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它以收获给人以喜悦,也以叶落水寒而给人以愁悲。收获的喜悦多属于农人,但农人不写诗作文。肃杀之气氛最容易引发敏感脆弱的文人的愁绪。文人爱舞文弄墨,于是文学史上多悲秋之作。
曾氏这五首写于道光二十四年八月的秋怀诗,其总体氛围亦属灰色的。
第一首。“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这两句诗为《秋怀诗五首》定下了基调。令笔者不太明白的是,曾氏这几年的文学侍从做得挺不错,官职已升到翰林院侍读,品衔也升到从五品,又放了一次结结实实的美差。他手中既无实权遭人嫉妒,亦无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令人仇恨,他为什么会有“召杀机”“怜诟讥”之忧,甚至要学不受羁绊的黄鹄呢?
第二首。曾氏借诗喻志:胸储大志,深藏不露,以蛰伏大泽中的龙为榜样。
第三首。咏邵懿辰。曾氏视邵为畏友。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曾氏日记记载:“蕙西(即邵懿辰)责予数事:一曰慢,谓交友不能久而敬也;二曰自是,谓看诗文多执己见也;三曰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直哉吾友,吾日蹈大恶而不知矣!”这样能讲真话的人,真是难得,值得曾氏如此深情怀念。
这首诗的后四句,颇有点费解,笔者试图给大家略为解释一下。曾氏说:赫赫有名的扬雄,晚年因写《剧秦美新》阿谀王莽而声名瓦裂。再次拜谢那些涂墙粉壁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施行斧斫的工匠们便无事可做了。獿人,用泥粉装饰墙壁的人,他们与玩弄刀斧的匠人互为配合。扬雄《解难》:“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獿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斫。”曾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文人与文章需要欣赏者,可以说诗文因欣赏而存在。
第四首。由月圆之短暂、月缺之长久想到人之难全,作于次年的《求阙斋记》,其思想的源头,可以从这首诗中窥探到。然而这首诗中,曾氏似乎更看重伤害全之“小节”:“苍蝇黦尺璧,江汉谁洗蠲?”价值高昂的尺璧一旦被苍蝇屎玷污,即便挽来江汉之水亦难洗净!比如马融,高名博学,但巴结大将军梁冀写《西第颂》一事,终究是他一生中洗刷不去的污点。故而曾氏欲借清贫“蜗庐”以葆真。
第五首。怀念刘蓉。对于这个至今仍无功名的挚友,曾氏再次予以高度肯定:“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这两句诗,颇有现今流行的戏台上的唱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味道。
大叶下如雨,西风吹我衣。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虚舟无抵忤,恩怨召杀机。年年绊物累,俯仰怜诟讥。终然学黄鹄,浩荡沧溟飞。
蟋蟀吟西轩,商声方兹始。小人快一鸣,得时一如此。大泽藏蛰龙,严冬卧不起。明岁泽九州,功成返湫底。吾道恶多言,喧嚣空复尔。
吾爱邵夫子 谓仁和邵懿辰 ,古之三益者。凿凿攻我瑕,不随世人哑。薄俗尊文章,吾亦事苟且。赫赫扬子云,末途裂如瓦。再拜谢獿人,斤斧行可舍!
城头昨宵月,今夕亏其圆。丈夫矜小节,一缺谁复全。蜗庐抱奇景,高视羲皇前。苍蝇黦尺璧,江汉谁洗蠲。马融颂西第,今为时所怜。
吾友刘孟容,遗我两好书。三年不报答,幽怨今何如?深山閟大宝,光气塞州闾。樊英履坛席,名业箕斗虚。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