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多数人几乎无须手动“连接”到互联网。几乎所有的互联网连接都是始终在线、速度相当快的宽带连接——然而,从互联网漫长的历史来看,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展。曾经有过一段时期,用户必须手动进行连接,忍受沙沙作响的拨号音和一系列尖锐的音调,等待计算机通过电话线与互联网连接。上了年纪的读者可能会对这段描述产生怀旧的情感;年轻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那不妨问问父母辈。
过去,互联网的连接离不开计算机的内置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其作用是将由数据产生的数字二进制信号(0或1,具体取决于电路开关状态,1代表开启,0代表关闭)转化或调制成模拟音调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信号。英语的“调制解调器”(modem)一词由“调制器-解调器”(modulator-demodulator)这两个单词组合而成,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一工具的功能。
调制解调器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它曾广泛用于“二战”和冷战时期,以快速地将雷达图像从一个地点传送至另一地点。当时,调制解调器还没有连接到计算机,没有涉及数字二进制编码,而是将信号以完全模拟的方式进行处理。然而不论是哪种方式,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它们将基于计算机的信号调制为电话信号,然后在到达目标计算机时将电话信号解调为计算机可读的信号。
与互联网的发展类似,调制解调器最初被用于传输军事数据,然后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用途。20世纪60年代,贝尔103(Bell 103)调制解调器问世,这是全球首个商用调制解调器。它就像一个支架,用户可以将电话听筒放在上面,当电话接收器传来声音信号时,调制解调器能够无缝地接收并处理这些信号。这些调制解调器可以连接到早期的BBS并传输数据,帮助用户通过BBS保持联系。早期的调制解调器速度并不快,最初约为每秒110比特(bps),后来提高到每秒300 bps。相比之下,在互联网早期的黄金时代,调制解调器的速度就高达56 000 bps。
在万维网诞生之前,互联网早期的主要通信方式之一是BBS。它的诞生与一场夺走数百人生命的暴风雪有着一定的关系。
1978年1月底,一场罕见的大暴雪袭击了北美洲的五大湖、俄亥俄河流域及南安大略地区。这场大暴雪让芝加哥陷入瘫痪,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程序员瓦德·克里斯滕森(Ward Christensen)因此只能滞留在家。当时,IBM是科技界的巨头,可媲美今天的微软或苹果。在那段时间里,克里斯滕森决定不如把时间用来研究自己此前构思的一个项目:他希望创建一种数字公告板,允许用户在上面留言,而在其后登录的其他用户可以看到留言。
这一创新被命名为计算机化公告板系统(CBBS),后来也缩写为BBS。它开创了在线社区的概念,支配和影响了互联网上的公众讨论——这是第五章详述的“粉丝群”的前身。
在互联网还没有广泛普及的早期阶段,调制解调器是一种第三方外部设备,用户可以自行购买它并连接到个人电脑上。1977年,戴尔·海瑟灵顿(Dale Heatherington)和丹尼斯·海耶斯(Dennis Hayes)发明了第一台个人电脑调制解调器,型号为80-103A,这不仅让他们的业务蓬勃发展,也奠定了调制解调器产业的基础。然而,随着调制解调器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上升,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IBM个人电脑进入家庭和企业市场,调制解调器逐渐内置到了个人电脑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软件调制器”(Winmodem) 的发展,调制解调器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市面上已经不再出售不带集成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了。“软猫”是一种软件解决方案,它将调制解调器的部分功能从传统的硬件外包到软件中去,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诚然,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访问互联网,而不局限于传统的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用户不再需要将设备连接到墙上的电源插座,手动拨打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电话号码,然后通过调制解调器传输用户名和密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忍受调制解调器发出的刺耳声音。如今,互联网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而且可以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各种设备。路由器是一种设备,可以在用户的设备和全球互联网之间建立连接。通常,这些路由器还具备无线网络(Wi-Fi)功能。Wi-Fi功能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并于1997年9月以“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ing)的名义向全世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