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那天之后,我全部的兴趣爱好就是自然科学,尤其是化学,包括与之相关的所有综合学科,我在此类科学论著上倾注满腔热情。这些论著都出自当代学者之手,见解独到、精辟,充满智慧和深刻的思辨力。我涉猎各种课程,不仅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而且去了大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专家那里当面求教。克兰帕教授虽然相貌普通,举止也有些另类,但他的研究极具学术价值,我从他的授课中获得相当多的真知灼见。

瓦德曼教授既是我的老师,又是很好的朋友。他谦和而善良,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儿学究气息,思想自由活跃,突破了那些条条框框。他语言表达率真、自然,不存在丝毫卖弄的成分。他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为我赶走求知的拦路虎,不管遇到的问题难度有多大、有多深奥,他都会化难为易,让我顿时觉得化学理论清晰可见,浅显易懂。刚开始学习的那一阵子,我有些三心二意,有时会逃课,但渐渐变得勤奋,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夜。

因为我的刻苦,进步的神速也可想而知。同学们为我的奋发努力折服,教授们也对我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另眼相看。克兰帕教授有时会开玩笑地问我:“科纳柳斯·阿格里帕他们现在怎么样啦?”最为我学习上的进步感到欣慰的,自然就是瓦德曼教授。两年时光很快就这样过去了,我在这期间一次都没回过日内瓦,全心全意投身在科学研究上,希望能取得一些成果。如果你有过相同的经历,就会跟我一样体会到科学的奥妙。因为,别的学科研究终究只能让你一遍一遍地重复老路,毫无新意;但科学研究是不一样的,任何新的发现,新的奇迹,都可能出现在你的研究里。就算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只要沉下心来,竭尽所能地钻研一个课题,坚持下去,也一定能做到极致,成为这类课题的专家。

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做到的,先树立一个目标,通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钻研,开始获得进步,并慢慢积累。花了两年的时间,我终于获得一些科研成果,并以自己的经验改进了一些化学仪器,这让我在大学里的声誉和好评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此时的我对自然科学的理论、实践,包括研究方法已经相当熟练,我感觉,这所大学的任何一位教授,都满足不了我对新知识的需求了。那么继续待在这里的意义已经不大,既然在这里已经无法进步,我便开始考虑回到有我亲人和朋友的家乡。谁知道在这个时候,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延迟了我回家的计划。

人体的构造,一直是我特别的兴趣所在,可以说,任何有生命机能的动物都会引起我的兴趣。我常常被一个复杂的问题所困扰:生命的起源究竟在哪?虽然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是世界的未解之谜。迄今为止,我们又错过了多少次揭开奥秘的机会呢,那都是因为人类的懦弱和疏忽,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进展。这些想法在我的脑子里反复纠缠,最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与生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研究之中。我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学习热情感到震惊,它如同大自然的超能力,不然我哪能在这门学科上投入让人吃惊的、常人几乎无法承受的辛勤汗水。

探索生命的缘起,务必从死亡开始。通过解剖学了解到的人体基本构造,是不足够的,我需要弄清楚尸体自然腐烂的详细过程。父亲对儿童时期的我极尽保护,避免我幼小的心灵被任何超自然的可怕事物所干扰和惊吓。所以我一向都不迷信各种传说,也不害怕任何鬼魂怪物。黑暗只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不会把它跟任何骇人的场景或形象联系起来,坟墓不过就是放置那些生命已经逝去的躯体的地方。我也知道,那些原本美妙健硕的肌肉最终会爬满蛆虫,成为它们的美妙大餐。

我不是守在墓穴,就是待在停尸房里,我正研究躯体腐烂的原因和过程,这些都需要事无巨细的观察和记载。每天,我眼看着人体组织一点一点地变化、腐烂,这是人类脆弱的神经最不能忍受的。当人死后,那红彤彤的、焕发无限生机的脸庞慢慢腐烂;那奇妙的眼睛和脑组织,被蛆虫一点点吞噬。

人体生死交替往复,这种变化存在很多因果关系,以及数不清的细节,而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它们认真体验和分析,一直要坚持到获得神奇的灵感,像一道闪电将笼罩我的黑暗一下子照亮。灵感的光芒是那么光彩夺目,同时又那么简洁明了。到那时,我将为它所指引的无限未来惊得目瞪口呆,不由地感叹:从古至今,那么多的天才都扑在这门学科上,而只有我才是这旷世之秘的发现者。

您要相信,这一切都不是胡言乱语。我的陈述都有理有据,与此时头顶的太阳一样看得见摸得着。除非发生某种奇迹,否则人是无法洞察这些的,但我的观察行为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都是可能再现的。于是,当我耗费了数不清的时光,并挥洒了非常多的汗水之后,终于找到了生命产生和延续的答案,甚至于,我还拥有了一种本领——让已经形同枯槁的物质焕发生命的活力。

对这个重大发现,我的心情由最开初的大为吃惊,迅速演变为高兴地发狂。我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最终豁然抵达我理想的巅峰。看起来只是得偿所愿,然而这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震惊世界的发现,我甚至忘记了那辛苦探索的过程,而直接迎接了最后成果的到来。有史以来,无数圣哲先贤皓首穷年、孜孜以求的那个结果,最终被我得到了。

事实上,这一切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从天而降。我拥有的信息实际上是最本质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已经形成,摆在那里等着我的成果,而是我倾尽全力沿着研究方向努力前进得到的收获。我曾经像某个阿拉伯人 ,为殉葬被活埋到地下,绝望之中发现了一丝光亮,便急不可耐地循着那光亮摸索求生之路。

此时,你的目光充满好奇和期待,并且非常急切,我能从这种眼神中读到你的想法,那就是很想知道我得到的秘密;然而我还不能告诉你;你得花一点时间听我讲述我的经历,到那时你自然一下子明白我为何不将这些和盘托出。我不能让你步我的后尘,冲动地、毫无提防地,掉到这个黑咕隆咚的无底洞里去。你一定要引以为戒,你要是听不进去我的劝告,起码也不能对我的悲惨境况熟视无睹——瞧,狂热地学习和钻研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说到幸福,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会得到更多,而有着极强的欲望,理想远大的人通常会遭受更多的痛苦。

尽管我已经完全具有让人惊叹的能力,如何有效运用它,却花了我好长的时间来考虑。这种构建生命的能力,必须配合赋予生命的基础材料,一副骨骼,全套繁复精密的神经纤维、血管,还有肌肉,完成这些组合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并且难度极高。

我在创造一个跟我生理结构相同,还是相对简单的生命之间举棋不定。或许第一次成功让我有些忘乎所以,我几乎确信自己肯定可以造出完整的,同复杂而神奇的人类完全一样的生命。

那时我手边的材料还不足以开展计划,可我丝毫不怀疑这疯狂而勇猛的计划最终会成功。我心里已经做好了多种准备,就算遭遇各种挫折,实验一次又一次失败,结果最后并非如我想像地满意,我也毫不气馁。我满怀兴奋地认为,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进步,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我现在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牢靠的基础,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成功。

我从制造人体的一开始就明白,我的计划是如此庞大,过程会如何繁复,但我依然坚信最后它一定会成功。

人体每个部分的构造都相当精密,对工作细致程度要求之高,使我不得不放慢工作速度,这跟我最初的计划相距甚远,既然如此,我决定修改计划,造一个巨人,也就是说,把他的身高增加到八英尺 ,其他部分按比例相应放大。因为这个决定,我又多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收集到了更多的材料,终于,我开始动工了。

当我第一次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种复杂的心情难以述说,整个人仿佛被飓风穿透一般,我想这种感受很难有人明白。如果说,生死对之前的我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界线,如今,我将冲破这条线,把生命耀眼的光亮投向那边黑暗的世界。我将成为造物主,无数幸福的新物种将得以诞生。我将获得无数新生命的感恩之心,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父亲更有资格得到。为了让自己与这些荣耀相称,我甚至可以把没有生命的物质注入生命的力量,也许还可以让腐烂的身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可是,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些念头成为我热情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超负荷的工作,我长时间见不到阳光,脸颊越发苍白,身体因为缺少运动而越发枯瘦。很多次,我仿佛站在了成功的边缘,可又前功尽弃。但是我仍抱有坚定的信念:多坚持一天,多坚持一个小时,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这个梦想是我一个人的秘密,我为其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为了找到大自然深藏的秘密,我多少次在深夜辛苦劳累地忙碌着,紧张得几乎连呼吸都忘记,天上的明月可以为我作证。虽然我不惧怕黑暗和鬼魂怪物,可这鲜为人知的工作依然带给我种种恐怖的经历,我不仅在阴暗潮湿而污秽丛生的墓穴间来回进出,而且搬弄折腾活的动物躯体,这些都是为了让失去生命的肉体重新获得新生。

此时此刻,回想起这些可怕的过程,我依然会身体发颤,头昏目眩。可当时的我仿佛已经丢失了灵魂,丧失了感觉,只凭着一股难以抗拒的狂热冲动,全心全意进行着这项实验。我可以肯定,一旦我恢复清醒的神志,平复躁动的情绪,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工作节奏,我的敏锐也会随之恢复。

在我住所的楼顶,有一条走廊,尽头是一道扶梯,然后便是一间密室般的房间,它与别的公寓完全隔离,也可以说是一个单人间牢房,那就是我的工作室,我从停尸间里收集各种骨骼和尸体,把我邪恶的手指探进去,寻求人体骨骼的惊人秘密,进行着创造新生命的肮脏实验。

那种精密工作需要高度专注的注意力,我几乎连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我的大部分原材料来自解剖实验室和屠宰场,尸体躯干恶心的感觉每次快要击败我,让我丢下手中的工作跑掉时,对成功的迫切渴望,督促着我忍耐着坚持干下去。

终于,工作快到结尾部分。

夏天也结束了,在我忙忙碌碌投入这项工作之时,最美丽的季节就这样轻易溜走了,夏季是这里丰收的季节,葡萄园里硕果累累。可惜那时的我已经抽不出精力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只剩漠然,同时,我远在家乡、分别已久的亲人和朋友们,也都被我抛之脑后了。

这几年,我音信全无,害他们十分担心,父亲那时给我写的信,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父亲说:我知道,即便你在那边过得悠悠然然,还是免不了想念我们吧,那么,请记得定期给家里写信啊!如果你执意同我们断了联系,那么我只能认为,你连其他义务和责任也一起抛弃了。请你原谅我会这么想。

我非常了解父亲的感受,不过我现在一刻也不能从工作上分心,我不能中途离开。就算工作本身已经不能让我快乐,但我的脑子已经无力反抗,只能顺从它的安排。因此,我只能收拾起我全部的私人情感,并把它束之高阁。等到这项伟大工程了结,再把我的天性、我的生活,都统统归还于我。

那时,我认为父亲责怪我疏忽了与家人之间的联系,有些过于苛刻。如今看来,父亲的做法完全公允,我理应被责问。不被情绪冲昏头脑,打破内心的平静,始终保持平和、安宁的内心,才称得上完美之人。在我看来,这个原则绝对不容破坏,哪怕是为了寻求知识。符合道义,且适合人类的工作,肯定不会让你与朋友间的情感减弱,而会让你在平凡之中享受最为简单的乐趣。

如果人人都能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生活,贪欲便不会改变最根本的人性。那么世界也许不再是这个样子,希腊不会被外来者侵略,恺撒不会带兵攻打本国,殖民者也不会那么坚决地进攻美洲,古老的墨西哥和秘鲁帝国也会维持统治。

哦,这可是故事最精彩的一段,我却在这里絮絮叨叨、一通抱怨,我已经看出你的想法,我们回归主题吧。

我依旧没有联系家人,父亲也没有继续责难我,依然定期给我来信,也许他理解了我的沉默,他知道我全心全意地投身学业。冬去春来,接着又是美丽的夏天,我继续我艰辛的事业,时光匆匆从身边流走,繁花似锦,嫩芽吐绿的昔日美景,我已无心欣赏,完全、彻底地醉心于工作。

当秋季即将过去时,我的工作终于快要结束了。那段时间的工作特别有成效,每天都能看到明显的进展。然而,我满心的喜悦渐渐转变成紧张和不安。我不像是沉浸于心爱工作的艺术工作者,更像是一个奴隶制度,或不当规则下被压迫的劳苦矿工。

每个夜晚,我都因为焦躁而发低烧,不安情绪对我极尽折磨,我似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任何一点动静——哪怕是一片落叶,都会惊吓到我。我远远避开人群,仿佛自己成了罪犯一般。

甚至有时我也会被自己吓到,尤其当我看到镜子里枯槁憔悴的模样。让我继续努力坚持的唯一支柱,就是我心中的目标。工作即将完成,我已经想好,等工程结束,我一定要好好锻炼,放松自己,从本源上治愈疾病。 2GTtN+CVKPlwAfLFrSe5Ne3EJo30KE+qRLbh2XM5oHwUl9HgAhR8eIMM+gDd2D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