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互联网的扩展

随后,互联网开始扩张,各个独立的网络逐渐相互连通。可以将其比作蜘蛛织网的过程:一开始,只看到一根丝线连接点与点,接着是不同的丝线纵横交错,最后形成了一张网。NORSAR是互联网通往欧洲的门户,自此,各个网络开始蓬勃发展。

电子邮件的发明者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是早期互联网通信的先驱,他成功解决了这项新技术无法有效通信的问题。1971年,汤姆林森将灵感化为现实,发明了电子邮件。在此之前,阿帕网的用户如果要给其他用户留言,只能通过其正在使用的计算机——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接口信息处理机(IMP)。一个著名的历史趣闻是:成功发送第一条互联网消息“Lo”的接口信息处理机运行了7792小时才被替换。使用不同接口信息处理机的用户可能无法进行有效沟通。随着阿帕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个问题越发不容忽视。当时,美国大约有50台计算机互相连通,每台计算机最多支持50名用户操作,用户其实很难与其他1000多个用户中的某个人进行通信。

和大多数人一样,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汤姆林森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不同的是,他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输入指令,引导接口信息处理机将消息传送至另一台接口信息处理机。具体来说,收件人只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其所用计算机的名称,二者之间用@符号分隔(之所以选择@符号,是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它不太可能出现在个人的姓名中)。这个解决方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如果不是当时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任史蒂芬·卢卡西克(Stephen Lukasik)积极倡导,电子邮件可能不会如此广泛普及。卢卡西克鼓励员工使用这种新兴工具与他联系,员工们也积极响应,很快,卢卡西克的邮箱就涌入了堆积如山的邮件。1976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一项研究揭示,整个阿帕网75%的数据流量源自电子邮件。

在一定程度上,这要归功于另一项齐头并进的创新——讨论组。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经理史蒂夫·沃克(Steve Walker)提出了讨论组的概念,随后得到了一小部分用户的积极响应。

1974年,“互联网”(Internet)一词首度被用来描述这一网络体系。这个术语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温顿·瑟夫(Vint Cerf)创造,尽管一开始他在论文《分组网络互通协议》( 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 )里使用的是“互联网络”(internetwork)这个更长的词语。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致力于前沿研究的大学纷纷加入互联网的浪潮。1976年3月26日,在彼得·柯斯坦(Peter Kirstein)的帮助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英格兰马尔文的英国皇家信号和雷达研究院发送了第一封邮件。当时女王使用的用户名是HME2,即“女王陛下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Elizabeth Ⅱ)的首字母缩写。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1973年建立了阿帕网首个节点,柯斯坦是背后的重要推动者。

尽管获得了女王的支持,但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进入全盛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才迎来了爆发性增长,而这一发展则要归功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它创建了计算机科学网络(CSNET),使得规模较小、经费有限的大学也能够连接到阿帕网。计算机科学网络于1981年启用,计划在5年内实现自给自足——它的确做到了。截至1984年,超过180个大学院系加入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显然,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阿帕网每年需要至少10万美元的设备安装和维护费用,而美国约有90%的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无法负担这一开支。但是,接入计算机科学网络的费用仅为阿帕网的五分之一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计算机科学网络更加注重电子邮件交流,因此其成本更加经济。

就这样,互联网的性质逐渐从军事偏向了学术。但与此同时,为确保更加安全的用户通信并远离学术界的窥探,军方在互联网中建立了自己专属领域——美国军用网络(MILNET)。当时,美国拥有113个阿帕网节点,其中有68个被并入了美国军用网络,非军方人士无法访问这些节点。 aQaUtuGs0CCpYXSKtubKucYFximgmBzZhD/u4cG1G1cL/z5+tXtBa3nV0FOxRc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