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生活中常发生一种情况,当一个人陈述事实或表达意见时,另一个人内心却会浮现不悦的感受,认为自己被对方否定和批评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比如,在职场上,当你提出一个企划案时,如果主管或客户提出问题或建议,你不仅不觉得“提案”有需要检讨或调整的地方,反而感觉无地自容,或是一种被否定的感觉油然而生,或是一种被拒绝的不舒服感。

这一切的发生,都与我们内心的“翻译系统”有关。在我们心里,有一个翻译(解读)系统,会将外界的信息,翻译成“友善”或是“敌意”。

如果是“友善”,我们内心会感到安稳、平静、温暖及自在;如果是“敌意”,我们便开始焦虑、慌张,内心的不安全感悄悄升起,随时要准备开战或逃跑。

这个翻译系统的主机,正是心理学所说的“自尊”。人内在的自尊,不仅会翻译外界信息,还会自动下注解:是因为自己很好,或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会遭遇这样的情况。

“自尊”的精简定义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值得被爱与尊重。一个自尊稳定的人会表现出“有自信”“满意自己”“认同自己”“接受自己”“喜爱自己”“认识及了解自己”“肯定自己”“以自己为荣”“相信自己”“对自己有把握”“可以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状态。

然而,影响一个人自尊的因素多重而复杂,不论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个人的成长经历,还是自身的人格特质及内在反应模式,乃至社会能否建立有意义的社会参与及个体贡献机制等,都会影响到个人自尊的状态。

自尊,也会影响人对自己的观点、感受和评价,特别是关于自己这个主体存在的状态,包括能否清楚表达“我是谁”“我的优点和缺点”“我的特质和价值”,以及一些潜藏在内心的潜意识,即与自我存在感有关的、一时说不清的感受和信念。例如:我们有时会无缘无故对自己感到厌恶、羞耻,觉得自己很没用,但却说不出原因。

在第一章中,我将从职场领域入手,说明自尊偏低的人最容易外显的行为反应,帮助读者有所觉察,以及辨识自己目前的工作困境是否出于“低自尊”。 2O+ZUF1PDMtfEG7XmjGbr8tWumK5jTAapFPqipqSl489ifsLMbKej+1KsseNpI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