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大分裂

南方官僚们借“南北榜案”趁机发难,逼得朱允炆步步后退,一时间风光无两,大有一种“礼法岂为我辈而设”的张狂与豪迈。

当他们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依照南方官僚集团的初衷,他们本来只是打算翻案。具体点说,就是把“空印案”和“郭桓案”的风评翻过来,将涉案人员尽数平反,坐实朱元璋滥杀无辜、暴虐无道。可朱允炆不敢在“空印案”和“郭桓案”上松口,所以他们退而求其次,打算从“南北榜案”开始破局。如今破局成功,接下来是不是应该调转枪头,继续朝“空印案”和“郭桓案”发力呢?

在这个问题上,南方官僚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部分人赞同这个观点,但更多的人则希望继续深挖“南北榜案”,不把北方官僚尽数排挤出朝廷不算完。他们的想法是:“既然‘南北榜案’已经出现了松动,不如乘胜追击,等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之后,再考虑其他案子。”

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明初,南、北官僚互相排挤是一种常态,否则朱元璋也不会费尽心思地笼络北方而打压南方,实在是因为那段时间内北方官僚被压制得有点惨,如果不是朱元璋偏帮,恐怕南、北早就在事实上分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除了元廷“人分四等”的国策遗毒,还在于朱元璋晚年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苗头。

朱元璋虽是从江北濠州起家,但直到渡江之后,才正式成为逐鹿天下的枭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南方才是他的基本盘。称帝之后的朱元璋虽然不遗余力地帮助北方,但从感情上讲,其实他还是更倾向于南方的。只不过由于浙东等地长期受张士诚影响,对朱元璋一贯阳奉阴违,所以老朱对这个地区的观感不太好,这才有了许多针对性吸血政策的诞生。但对于其他地区,如南京周边,那就一直是老朱的心头肉,爱得不行。

尽管浙东地区不受朱元璋待见,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地方的文人质量实在是高,若论读书,浙东地区的确是大明独一档的存在,所以无论朱元璋如何打压,浙东籍官员的数量却不减反增。当朱标去世,朱元璋打算为新的接班人速成班底时,他所能倚仗的,也只有以浙东籍官员为主的南方官僚集团。

新的接班人不能只有文官班底,武将班底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朱元璋在这方面的考虑是什么,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后来的情况看,在为皇太孙朱允炆配备武将班底时,朱元璋把冯胜和傅友德这样的老将尽数配给了他,但后来朱元璋又担心朱允炆会滥开杀戒,所以又干掉了冯、傅二人,取而代之的是功勋差一档,但同样跟随自己多年的耿炳文和郭英,以及徐辉祖、李景隆这样的功臣之后,再辅以出身于亲军卫的部分中级军官。

亲军卫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近卫队,出身于亲军卫的人自然也最受朱元璋信任,不少锦衣卫都是从亲军卫中选出来的,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亲军卫的信赖程度。

留下宿将和功臣之后是传统,这一点无须多言。出身于亲军卫的部分军官则要着重介绍一下,因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与沐王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从洪武十六年(1383年)开始独立镇守云南。沐英虽然没能在生前封王,死后却被朱元璋追封为黔宁王,沐英的儿子沐春和沐晟先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沐晟后又被封为黔国公,沐王府一说便由此而来。

在朱允炆执政期间,他亲自提拔过几个能干的武将,分别是瞿能、何福、盛庸和平安。这几位是什么背景?史书语焉不详,我们只知道这些人在靖难之役中表现都很出色。根据《明实录》判断,这四人应该都出身于朱元璋亲军卫的上三卫,其中平安还是朱元璋的养子。

这些中低层军官从亲军卫出来之后,总要有个历练的地方,其中瞿能长期坐镇西南,与沐王府搭班干活;何福当初跟着傅友德、沐英、蓝玉一同出征解放大西南,此后也一直留在当地镇压少数民族叛乱。盛庸和平安都曾随军北伐,也有作为蓝玉部将一同解放大西南的经历,从解放大西南到靖难之役这段时间,此二人的记载多有疏漏。

由此可以看出,出身于亲军卫的中层将领大多有前往西南历练的经历,而他们在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件之后,都成为朱允炆所倚重的得力干将,并在靖难之役中大放异彩,要说没有朱元璋的刻意栽培,显然很难让人信服。

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其实就是我前文的观点,从感情上讲,朱元璋更信赖的还是南方人,或者说有在南方从政、从军资历的人。朱允炆的文臣班底大多是南方官僚,朱元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南北榜案”也是高举轻落。朱允炆的武将班底除了宿将及其后裔,所有出身于亲军卫的人几乎都要在大西南和沐王府过一遍。

按我的理解,朱元璋可能是希望通过抬高沐王府的方式,为朱允炆留下一个兜底的机会。哪怕朱允炆真是惹得天怒人怨,沐王府也能出面保下自己的这位皇太孙,毕竟沐英和朱标关系良好,朱元璋认为双方的后代依然可以延续这种默契和友谊。

这其实就是朱元璋执政晚年最大的弊端:朱元璋在感情上倾向于南方利益集团,制定国策时却更倾向于北方利益集团。如果朱允炆也能有样学样,说不定南北双方还可以继续维持一种平衡态势。但朱允炆上位没多久就取消了南北科举分区,后来又逐步停办了大量北方官学。且不论朱允炆有多么迫不得已,这种既定的事实却给了北方利益集团一个明确的信号:你们不受我待见。

南北纷争已经是难以解决的大事了,可如果功臣集团有向心力,局势未必无法挽回。他们毕竟是拿枪杆子的,一旦真刀真枪斗起来,官僚集团那帮拿笔杆子的人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功臣集团也开始分裂了。

史学界对朱允炆在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大肆篡改过相关记录,并禁止研究这段时期的历史,所以很多问题我们只能推测,却不敢下定论。

对于功臣集团的分裂方式,我赞同明史研究专家王崇武先生的观点,就是与官僚集团一样,功臣集团也以南北为界,分裂为两个隔阂严重的利益集团。南方以皇帝朱允炆和沐王府为首,他们的主要功绩是平定西南和华南,并长期镇压当地少数民族叛乱。北方以各位藩王为首,他们的主要功绩是参与北伐和防范北元突袭,在边疆长期与敌人作战。

如果依据常理判断,北方功臣集团一定比南方功臣集团更强,因为北元的战斗力比南方少数民族更强。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在明朝建立初期,北元的确是无比强大,可经过连番北伐,北元早已蜕化成只知道纵兵抢劫的游牧政权,并不比南方少数民族强多少。这支经历过北伐的大军后来被朱元璋打散,分布在南北各处,我在上面提及的瞿能等人都参加过北伐,可他们都被划为南方功臣集团的一分子。

从后续的战争强度来看,北方冬天的确寒冷,可南方夏天的瘴气也不好惹。只要捋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断言南、北功臣集团到底谁更强。既然从军事层面上无法分出高低,那就只能从经济层面考虑,这很容易决出胜负。在明初,南方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更快,并且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这就给了南方功臣集团莫大的信心,似乎只要团结在以朱允炆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努力抱住南方官僚集团的大腿,就可以过上梦想中的好日子。

有学者在谈及这个时期的大明时认为:“在朱允炆执政期间,由于他改变了朱元璋时期的苛政,所以民间获得了极大利好,经济迅速恢复,大明从上到下一片清明,这是朱元璋都做不到的事,可见朱允炆深谙治国之道,是一位明君。”

我不敢说这种现象不存在,但这绝对是片面的。因为当朱棣起兵造反时,北方功臣集团和官僚集团非但没有帮助朝廷收拾乱臣贼子,反而偷偷摸摸地支持,后来甚至主动站在朱棣身边摇旗呐喊。

如果北方各地区真像史书所说的那么美好,他们又怎么会不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反而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支持朱棣呢?如果朱允炆的新政真能让“大明从上到下一片清明”,朱棣又怎么可能造反成功呢?只有存在极大的争端和不平等现象,武装斗争才有成功的可能,这是基本常识。

受流行观点影响较深的人会说:“朱棣的成功极其侥幸,如果有了北方的支持,他绝不可能打得如此艰难。”事实上,所谓“朱棣侥幸获胜”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他能成功绝非偶然。为了神话自己,朱棣授意史官,把自己写成了一个有天命在身的“孤胆英雄”,仅此而已。

综上所述,我认为所谓的“大明从上到下一片清明”,很可能只是南方官僚集团自卖自夸的说法,其描述对象也仅限于南方部分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出现这样的“清明”景象。

对于北方利益集团而言,新皇帝身边的文武班底都有浓重的南方印记,出台的种种政策又对北方不利,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其实并不难猜。他们肯定在想:“我们凭什么要受那帮南方人的窝囊气?不如找一位可以与朱允炆相抗衡的领袖,最好的结果是取而代之,最坏的结果是南北分治。”

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可实施起来却有诸多难点。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南方的官僚集团和功臣集团抱作一团,那么大明正统(以朱允炆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可调动的军政资源实在是太可怕了,北方利益集团根本无法抗衡。面对这种情况,北方利益集团能怎么办呢?自然只能潜伏爪牙,选择隐忍,在实力不如人的时候,怂一点,不丢脸。

可随着事态的发展,南方官僚通过“南北榜案”逐步扩大战果,逐渐在朝堂上一家独大。如此顺利的行动使得他们开始飘飘然,觉得反对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看到这帮家伙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的样子,真是心情大好!”

心情好了,自然会想起一些陈年旧事,顺带着翻翻旧账。想当初,“空印案”和“郭桓案”爆发时,无数忠臣和贤士被先帝杀了全家,淮泗那帮人也没帮忙说个情,就知道站在一旁看笑话。现在眼见我们风光了,又想巴巴地跑过来抱大腿,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当南方官僚集团与朱允炆博弈时,齐、黄、方三人囿于身份,不方便偏帮任何一方,所以整天就知道打官腔。但当南方官僚集团打算给南方功臣集团一些教训时,齐、黄、方来劲了,因为他们也是南方人。

齐、黄、方三人仗着自己托孤大臣的身份,在给朱允炆讲课时,总喜欢夹带一些“私货”:想当初,李善长和胡惟庸是怎么欺骗先帝的,陛下您大概不知道吧?来,咱们今天聊聊这个话题。想当初,先帝处置乱臣贼子朱文正时,那帮出身淮泗的人是什么反应,陛下您感兴趣吗?来,咱们今天就讲这段内容。想当初,徐达授意部分老部下贪赃枉法,先帝看在故交的情分上给了他一个体面,赐下一只蒸鹅结果了他的性命,这事我非常清楚。想当初,您的父亲孝康皇帝(朱标)病逝后,我们都支持您当接班人,可淮泗那帮人团结在蓝玉周围,非要让朱允熥当接班人,要不是蓝玉谋反事败,恐怕您今天也当不上这个皇帝了。

一桩桩一件件,由齐、黄、方三人娓娓道来,朱允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他虽然知道这些言论不能全信,但皇祖父朱元璋辣手屠杀李善长等功臣的往事却历历在目。在朱允炆看来,功臣集团对自己并不看好,身边的几位宿将虽然认自己这个皇帝,但那也是因了皇祖父的遗诏,而他们对自己未必有多少好感。

就在这日复一日地洗脑的过程中,口若悬河的齐、黄、方三人眼看就要把朱允炆给忽悠瘸了,朱允炆渐渐对功臣集团有了不好的看法。

面对朱允炆态度的转变,作为功臣集团的代表,沐晟和耿炳文是最痛苦的。沐晟是沐英的次子,也是沐王府的首位黔国公,他从小与朱允炆一起长大,是非常要好的儿时玩伴,可现在这位玩伴认为功臣集团不是好东西,那么沐王府作为南方功臣集团刷履历的地方,又常年在大西南防备少数民族叛乱,还能被朱允炆看在眼里吗?耿炳文是沐晟的舅舅,他的儿子耿璇娶了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可以说耿炳文就是连接沐王府和南京的纽带。现在双方渐行渐远,耿炳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父辈在患难时期结下的交情,子孙辈通常是难以理解的。朱元璋为朱允炆准备的武将班底都是有着过硬关系和深厚友谊的,可朱允炆到底是年轻识浅,才继位不到一年,就把这一切都搞砸了。如果朱元璋在天有灵,把朱允炆叫去盘问一二,他肯定还会无辜地说:“西南边患颇多,沐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边;耿炳文老将军年事已高,朝堂上的事应该少操心。孙儿如此对待他们二人,又有什么不妥呢?”

有没有不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虽然朱允炆执政期间的史料散轶、篡改颇多,但在他继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得罪了北方官僚集团,更加剧了朱元璋时期本就存在的功臣集团分裂,哪怕朱允炆写在史书里的形象依旧积极且正面,我们也很难对这位少年天子有多少美誉。

北方各利益集团虽然暂时忍气吞声,但这种日子不会长久,南方官僚只要继续这样折腾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把所有矛盾一起引爆,把自己炸个粉身碎骨。 uKWlZDAYIUWYEmJrRIx7aoZR/0Fn3OLAlhyPxJ45VMWGdZsu3WuX/ne2jS4Do+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