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卷

作于卡农顿

1 我们必须心里有数:生命一天天消耗,余下的日子越来越少;我们还需进一步考虑:即便得以延年益寿,也不能保证我们的心灵依旧保有理解世界、探究世界的力量,令我们得以体验神性与人性。倘若年老昏聩,仅能勉强进食、想象、欲望,则应趁尚有一息之时,以恰当的方式对待自己,精准划定自己职责的轻重缓急,具备分析事物表象的能力,也应对大限是否将至有所领悟——凡此种种,皆离不开训练有素的精打细算。因此,我们须有一种紧迫感,不仅因为死亡步步逼近,更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领悟、我们专心致志的能力,在死亡来临之前就已逐渐衰退。

2 我们也应留心这些事物,发觉即便是自然法则运作的附带影响,也存在其魅力与吸引力。就拿烤面包来说,当面包四处裂开,那些裂缝,虽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面包师的不专业,但不知何故,这些裂缝不仅引人注目,还尤能刺激食欲。又如,无花果在完全成熟时也会裂开;树上成熟的橄榄,在快要腐烂的时候,却能孕育某种奇特的美妙。向大地行礼的麦穗,紧皱眉头的狮子,口吐泡沫的野猪,以及其他诸多事物,皆是如此——单独看来,算不上惹人喜爱,放入自然运作的过程(processes of Nature),却平添了不少魅力。因此,任何对整体的运作(workings of the Whole)感觉敏锐、认识深刻之人,都能从世界的每一项编排布置中寻到乐趣,甚至是在面对意料之外的结果时,也能乐在其中。这样的人,从野兽的咆哮中所感到的愉悦,比起从任何画家和雕刻家的创作中所感知到的,不会相差分毫;他能从年老的女人或男人身上,看到健康和鲜活的美感;他能以清醒的眼光看待自家年轻男仆的诱人魅力。这种确信并非人人都有,除非真诚地热爱自然及自然的安排。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总能生出许多这种感悟。

3 希波克拉底治愈过许多疾病,随后自己也死于疾病。占星学家迦勒底人预言过许多死亡,随后那些人也在命定之日死去。亚历山大、庞培、尤利乌斯·恺撒扫荡一座座城邦,在战场上屠杀数万马匹和步兵,随后自己的生命也走向了终结。赫拉克利特长久苦思灭世的大火,但水肿块还是挤满他的肠子,最后他死于水肿病。德谟克利特死于寄生虫,苏格拉底死于另一种寄生虫。之后会怎样呢?你上了船,你启了航,你进了港。现在上岸吧。如果进入另一个世界,即便是在那彼岸,众神也必然不会缺席;如果你失去了知觉,便会摆脱享乐和痛苦的操纵,不再被肉身的桎梏所奴役,而那奴役着你的肉身,远不如你本身高贵。一个充斥着智慧与神性,另一个不过是尘土和血液构成的泥塑。

4 切莫浪费光阴去揣摩他人信念,除非你想要造福众生。何必将自己的时光白白浪费,而汲汲于其他事物?我想说的是,当你去苦思冥想,某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某人在说什么,背后有哪些考虑和策划,此类种种思量,皆会使你精力分散,不再密切关注自己的理性意志(directing mind)。

你应确保在思考过程中,避开一切漫不经心与漫无目的之物,尤其避免一切窥探或恶意之心。训练自己,仅作正确的思考,当被唐突问起“你现在在想什么?”也能即刻坦率作答。无论正在想什么,你的回答都可表明,你的想法坦荡而友善,不失城邦公民之身份,在你的想法中,既无对享乐的着迷、对放纵的无度,亦无敌对、恶意、猜忌,或其他一切羞于承认之念。

这样的人,只要不再耗费光阴,及早跻身于贤者之位,便可称其为众神的祭司与使徒。他对心中的神性做出回应,这使一切享乐不得玷污他,一切痛苦不得损害他,一切恶行不能殃及他,一切邪念不能影响他;他是一位获得最高奖项的勇士,一切激情无法将他左右;他的内心充满正义;他全心全意地接受众神安排的一切际遇;只有在造福万民之时,他才会关注他人所说、所做、所想。他只去完成自己的事务,只去关注自己的命运——从整体(Whole)中分配的命运。有关他的任务,他完成得很好,有关他的命运,他笃信那很好。众神所赐予每个人的命运,既操控着他们,也被他们自身所操控。

他谨记,所有理性生灵,皆为自己的血缘血亲,关爱所有人,即符合人的本性:但也不可贸然接纳所有人的意见,而应听取那些与本性(nature)和谐一致者的观点。他时时提醒自己,若不依此生活,将会沦落为怎样的人——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外面,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他们是什么模样,他们与怎样的污秽之人做伴。因此,他们的赞扬,他不屑一顾,毕竟,那些人连让自己满意都做不到。

5 行事之时,不违本心,不谋私利,慎思明辨,目标清晰。自己的思想无须过多粉饰;切莫喋喋不休,多管闲事。除此之外,让心中的众神捍卫自我的存在——一个成熟的男人,掌管国事,一个罗马人,一个统治者;要像一名战士一样,坚守岗位,静待撤退的号角响起,随时做好离去的准备,从此无须任何忠诚的誓言或他人的见证。保持乐观的态度,不依赖外界的帮助,不乞求他人施舍的和平。你要自己站起来,而非被他人扶持。

6 倘若你发现了生命中还有比正义、真理、自制、勇气更好的东西,简而言之,它比你自己心灵带给你的更好——既能让你按照真正的理性行事,又能让你对于背离自己意愿的命运欣然接受:若你能找到这样的东西,就全心奉行,乐在其中。但是,若你未能找到任何胜过心中众神的事物——那众神能克制你的全部冲动,能悉心审视你的思想,能如苏格拉底所言,让你远离一切感官诱惑,让你臣服众神,关照众生。与心中的众神相比,无论你找到别的什么,或许都显得微不足道了,那么,就不要挂心于其他任何事物。一旦你背离心中的众神,另谋他路,某日若想再寻回你心中的善,让其回归高位,必将体会到巨大的艰辛。因为,理性的善,社会的善(social good)皆不应与不同层级的事物相提并论,不论是众人的赞美,权力与财富,还是享乐的快感。凡此种种,不过是片刻满足,终究将你掌控,将你带离善。因此,如我所说,你应直截了当地择善而从。“善即是有益。”若理性能对你有所裨益,那就接受理性;但若对你增益的只是动物性,那就拒绝,并坚持你的判断,无须多言。只需稍加审视,确保判断无误。

7 对于那些使你背离信仰、背弃诚信、心怀仇恨、心生猜疑、出言诅咒、掩过饰非之物,或使你对高墙帘幔之下的暗昧心生贪念之物,皆不应视作有益于己。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灵与神性放在首位,崇拜心中至高无上的众神,便不会经历生活的起伏,不会费尽心机,也不会对独处或人群有所贪求;最重要的是,他的一生既不贪恋,亦不回避,至于这副包裹灵魂的肉身,是长存,还是短逝,他都淡然置之。即便即刻离开人世,他也会视死如归,如往常行事那般,既正直,又得体。终其一生,他所需提防的,是心灵误入背离理性、偏离城邦之境。

8 当一个人历经磨炼和净化,心灵便不会有脓疮,不会有溃疡,也不会有皮下溃烂的创伤。命运不会在他人生未得圆满之时就将他带离人世,就像演员在完成表演、剧目落幕前不会离开舞台。除此之外,在他身上,绝无卑躬屈膝、自命不凡,他既无眷恋不舍,也不离群索居,既无罪可偿,也无过可述。

9 要对你的判断力心存敬畏。凭借判断力才能确保,与自然本性和人类理性存在的构成不相符的一切判断,皆不会存在于你的理性意志之中。这种状态可确保你对事深思熟虑,对人和谐友善,对神敬重顺从。

10 所以,把握这几样事物即可,其他一切皆可抛却。还要提醒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只活在当下,活在须臾之中,除此之外,不过是已逝去的人生与不确定的未来。当然,生命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角也微不足道,甚至连死后长存的名声也一样不足挂齿——它不过是靠着渺小的世人代代相传,而这些人转瞬间也会告别人世,他们连自己都不甚了解,更别说了解那些早已去世的人了。

11 在前文所述戒律的基础上,再加一条。对一切脑海中呈现的事物,加以定义或描绘框架,如此一来,你便可剥离其冗余,洞悉其本质,清晰识别其全貌与细节,如此,你不仅能准确说出它的名称,还能分辨出它在构筑之前、分解之后的每个要素的名称。

系统而真实地检验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要素,是最能促进心灵伟大的事情,与此同时,将这种审视作为一种方法,用以反思宇宙的本性(nature),反思所言所行、万事万物对本性的裨益,对整体的价值,以及对人的价值——人乃是那个最高城邦的公民,其他一切城邦不过是最高城邦中的一户。

此外,还需自问,眼前事物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与感想?它又是由什么构成?事物的本质会持续多久?又需以何种德行来应对——是温和,还是勇气、诚实、忠心、简朴、自足,等等?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说:这是神的赐予;这是出于命运的节点,命数的交错,或类似的机缘;这是我的同胞、亲人、同伴所为,虽然对于如何与自然本性协调一致,他们是无知的。但我确实知道,因为我遵循自然法则(natural law),合乎彼此情谊,友善、公正待之,但同时,我会保持道德中立,处事不会过分偏袒,而是适度抽离。

12 若你能不遗余力地怀着决心、活力和善意,沿着真正理性的道路,完成当下的任务:若你能心无旁骛,保持神圣的纯粹和坚定的立场,仿若下一刻就须将其交还;若你能努力践行,无所期待,无所推卸,所言所思,皆与自然本性和谐一致,体现英勇的赤诚,那么你便会过上好的生活——没什么能阻止你。

13 正如医生手中总有器械和手术刀应急一样,你也应备好你的信条(doctrines),以此认识神性和人性,透过每个行动的含义,甚至是极致微小之物,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人世之间,若非神助,无事能成,反之亦然。

14 别再虚度光阴。你自己的笔记,无论是记录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还是为晚年准备的文献摘抄,你都不太可能会阅读。那就赶紧去往终点,放弃徒劳的希望,若你还能关照自我,那就趁机会溜走之前,将自己救赎。

15 盗窃、播种、购物、休憩、知晓何事当为,以上诸事,人们对其意义不甚清楚——这并非通过肉眼可知,而需透过另一种洞见。

16 肉身,灵魂,心灵。感官属于肉身,冲动属于灵魂,判断属于心灵。通过感官获得感受,牲畜亦能做到;如提线木偶般受冲动操纵,无异于野兽、娈童、拉利斯和尼禄;以心灵为向导,行看似适当之事,也可以是不信众神者、背叛国家者、闭门作恶者。

因此,倘若其他一切,皆同上述事物,则余下的便是好人的品性:热爱并接纳命运的一切安排;切勿玷污那留存于心怀的神性,也勿用混乱的情绪将其扰乱,而是维护对其不变的热爱,忠于众神,只道真实之言,只行正义之举。

如果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过着简朴、体面(decent)和愉悦的生活,他不会与任何人争辩,也不会偏离通往人生最终目标的道路,为此,他必定内心纯粹、心平气和、视死如归、心甘情愿地遵从命运的安排。 Ve1zVV4PKkgRQdlY6FS2cQ4b94y8lVDlxuiV6Y2MbNsxEPwtwNsER0TSZZ9tHz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