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前面有一段序言:写信给何绍基,向他讨字,很久得不到回报,于是便写这首长诗来催促。就在写此诗的前两个月,即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曾氏还作了一首诗题曰《琐琐行戏简何子敬乞腌菜》。何子敬即何绍基的弟弟绍祺。这两首诗属同一风格:幽默风趣。这说明曾氏与何氏兄弟关系亲密。
何绍基的父亲何凌汉,此时正在北京做尚书,是当时湘人京官中地位最高者。何绍基与其弟绍业、绍祺、绍京都以书法名世,有“何氏四杰”之称。无论是出于同乡情谊,还是出于仰慕何家的门第,抑或是因为有与“何氏四杰”相同的爱好,曾氏与何家关系亲密都是可以理解的。早期曾氏的日记中常有出入何府的记载。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七日,曾氏写道:“本日在何宅听唱昆腔,我心甚静且和。”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窥视当年何府的富贵与气韵。
曾氏其实与何绍基是同辈人,但为何称之为“前辈”呢?原来,这是按翰林院的规矩叫的。在翰苑中,科名后者称科名前者为前辈。何绍基是道光十六年的翰林,故而道光十八年点翰林的曾氏要称他为前辈。
这首长诗,前四句说来自九嶷山下的何子贞与众不同,胸中有大谋略,但不外露。接下来的十二句,全部说的是何绍基及其书法:何长年累月沉浸在书法艺术中,好此不倦,乐此不疲。何认为书法可以与大道相通。刚刚四十出头的年纪,书名便远播九州。下面的六句,曾氏批评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喜爱之心不如何的笃诚,希望就此改弦易辙,也盼望能得到何的指点。最后八句落到正题上:去年的承诺,今年还未兑现,渴望前辈的墨宝,能给我的陋室带来清新,驱散酷热与烦愁,让我每天在您如龙如蛟的书法艺术中,无忧无愁地白日高眠。
书法是高雅的艺术,诗是高雅的文字。以诗索字,实乃当时京师文人的高雅举措。此事若搁在今天,求字者当提着一大沓钞票,写字者大概也不会看重用文字组成的诗。真个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
以纸索子贞作字,久不见偿,诗速之也。
九嶷山水天下清,中有彦者何子贞。大谲老谋不自白,世人谁解此纵横。八法道卑安足数,君独好之如珉珵。终年磨墨眼不眯,终日握管意未平。自言简笺通性道,要令天地佐平成。怡神金鲫朝吹浪,失势怒猊夜捣营。同心古来亦有几,俗耳乍入能无惊。可怜四十好怀抱,空使九州播书名。嗟我波澜颇莫二,知而不为真不智。捧心耻与时争妍,画足久为圣所弃。行当就子更柱弦,可能为吾倒筐笥。去年一诺今未偿,旧迹已陈谁复记。世间万事须眼前,须臾变态如云烟。烦君一挥清我室,驱逐毒热无烦煎。高堂巨壁蛟龙走,鄙夫白昼欹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