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徽州鸿儒

在与方国珍的博弈过程中,朱元璋花大功夫改善了宁越府的民生水平。为此,他甚至率领亲兵卫队常驻宁越府,这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崇尚勤俭节约的人,自他渡江以来,只是在应天府搞了一番面子工程,进行了大修大建。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应天府是朱元璋的大本营,他自然愿意为此付出大量心力,而宁越府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可以得到朱元璋的额外关照呢?在我看来,但凡是志在天下的逐鹿者,都会对宁越府另眼相看的。

在宋末元初之时,宁越府(当时还叫婺州)出现了四位嫡传自朱熹的大贤,他们分别是何基、王柏、金履祥和许谦,人称“北山四先生”。受“北山四先生”的影响,宁越府一直拥有理学研究的火热气氛。自元朝建立以来,这里就一直都是理学的中心,被称为“小邹鲁”。而理学,是元朝的官方正统学术。要想夺取天下,除了要抓牢“枪杆子”和“钱袋子”,还必须掌握“笔杆子”,这恐怕也是朱元璋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上一章节中,我对建设宁越府的相关事宜只是一笔带过,因为上一章节的主角是方国珍,不能弄出第二个主角来喧宾夺主。

对朱元璋而言,与方国珍结盟固然重要,但在建设宁越府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另一个对他而言同样重要的人。此人生于1299年,比朱元璋大二十九岁,徽州人,他的名字叫朱升。

不熟悉元末、明初历史的朋友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他所说的一句名言,大家应该都听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果说李善长只是一个有些许文化的读书人,那么朱升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饱学鸿儒。朱升的人生道路一直走得比较顺畅,他少年时便随名师江敏求和金斋谕学习;到十七岁时,朱升拜在休宁县霞瀛开馆讲学的陈栎老先生门下;到十九岁时,朱升就已经考上了秀才。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朱升应该继续进学,逐步成为举人和进士,踏上漫漫为官之路,可年轻的朱升却在考上秀才之后选择了“不务正业”。

朱升似乎将兴趣转移到了诗词歌赋和文章注解上,他开始舞文弄墨,专注于在文坛上打拼。熟悉朱升的人在提起他时总会摇头叹息,仿佛在感叹一颗政坛新星的提前陨落。但我在读到朱升的这段早年经历时,眼前却跳出了一个少年老成的形象:当大家都以为他在肆意挥霍天分时,他却敏锐地预感到了一些不太美妙的未来。

当时的元朝正值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在位,这位皇帝是从哥哥海山(元武宗)手里接过的皇位,兄弟两人还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将来必须把皇位还给海山的儿子。这种“哥哥传位给弟弟,要求弟弟以后传位给侄子,弟弟却最终传位给自己儿子”的桥段,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比如宋国大名鼎鼎的“十世之乱”。

朱升熟读史书,他认为元廷内乱将起,自己现在出仕祸福难料,不如先想办法夯实自身基础,静待其变。果然,到了1320年,爱育黎拔力八达病危,他没有按照约定,将皇位传给哥哥海山的儿子和世㻋,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元英宗)。

面对这种局面,和世㻋自然不服,于是元廷内讧正式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一直到妥懽帖睦尔(元顺帝)扳倒权臣伯颜之后,这股内讧风潮才算逐渐平息。而此时已经是1340年,朱升也已经四十一岁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朱升发现元顺帝似乎已经坐稳了皇位,于是在1341年考上了进士,并于1351年成为池州路学正,一个负责教育的九品小官。我在写朱元璋时就说过,三年的行脚僧生涯是朱元璋人生发生蜕变的转折点。对于朱升而言,从1318年考上秀才到1341年考上进士的这二十三年间,也是他人生发生蜕变的转折点,其并不像主流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写写诗词,注释经典。

1352年,徐寿辉将战火烧到了徽州,而此时的朱升恰好就在家乡,以他的眼光,自然看不上徐寿辉这位天完政权的草莽天子,于是找了个偏僻的小山头开始隐居,此时的朱升已经五十三岁了。

在隐居数年之后,朱升不但没有被众人遗忘,名头反而越来越大,以至于朱元璋都听说了这位奇人的种种传说。于是在1357年底,朱元璋在攻下徽州之后,专门派邓愈前往朱升隐居的石门山,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对于朱元璋的邀约,朱升一再表示自己非常想去,但由于年老多病,已经成了一个废人,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望朱大帅另请高明。据说,朱升似乎是觉得这样贸然拒绝朱元璋很不礼貌,于是给了邓愈一个锦囊并对他说:“我听说大帅即将攻打婺州,如果战事不顺,可以打开锦囊,里面有破城妙招。”

果然不出朱升所料,婺州非常难打,朱元璋几次强攻都无法奏效,灰头土脸很不开心。这时邓愈就在一旁提醒朱元璋:“大帅,朱先生不是给了您一个锦囊,说战事不顺可以打开。”朱元璋想起此事,立刻打开锦囊,看过之后欣喜若狂,立刻按照锦囊所写的方式部署军队,终于找到了婺州的弱点,然后顺利拿下婺州。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桥段非常熟悉?没错,这样的桥段频繁出现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最喜欢玩这招。我非常怀疑罗贯中在写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时,恐怕就是听说过朱升的这个故事,并以此为原型进行了改编。

尽管“锦囊妙计”的故事很神奇,但这个故事的关键内容却被忽视了。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谁也不敢说自己可以在今天预料到一个月后会发生什么事,指望一个锦囊救命,岂不是刻舟求剑的做法?

锦囊内写的肯定是破城妙计,但这个妙计大概率与军事无关,而是朱升在告诉朱元璋,一旦战事不顺,谁可以帮助你从内部破城。朱元璋依计行事,果然找到了那个可以帮助他破城的人(或团体),最终顺利地进入了婺州。当朱元璋习惯性地开始复盘时,自然会发现朱升的用处:一个小小锦囊就能令婺州城破,这个人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朱元璋再次派人去请朱升,一再表示自己的仰慕之情,希望朱升能够出山指导自己。我同样怀疑:罗贯中在写刘备三顾茅庐时,恐怕也是因为听说过朱元璋两次邀请朱升的事,于是化用到小说当中。

当朱元璋的使者再次来到石门山时,朱升动心了。在这段时间里,朱升已经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将朱元璋的背景资料调查得十分清楚,知道他出身穷苦却十分尊重文化人,李善长和胡惟庸等大批文人都得到了重用。

此时是1358年,朱升已经五十九岁了,如果再不找一位值得投奔的明主,自己这辈子也差不多了。按照史书记载,朱升摇着羽扇飘然来到朱元璋的军营,给他留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朱元璋在得到这九字箴言之后大喜过望,眼前的重重迷雾仿佛被轻轻拨开,光明未来就在眼前。

可实际上,类似的道理朱元璋早就知道了。刚渡江时,手下就建议朱元璋称王,可朱元璋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接受小明王韩林儿的册封,只称吴国公。是朱元璋没野心吗?不是,朱元璋的权力欲非常强,这个特点贯穿了他的一生。是朱元璋实力不足吗?初期也许确实不足,但在击败张士诚之后,朱元璋便已经拥有了称王的实力。归根结底,还在于朱元璋此时非常清醒,他知道不能高调树敌,更不能得意忘形。

朱元璋之所以会大喜过望,并不是因为这九字箴言有多么难得,而在于朱升所表达出来的用意非常难得。正如朱元璋盛赞李善长是“萧何在世”一样,其本意并不在于李善长本人有多少能力,而在于李善长站在朱元璋一边所能造成的影响有多深。

朱升在宁越府一带的影响力非比寻常,否则也不可能用区区一个锦囊就拿下一座城。现在,这个影响力非比寻常的大儒站在了朱元璋一边,而且积极地建言献策,这比任何宣传都更重要。

正是因为有了朱升的加入,才有了范祖干、叶仪、许元、叶瓒玉、胡翰和吴沉等三十余人先后接受朱元璋邀请,为朱元璋大搞宣传的事。这里顺便说一句,大明的首位太子太傅——宋濂就是宁越府人,只不过他此刻并未接受朱元璋赐予的官职,只是在宁越府郡学当了一名专职传授五经的教师。

宋濂号称神童,又是“浙东四先生”之一,初次受聘就是当五经教师,后来还接受朱元璋的征召,成为其长子朱标的老师,大明建国之后更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尽管宋濂履历惊人,但这个“文臣之首”依然有些奇怪。历朝历代都是评选开国功臣,从来就没听说过评选开国文臣,朱元璋可算是为宋濂开了先河。

朱元璋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感谢宁越府理学界对自己的大力支持。或许有人会问:“当初为朱元璋出大力的人明明是朱升,他为什么偏要感谢宋濂呢?”这是因为朱升在朱元璋集团一向低调,以至于史书对他的记录都不太多。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朱升就找机会告老还乡了。

1370年,也就是大明建立的第三年,朱升病故,享年七十一岁。虽说朱升可能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原型,但观其所作所为,却总会令我想起那个在《三国演义》中戏份不多,却在《三国志》中鼎鼎有名的人物——贾诩。一样的明哲保身,一样的健康长寿。

值得一提的是,李善长和徐达等多位开国功臣的制诰文字都是由朱升执笔书写,这大概也是朱元璋给予朱升的一份敬意吧。 OuLg+H5+95fVSsAW6GjjoT6bxTgFRcNTz5A8tajqNJCkNuuK99oJVWVGTdkbOP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