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版自序
在历史中感悟人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用十一年的时间编辑出版15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由于先前长时期对曾国藩的负面认识,以及史料整理的枯燥无味,曾经一度对这桩事情的兴趣有很大的阻碍,但在坚持做下去之后,我的消极情绪逐渐淡化,代之以发自内心的喜悦与热情。

这套全集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感染熏陶了我,十多年下来,自我感觉好像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曾氏说“人的气质本由天生,难以改变,唯读书可变化气质”,这话说得太对了,书籍真可以给人带来本质上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从这套全集中收获甚多。

这部曾氏全集,以最为质朴最为可信的文字,给我们留下一个窥视晚清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朝廷的无能与沉闷、官场的腐败与颟顸、司法的黑暗与恐怖、士林的压抑与颓废、百姓的困苦与无助,等等。皇皇三十册巨著,几乎看不到祥和、安宁、欢愉的色彩。所有的一切,都在预告这个运行二百多年的王朝已走到尽头。

这部全集,也记载了一个在末世办大事之人成功路上的千难万苦。他在秩序颠倒的混乱年代,于体制外白手起家创建一支军队,他一无所有,无权无人,朝廷既用又疑,多方掣肘,同一营垒的人则猜忌倾轧,而对手又兵力百万气焰汹汹。他两次兵败投江,常年枕下压剑,随时准备自裁。他多年身陷风口浪尖,看不到前途希望,感受到的多是灭顶之灾。他的精神状态,时临崩溃边缘。

但是,这个人最后还是成功了。他是怎么成功的?这部全集以最为真实的文字,记下此人是如何清醒地认识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在夹缝中趋利避害,如何在苦难中顽强挺住,又如何在顺境时求阙惜福。他在中华民族处于最为暗淡的时刻,曾经是怎样地思考着这个古老落后国度的出路。他从不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作为启发人们如何做事,如何处世,如何在荆棘丛生的荒土上为事业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作者身为一个偏僻山乡的农家子弟,一个天资并不太高的普通人,能在承平岁月科举顺利官运亨通,在乱世到来时能迅速转型,亲手组建一支军事力量改写历史,建震主之功而能安荣尊贵,一生处于最为复杂最为险恶的军政两界,却能守身如玉,长受后世敬重。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曾氏之所以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关注度与榜样性,其原因或许就在这部全集中。此处可以解开人们的这种种疑团。

细读曾氏全集,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从青年时代起,就树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中华民族历代圣贤所传承弘扬的文化道统。他真诚地信奉它,并坚持在自己的人生与事业中去践行它。心中有了这个信念,他的立身便有所本,处世便有所循,虽举世皆醉他可独醒,虽满眼污垢他可独清。

这就是信念的可贵,文化的可贵!

中国文化不擅长抽象的思辨,看重的是人世间的真实生存。朱熹说得好:绝大学问皆在家庭日用之间。学问不是用来摆设用来炫耀的,学问的目的在于指导做人处世,学问贯穿在日常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曾氏笃信这个理念,并在自己的人生与事业中去努力践行这个理念。他又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身的体验去诠释这个理念。

于是,在这个全集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生动鲜活的本色,又可以感受到它的伟大力量。

我很想今天的读者能够读一读这部曾氏全集,但我又深知,读这部全集有不少的难处。

一是篇幅太长。当代人有许多事要做,有许多信息要关注,当代人其实比古代人要辛苦繁忙得多,大家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思来读这样的大部头。

二是文字上有障碍。尽管曾氏全集在其所处的时代,算得上是白话文,但毕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与我们今天的用词习惯、行文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读起来不顺畅。

三是时代背景不了解。百多年前的中国,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是有隔膜的,即便是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大人物,读者对他们的感知,也是片面简单、支离破碎的。比如说慈禧太后,这个在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对于她,大多停留在霸道专横、奢侈享受、动用海军建设的银子为自己修建颐和园这些方面,却不知道,早年的她也有励精图治、克制节俭的一面。曾氏在日记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同治九年十月十日,曾氏偕另外几位大员进宫给慈禧祝贺36岁生日。慈禧既无赏品,也不管饭,拜寿者们自掏腰包吃了一些点心就出宫了。当天皇宫里,也没有为太后庆生的特别气氛。

四是对所读的文字的背景情形以及所涉及的人事不明了,影响对该文的透彻理解。

于是,我彻底放弃当时正顺手的历史长篇的创作,集中精力来做一番评点曾国藩所留下来的史料的事情。

我本着对今天普通读者有所借鉴的原则,从曾氏全集中挑选出100万左右的文字,又针对其中的每篇文字自己撰写一段评点,大约也有100万字,我试图通过这些评点,帮助读者走进晚清的深处,触摸曾氏本人的心灵,从而去感悟活生生的中国传统文化。

后世公认曾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代表性,在于他以自己的一生,证明古圣昔贤所标举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将“三立”标准放低点,即立德的指向是做有道德要求的君子,立功指在尽力做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事业,立言则是写出一些对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作品。达到这样的标准,其实并不很难,也许很多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

这部评点系列分为六个部分先后推出,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这次由天津古籍出版社以全集的形式再次出版,应社会要求,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易名为《齐家之方》,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易名为《治平之策》,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易名为《修身之道》,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诗文》易名为《情性之咏》,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书信》易名为《友朋之谊》,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易名为《良善之言》。

其中《修身之道》《齐家之方》可归之于立德一类,《治平之策》《友朋之谊》可归之于立功一类,《情性之咏》《良善之言》可归之于立言之类。

对那些于曾氏有特别兴趣的人,则可以将小说《曾国藩》与这六部“评点”互相对照来看,看看文学人物曾国藩与历史人物曾文正公之间的异同之处。如果能从中悟出一点文学与史学之间的微妙关联,那更是一番读书的乐趣。

是为序。

2024年初春于长沙静远楼 SgAlLprEvw0I1juDOcYKz5R1ZvIlIpmLD3Ns+W9afrdfV6G6YMPjWXFO3LiUbm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