书的完成至关重要。我要向这些合作者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包括:芝加哥大学的约翰·比尔杰(John R.Birge)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邓兆生(Christopher S.Tang)教授,哈佛商学院的劳伦·科恩(Lauren Cohen)教授,乔治敦大学的沃洛迪米尔·巴比奇(Volodymyr Babich)教授,埃默里大学的尼科莱·奥萨德奇(Nikolay Osadchiy)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塞纳伊·阿莎(Senay Agça)教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迈克尔·赫泽尔(Michael Hertzel)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维诺德·辛格哈尔(Vinod Singhal)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岑岭教授、徐宁教授和周翔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姜翰教授,北京大学的张宇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的丁浩员教授,上海同济大学的胡一川教授、姜沈阳教授,伦敦商学院的杨颂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李晓惠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奕飞(Ben Charoenwong)教授等。我们的共同努力和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研究团队,他们在数据收集、图表制作和文字整理等环节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些成员包括荷兰蒂尔堡大学助理教授牛艺萌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助理教授彭洁博士,以及李植、史宜林和彭博雅等博士。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坚强后盾。

在本书成稿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访问了中国以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的葡萄牙、荷兰,美国的旧金山、凤凰城、圣路易斯、波士顿,亚洲的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在这些地方,我不仅进行了实地考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这些经历为本书增添了多元化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期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当下全球供应链的现状,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吴靖
2024年8月15日
于中国香港 O3TjoAjbP9Mm0LxvR/4kj04p/zgU6ayFcFepcsqXwKo482kg50sT51OJPG6aet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