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国在线的传说

万维网的真正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美国在线所展现出的创新思维。

美国在线的成立时间早于万维网的诞生时间,具体来说是在1988年。当时,昆腾计算机服务公司(Quantum Computer Services)为家用电脑康懋达64(Commodore 64)的用户提供了一项拨号上网服务“昆腾连接”(QuantumLink)。昆腾还另外投入500万美元,为苹果电脑的用户开发了一款类似的产品,名为“苹果连接”(AppleLink)。然而,由于苹果公司对昆腾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双方的业务关系很快变得紧张起来。

一年后,昆腾对未成功的“苹果连接”产品进行改进和扩展,使其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计算机类型,并将改进后的新产品命名为“美国在线”。美国在线创建了一个封闭的互联网环境,为其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包括即时消息、聊天室和在线游戏等。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系列频道,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频道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并参与相关的在线社区。1991年,美国在线发布了适用于微软磁盘操作系统(MS-DOS)的软件版本;1992年,美国在线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5万人;同年,AOL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成功筹集了6600万美元。

不过此时,美国在线依旧落后于CompuServe和Prodigy等竞争对手。相比之下,美国在线更容易上手,安装流程简单,界面直观友好,它受欢迎的最经典的体现莫过于,华盛顿广播公司的主持人埃尔伍德·爱德华兹(Elwood Edwards)为美国在线录制了欢迎词,且仅仅接受了100美元的酬劳。幸运的用户在登录美国在线时可以听到爱德华兹对他们说“欢迎使用美国在线”和“您有新邮件”的提醒。尽管如此,如何让人们真正投入使用这项服务,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软盘的传奇故事

詹·布兰特(Jan Brandt)找到了解决之道。1993年,她成为美国在线的市场副总裁,并申请了25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制作20万张预先安装了美国在线程序的软盘,免费发放给用户。她的想法是:一旦用户体验了美国在线,一定会立刻注册。

布兰特的想法得到了验证。拿到免费软盘的用户中有十分之一的人随后注册了美国在线的服务,这无疑是一场成功的营销活动。后来,软盘逐渐发展为光盘(CD),有一段时间,全球生产的光盘中一半以上都印有“美国在线”的商标。

1994年8月,美国在线的用户已达100万。1995年2月,用户数量增至200万。1996年5月,用户数量再度飙升至500万。此时,CompuServe和Prodigy已难以望其项背。1997年,美国互联网用户中有一半选择了美国在线的拨号上网服务。互联网的崛起与家用电脑的普及紧密相连,因为如果没有上网的途径,就没有必要建立互联网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电脑的家庭比例开始上升,但在万维网的早期,这个数字仍然很小。1992年,只有23%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脑。

然而,拥有电脑并不代表就可以访问互联网,许多人认为没有上网的必要:截至1995年,仅有14%的美国人使用互联网;甚至在2000年——正值互联网泡沫 的巅峰时期——仍然只有46%的美国人上网,不到一半的人口。

然而,很多用户至今仍然在使用美国在线服务。不知何故,即使在拨号连接已经逐渐式微的几十年后,美国在线公司仍然存在。大约有150万人至今每月依然支出9.99美元或14.99美元,以获取该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和身份防盗服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签署的互联网连接合同仍在继续生效,而他们也没有选择终止。

万维网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让曾经长期使用互联网的老用户感到措手不及。从1993年9月开始,这些老用户开始注意到有大量新用户加入,而且很多新用户颠覆了旧有规范,无视以往用户对网络行为的不成文规则。

由于Usenet与多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因此很多新用户可以免费访问Usenet;美国在线在1994年3月开发了一个Usenet的网关服务,所以它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种现象与互联网在每年9月用户数量都会变化的情况颇为相似:新生开学后会通过校园计算机集群 获得互联网访问权限,而且老用户需要温和引导他们学习阿尔·戈尔提出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 的规则。

问题是,原本当学生在几周后开始正常忙于学业时,他们会减少网络使用,这时网络使用情况会恢复正常,回归由老用户主导的行为习惯。但是,美国在线完全没有发生这种情况,相反,这个问题持续存在而且贯穿整年。这也是为什么这一现象被戏称为“永恒9月”

在“永恒9月”时期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并非只有普通用户。虽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很早就使用电子邮件,但直到1994年2月4日,才出现了各国领导人之间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交流:时任瑞典总理卡尔·比尔特(Carl Bildt)向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祝贺他结束了对越南的贸易禁令。克林顿回邮件感谢比尔特的祝贺,并分享了自己对互联网感受到的兴奋之情。25年后,比尔特将这些电子邮件打印成照片,并张贴在社交平台推特上。他附文写道:“如今这已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藏品。” MKkTlYLbcZwbqt7ZVR/dwbydJCBJeROUokCEKStNi1F5zAkXh0mIF/r6C5/Ryj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