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青田才子

与方国珍结盟事毕,朱元璋暂时放宽了心。经过一番博弈,找到一个名义上的盟友,朱元璋算是可以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了。

所谓的休息,并不是说朱元璋集团就要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而是说他不用再连轴转,可以好好消化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战果,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这段时间内,朱元璋收复了池州,江左、浙右诸郡几乎全被他收入囊中,成为南方排名前二的实力派。

1359年十一月,朱元璋攻克处州(今浙江丽水),守将石抹宜孙败逃至庆元,最终为朱元璋部将耿再成所杀。

石抹宜孙是契丹人,他的五世祖石抹也先曾随成吉思汗手下大将木华黎攻宋,随后定居台州。随着元朝的建立,迁居南方的石抹氏虽然依旧世袭武职,却逐渐拿起诗书,走上了“允文允武”的道路。

据史书记载,石抹宜孙的祖父石抹良辅去世之后“存遗书数千卷”;他的父亲石抹继祖更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儒学大师,据说还十分擅长数学。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石抹宜孙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养就一副儒将气派,在他二十多岁时,便承袭父爵镇守处州,凭借政治地位和文学素养,成功吸纳了浙东文坛的多位士人,其中包括刘基、王毅、苏友龙、苏伯衡和王祎等。

在这些人当中最出名的是刘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刘伯温。刘伯温本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按说以字称人显得不太正式,但刘伯温这个名字普及度太高,所以本书从此刻不提刘基,只写刘伯温,以方便大家阅读。

朱升十九岁考中秀才,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而在谈及刘伯温时,我们要竖起大拇指赞叹一声“天才”,因为他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

我在前文中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原型应该是徽州老儒朱升,这是从“锦囊妙计”“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角度出发。可如果从“草船借箭”“借东风”和“辅佐幼主”的角度出发,罗贯中应该是从刘伯温的身上得到了灵感。

朱升偏好诗词歌赋和史学典籍,而刘伯温则更偏好于天文地理和兵法数学。《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擅长诗词歌赋,他写的歌可以让种地的农民们齐声高唱。他又擅长天文地理,知道三日后会有大雾,于是有了草船借箭;更知道东风何时刮起,于是有了巧借东风。罗贯中将朱升与刘伯温的特长杂糅在一起,塑造出了一个神仙似的诸葛亮。

到十七岁时,刘伯温开始跟随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这对刘伯温的影响非常大,因为程朱理学的核心观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讲究顺应潮流和保持低欲望。刘伯温在学习过程中,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最终变成了“人不可逆天,人不可多欲”。

刘伯温写过一篇名为《卖柑者言》的寓言故事,大意是说杭州有个卖水果的小贩,他有祖传的特殊贮存技术,柑橘放几年都不会坏。大家觉得他的柑橘一定非常好,所以都喜欢来他这儿买柑橘。可这个小贩所卖的柑橘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切开以后臭不可闻。有人找小贩理论,小贩笑着对他说:“大家都喜欢我的柑橘,唯独你不喜欢,你怎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要来找我柑橘的原因呢?”

刘伯温之所以会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他对元廷腐败、黑暗的不满,同时满含着自己想要出将入相,凭借才华和能力改变这一现象,重塑大元江山的美好期盼。换言之,刘伯温始终认为:朝廷就像一棵大树,它之所以会腐败和黑暗,都是因为啃食大树的蛀虫太多,只要清理掉蛀虫,大树就会焕发生机。不能因为大树有蛀虫就砍树,这叫“逆天而为”;那些砍树的人根本不是为了世间清明,而是想砍掉大树腾出空位,栽上自己培养的树苗,这叫“私欲旺盛”。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伯温更像诸葛亮了。虽然出现了桓帝、灵帝这样昏庸无道的天子,但我们的使命应该是恢复汉室清明,而不能像曹贼那样乱砍滥伐。抱着这种态度,刘伯温始终在寻找可以帮他一同恢复元廷清明的忠臣。比如说石抹宜孙,在刘伯温看来就是一个合适的对象,所以刘伯温与石抹宜孙的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互赠诗词。

对当时的元廷天子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刘伯温也是大加赞赏,他曾在元顺帝生日时写诗遥颂“万年主寿长,百拜臣首稽”。对当时的宰相脱脱,刘伯温则认为他是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大英雄,更是自己崇拜的偶像,于是写诗歌颂道“太师祇园英,聪明实神启”。我倒不是说刘伯温这马屁拍得有多肉麻,而是说他这个人天生就瞧不起那些乱世枭雄,认为他们全都是乱臣贼子。

朱元璋打下处州之后,曾按照惯例邀请当地社会名流来自己账下效力,却发现应者寥寥。最初,朱元璋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石抹宜孙毕竟在此地经营多年,效忠于元廷的人肯定很多。但处州位于长江以南,是传统的汉人聚居地,只要自己略微放下点身段,再打出类似于“驱逐胡虏”的旗号,给他们一个面子,相信他们是能够想通的。

朱元璋所料不错,当他放出相关信号后,各界名流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唯独有三个名人没到,他们分别是刘伯温、章溢和叶琛。得知这一消息后,朱元璋还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想,这三位估计是大咖,不能随大流一同前来,那我派专人去请他们,满足他们好面子的虚荣心,这样总行了吧?

于是一番手忙脚乱之后,章溢和叶琛被请进轿子里抬到了朱元璋的帅堂前。朱元璋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数着人数:“一、二……一、二……一……二……嘿,不是说有三个吗?怎么就请过来两个?”被朱元璋派出去请人的使者孙炎连忙上前禀报:“章溢先生和叶琛先生都来了,刘伯温先生说自己病了,实在没法过来见您。”

朱元璋这下可有点儿不高兴了:我第一次放低身段邀请你,你假装看不见;我第二次派人用八抬大轿请你,你假装生病,这谱摆得也太大了吧?第二天,朱元璋又命孙炎去请刘伯温,这回他给孙炎下了死命令:“请不到刘伯温,你就别回来见我!”

一脸委屈的孙炎再次来到了刘伯温的家中,诚恳地邀请刘伯温前去面见朱元璋,并表示酒宴已经备齐,单等先生一人。刘伯温还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有气无力地对孙炎说:“我现在病得腿软,说话也没力气,吴国公(朱元璋)身经百战,一身龙虎之气更是至阳至刚,恐怕我刚到他面前,就要被他这股气势给弄死,不敢去啊。”

一个执意邀请,另一个执意不去,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十几个回合、几十个回合,最后刘伯温实在没办法,就命下人拿了一把宝剑给孙炎:“孙兄,我是真去不了。你要是不满意,就抽剑把我给砍了吧!”孙炎心里那股气也上来了,立刻怼了回去:“你应该亲自把宝剑献给吴国公,让他杀尽所有不肯顺应天命的人!”刘伯温听到孙炎这样一说,就知道不去是不行了,于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上了八抬大轿,前去面见朱元璋。

这虽然是正史中的记载,但其实对此我是有疑问的。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如果他只是看重刘伯温的名声,执意请他出山,完全可以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没必要派孙炎过去吓唬他。读书人嘛,吃软不吃硬,如果孙炎一声令下,让士兵架着刘伯温来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礼贤下士”的人设就崩了。

从刘伯温的角度来看,如果他只是死忠于元廷,不愿为朱元璋这样的反贼效劳,他完全可以渡江北上,还可以隐居山林,干吗在家里等着朱元璋来请呢?他又不是真生病了。

事实上,这是朱元璋和刘伯温在隔空博弈。在朱元璋攻下处州之前,刘伯温是有官职在身的。据史书记载,在朱元璋攻下处州之前,刘伯温在石抹宜孙麾下效力,主要工作是抵抗方国珍的海上侵袭。等朱元璋攻打处州时,刘伯温因厌恶官场倾轧,已经辞官归故乡了。

可在刘伯温的传记中,又说在他辞官之前,经略使李国凤认为刘伯温颇有功劳,决定向元廷如实禀报,可是官场黑暗,依然有小人说刘伯温的坏话。基于这种情况,李国凤本想带走刘伯温,但刘伯温没有接受,而是选择了辞官。

这里面就有问题了,李国凤是经略使,这是总揽一方军政大权的高官,不可能天天在处州这么个小地方泡着。李国凤也是巡查至处州时,才发现这里居然有刘伯温这样的人才,于是动了爱才之心。问题就在于:李国凤巡查至处州的时间是1359年,也就是朱元璋攻打处州的那一年,后来因战局糜烂才选择离开的。换言之,在刘伯温辞官时,正是朱元璋攻打处州的时间。

在朱元璋攻打处州的过程中,刘伯温有没有在石抹宜孙麾下出谋划策?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来是不敢确定的,但在看过朱元璋和刘伯温两人的诡异交锋之后,我基本可以断定:在朱元璋攻打处州时,刘伯温不但积极地为石抹宜孙出谋划策,很可能还与朱元璋有过照面,双方知道彼此的存在。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解释了,刘伯温担心朱元璋清算自己,所以梗着脖子不屈服;朱元璋大概也知道刘伯温会这么做,所以才对孙炎说,刘伯温不来你就别回来。

在朱元璋死命令的逼迫下,孙炎真有可能对刘伯温说:“今天你无论如何都要跟我去见元帅,不想活着见,那就尸体见!”

对刘伯温而言,如果真听到这种话,他肯定会跟孙炎走的。一方面是因为孙炎被朱元璋下了死命令,真的会杀人;另一方面是朱元璋的态度,既然“不见面就处死”,那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刘伯温“见面可能不死”吗?不管怎么说,刘伯温决定赌一把,见朱元璋一面,说不定他就把自己留在身边了。

行文至此,读者朋友们或许会感到奇怪,既然刘伯温不想死,当初他干吗不跟着李国凤走,而非要在这儿跟朱元璋玩危险的游戏呢?原因只有一个,这时的刘伯温已经想通,元廷扶不起来了,他决定改换门庭。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刘伯温第一次辞官,在此之前,刘伯温已经有了两次辞官经历,而此时的刘伯温已经四十八岁了,他连在处州这种小地方当个小官都不安生,你说他在元廷体制内还能有多大前途呢?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伯温,他们的确都有着读书人的孤高和忠诚,但其实他们也都是识时务的聪明人。诸葛亮为什么等着刘备来请自己,而不是巴巴地跑到曹操那里去拜见汉献帝呢?不就是因为直接匡扶汉室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才要曲线救国吗?

对于此时的刘伯温而言,再想着一步一个脚印爬上元廷高官的位置,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而就算让他爬上去,面对全天下此起彼伏的义军,身处于那个腐化堕落的元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既然匡扶元廷已经成为泡影,还不如加入一个可能夺取天下的利益集团,为再造社稷尽一分力。

对朱元璋而言,他其实非常喜欢刘伯温这种聪明人,他们知道什么叫“事不可为则不为”,也知道什么叫“良臣择主而事”。和这类人打交道必须把握住一个准则,那就是绝对不能心急,在做事前要多想,别仓促下决断。

如果朱元璋没看懂刘伯温的套路,只是觉得这个人不上道,于是随便派个人把他给宰了,岂不是就失去了一个人才?或者只是觉得这个人沽名钓誉,于是就不再理会他,刘伯温岂不是就只能另寻去处,甚至老死田间?

诸葛亮固然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但我们也不应忘记大度放权的刘备和刘禅父子,如果他们不够了解诸葛亮,甚至没完没了地猜忌和打压诸葛亮,那么留给诸葛亮的道路就只剩两条:要么被打压至死,要么奋起反抗。可无论诸葛亮做出何种选择,他都很难拥有千年不衰的完美形象了。

先是获得了朱升的认可,后又取得了刘伯温的信任,朱元璋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才能,的确会令常人感到难以企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有资格逐鹿天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能在乱世发光发亮。 y0rxrWom2an2ZNHZPtqROrbzom0LHAOczSNtkJxRRoP3hmm6lbLT4K0L7Cwk+q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