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场“空降”,你凭什么让团队心服口服?
2.“空降兵”如何通过实干而非权威,赢得团队的认可?
3.如何避免在取得初步信任后,团队将你视作“昙花一现”?
“空降”到新的团队,谁都想着能风风光光地接手,迎接一片鲜花和掌声。但现实是,等着你的通常是冷漠的眼神、背后的窃窃私语,还有让人不太舒服的沉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三年前,总公司派我接手一个销售团队。这个团队业绩不错,但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堪称一部“宫斗剧”。刚“空降”那天,会议室里气氛冷得让人打哆嗦。员工们都低着头,眼神躲闪,明显对我这个“外来者”充满戒备心,就好像我的到来搅乱了他们岌岌可危的平衡。
我满怀信心地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想着亮出点儿我过往的辉煌业绩,让大家见识一下。结果,会议室里像是空气凝固一般,一片死寂。我心里一下就明白了:这些人不买账。我那个“空降兵”的光环不仅没有派上用场,还引来了几句窃窃私语。事实很清楚:不管我的履历多么光鲜,这个团队对我充满质疑和防备,没有人会马上对我“心悦诚服”。
那么,该怎么办呢?是强势介入、硬碰硬吗?恐怕只会火上浇油。于是,我选择了“软着陆”,打算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心里,而不是急着用权威压人。最终,这个策略帮助我顺利融入团队。
当你初来乍到,特别是“空降”到一个陌生的团队时,最忌讳的就是急于表现。对于团队成员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新来的领导“指手画脚”,没有人喜欢那种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开始颐指气使的“新官”。
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闭嘴聆听,而不是马上发号施令。刚开始的几天,我什么大动作都没有,只是安排了几次一对一的谈话,了解每个成员对团队现状的看法。老员工小李是个直性子,他直接对我说:“我们部门的问题不是业绩,而是管理层之间的斗争太多了。谁也不愿多做,就怕别人摘了自己的‘果子’!”
这时候,我没有反驳,也没有急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听他们说。这几次谈话让我迅速摸清了团队内部的矛盾,也清楚了他们的顾虑:他们怕我来“搅局”。我很清楚,要让这个团队接纳我,必须赢得他们的信任,而不是靠头衔压人。
接下来就该慢慢展示你的实力了。作为“空降”的管理者,光有信任不够,你还需要“威信”。这个威信必须是用实干树立的,而不是靠头衔。想让人心服口服,不是靠空谈,而是得让他们看到你的实际能力。
当时,团队里有个大项目进展缓慢,所有人都很焦虑。我没有立马跳进去指手画脚,而是先让他们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推进,同时背后观察项目进展。几天后,我发现问题出在跨部门沟通上。于是,我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资源,打通了“关节”。项目很快就有了进展,最终如期交付,团队士气大振。小李在会上感慨地说:“没想到你能这么快搞定这些事,看来我们之前真的是低估你了。”
通过这次小胜利,团队成员开始认可我的能力。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通过实干,而不是头衔来赢得尊重、树立威信。
赢得团队信任的关键,不是靠你能独揽多少功劳,而是看你能给团队带来多少机会。你要让他们明白,你不是来抢他们功劳的,而是要带领他们实现更高的目标。
项目完成后,我没有在团队会上强调自己的功劳,而是把荣誉归功于团队。我在会上说:“这个项目能顺利完成,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我只是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所有的努力都来自你们每个人。”
这番话让团队瞬间松了一口气,气氛明显融洽了许多。小李甚至跑来和我说:“之前担心你会像其他领导那样,光顾着自己升职,没想到你会这样为我们提供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在团队中的价值,也让他们愿意继续跟我合作。人心凝聚,靠的就是真诚。
建立初步的信任固然重要,但不能在初期的小胜利上就沾沾自喜。“空降”管理者需要保持持续的推动力,让团队意识到你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长期带领他们前进的领袖。
稳住团队之后,我没有马上追求短期业绩,而是继续推动团队优化流程,重新梳理目标方向。通过进一步的沟通,我让团队明白,我们不仅要做好当前的项目,还要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慢慢地,团队不再把我当作“空降兵”,而是当作可以信赖的领导者。
1.带着诚意落地,比带着权威更有用。
2.“空降”只怕缺信任,不怕缺经验。
3.赢得人心,才能赢得战局。
4.命令能让人执行,共情才能让人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