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光绪皇帝的临终岁月

从镇压“义和团”到它消亡的八年时间里,慈禧太后一直没有认识到,中国之所以遭受前所未有的屈辱,正是因为她制定的,或是她认可的政策。她也从来没有认识到,大清王朝已经被她推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她依旧被包围在一片谄媚和欺骗之中,让那些人为她这位老寡妇排遣孤独与悲哀。确实,慈禧太后天资聪明,拥有最高的权势和地位,然而毕竟见识受到局限,她对外面的世界懵懂无知,对面临的西方好战国家了解得很少。她在一生之中,一次次听到洋鬼子们的铁蹄声,却被迫一次次屈服于他们。她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不是说他们是蛮夷之邦,是白天潜伏晚上才出来活动的异类吗?

漫长的逃难耗费了“老佛爷”1900年的大部分时光,她经常不由自主地回想那早已过去的1860年。那一年,她与夫皇咸丰同样也被外国人驱赶,被迫离开北京逃往热河。两相对比,是何等相似。那一年,他们烧掉圆明园。眼下,他们是不是也要烧掉紫禁城和颐和园呢,外国人是否会将1860年的罪行再重复一次,烧毁她在颐和园里的漂亮新家?这可是她退养之地,现在一切都将不复存在。颐和园定然就像当年的圆明园一样,已经让外国人劫掠干净了,而无法带走的被付之一炬。接下来,外国人将回到他们那山石遍布的荒岛,而中国将再次平静下来,美好的生活又将慢慢开始。几个月的磨难在所难免,但所有这些很快会过去。她很清楚,那些外国人最终会乞求她回京重掌朝纲,虽然洋鬼子掠走珠宝、焚毁财物,将住所变成一片废墟,但崭新的宫殿将重建起来,金银财宝也将再次源源不断地积聚起来。这一切都不难办到,毕竟有四亿忠诚而顺从的臣民,随时准备着为她付出。随着蛮夷侵略者的马蹄声渐渐远去,她以前的生活将慢慢恢复。这不只是想象,一切都会变成现实。她要恢复所有昔日的生活,看戏、绘画、练字、写诗;还要去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划船游览,当然必须有一群贵妇和太监簇拥着,她们是崇拜和忠诚于她的奴仆。

当然,“老佛爷”还需要劳神费力地处理很多事情,包括对那群不中用的奴才的处罚。必须要惩处的是那些王公大臣,他们被“拳匪”的把戏糊弄得团团转,提了不少愚蠢的建议,把他们的太后也拖入了拳乱的泥潭。可能应该杀几个人让外国人消消气,不过似乎这些不懂礼仪的洋鬼子对这套做法不大领情。朝廷有些新潮的大臣向往所谓的西方文明,诸如立宪、群众结社、改革教育制度等,满脑荒唐思想,还指望能靠这些拯救大清朝,不过接下来还是可以对他们做出一些本来不应该的让步。还得安抚那些外国传教士,他们带来了“瘟疫”;什么“耶稣”、“上帝”之类,完全是“异端邪说”,是万恶的源头,不过他们有蛮夷君主在背后撑腰,越发不把人放在眼里了。至于光绪皇帝嘛,又蠢又笨,还麻烦不断,尽干忘恩负义的事情,还是将他关进瀛台让他慢慢忏悔吧,他迟早会对“老佛爷”宽宏大量饶他一命而感恩戴德。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色当惨败” ,“老佛爷”来到国家最为荒凉贫瘠之地,一天接一天地“巡狩”。那些地方实在偏远,连外国人都不愿意追上去。她每每想起这些痛苦的回忆,就意识到,是时候对某些事情做些改变了。她从1900年的逃亡中得到一些警醒,但直到死的那天可能都没有明白,清王朝实际上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国外,以孙中山为首领的革命党活动十分积极,对皇权的革命日渐逼近。但此时她在逃难途中,根本顾不了这些。不管是“老佛爷”还是其继任者,必须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努力,才能让王朝的威望和地位有所恢复。

“老佛爷”能否回京继续执掌政权,中国就此于1901年与列强进行艰苦卓绝的谈判,原因在于双方的立场太过悬殊,达成的结果不能得到彼此认可。最后,清朝统治集团里一些与“义和团”有关的官员分别受到不同的处理,如山西巡抚毓贤,因支持拳民盲目排外被判斩刑;刚毅等官员的命运也差不多,不是病死,就是自杀身亡;徐桐、启秀 等人罪责轻一点,被发配到新疆;诸如庄亲王、怡亲王和辅国公载澜等王公贵族,也都遭到流放,或受到其他处罚。载漪受到革职流放的惩处,他的那位皇储大儿子溥儁也就自然被废。中国还得支付一笔数额惊人的“庚子赔款” ,用于补偿列强在这次事变中受到的损失,以及各国军队侵略中国的开支。这件事说来话长 。我们也见到了,光绪的弟弟醇亲王载沣代表皇帝前往德国“赔罪”。对清王朝来说,这趟差使非常屈辱,而由醇亲王替代皇帝前往要好得多。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这个结果,光绪皇帝还算幸运,至少没被“老佛爷”废黜;但他又是不幸的,还得在帝位上浪费七年的光阴。

《辛丑条约》的谈判一波三折,主要的原因在于列强的谈判代表缺乏诚意,彼此间相互猜忌,另外他们对中国的政治背景和王朝的内部争斗缺乏足够重视。还有一个原因在俄国人,他们想要撇开其他列强,将东北分裂出去,因此想尽一切办法与清政府单独磋商边界问题 。1898年,居住东北的英国侨民就觉得,中国的东北已经全部被俄国占领,大清帝国不过是名义上的主权国家。因此,俄国在1901年只需要保住和进一步扩张既得利益。就像一位中国历史学家所说,俄国打着“东三省昌盛”的旗号,干着吞并整个东北之事。

康有为密切地关注着国内局势,特别是“义和团”运动前后发生的各种事件。他打心眼赞同对义和团的支持者如毓贤、载漪等人的严厉惩处,并且在开始着实高兴了一阵——列强曾经试图让慈禧将权力交还光绪皇帝,最终这个计划被列强放弃他感到十分失望。他心里非常清楚,必须让光绪皇帝归政,他才可能出山,重新回朝廷为开明而进取的皇帝担任忠实的顾问。但他最难以释怀的并非个人的安危和前程,而是皇帝的安危。在他看来,是他个人导致了光绪皇帝现在的悲惨处境。

1901年6月,西方列强抛出了一个条件,首先惩处义和团对外国宣战的支持者,以便与清廷达成和解。在拟定惩凶名单时,慈禧太后把自己排除在外。这个时期,康有为流亡于异国的槟榔屿,受到驻海峡殖民地的英国总督的保护。他写了一份关于“惩凶”的备忘录,还翻译成英文,给几位朋友传阅。康有为在文中强烈批评列强没有对慈禧太后做出处罚,而她才是支持“义和团”的罪魁祸首,并且他强烈希望列强重视光绪皇帝和他付出的相关努力。我没看见备忘录的原件,手上的英译本倒是有康有为的署名。据我掌握的情况,这份文件从来没有发表,我也不想罗列它的大致内容。这份文件一共28页,其中有23页在言辞激烈地指责荣禄,说他是“罪魁祸首”;剩下的5页针对慈禧太后和李莲英(她的亲信太监),用词也是异常严厉。

这份文件倒是很有意思,在我看来,没发表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康有为。我在几年后曾就这个问题向康有为请教,他的回答是,后来他发现文件里有关荣禄的评价有失公允。不消说,因为1898年的“戊戌政变”,康有为对荣禄产生了强烈的偏见。他之所以改变了对荣禄的看法,主要原因是后者的女儿后来嫁给了醇亲王载沣,载沣的儿子宣统皇帝溥仪继承的是光绪皇位。晚年的康有为,像尊重光绪一样尊重末代皇帝溥仪。因此,他放弃对荣禄的攻击,只因为宣统皇帝有荣禄的血脉。

康有为在那份备忘录中认为,荣禄在“义和团”事件中罪责重大,理应受到惩办。后来,他曾经对朋友们坦承,他在评价荣禄时犯了错误。不过,他犯这样的错误不足为奇,因为八国联军和驻北京的外国使馆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由于荣禄曾经指挥部队和拳民围攻使馆区,便以为荣禄是义和团的主要支持者。而当荣禄奉慈禧之命与庆亲王奕劻、李鸿章等参与谈判《辛丑条约》时,遭到列强的一致反对,甚至根本不承认他的谈判代表资格。但后来披露的事实正好相反,恰恰是荣禄向慈禧太后建议,不可对外国宣战和攻击使馆区,不得杀害国内的外国人。现在我们搞清楚了,荣禄一度是朝中端郡王载漪等“义和团”支持派的最主要的对手,因此差点被免去官职,甚至丢掉性命。如果不是荣禄拒绝将重炮队和其他武器借给拳民,几个小时过去,那几个使馆早就被轰成一片废墟了 。义和团运动落下帷幕,就连慈禧也认为,荣禄的建议十分明智,自己却没有采纳,以至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因此留下一辈子的遗憾。荣禄于1903年去世,慈禧太后称其为大清王朝最忠心的柱石之臣。为了报答他对朝廷的忠诚,她将他的女儿许配给载沣作为福晋,将他们生下的儿子过继给光绪皇帝并扶上王位。

1900年后,慈禧太后全力推出各方面的改革,有社会的、教育的、财政的,还包括军事领域的,这自然少不了荣禄的督促。她想走上改革之路,但为时已晚,各方面的措施很难满足激进派的需求。革命党越来越壮大,他们与朝廷的矛盾也越来越不可调和。外国人则对慈禧太后的改革举措十分乐观。然而,她的改革有点走过场的味道(毕竟不久前还极力反对,现在却又推行改革,实在异常尴尬),遭到反朝廷和皇室的势力的无情嘲讽。慈禧太后的改革反映在她回京城后连续颁布的一系列“新政”上,比如允许满汉通婚。朝廷推出此类法令新规是希望消除满汉之间的壁垒,但是汹涌澎湃的反满浪潮势不可当。1905年,北京火车站,朝廷委派的出国宪政考察团整装待发,炸弹忽然袭来,团长镇国公载泽与另一位代表绍英受伤。人们也都对慈禧太后是否真心实行宪政表示怀疑,打消了她借立宪之名缓和革命的计划 。当年,朝廷颁布专门法令,要求各省督府官员对奉行“排满学说”的革命团体进行镇压,但并未收到什么效果。

1907年,朝廷首设东三省,徐世昌被任命为第一任总督。这个举措非同寻常,它将朝廷的意图表露无遗,那就是尽量不让东北三省与全国其他地区隔离起来。东三省,是清王朝奠定基业之地,以前担任管理的军政长官从来都是皇帝的亲信将军。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建立于1644年的“中华帝国”,实际上只是东三省帝国。这一点正好成了辛亥革命的领导们在1911年倡议国民反满的一个重要理由。革命党宣扬:满族是异族、好战分子,没有权力统治汉人。不可否认的是,东三省作为大清帝国的基地,在今日满族统治下的中国,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东三省首设总督后,第一次与其他省区一样成为平等的行政区划,汉人向此地移民的限制也取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朝廷在东三省开始行政改制,目的不在于降低此地的特殊地位,而是想借此强调满汉平等。还需要注意一点,这次行政改制之前日俄战争刚结束。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只得让出辽东半岛和东三省南部,但它单方面将一些地区的控制权转让给日本。前文提到,英国侨民早在1898年就说过,东北三省名义上是中国的但实际上已被俄国人控制。1900年后,俄国对东三省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一位中国历史学家对此发出这样的感慨:东三省已经完全被俄国占领了。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发动战争,日本在战争结束后将东三省交还清政府,只接纳俄国在这里的部分特权。实际上,“中国政府”这个提法是不确切的,毕竟官方语言没有“中国”的说法,而是叫“大清国”。满族君主在入关之前就在使用“大清”这个名字,在占领中国其他的广大地区后继续沿用,东北三省也就变成中国面积最大、地位最重要的部分。就这样陈陈相因,“大清国”也就变成了正式的国名,而中国人反而不称呼“中华帝国”,也没有“中国皇帝”的说法。后面两种称呼与大清律例不符,朝廷只用于与西方国家的外事活动。瞧,这种称呼内外有别,像不像一个谜团啊

尽管首任总督是汉人,但在朝廷的眼里,东北三省依然是大清国的特殊组成部分。因此,徐世昌离任后,清廷安排锡良继任。锡良是蒙古族人,此前曾担任热河都统,而热河地区地位特殊,一直由皇帝直接控制。自此至1911年,亦即宣统末年,东三省总督一直由锡良担任,继任者为赵尔巽,他出身于汉军正蓝旗,基本上被看作满人。

1907年,朝廷再次委派汪大燮(后来担任过中国驻英公使)组成代表团,前往欧洲考察宪政。这一年,孙中山和黄兴在广西起义,但不久被朝廷镇压,前者被迫远走海外。同年,朝廷首次下令禁止学生干预政治,但同样没什么效果。一直到辛亥革命结束之后八年,也就是1919年,学生运动都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革命活动。

1908年,“老佛爷”和光绪皇帝先后去世。这对中国的改革历程非常重要,当然我并非由于特别看重相关改革举措才这么说。实际上,清王朝依靠政治、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苟延残喘,并在其消亡之前收到了一些应有的效果 。后来事实证明,这些改革多少还是有成功的地方。

光绪皇帝没有子女,依照中国旧例,不能在兄弟或者同辈中选择继承人,因此需要在侄子辈里挑选。虽然继位同治帝的光绪皇帝没有按照这一惯例,但老规矩依然在那里摆着。光绪皇帝这一辈里,醇亲王载沣年龄最大。他曾于1901年前往德国替代光绪皇帝赔罪,原因是克林德男爵(时任德国驻华公使)死于义和团运动。前文已经介绍了,可能为对他完成任务表示感谢,慈禧太后将荣禄的女儿赐婚给他,并承诺让他们的儿子继承皇位。

载沣的福晋很争气,于1906年2月生下儿子溥仪。就在光绪皇帝将要去世之时,慈禧太后颁下懿旨,让溥仪进宫。就这样,两岁多的溥仪便从北府(醇亲王府)搬到了紫禁城,直到1924年1月都一直生活在这里。光绪皇帝留有遗诏,大概意思是,他遵从皇太后的意见,让年纪尚小的溥仪继承皇位。溥仪就这样当上了皇帝,而光绪皇帝到底知不知道皇位的继承人是谁则值得怀疑。并且,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光绪皇帝根本就没见过这份遗诏,当然也不会知道上面写的什么。溥仪继位,光绪的皇后(慈禧的内侄女)就变成了隆裕太后,不过她本人后来才知道此事。慈禧由太后升格为太皇太后,本来就够长的头衔前面又多了一长串显贵的尊号。这一切都是严格按照清王朝的祖制和规矩来办的。小皇帝的父亲载沣担任摄政王,看起来这是顺理成章的。小皇帝还不满三岁,需到成年时才能亲政,这期间得有一位辅助的摄政王,理所当然是他的生父了。并且载沣是先皇的亲弟弟,在一应皇室亲王里品秩最高。这项任命是“老佛爷”下的,其他皇室成员都表示同意,当然他们也不敢不同意,不然就是忤逆,会受到不与赦免的惩罚。但是,这个任命让慈禧太后犯下毕生最后也是最无法挽回的错误。我认为,这个错误对清王朝乃至整个中国,都是非常大的不幸。皇位正面临巨大危险,但慈禧太后对此毫无所知,她也不清楚在这个王朝最危急存亡的关头,选择具备超凡才干的摄政王是多么重要。可能她缺乏足够的时间,没有对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认真考虑,也未对醇亲王进行全面的考察。也有可能她的智力和政治能力已经衰退得超乎想象。但有一点她不该忽视,那就是醇亲王资历和阅历不够,根本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船长,指引清王朝这艘航船躲过风浪的肆虐。

载沣的任命刚一证实,舆论哗然,朝野一片反对。在反对者看来,这位摄政王根本不具备完成眼前艰巨任务的才能,这意味着王朝即将灭亡。当时甚至流行一种传言:“清朝始于摄政,必将亡于摄政。”清朝的第一任摄政王是伟大的多尔衮,满族首位统治全国的顺治帝是他的亲侄子。而后来这一位,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天生的庸才,最终还是庸才。”说这话的人来自苏格兰——詹姆斯五世的这句临终之言,用来评价载沣也许显得有些刻薄。

有足够的原因表明,袁世凯肯定是极力反对溥仪当皇帝的人之一。因为这样一来,载沣的权势大增,将会严重影响他的仕途。袁世凯物色的继位者是贝子溥伦,即道光皇帝孙子辈里最年长者。他的目的很明确,一旦拥戴溥伦成功上位,自己的官位利益将毫发无损,还可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醇亲王素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报复心不重,为人处事值得信赖,很容易受人亲近。他痴迷戏曲,不热衷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事务。在满族王爷里,只有他与载洵精通“国语”(满语)。他以善为本,试图取悦所有人,却没人买账。他办事拖拖拉拉,不想承担责任,也不愿意揽事情,缺少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意志力,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少了一些激情。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他会手足无措,没有自己的主见,犹豫不决之时又容易轻信他人。在摄政期间,他受身边溜须拍马之人的影响,经常改变主意,以致做出错误的决定。通过几年很密切的接触,我对他有所了解,也印证了他胞弟载涛对他的评价:“他处理事情一点也不果断,人人都说他很忠厚,换句话说就是不堪大用。他的优点在于生活有规律,能小心谨慎地办理差事。他能做好一个太平时期的王爷,但如果要行使国家政权,处理重大事件,实在是难以胜任。”一旦面对两个方案的选择,醇亲王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他可能忽而赞同这个,忽而赞同另外一个。

1908年之后,特别在隆裕太后去世后,醇亲王不再畏首畏尾,而是滋生出一种虚荣心。这种心理说来古怪,似乎来自他对血统的得意,借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那是一种低层次的变态心理。那段时间,他疏于朝政,对身上的不足、身为统治者及政治家面临的责难和轻慢视而不见。他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几乎不知道该干什么;而实际上,他是借此驱走隐藏在心底的自卑和阴霾。他对丧权辱君的责任感到万分羞愧,承担着极度愧疚的心理压力,竭尽全力地试图摆脱这种心境。如果让皇室其他成员履行他的职位也很不容易,人们也不会轻易理解。然而,即便儿子当上皇帝,他并不是非要摄政不可。“老佛爷”的手里还有其他牌可打,假如她选择另一种方式,清王朝有可能延续下去,而中国也可能避免十多年的混乱和内战。设想一下,她不让任何皇室成员摄政,而是成立一个摄政委员会。委员会要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得选取五位最具才干、最为开明的大臣,包括两名非皇室成员的满人、三名汉人。汉人委员超过满人,可以迎合汉人看不惯满人的心理,减少孙中山等人的反满理由,也就实在地表明了态度——朝廷在真心消除满汉间的壁垒。如果委员会开始运作,还可以消除“爱新觉罗家天下”的不当说法,表明皇室不过是国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朝廷不是为一个家族服务,也不止为赢得这个家族的好感,而是为了整个中国的人民。

要成立这个摄政委员会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但事在人为。虽然反对派和顽固派的力量依然强大,但眼下的形势已经不是庚子年以前,他们无法再形成强大的反改革势力了。人们已经明目张胆地抱怨改革姗姗来迟,谈论的时政话题是要么实行现代化,要么亡国。当时朝中有很多优秀的官员和政治家,他们颇具才干、非常爱国并且态度开明,比如徐世昌、赵尔巽、曾力主变法的岑春煊、李鸿章之子李经迈等,都非常适合加入摄政委员会。另外,对皇权忠心耿耿的康有为算一个。还可以将袁世凯吸纳进来,既可以让他的野心得到满足,还能让皇权得到强有力的拱卫。如果这个委员会当真运作起来,委员们对小皇帝不胜感激,将责无旁贷地为振兴王朝和护卫幼主而努力。另外需要做的是,废除太监制,狠杀侵蚀官僚队伍的贪腐之风,解散皇室的管理机构内务府。对小皇帝的教育也是摄政委员会的职责之一,所选的帝师不能顽固保守,也不能钻牛角尖;既不一味地追求西方文明,也不能排斥,要能够将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优点兼收并蓄。帝师应该采取启发式教育,对幼主要以东西方的艺术去熏陶、以科学去教育,要让他成为现代化的、宪政体制的国君。

如果真能这样,宣统将不再是清王朝衰亡的预兆,而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标志,对他自己和全国人民而言,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即将开启。然而,所有这些都是虚幻。中国迎来的不是摄政委员会,而是一位摄政的醇亲王。唯一的结果只能如下文所讲,革命爆发了。 x+E7XCQR7No5b1OYuQk6n/1BAdkkOooc7+VGlbXPc1TsLl6CGHDo8k0oPTB68t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