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是湘军运动中极重要的人物。江号岷樵,湖南新宁人。道光十七年中举,二十四年大挑得教谕。道光二十七年就在家乡办起团练,后任浙江秀水县代理知县。咸丰元年,江忠源训练楚勇五百,赴广西加入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的部队。由此开创湖南乡勇出境作战的历史。咸丰二年四月,江忠源率部在蓑衣渡与进军湖南的太平军交战获胜。江因此一仗而名声大噪,并越级超擢。咸丰三年九月授安徽巡抚,不久便战败投水而死。
曾氏是江忠源最早的赏识者与荐举者。早在道光二十四年,曾氏与江初次见面,便料定他日后能成大事。咸丰元年,他又竭力向朝廷推荐江忠源,江也因此而进入咸丰帝的人才库。
此时,江忠源正在江西协助巡抚张芾守南昌,而曾氏则刚由长沙率一千大团移驻衡州府。江给曾氏来信,建议曾氏在衡州训练水师。曾氏采纳这个建议,在衡州府组建十营五千人的水师队伍。
绿营打仗的最大弊病是“胜则争功,败不相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体制。鉴于此,曾氏组建湘军时,以地缘、业缘、血缘为纽带建立军营,并实行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的层层挑选制度,以便达到这封信里所说的“互相救应”“万众一心”的目的。
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长沙筹建时期,还是在衡州扩建时期,曾氏的想法还是为在前线打仗的江忠源提供兵源,并未有自己做统帅的打算。咸丰三年十二月,江忠源战败自尽,无人可以统带这支队伍,曾氏便只有亲自挂帅了。曾氏成为湘军统帅,完全是时势所然,并非是一开始便有预谋的。当然,曾氏的志量不可低估,他也可能有自为湘军之主的打算。但至少在组建初期,他没有向社会公布这个意图。主帅、自领等等,或许是他心中的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