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出于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曾氏给长子纪泽的信中。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一日,纪泽与贺长龄的女儿成亲。与贺家联姻的事,早在五年前就由曾氏父亲竹亭公做主定下来了。纪泽生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按现在的方式计算,他结婚时,仅十六足岁,但按旧时虚岁算,则是十八岁的成人了。曾氏结婚时,已满二十二足岁,以他的思想,是并不想让儿子这么早就结婚的。他在另外一封家书中引用湖南俚语“床头多双足,诗书束高阁”。他赞同这句话,认为结婚后对读书求学有影响,尤其对十六七岁的少年来说,因缺乏自制而影响更大。纪泽早婚,多半是因为其祖父。竹亭公此时已六十七岁,老伴去世多年,心灵孤独,且又多病,担心存世不久;贺氏出自名门,又是他竭力坚持的;他盼望长孙早日完婚生子,曾家的四世同堂,在他作为曾祖父时再次出现。此外,乱世早为儿孙办亲事,也是中国人一贯的处世心愿。出于此念,欧阳夫人与亲家母贺太太(贺长龄已去世多年)也一定抱着与曾老太爷同样的心情。于是,实岁不满十七岁的曾纪泽便提前做了新郎官。

曾氏对二子的家教,“做人”更重过“为学”。在人品教育上,他又特别注意要他们养成勤劳不懒惰的习惯。就在写此信的前几天,他给年仅九岁的次子纪鸿的信里写道:“凡人多愿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人之所以劳作,最强大的驱动力是为了生存。富贵人家的子弟,无生存之忧,于是“劳作”的积极性也便不高。其实,劳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生存,对于人类而言,它还有更高的价值。曾氏引用的“古人云”“孟子云”,说的便是它的更高层面的价值。“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这两句话的着眼点在道德层面。因为自己劳作,会拉近与时间、空间、人群环境的距离,从而产生对身外之物的亲近感、融和感;因为自己劳作,会更知劳作者的艰苦、劳作品诞生的不易,从而产生对劳作者的同情感、对劳作品的珍惜感;因为自己劳作,会对劳作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得很深切,从而对劳作本身产生敬畏感、赞美感。亲近、融和、同情、珍惜、敬畏、赞美这种种情感都是善心,都是因为自己亲自参加劳作后切身产生的,故而“劳则善心生”。相反,不劳作,无所事事,则心灵空虚、身无系着,身心既都无约束,意念、情绪也自然将失去制约,无节制之念的淫心便产生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话的着眼点在远景瞻望。忧患意识能促使人常常去想不足,想缺失,想危机。这样一想,人就多了警觉,多了压力,从而能保持住精神上的振作,不敢懈怠,如此便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相反,安乐让人陶醉,沉溺而不思进取,懒于兴作,时间一久,弊端丛生,危害根本,死亡也就接近了。

曾纪泽身为曾氏家族的长房长孙,虽无生存之忧,却有本人人品属性的选择,有曾氏家族绵延兴旺的重担在肩,做父亲的生怕他年少缺乏自制而耽于燕尔新婚不能自拔,故着重于道德层面和远景瞻望两个方面予以倡劳戒佚的教导。

【原文】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译文】古人说:“勤劳则为善之心产生,安佚则淫乱之心滋生。”孟子说:“生存处于保持忧患意识之中,灭亡则因为耽于享乐。”我担心你的生活过于安逸了。 RkCfuKLW7VYrIx6zX8xLyxq9N8LcGauyHeLApo3sqmB2qQ10yYKQcrXmuPhE9O1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