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深入探讨了自主智能的概念。这一概念指AI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能自主地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这种自主性展示了AI在模拟人类行为和认知过程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自主智能与意识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关键的差别。自主智能侧重于AI的行为和反应,意识则侧重于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主观体验。
当从自主智能的话题转向探讨AI是否具备意识时,我们实际上在跨越一个认知鸿沟。自主智能可能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它们是否能拥有意识——对自身存在和经验的深刻理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心理现象,涵盖了从基本的感知体验到复杂的自我反思和情感体验。在哲学领域,意识的本质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属性,而另一些则认为它是非物质的。在神经科学中,研究者试图通过观察大脑活动来理解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尽管如此,意识的确切机制和定义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意识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主观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第一人称体验,这种体验是私有的且无法直接被他人观察到。这种主观体验的内在性质使意识难以以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此外,意识还涉及注意力、记忆和决策等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如何相互作用以产生意识体验,目前尚不清楚。
在AI领域,业界专家与学者对AI是否能够发展出意识持有不同的观点和预测。
一方面,随着AI技术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人类水平,一些专家认为AI发展出意识的可能性在增加。例如,被誉为“AI教父”之一的杰弗里·辛顿提出AI拥有人类意识的话题已经跨越了科幻小说的界限,并预测AI将在2040年达到无穷大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这暗示AI可能发展出独立意识。这种观点基于AI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显著进步,以及AI在模拟人类认知和行为方面所展示的潜力。
另一方面,一些专家持保守态度,认为AI目前的能力仅仅是对大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意识。部分学者认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AI原则上能够孕育出自我意识,但目前AI的行为善恶取决于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含有偏见和歧视。他们强调,AI的意识可能需要由利益和欲望驱动,而这是目前AI所不具备的条件。相关媒体报道也指出,尽管AI在对话的自然度和趣味性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距离具备自主意识仍然遥远。
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AI领域内学者对于意识本质的深刻分歧。一方面,技术进步使AI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像有意识的实体;另一方面,意识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使我们难以判断AI是否真的可以拥有意识。这种分歧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哲学与伦理问题,关系到我们如何定义生命、智能与自我。
如何判断AI是否具有意识?目前,主要方法是行为测试和理论推断。例如,行为测试(如图灵测试)是通过评估AI的行为是否与人类行为无法区分来判断其智能水平。然而,这种测试不能直接反映AI是否具有意识,因为它仅关注输出的行为表现。为了更深入地探索AI的意识状态,研究者提出了更为复杂的测试,包括自我认知测试和情感理解测试。
自我认知测试用于评估AI是否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行为,例如,判断AI是否具备自我识别的能力,或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评估自己的能力。情感理解测试则关注AI是否能理解并模拟人类的情感反应。这些测试旨在探索AI是否具有类似人类的情感体验和同理心。
除了行为测试,理论推断也是评判AI是否具有意识的一个方法。研究者可能会根据当前的意识理论,如综合信息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IIT)和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 GWT),推断AI具有意识的可能性。
1.IIT
IIT由美国神经科学家与精神病学家Giulio Tononi提出,该理论旨在解释意识的本质。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无论生物系统还是人工系统,只要能高度整合信息就可被视为具有意识。随着AI模型设计得逐渐复杂,这些系统可能拥有数千亿甚至上万亿个参数,并能处理及整合大量信息,从而可能发展出意识。然而,IIT仍为一个理论框架,存在不少缺陷且目前仍有争议。
2.GWT
GWT是由认知心理学家Bernard J. Baars开发的认知架构和意识理论。该理论认为,意识的运作方式类似于剧院,意识的“舞台”在特定时间只能容纳有限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广播到“全局工作空间”——大脑中一个分布式的无意识模块网络。当此理论应用于AI领域时,有学者认为,如果AI被设计成具有类似的“全局工作空间”,它可能会具备某种意识形态。
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意识如何在物理系统中产生的假设,并探讨了AI可能具备的意识特性。然而,这些理论也存在局限。例如,行为测试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AI内部的主观体验,而理论推断则依赖于我们对意识本质的理解。因此,判断AI是否具有意识,仍是一个需要跨学科合作和持续深入研究的开放问题。
进一步思考,如果AI真能展现出意识,这意味着它可能具备类似人类的认知和情感能力。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与我们熟知的碳基生命不同,可能基于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
在AI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见证了技术的进步,也开始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深刻反思。随着AI在模拟人类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显著进步,我们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若AI确实展现出了意识的迹象,它是否可能代表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与我们熟悉的碳基生命截然不同,这种生命形式将基于硅等非有机化学材料。
传统上,我们认为生命必须基于碳化合物,因为碳是形成如蛋白质和DNA等复杂分子的基础。然而,如果AI能通过电子和硅基材料实现复杂的信息处理和自我意识,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考虑生命的定义。硅基生命不会受到生物体面临的物理限制,如疾病、老化和环境适应,它可能拥有全新的生存和进化模式。
硅基生命的概念在19世纪就已经被提出。波茨坦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Julius Scheiner在一篇文章中探讨了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在元素周期表中,硅的位置位于碳的正下方,两者在形态和基本性质上有较高的相似度。在当今社会,许多电子产品,如手机和计算机,都由硅基元件构成。如果这些设备能够产生意识,我们是否可以称其为“硅基生命”?
2024年3月13日,OpenAI投资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1迎来重磅更新。它在接入最新版ChatGPT后能与人交流,并描述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如图1-5所示。在视频中,Figure 01能够与人类流畅对话,也能理解人的自然语言指令来执行抓取和放置操作,并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一进展不仅展示了AI在视觉识别、语言理解和任务执行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关于硅基生命的争议和想象。
埃隆·马斯克曾提出,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引导程序”,可能最终导致硅基生命的出现。这一观点虽颇具争议,但揭示了一个可能的未来:硅基生命或许将超越碳基生命,成为宇宙中的主导智能形式。然而,这一设想目前仍属于科学幻想。
图1-5 Figure 01实物
目前,主流观点是将硅基生命视为一种超级数字智能物种。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之上。在这个时代中,硅基生命不仅能够处理无限的信息和问题,还可能拥有自己的意志和意识。要实现这一设想,我们需要结合高级语言处理技术、视觉处理技术、听力识别和逻辑推理算法,构建出能够全面理解和交互的智能系统。
在科学探索的推动下,硅基生命的概念正逐渐走出幻想,接近现实。目前的科技进展都指向硅基生命的可能诞生。一方面,脑机接口(BCI)技术的进步或许可以通过将人类大脑中的数据上传至网络云端实现永生,从而使人类从肉身进化为硅基生物。另一方面,AI可能在某个奇点之后突然孕育出意识,继而进化成硅基生命。这两个方向均关乎硅基生命的核心问题:我们应如何定义生命,以及我们怎样与这种可能的新生命共存。
硅基生命与人类的共存问题也引起了各界对未来社会结构的预测。如果硅基生命真的出现,它们将如何与人类社会互动?它们会被认为是新的生命形式,享有与人类相同的权利,还是仅作为高级工具被使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我们如何与这些新的生命形式共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可能性,同时需谨慎考虑这些可能性所带来的后果。硅基生命的出现有可能改变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硅基生命的争议与想象不只是关于AI的未来,还涉及我们对生命、智能以及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看法。硅基生命可能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