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8 换帅疑云

在收服都指挥使张信,以及杀死张昺和谢贵之后,北平城内已经没有人能与朱棣相抗衡了,所以他很快就彻底掌控了整个北平。

北平原名大都,曾在元朝时期做过近百年的首都,城防坚固、底蕴十足。对于自己的大本营,朱棣非常满意,但他现在也正面临抉择:是直接率军南下,还是依托北平固守呢?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朱棣在控制北平之后,没有与任何人商量,便立刻准备率军朝南方进发,并打算在渡江之后立刻组建骑兵部队突袭南京。但这个策略还未来得及实施,就遭到了张玉和姚广孝的反对。

张玉对朱棣说:“西汉的吴王刘濞也准备突袭长安,但被睢阳城的梁王刘武所阻击,最终功败垂成。唐朝的安禄山倒是成功占据了长安,但他最后还是得灰溜溜地往回跑,因为他的老家河北四处起火,根基不稳,安禄山根本无法安心征战。我们现在连北平周边都没搞定,哪还有工夫渡江打南京呢?”姚广孝表示赞同:“历朝历代的藩王鲜有靖难成功者,我们要想获胜,就必须时刻警醒,永远不能小看朝廷,永远不能掉以轻心。”

心腹的反对令朱棣感到非常苦恼,他眉头紧锁,颇为无奈地说:“你们的说法虽然很有道理,可如果我们只在北平一带打转,等朝廷集结重兵前来,我们拿什么抵挡呢?”

朱棣的担忧非常有道理,如果起兵南下,的确有可能被坚城所阻挡;如果固守北平,也有可能被朝廷大军围剿。究其症结,还在于北平一带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太弱,完全不足以与朝廷相抗衡,怎么看都是死局,这也是张昺和谢贵不愿投降的主要原因。张玉一时哑然,与朱棣相对无言,但姚广孝却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他对朱棣说:“殿下不必担忧,只要我们能在开局阶段打出漂亮仗,局势自然会逐渐扭转,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姚广孝这话不是策略,反而更像是一种劝慰,而且说得很含糊,这倒不是他故作高深,而是因为此时的局面极不明朗,谁也说不准局势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在这种环境中,还是以稳为主,先看朱允炆如何出招,朱棣这边才能想办法接招,而不是主动出招,露出弱点招致打击,毕竟此时的朱棣体量太小,经不起折腾。

朱允炆在一阵狂喜过后,自然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朱棣,对他而言这没什么可犹豫的,齐、黄、方三人皆不知兵,所能倚仗的只有老将耿炳文和沐王府,眼下沐王府依然在西南收拾叛军,于是朱允炆将耿炳文召至殿前询问对策。此时的朱棣虽然已经起兵,但始终停驻于北平一带,似乎并没有南下的意思。朱允炆没看懂,于是就问耿炳文对此有什么看法。

耿炳文能有什么看法?此时的老耿已经六十五岁了,无论体力、精力还是思维能力都大不如前,他只能根据经验判断,朱棣可能是畏惧朝廷势大,所以想夯实北平周边地区,等着朝廷先出招。

朱允炆和齐、黄、方也都认可耿炳文的判断,于是又问耿炳文:“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应对呢?”耿炳文想了一下,对朱允炆说:“平定叛乱必须果决且快速,我们现在应该立刻组建一支军队,跨过长江与朱棣交战,并堂而皇之地战胜他,这样才能震慑住那些潜在的乱臣贼子,树立新朝的威信。”

客观地说,耿炳文这个建议还是很靠谱的,朱允炆和齐、黄、方也没有理由反对,打仗毕竟还是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但在谈及北伐大军的人数时,双方产生了分歧,进而引发了争执。朱允炆和齐、黄、方都认为朱棣不堪一击,理由是他的基本盘太小,最多也就是半个河北省的体量,跟坐拥整个天下的南京政权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所以随便带个三、五万军队,再加上北平周边的守备部队,就足以收拾朱棣了。但耿炳文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复强调朱棣的可怕,并多次提醒朱允炆,北方的军队都是精兵,他们长期戍边,远非临时拼凑的军队可比,如果不能在数量上压倒对方,想要取胜是非常困难的。

耿炳文的说法是实情,朝廷虽然强令朱棣解散了自己的三卫(藩王亲军),但在三卫中任职的中、低层军官可没有被遣散,只要这些骨干还在,朱棣就能在短时间内重组三卫,战斗力不可小觑。但我们同时也要指出,耿炳文的话不可全信。

湘王被逼自焚的事,始终令南方功臣集团心怀不满,他们对南方官僚集团也是越看越不顺眼。现在朱允炆要用到自己了,耿炳文决定漫天要价,三、五万大军根本不足以对抗朱棣,三、五十万还勉强。如果朱允炆真给耿炳文凑齐了三、五十万大军,他自然可以轻松地灭掉朱棣,但谁敢保证老耿不会化身为第二个朱棣,调转枪头一口把官僚们吃进肚子里呢?退一步说,就算耿炳文最终没有做出这种事,但他肯定也会把大部分功劳全部揽入怀中,进而大肆提拔南方功臣集团的重要成员,这种现象别说南方官僚集团不想看到,就连朱允炆自己也不想看到。

让文官大权独揽的结局顶多就是像宋朝那样对外作战无能,可如果一旦让武将大权独揽,大家想想中、晚唐的藩镇割据,再想想五代十国的乱世,那结果可要严重得多,皇帝说换就换,朝廷敢不如他们的意,他们立刻就会起兵造反。朱允炆可以接受让南方功臣集团获得一些利益,但决不会允许他们膨胀到难以抑制的地步,真要是这样,还不如直接重用官僚呢。

就这样,朱允炆和齐、黄、方站在同一阵线,反复与耿炳文争论“应该带多少军队出征”的问题,最后双方艰难地达成协议——十三万。翌日,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十三万大军(号称三十万)北伐朱棣。据说在临行前,朱允炆亲口对耿炳文说:“请不要让我背负杀害皇叔的罪名。”后世读者在提及此事时,总会纷纷吐槽:“朱允炆真是个书呆子啊,这时候还要在乎名声?”可据我考证,朱允炆多半没说过这句话。

这句话并非出自靖难期间的相关史料,而是在明朝中、后期才逐渐流传的,而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民间对朱允炆多有怜悯和同情之心,应该是出于这种原因,才有人编造了这样一句话来。换一个角度来看,就算朱允炆真对耿炳文说出过这种话,那更多的也是一种暗示:“别把活着的朱棣带到我面前来,让他在战场上中流矢而亡吧!”

无论朱允炆说没说过这种话,耿炳文心里肯定都有数。朱棣到底是主动造反还是被逼无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皇帝要拿他立威,这种人还是战死为妙。耿炳文的思路倒是没问题,但他真能在战场上弄死朱棣吗?其实很难。

想当初,朱元璋离开郭子兴独立发展时,带走了二十四个老乡,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淮西二十四将,在这二十四人当中,有一些战死沙场,没能活到大明建国;有一些人虽然活到了建国,但年老体衰,最终一命呜呼;还有一些人被牵连到一系列大案之中,仅有两人活到了建文一朝,那就是耿炳文和郭英

耿炳文早期一直跟随汤和,在东线防备张士诚,郭英则长期待在朱元璋身边担任护卫,这二人都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而是性格沉稳的宿将。这类人更适合防守,而不是进攻。朱允炆派善于防守且垂垂老矣的耿炳文去进攻朱棣,他真能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老耿一上战场就进退失据了。

当南京这边积极部署大军出征时,朱棣已经基本肃清了北平周边的大部分地区,摆好阵势等着耿炳文的到来。耿炳文知道自己的长处是防守,哪怕自己看起来兵多将广,可单兵素质却远远比不上叛军,真要当面锣对面鼓地跟朱棣打对攻,自己未必是他的对手,所以老耿选择了最为保守的战略:将所有军队聚集到一起,只派出一支约为九千人的先锋部队在前方探路。

很快,这支先锋部队就在雄县被朱棣击溃了,耿炳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必须收缩兵力,决不能被他分割蚕食。耿炳文将大军打造得好似一只正在缓慢移动的乌龟,这令朱棣感到十分头痛,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张玉建议,不如主动露出破绽,引诱敌军进攻,只要对方阵型散了,这一仗就有获胜的希望。朱棣反复思量,认可了张玉的建议。

此时的朝廷大军在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滹沱河北岸依水扎营,朱棣派张玉率军在河的南岸挑衅明军,自己则带领精锐骑兵绕道至明军的大后方,并派了一位降将前往明军大营向耿炳文传递假情报:叛军主力尽在南岸。

耿炳文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命大军渡河攻打叛军,张玉借助地利死死顶住了明军一波又一波攻势。就在战局焦灼之际,朱棣率领精兵从明军后方杀出,来回几个冲锋,就把明军拦腰截断了。耿炳文心知不妙,立刻下令全军集合:只要维持住阵型,叛军就拿我们没办法。可此时的战场过于混乱,耿炳文根本无法做到令行禁止,眼看事不可为,老耿便命令大军退回北岸的城防之中固守。在回撤过程中又发生了踩踏事件,大军死伤不少。

到此为止,大军和燕军的初次交锋结束,加上先锋部队的折损,耿炳文十三万大军还剩十万左右,此时在真定城内固守。从朱棣造反到耿炳文出征,再到大军战败,历时约一个月。

就在耿炳文固守真定的第三天,朱棣眼看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率军撤回了北平。耿炳文正打算重整旗鼓,以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对待燕军时,太常寺卿黄子澄和太子太傅李景隆突然前来,传达了朱允炆的口谕:耿炳文丧师辱国,裁撤其统军职务,回南京接受发落,命李景隆为新任大军统帅。

这次换帅实在是太突然了,耿炳文几乎是刚安抚好军队,立刻就被带回了南京。这里面有个问题,如果耿炳文并未战败,是否就能改变被撤换的命运呢?从时间线上来看恐怕很难,因为黄、李二人来得太快了。耿炳文战败之后必然会先安顿军队,然后再写信向朝廷禀告战况,这至少需要一天时间。从真定到南京,直线距离超过九百公里,那时的路面没有今天这么好,哪怕信使一人多马昼夜赶路,至少也要三天才能抵达。

接到耿炳文战败的情报后,朱允炆还要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是继续信任耿炳文,还是撤换大军统帅,或是更改战略、战术,如果没有提前商量过,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时间来集思广益。做好决定之后不可能马上选派李景隆上前线,这可不是派人通知一下就能完事的。李景隆现在的工作是否需要交接?他到前线之后会做出怎样的战略部署?朱允炆总要和李景隆谈谈吧,这一来一去再花费一天的时间,不算过分吧?

黄子澄和李景隆从南京赶往真定,就算他们也像信使那样一人多马昼夜赶路,至少也要三天,更何况黄子澄是个书生,他肯定吃不了这种苦,史书记载他是乘坐驿站马车前往真定的,那么他从南京到真定的时间至少还要翻倍,也就是六天。按照上述所列的时间做个加法算一算,如果朱允炆真是在耿炳文战败之后才决定换帅,那么黄、李二人最早也应该是在耿炳文战败后的第十二天到达,这还是最快的速度,可黄、李二人却在耿炳文战败后的第四天就抵达了真定,可见在耿炳文战败之前,朱允炆就决定换帅了,口谕肯定是有的,但内容必然不是“丧师辱国”,这应该只是黄子澄因地制宜做出的改动。

很多人都说,耿炳文挂帅的第一仗就败得如此丢人,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他必然会输得更难看。可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在读到真定之战的过程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

在长平之战初期,善于防守的廉颇屡屡败于秦将王龁,但这些都是小败,并没有损伤赵军的根本。吃了几次亏之后,廉颇高筑营寨,坚守不战,目的就是和秦国拼消耗,看谁先撑不住。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逐渐撑不住了,于是他们命潜伏在赵国境内的间谍散布流言,说廉颇年老胆怯,早有投降秦国的想法,用不了几天,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就将全军覆没。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年轻气盛,受不了廉颇这种“温吞水”的乌龟战术,于是下令更换阵前统帅,同样年轻气盛的赵括走马上任。

话题回到明朝,耿炳文在真定真的遭受了一场大败吗?其实算不上。耿炳文就带了十三万军队出征,此次交战之前,驻扎在河间、雄县和鄚州的明军都接连遭受了失败,战损估计在两万人左右。我们简单地计算一下就能得知,此次真定战败,耿炳文的军队先是被伏击,而后又是在入城时遭受踩踏,损伤应该不会超过一万人,因为真定城内此时还有十万左右的军队。战败之后,耿炳文也像历史上的廉颇那样,立刻选择保守战术,发挥自己的特长,跟朱棣拼消耗,看谁先撑不住。

面对这种情形,想必朱棣也是极为头疼的,北平根本不足以与大明拼消耗,如果耿炳文真率军把北平团团围住,等待朱棣的就只有败亡这一条路。我甚至敢断言,如果朱允炆积极支持耿炳文的固守战略,不出一年,等北平周边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无以为继之后,朱棣就会乖乖地束手就擒。更大的可能是,如果耿炳文采用“围而不打”的战略,朱棣根本就等不到北平周边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他肯定会想办法破局,到时候耿炳文只要打出一波漂亮的防守反击战,朱棣就要提前授首。可就在这时,李景隆走马上任,而且是在耿炳文战败之前就准备上任了。

后来的相关事件证明,朱棣在南京城内是有间谍的,可相关史料早已被销毁,我们对撤换耿炳文的内幕无法了解更多,只能从表面上忽略黄、李二人抵达前线的时间,得出一个耿炳文因战败导致被撤换的囫囵故事。对此,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推测,在耿炳文上任前后的那段时间里,朱棣通过南京城内的间谍密报早已得知了此事。耿炳文善于防守,他赶到前线之后肯定不会用速战或闪电战的方式进攻,而是发挥他的特长,想方设法困死自己,这才是朱棣最害怕、最担心的事。所以在耿炳文出发后没多久,南京城内的大街小巷或许就出现了一些不利于耿炳文的传言:“耿老头这辈子光守城了,他根本打不过燕王”“李景隆是战神李文忠的儿子,他才是天生的燕王克星”“小皇帝不懂军事,被耿炳文那个老兵油子给忽悠了”“耿炳文肯定会和燕王勾结,他们是老交情了”……

朱允炆自然很快会听到相关传闻,最初他或许不信,但年轻人的耳根子比较软,如果南方官僚集团的人也开始谈论这件事,他一定会按捺不住的。南方官僚集团为什么会相信这种谣言呢?其实他们也不敢确定,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然耿炳文可能靠不住,那就换一个肯定靠得住的人吧,反正朱棣就那点实力,换谁都一样,随便几下就可以轻松解决战斗了。

就是这么狂妄,噢,不对,这叫天生赢家的自信。赵括上任后不到三个月就被秦军打得全军覆没,自己中箭而亡,四十万大军也被尽数坑杀,赵国元气大伤。

李景隆上任之后也有类似的“功效”,一年之后,当朝廷大军因李景隆指挥失当而损失惨重时,不知远在南京的朱允炆和齐、黄、方等人做何感想。 S2CxQsJ07AmbI0jpCX3KfIKva6Iu2QZbGbn+K6m47GORdtmS8WfaRsmcHwP6t2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