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从历史中获取教训

“愚人常说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我则更喜欢从他人的经验中受益。”这句话出自俾斯麦,尽管并非他的原创,但在处理军事问题时,这句格言具有特殊意义。“正规军”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他们不能通过频繁地练习以精进职业技能。所以常常有人争论说,从字面意义上看,军人根本称不上是一种职业,只能算是“临时雇佣”。但矛盾的是,当那些因为某场战争而被花钱雇来的雇佣兵被和平时期也可获得薪酬的常备军取代后,军人似乎又成了一种职业。

如果从大多数现代军人的工作方面来看,“军人不是一种职业”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准确;但从训练的角度来看,则的确如此。因为现在与过去相比,战争的次数变少了,但是规模却更大。所以在和平时期,即使军队进行最好的训练,也总是“理论”多于“实践”。

但是,俾斯麦的格言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更鼓舞人心的不同观点。它使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有两种形式——直接的和间接的,而在这两种形式中,间接的实践经验可能更有价值,因为它无穷无尽、更加广泛。即使一个人从事最活跃的职业,特别是在军人的职业范畴中,他所能获取的直接经验的范畴和可能性也极其有限。与军队相比,虽然医生可以不断实践,但是医学和外科的巨大进步也更多归功于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而非实操的医生。

直接经验的本质决定了它太过局限,不足以成为理论或实际应用的坚实基础。它最多只能营造一种有利于提炼思想的氛围。间接经验更加多样和广泛,因而具有更大的价值。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普遍经验,这种经验并非一两个人的经验,而是许多人在多种条件下得出的经验。

将军事史作为军事教育的基础非常合理,因为它对士兵的训练和心智发展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但是,正如所有的经验一样,它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广度,取决于它与上述定义有多接近,以及取决于研究它的方法。

士兵们普遍认可拿破仑那句被广泛引用的格言:“在战争中,士气与物质的比重是三比一。”这个实际的算术比例可能毫无价值,因为如果武器弹药不足,士气就很容易下降。士兵一旦阵亡,士气再高也没有什么用处。况且士气与物质因素紧密相关。尽管如此,拿破仑的这句话仍具有不朽的价值,它指出了做军事决策时必须首要考虑士气因素,因为战争和战斗的胜负常常由军队的士气决定。在战争史上,士气是一个常量,只是高低程度有所变化,然而物质因素几乎在每一场战争和每一种军事情况下都不同。

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就更加清楚应如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研究军事史。最近几代人的方法是选择一两场战役进行深入研究,将其作为专业训练的方法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但是,在如此有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使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获得错误的经验教训,跟不上不断变化的军事方法,在未来的实践中陷入危险。在物质领域,唯一不变的因素就是方法和条件永远在变。

相比之下,人的本性虽然不同,但对危险的反应大同小异。有些人由于遗传、环境或后天训练,可能比其他人更敏感,但区别仅在于程度,而非本质。我们研究的战争情况越局限,就越难判断士气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虽然我们可能无法精确计算军队在不同情况下的抵抗力,但仍可得出以下结论:军队在遭到突袭、疲倦或饥饿时,远比他们预先做好了准备、休息充分且营养充足时要更容易放弃抵抗。对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范围越广,则推论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由于心理比物质更加重要,以及它更具普遍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战争理论的基础都应该尽可能地广泛。对一次战役的深入研究,如果不是建立在对整个战争史广泛了解的基础上,很可能会使我们掉入陷阱。但是,如果在数十种或更多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代和条件下,某个特定的“因”都会导致某个特定的“果”,那么就有理由将该原因作为所有战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书正是这样一种广泛研究的产物。事实上,也可以说本书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产物,与我曾担任《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军事编辑一职有关。虽然我以前曾出于热爱研究过许多时期的军事史,但编辑《不列颠百科全书》需要广泛了解所有时期的情况。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一个地形测绘员,或哪怕只是一个游客,只要你有心,你就至少可以用开阔的视野了解总体的地形情况,而不仅仅是像矿工那样只关注自己所处的煤层。

这次研究给我留下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古往今来的战争,除非采用间接路线战略,令对手毫无准备,否则很少能取得有效成果。这种间接性分为两个方面: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物质上可能通常是间接的,而心理上却总是间接的。在战略层面,最迂回的道路往往是最短的捷径。

还有一个教训也非常清晰:如果沿着敌人的“自然期望路线”行进,直接攻击自己的心理或物质目标,那么往往结果会对自己不利。拿破仑的格言“士气与物质的比重是三比一”生动地阐述了这个道理。或者更科学地说,虽然敌军或敌国的力量在表面上表现为人数和资源,但实则取决于指挥、士气和物资供给。

如果沿着敌人的“自然期望路线”行进,便会有利于敌人进行军事部署,从而增强敌人的抵抗能力。战争如同摔跤,想要将对方摔倒却又不攻击对手的立足点来破坏他的平衡,就只会令自己筋疲力尽,事倍功半。想要用这种方法取得成功,除非力量远大于对手才有可能。而且就算如此,也往往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大多数战役中,成功打败敌人的重要前提是令敌人的心理和物质失衡。

这种失衡是通过使用间接路线战略而达成的。所使用的间接路线,可能是提前就谋划好的,也可能是偶然想到的。正如本书的分析所示,间接路线的形式多样。因为间接路线战略包含“迂回到敌后”的方法,但又比它更广泛。卡蒙将军的研究表明,“迂回到敌后”是拿破仑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和关键方法。卡蒙主要关心的是物质因素,如行动的时间、空间和交通运输等。但是通过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战略行动之间存在着潜在联系,它们从表面上看和“迂回到敌后”并不相似,却是“间接路线战略”的鲜明例证。

想要弄清这种潜在联系并确定行动的特性,无须详细列出交战双方的参战人数、物资供给和运输的详情。我们只关注一系列综合战争案例的历史影响,以及其物资部署或心理行动。

如果在战争的性质、规模和时间等条件差异都很大的情况下,相似的行动均会产生相似的结果,那么就可以判定一些战略行动间存在潜在的联系,且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共同规律。各种条件的差异越大,这个规律就越可靠。

广泛地对战争进行研究,其客观价值不只是发现新的军事原理。广泛的调查不仅是创立任何战争理论的基础,也是普通军队学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的必要条件。否则,对战争的了解就像一个倒金字塔,仅靠着一个点支撑,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FILnCGTjxlQdHtJuEZY2kDeA3GNxWpVDnsFE66rCRlRWfHHzo4ZbYtAzXhpIvu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